张维迎为何得不到民众的理解
我曾在亚布力的满地冰碴中听见张维迎提到“奥地利学派”,他用他那浓厚的陕西口音,反复提醒人们:凯恩斯主义可能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陷阱。
此前,对于中国人而言,奥地利学派可能只是极少数读书人书架上的装点,而现在,张维迎在大众广庭之下,大声呼吁中国经济必须要走到奥地利学派道路上去。在现场听张维迎演讲的人们不下500人,网络上还有更多的人在听、在看。
我知道人们还将一如既往地陷在简单的情绪里,很少有人能听懂张维迎在说什么,更多的人破口大骂,像过去无数次的骂街一样,把一个经济学家的言论当成理所当然的敌人,把所有糟糕的、恶毒的言辞从自己的胃里吐出来,发泄完了,也疲倦了,转身走到床上,在一片呼噜中开始筹备第二天的生活。
我曾经就张维迎多年来对市场经济常识的坚守问过柳传志:为什么张维迎得不到民众的理解?为什么我们的经济体依然那么迷恋政府操控?柳先生略带忧虑地说,“这种事还得有艺术性,如果毫不掩饰地直接言说,别人听不懂,不能理解你的意思,所以做事还得很小心,说话得注意。”
我想这就是张维迎的经济学窘境。他的知音少之又少,他对市场经济常识的坚守,既没有真正影响到政府的政策制定,也没有大面积启蒙民智。他仿佛站在一个巨大的舞台上,一个人卖力地“表演”,而亿万观众却背对着他,正在观看另外一场乌有的闹剧。场面是如此宏大,可是张维迎却体会到了孤独。这一时刻,他看上去已经不太像一名经济学家,而是一名行为艺术家,一个人在喧嚣的大街上独立演绎着自己的经济学艺术。
此时的张维迎,看上去甚至有一些急躁,有一些偏执,因为他看到了常识,所以,他的言辞显得不留余地,他似乎把一个企业家云集的商业活动场地当成了教室,似乎把所有的行人当成了学生。
他以《彻底埋葬凯恩斯主义》为题,直指凯恩斯主义是政府最喜欢的策略,所有政策都是不考虑长期的后果,只看到目前的利益。由此,他直接扒下了政府短视和自私的面皮。
面对高西庆先生面对面的商榷,张维迎甚至说,很多公开场合说的话,都是假话,建议大家不要相信。
事实上,高西庆先生高居中投公司总裁官位,掌管着令全球眼热的万亿外汇储备的运作,这种政府利益诉求是非常明显的。而这,刚好是奥地利学派反复阐述的课题,官僚体制与反市场心态,所以,张维迎不仅没有被高西庆先生的商榷说服,反而进一步找到了自己的学术勇气和证据。
对于听众的哄堂大笑,而且是一种完全不理解的大笑,张维迎板起了面孔提醒大家别笑,企业家要学一点经济学知识,不可做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瞎子。
可是众人的笑声并没有因此停止。有人在讥笑张维迎太不懂中国国情;有人在讥笑他过于象牙塔,有人讥笑张维迎的这些演讲,充分暴露了他的极右本质;有人愤怒了,在下面低声骂道,张维迎彻底忘本了。。。。。。
去年这个时候,我读过奥地利学派,尤其是米塞斯的书,并对今天中国经济主要由政府主导的经济态势有了更加宽泛的认识。
我想说的是,21世纪开端的中国经济格局,可能与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40年代前的欧洲大陆存在某种类似。当时,整个欧洲差不多被一种看起来伟大、光荣、正确的全能政府所统辖。这种全能管理最明显的地方,是在大学里。
大学的产权完全属于政府,因此理所当然地由政府来行使大学的管理职能。所有大学都接收教育部的管制,就像警察局接受警察局长的控制一样。而所有的教授同巡警和海关人员一样,都是国家的公务员。政府管理的方式直接从任命大学校长开始,他们通常只任命那些值得政府信赖、可靠的人,任命那些与政府观点完全一致的、相信政府万能的人。
为数稀少的自由主义学者们试图从教育部的全能权力中捍卫知识的独立性和自由性,但政府权力在手,社会约定俗成,他们的声音被视为大逆不道,并迅速被埋没。
因坚定捍卫市场经济、反对乌托邦主义,米塞斯成为全民公敌,一生颠沛流离
米塞斯和他的学生们,包括1974年获诺贝尔奖的哈耶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艰难度日,并最终决定逃向美国。美国得以享受到自由经济学派的巨大成果。但是在欧洲,尤其是在德国,自由主义经济学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排斥。教授们把视野局限在狭隘的领域,大家都不关心政策的未来后果,而政府对这样的行为和立场竟然予以奖励。
人们的工具理性上升到了偏执的地步:劳动经济学家只研究劳工政策的后果,农业经济学家只研究农业价格的上升。他们都只是站在政府压力的角度看问题,根本不关心最终的社会后果。他们已经不是经济学家,只是特定行政部门的政府行为的解释者。 
我没有要把张维迎类比成米塞斯的企图,但他的确在沿用米塞斯的观点说话,张维迎建议“中国经济学家要重新看待凯恩斯主义,按照奥地利派的观点,目前美国、中国的救市政策是只能延缓危机,把危机的时间变得更长,而不是变得更短”。
由此,我们似乎能够谨慎地认为,张维迎应该不是那些“特定行政部门的政府行为的解释者”,不是御用性质的“宫廷经济学家”,他可能是一个站在市场经济的常识之上,一直说实话的教育家。
刚好,罗斯巴德曾经说过:“经济学家不是商业技术专家,经济学家在自由社会的角色是纯粹教育性的,只有当政府或者其他任何使用暴力的机构干预市场时,经济学家的用武之地才会扩展开来。”是的,张维迎可能就是这种纯粹教育性质的经济学家,此次全球经济危机蔓延之时,他的种种言说,的确有米塞斯和罗斯巴德的当年之风。
有人说,如果你看不清当下,就请看看历史,因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如果你看不清未来,请看看当下,因为历史正在重演。未来将会怎样演绎?我相信今天的张维迎是在基于历史说话,因此我也相信,未来可能就在张维迎的教育之中。       
张维迎教授自1983年发表《为钱正名》一文,被置于舆论漩涡之中始,到“价格双轨制”的原创性理论深刻影响中国改革进程,再到近年来与林毅夫等学者关于产业政策的论战,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张维迎像一名观念的斗士,沿着米塞斯、哈耶克等先知的思想轨迹,推广自由市场的理念和常识,他因此被誉为“市场的捍卫者”。
张维迎提出的“用市场逻辑战胜强盗逻辑” “理念和领导力决定中国未来”“自由是一种责任”“中国需要制度型企业家”等理念,其影响力早已超越经济学界,开启了无数人的思想启蒙之旅。
因思想的超前性和持久的影响力,张维迎的作品有些不断地被修订、再版,有些却经常断货,甚至绝版。先知书店汇集了张维迎最有代表性的10部作品,并尚有10部张维迎老师亲笔签名作品集,您可识别下图二维码,一键选购、收藏。
延伸阅读:
注:亲爱的书友,我是本文编辑先知书店店长,感谢您的阅读和分享。阅读更多好文,收藏更多好书,请添加我个人微信17611682633.(温馨提醒:因为号将满,仅限于分享本文或者购书的书友,请见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