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导语
「校园记」是由今日今时正于哥大求学的在校生为读者们分享 - 校园内外的学生声音,趣闻轶事,无论轻松诙谐,亦或嬉笑怒骂。
本期校园记是一篇由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学院2021届本科生王炳轩撰写的有关哥大核心课程的历史回顾。今年正值哥大核心课程诞生100周年。“在追溯核心课程历史的同时,我们或许也在追问哥大本科教育的宗旨在如何变化?哥大在未来能够培养什么样的国际公民?”
我们欢迎与本栏目主题相符的任何形式的原创作品投稿,投稿及作者信息请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一直以来,哥伦比亚大学都将核心课程视作其本科教育的核心。
一方面,在宣传中核心课程通常被渲染为一个令人受益终生的体验,因为它能让学生们了解人类文明中最根本的思想与价值观。另一方面,核心课程本身却也在过去四十年中饱受争议,尤其在其教学大纲是否应该涵盖更多少数族裔作家的问题上。
尽管核心课程是哥大最悠久的传统之一,它本身却历经了数次变迁才成了今天的样子。
因此,在追溯核心课程历史的同时,我们或许也在追问哥大本科教育的宗旨在如何变化以及哥大在未来能够培养什么样的国际公民。
有趣的是,尽管核心课程经常因为“不够实用”而遭到人们的批评,它最开始却是一门给军队设计的课。 
1917年,一战中的美国陆军委托哥大为学生军训练团设计了一门有关“战争问题”的课程[1]。
在 1919年,当战争结束后,哥伦比亚学院开设了一门名为“当代文明概论”(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简称 “CC”)的课程。该课程每周上五节课,所有新生必修。根据《哥伦比亚大学季刊》上所写的内容,哥大的教师们“意识到了考虑和平问题的重要性,并认为学生应该在学业的早期阶段对当今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2] ”
1919年的第一个CC课程大纲看起来与如今哥大学生们上的CC课完全不同。
1919年的课程完全不是一门以文本为导向,用来研读与讨论“伟大书籍”的课程,而是根据主题和问题组织的,而且每节课的学习目标都以极其精细的细节写了出来[3]。作为经济、政府、历史、哲学和社会学五个系联合努力的结果,这份教学大纲的涵盖知识和学科的范围比目前的CC广很多。
在这门长达一年的课程的第一学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让学生们熟悉“自然的资源和人的本性及其近期历史”以及呈现“那些因为人们必须以有序的方式一起工作并彼此相处而演化出来的重要人类特征”来了解“现今根深蒂固的问题”[4]。
这些所谓的“人类特征”包括:
自然通过科学受到人类控制,以及人类可以通过自然方式自我完善的这种观点;
从家到工厂的生产方式变化以及伴随着这场经济革命的巨大社会变革;
放弃君主制形式的政治控制而采用民主、民族主义的统治[2] 。
第二学期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大国近期的历史”和“社会与政治力量的运作”。通过学习这些部分,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这门课程最终的核心部分——“困扰人们,并且没有现成补救措施的问题。[2]”在课程大纲中详细列出的这些问题包括:
…… 如何在不违背人天性的情况下生产许多廉价商品;
如何建立既灵活又稳定的政治和法律体系;
如何消除各种人力和物质的浪费;
如何在维护国家完整的同时仍然享受国际组织的好处;
最后,如何提供一种能够从文化和工业两方面促进个人和社会利益的教育[2]。
1919年教学大纲的一页
1928年,CC扩展为两年的课程。
第一年课程(CC-A)专注于西方文明从1200年到现在的历史,基本上关注与原来的CC相同的问题——人们如何谋生?如何一起生活?人们如何理解自己的世界[4]?
相比之下,第二年课程(CC-B)更强调在美国如何谋生,从而取代了经济和政府系的入门课程[4]。同样,课程的实用性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性质与如今CC以文本为导向的设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时,“伟大书籍” (great books,指以若干本经典著作为框架设计课程的方式)的模型最初是由哥大教授John Erskine的荣誉文学课程(文学人文/ LitHum的前身)于1920年创立的。该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让一小群学生每周阅读一本文学经典,然后花几个小时与教师进行讨论[4]。
在他于1928年撰写的一篇关于如何阅读经典书籍的文章中,Erskine认为历史和传记类的知识与文学研究无关,因为“文学或其它艺术的天才不表现在一个人的生活中,而且表现在他所创作的作品中”[5]。 
他同时也主张阅读经过翻译的文学作品,认为不能阅读原著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我建议阅读伟大著作的方法很简单,”他写道,“首先,我应该尝试不要被他们的伟大所震慑住。然后,我应该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阅读,除了生活本身所带给我的经验 ……[5]” 
Erskine认为文学经典并非高不可攀;相反,任何层次的读者都能从中有所收获。这种理念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如今哥大会在迎新周将一本《伊利亚特》放在每个新生手中,并要求他们直接开始阅读。
为了学习《伊利亚特》,学生们并不需要掌握古希腊历史或精通古希腊文。他们只需要带上“生活带给他们的经验”就足够了。
1937年,为了有一门人文课程与CC相对应,哥伦比亚学院创建了“人文系列”(Humanities Sequence),由“人文A”和“人文B”组成。
“人文A”是对西方从古代到十八世纪末文学和哲学的经典文本的学习,每个大一新生都要上。“人文B”是 大二的选修课,主要关于视觉艺术和音乐[4]。 
至此,核心课程的主要结构已经竣工:一年的人文科学,一年的社会科学,还有一年的视觉艺术和音乐(当然,科学、写作、全球核心、外语和体育方面的要求都会在之后加入)。
 1941年,CC的第一年(CC-A)开始让学生读更多的原著,而不是教科书上的章节[4],因为学校认为让学生接触原著要好过让他们接收现成的观点[6]。 CC从而开始向“人文系列”课程所采用的的“伟大书籍”模型所靠拢。
如果我们看看这些年来LitHum课上要求阅读书目的列表,我们会发现许多不那么耳熟能详的作品,如《贝奥武夫》、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卢克莱修的《物性论》、戈特弗里德的《帕西法尔》、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拉伯雷的《巨人传》和斯丹达的《红与黑》[7]。 
这些书也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但好像没有如今在课程大纲上的书目那么出名。事实上,这些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那些更能代表不同身份和族裔的声音的书目所取代了,比如《到灯塔去》和《所罗门之歌》[7] 。
“西方正典”
现如今几乎每位哥大本科生都能对核心课程的“欧洲中心主义”(Eurocentrism)和“死去的白人”(Dead White Men)对教学大纲的垄断发表看法[8],但这种批评的声音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关于代表性和包容性的问题在80年代成为了关于核心课程讨论的核心问题。
一位哥大教授在一篇于1988年撰写的文章中提到,“将女性,黑人和其他少数人群或边缘化或被排斥的声音纳入核心课程”一直是教职工会议和外界“在过去五年里争论最激烈的话题”[9]。 
同年,另一篇哥大校友写的文章引用了英语和比较文学系主任的话说,她所在系的越来越多的教师不想教核心课程,因为他们对教授“西方正典”(Western canon)有意见——“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这门课太过殖民主义了,对另一部分人它太过父权制。[10]”这种对核心课程的批评几乎是与哥大种族和性别研究项目的创建同时发生的[11] [12] 。
1983年,哥伦比亚学院开始招收女性,而男性主导的核心课程书单也开始更加受到关注[4] 。简·奥斯汀于1985年被录入LitHum的课程大纲,莎孚和伍尔夫也分别于1986和1990年被收入书单[7]。
也许这个历史时期最令人难忘的画面是由哥大通识教育学院(School of General Studies)学生Laura Hotchkiss Brown提供的。
89届的她在毕业典礼上试图在巴特勒图书馆房顶悬挂一面写着著名女性作家姓名的旗帜,与图书馆上刻着的男性作家名字并列。Brown和她的四个朋友在试图展开旗帜时被哥大的工作人员阻止,但她随后与哥大合作,在同年秋天正式在图书馆上展开了这面旗帜[13] 。
1989年秋天悬挂的第一面横幅上写着莎孚、玛丽·德·法兰西、克里斯蒂娜·德·皮桑、胡安娜·伊内斯·德·拉·克鲁兹、勃朗特姐妹、艾米莉·狄金森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名字[14]。 
1994年学生们又给巴特勒图书馆挂上了另一面旗帜,其中包括更具文化和种族多样性的女性作家[15]。
Brown在1989年毕业典礼上试图展开旗帜
1988年,哥大教授Theodore de Bary主持了一个负责重新评估核心课程的委员会。 在这份“De Bary报告”中,委员会发现核心课程未能涵盖很多具有社会、经济和政治影响的当代问题,例如西方与非西方文化的接触以及人们不断进步的种族和性别意识[16] 。
考虑到保持现有核心课程的重要性,委员会提出了设立“扩展核心课程”(Extended Core)的计划。这项课程后来被命名为“主要文化”(Major Cultures),要求学生参加关于“CC和人文系列未涵盖文化”的课程[4]。这项要求已演变为哥大现在拥有的“全球核心课程”(Global Core),要求学生在本科生涯中从一系列涵盖非洲、亚洲、美洲和中东文化的课程中选择两节[17]。
如今我们庆祝核心课程设立一百周年,但由于这门课程在历史上经历了如此多的变迁,1919年可能只是如今这门课程的无数个源头之一。
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无论是通过行政上的调整还是学生组织的抗议,核心课程在未来还将经历更多的变化。

*图片来源:The Core at 100
*参考资料:
[1]  "Colleges Outline New War Courses," The New York Times, https://timesmachine.nytimes.com/timesmachine/1918/09/18/102834398.html?pageNumber=9 
[2] John J. Cross, "The New Freshman Course in Columbia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Quarterly, https://www.college.columbia.edu/core/sites/core/files/The%20New%20Freshman%20Course%20in%20Columbia%20College.pdf
[3]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 A Syllabus," HathiTrust Digital Library, https://babel.hathitrust.org/cgi/pt?id=inu.30000092056948;view=1up;seq=1 
[4] "History of the Core," Columbia College, https://www.college.columbia.edu/core/timeline. 
[5] John Erskine, "On Reading Great Books" in The Delight of Great Books, https://www.college.columbia.edu/core/sites/core/files/The%20Delight%20of%20Great%20Books.pdf 
[6] "Columbia Tests New Approach to Humanities," New York Herald Tribune, https://www.college.columbia.edu/core/sites/core/files/Columbia%20Tests%20New%20Approach%20to%20Humanities.pdf 
[7] "Literature Humanities: Texts 1937-2018," Columbia College, https://www.college.columbia.edu/core/1937.php 
[8] Julie Carson, "Why Is the Core Curriculum so Eurocentric?", Columbia Spectator, http://spectatorarchive.library.columbia.edu/?a=d&d=cs20040405-01.2.12&srpos=3&e=-------en-20--1--txt-txIN-Why+Is+the+Core+Curriculum+So+Eurocentric------ 
[9] James C Katz, "Rethinking the core curriculum," Columbia College Today, https://www.college.columbia.edu/core/sites/core/files/Rethinking%20the%20Core%20Curriculum.pdf 
[10] James V. Mirollo, "A Parnassus in the real world," Columbia College Today, https://www.college.columbia.edu/core/sites/core/files/Rethinking%20the%20Core%20Curriculum.pdf 
[11] Melissa Michelson, "CU is last to get Afro-American program," Columbia Spectator, http://spectatorarchive.library.columbia.edu/?a=d&d=cs19870423-01.2.15&srpos=9&e=------198-en-20--1--txt-txIN-African%252DAmerican+studies+major------ 
[12] Jonathan Earle, "CC's new Women's Studies major relies on BC courses," Columbia Spectator, http://spectatorarchive.library.columbia.edu/?a=d&d=cs19880218-01.2.3&srpos=8&e=------198-en-20--1--txt-txIN-women%27s+studies+major------ 
[13] Robert Ast, "1991: Academic Integration at Columbia," Columbia School of General Studies, https://gs.columbia.edu/news-school?article=1991-academic-integration-columbia 
[14] "Women and Men of Letters Share Butler's Facade," Columbia University Record Archive, http://curecordarchive.library.columbia.edu/cgi-bin/columbiarecord?a=d&d=cr19890929-01.2.5 
[15] Lauren M. Rosenblum. "Banner lauds great women authors," Columbia Spectator, http://spectatorarchive.library.columbia.edu/?a=d&d=cs19940322-01.2.5&srpos=1&e=-------en-20--1--txt-txIN-Murasaki+banner+------ 
[16] "Other Voices, Other Cultures," Columbia College, https://www.college.columbia.edu/core/sites/core/files/Other%20Voices%2C%20Other%20Cultures.pdf 
[17] "Global Core Requirement," Columbia College, https://www.college.columbia.edu/core/classes/gc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