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当今时代,了解当下中国

卖鞋赚得一套房,月入百万,暴涨15倍...炒鞋是发家致富新渠道?

作者:报报 来源互联网黑板报(ID:Netheiban)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laodianzhuli)
时至今日,鞋子已经延伸出一个新功能,不仅能穿,还能炒。
炒鞋大战已打响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别人做不到。因为一双鞋子,一场抢鞋大战已经打响。
大学生炒鞋月入百万;
一双Air Yeezy2,以170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没有发售的AJ1球鞋,已被炒至4500元高价;
深圳万象天地AJ旗舰店开业第一天,众多年轻人冒雨排队摇号抢鞋;
一双原价1999元的球鞋,在炒鞋平台上溜达一圈,马上就能翻身以4400元的高价卖出去;
......
上述场景并非天方夜谭,而是目前炒鞋圈的常态。一双鞋子能以原本10倍、20倍的价格进行出售,是常有的操作。这背后反映出来的,除了炒鞋的火之外,还有炒鞋的造福神话。一如当年70后炒股、80后炒房、90后炒币相似。
而伴随着线下抢鞋的来势汹汹,线上平台也早已热火朝天。有平台就统计过数据,以8月19日为例,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当中,26个热门款的成交金额就已经超过4.5亿,一下子就PK掉了同日新三板9431家公司的总成交量。果然,和当年前辈们炒房、炒币时的热乎劲有得一比。
不过,比前辈们更疯狂的是,炒鞋还诞生出了一个炒鞋指数,即炒鞋平台上线具有行情和实时报价的功能,同时根据过去24小时的交易额编整了三大指数-----AJ指数、耐克指数和阿迪达斯指数。
单听这名号,不明觉厉的人还以为来到了高大上的资本市场。这样的场景,放到十几二十年前,简直魔幻得难以想象。以前看到大家一掷千金买房、买车、买黄金,谁又会花大价钱去买一双使用周期短、增值空间不算太大,还是踩在地上的鞋呢。
那么,从地下的亲密接触者再到香饽饽,鞋子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鞋子们变贵的秘密
经济学中指出过,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基础。鞋子们从工厂流水线中诞生,初心当然也是为了服务于人类的脚而来。之所以会被“炒”,背后离不开一些人的需求慢慢产生变化。
首先,和女人们天生喜爱口红、鞋子、包包一个道理,球鞋则是男人们心头的朱砂痣、红玫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人愿意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一双球鞋上面,鞋子不是拿来穿的,还可以放到玻柜里像展览品一样收藏。有江湖传闻,罗志祥就收藏有6000双鞋子,并且都是限量版。
其次,稀缺感却也成为了球鞋的主打标志。
按接地气的理解,其实也就是我们经常会碰到的饥饿营销。捉住人人都想要的心理,品牌只在特定的时间段发售少量球鞋,再加上大量需求的存在,从而造成了一种“物依稀为贵”的错觉,人人都想买它!以今年3月份发售的AJ6樱花粉球鞋为例,正是采用了线上抽签、摇号的方式。根据当时的资料显示,一共有30万人参与了这次买鞋摇号。
当品牌打响饥饿营销之后,再有黄牛贩子入局抢购、太高价格,两者天衣无缝的结合,炒鞋很快便火起来了。
再者,明星效应也是浓墨的一笔。无论是NBA赛场上的球星还是综艺节目里,只要明星上脚一穿,我们隔着屏幕都能闻到一股人民币的味道。就拿AJ和球星伦纳德推出的一款球鞋为例,在其总决赛当天价格就像坐了喷射机一般,从原本1299元的价格飙升到了39999元。
吴亦凡脚穿AJ
最后,除了真正的球鞋爱好者之外,不乏一些在暴利刺激之下,加入炒鞋大军的人。这其中又分为两类人,一是通过官方渠道抢鞋,在市场上赚取销量差价的散户,二则是大量扫货,频繁调低调高价格的庄家。他们凭借从中获利,通过炒作,卖出高价,也愈发使得炒鞋变了味道。
总之,发展至今,炒鞋也摇身一变为一种投机方式。表面上看着个个都赚得个盆满钵满,其实暗波涌动。
是泡沫还是发家致富新渠道?
按照黑格尔所说的“存在即合理”,炒鞋的确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根据《2018年潮流文化发展白皮书》显示,消费者对潮流品牌的认知提升迅猛,18年Q2的搜索热度是15年Q1的4倍之多。对比之下,增速也比70后80后还要快。
正如我们上文所提及,年轻人存在一定的炒鞋收藏需求,通过炒鞋这样的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给自己增加收入,也将增加一定的趣味性,完成一次鞋子的收藏。
但问题在于,炒鞋的常规操作已经发生变化,在这场盛宴当中并非人人都爱球鞋,其他人只有一个目的而来,那就是赚钱!
风口上,人人都想起飞。首当其冲是,是品牌商成为赢家之一。以阿迪达斯为例,在2019财年第二季度当中,大中华市场正是非常强劲,实现了同比14%的销量增长。同时,平台和庄家、以及炒鞋的散户也能从中捞金。
大家都轰轰烈烈的添把柴,加把火,越暴力,越兴奋,让不少沉迷在这场大浪中让不少真正有需求的人迷失了方向,红了眼的去抢鞋,炒鞋,甚至忘记去辨别鞋子的真伪,由此竹篮打水一场空。另一方面,超脱物品本身的需求无限扩大去发展,就是已经脱离了原本的轨道,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满堂彩也可能摔得很惨。
当人们真的回归理性之时,那些刹那的狂欢也会如烟火般消散。


案例:

 南京一大学生花38万元买球鞋, 结果

8月中旬,在南京江宁上学的卢同学向当地麒麟派出所报案,称自己买球鞋被骗了,总额高达38万元。
据介绍,今年3月25日,卢同学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姓秦,是卖球鞋的,有很强的供货实力。随后,两人添加了微信好友,卢同学还被秦某拉进了一个微信群。在微信群里,小卢发现了之前认识的网友,而且通过聊天信息发现其他人购买球鞋收到了货,并都是正品,于是放下了戒备。
此后,卢同学开始频繁地向秦某购买球鞋,3个月的时间先后汇款38万余元,用来购买多款潮流品牌球鞋。刚开始购买的两单10双球鞋收到后,其他的却迟迟不见卖家发货。在卢同学的多番催促下,秦某给他发送了一个快递单号,但是多次查询定位一直在原地,无奈之下,感觉上当受骗的卢同学报警了。目前,江宁警方正就此作进一步调查。
争论:倒鞋究竟是否合法?
倒卖正品鞋赚取差价行为究竟是否合法,目前已经引起网友们广泛争论。有网友称,自己是潮鞋爱好者,手里钱不多就多买几双加价倒手,“以倒养穿”。但是有网友指出,倒鞋行为至少算是无证经营。
我国《电子商务法》中规定,在网上销售物品应该先进行注册登记,其次即是纳税。按照规定,依附于电商平台,做淘客推广的群体,在赚取佣金的情况下,如个人佣金超过一定数额,需缴纳个人所得税。《2019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方案》于今年6月—11月在全国开展。其中最突出、最有争议性的问题便是“微商代购”等社交电商和跨境电商经营者究竟是不是电子商务经营的主体。对此有法律人士认为,《电商法》中所指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包括了个人代购和微商等群体,从法律角度来看,无论代购交易额大小,依托微信、电商平台等渠道进行代购活动的群体,都应该被纳入监管范围。(转自扬子晚报)


  欢迎各位读者来本号小密圈玩耍。圈内发布更多猛文好文(不信请来试看奥),推荐最有价值资讯,邀请名家做客,与圈友互动交流,绝对超值。长摁以下二维码或点阅读原文入圈。
观察当今时代
了解当下中国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