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全景视觉
8 月 18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
这个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再一次站在了时代的前沿。
如何解读继粤港澳大湾区后提出的「深圳先行示范区」?具有怎样的意义?
知乎机构号:南风窗(1,000+ 赞同)
8 月 18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
1978 年以来,改革开放一直是中国社会的共同话语,深圳作为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特区,深具象征意义。
深圳确实不辱使命。如今,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カ、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这些年,深圳成为了很多国内城市学习的标杆,特别是一些北方和中西部城市纷纷前来深圳「取经」。
但不可否认,国内城市现在面临的大环境早已不同于改革开放之初的深圳。那么,深圳崛起的经验现在是否还能被兄弟城市学习和复制?深圳为何能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头羊?
南风窗请教了深圳市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吴思康长期在深圳工作,曾任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分行行长助理,是纽约城市大学访问学者,也是业内知名的经济学者。
深圳市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思康
他说,如果一定要向兄弟城市推荐几条深圳经验,可以说三条:市场化、国际化和法治化。
市场化
市场化这三个字,所有人都耳熟能详,但真正理解它的内涵、它的机制构建,以及养成一种市场化的思维模式则非易事。深圳过去的成功,就是因为市场化成为了城市的灵魂,是市场在配置资源,在选择企业。
目前,深圳的全球 500 强企业为7家,销售过千亿的企业有 13 家,销售过百亿的企业更是有 60 多家,这些企业没有一家是规划出来的,也不是政府的产业政策扶持出来的,而是市场选择出来的。
十几年前,深圳也曾有部门规划要搞「十大百亿集团」,重点扶持十家企业巨头。但到了今天,这些当年的巨头在深圳已经泯然众人,或者根本找不到了。这就是市场化的力量。
深圳很多好企业最开始都是「游击队」成长起来的,它们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强,在市场化的环境下,长成了中国最懂市场、最适应市场的企业。
深圳南山区腾讯科技大楼
营造市场化的环境必定是一个长期行为,而不是短期行为。现在,一些地方流行「抢企业」,就是用大力度的优惠政策把企业吸引过去。这是短期行为,短期内有利于官员的政绩和当地的经济数据。
抢一个企业,几天见成效,但打造一个区域的市场化环境,则要几年,甚至更长。
深圳市场化环境的形成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结果,历届政府都将市场化意识一以贯之,尊重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市场主体的创新精神,不搞长官意志,才有了今天的市场化环境。
国际化
当年的「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从根本上奠定了深圳产业界的国际化基因。
在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三来一补」最高时曾占到深圳工业产值的 80% 以上。「三来一补」看起来低端,但是那个时代深圳不多的选择。
而且,它一开始就是国际化的,这使得深圳的工业直接接入了国际分工,实现了生产管理、市场运营和销售服务等三个方面的国际化。
必须注意,在深圳搞改革开放的同一时代,中国内地包括长三角等很多地方也掀起了创业热潮,一些人下海办企业。那是一个百废待兴的短缺时代,有产品就有销路,办工厂成功的概率并不低,因此很多人先富起来。
但本世纪初,随着中国加入 WTO 以及在商品领域的不断开放,很多改革开放之初成立的企业开始没落。为什么?
因为,它们的管理和经营没有跟上。换句话说,它们在国际化的竞争中被淘汰了。但深圳企业没有遇到这么大的挑战,它们一开始就面临着国际竞争,早已适应全球化。
华为的土耳其公司,他们的当地员工超过 90%,在华为俄罗斯公司,当地员工超过 85%。利用全人类的智慧,吸收人类文明的精华,深圳很多企业的确做到了。
法治化
20 世纪 90 年代,深圳发生了贤成大厦案,它曾被法律界称为行政诉讼法实施后的「行政诉讼第一案」。这件事当年曾有很多报道,简单说就是有一家外资公司状告本地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不合法。
最后,法院判决撤销了政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这件事的关键在执行,本地政府部门并没有阻挠执行,这在当年不可想象。
案件的终审判决是在 1998 年 7 月,正值亚洲金融危机,案子对提振外资在深圳的投资信心,树立深圳的法治化形象非常有价值。
法治化并不是一个虚的东西,某种意义上讲,它等于在政府和企业之间设立一道无形的防火墙,让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公平,能真正调动企业家的创业热情和做大做强的冲动。
罗豪才担任审判长审理深圳贤成大厦行政上诉案
举个例子,截至 2019 年 5 月底,深圳商事主体总量已达到 321.9 万户,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如果算人均拥有和单位面积的企业数量,那么深圳更是大幅领先于其他城市。
政府不干预企业,而是让企业在一个法治化的环境之中大胆竞争,这就是法治化的力量。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深圳,很多销售超过 100 亿元的企业家,他们连一个市领导都不认识。在内地一些城市,这肯定有点不可思议。
深圳的房价
2018 年 5 月,深圳出台了「二次房改」意见,在未来的新增住房中,40% 是商品住房,而另外 60% 都是政策支持类住房。可以说,深圳未来的住房供应结构将出现根本性的变化,这将会彻底扭转房地产市场的预期。
另外,在国内所有一线城市中,深圳是土地财政依赖程度最低的城市。在政府的预算收入中,土地出让金的比例长期都只有百分之十几。因此,深圳的「房住不炒」是有决心的,有底气的,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前提。
至于深圳土地供应的紧张,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深圳的面积只有广州、上海的三分之一。
但是,通过城市更新和对工业用地的改造,大量宝贵土地会被逐渐释放。而且,深圳的产业结构也决定了土地并不是产业发展和升级的决定因素。
在 20 世纪 80 年代,我们研究经济学,里面会提到一个概念叫作产业的「弹性」。
就是说,当一个经济体的整体经济总量开始增长,所有产业都会相应扩张,但大家的扩张程度有所不同,有的大,有的小,背后是产业相对于经济总量的「弹性」有所不同。
从最近十几年的全球化来看,信息产业的「弹性」应该是最大的,华为、腾讯就属于这个产业,而深圳的支柱产业也多半属于这个产业的大范畴。
未来,这些产业依然会快速扩张,而且它们必然愈发趋于技术和知识的密集。在这个意义上讲,土地并不会成为制约深圳发展的因素,能否继续吸引全国和全世界最优秀的大脑,才是未来制胜的关键。
打开知乎 App 搜索「先行示范区」或戳「阅读原文」查看完整回答。
「深圳先行示范」对于华为、腾讯等科技数码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
知友:甜草莓(2,300+ 赞同,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在读,通信话题的优秀回答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1]从措辞来看,已经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范畴了,显然是比经济特区更高一级的政策扶持:
位于其中的科技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资金、行政扶持(金融政策)和更灵活的人才政策、国际资金流入难度,方便金融合作和港澳台人才流动(众所周知港澳有很多知名大学作为人才培养基地)。而科技企业主要需要在意的也就是人才成本、灵活的金融市场和更好的生活环境。
仔细看各项细则,提到了一国两制,看起来与港澳有很多联系,也可能是要弱化香港的人民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支持华为、腾讯重点产业,支持永居身份创业
(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深圳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支持深圳建设 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探索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
……支持深圳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在深圳创办科技型企业、担任科研机构法人代表。
支持华为重点产业,希望探索除香港以外的人民币国际化金融中心和新制度:
(五)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通信高端器件、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
……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基金)产品互认。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上先行先试,探索创新跨境金融监管。
(六)……支持深圳试点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推动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深圳……
进一步向港澳开放,制度创新,从而获得香港和澳门的人才和国际资金入口支持:
(七)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对港澳开放水平。
加快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探索协同开发模式,创新科技管理机制,促进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动。
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创新完善、探索推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
数字化政府和社会信用平台,BAT 都在做,但是这里既然写了,腾讯和深圳的互联网政策支持可能会更大一点:
(九)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健全政企沟通机制,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进一步激发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完善企业破产制度,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实现主动、精准、整体式、智能化的政府管理和服务。
改革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和公正监管制度,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信用监管改革,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守法诚信经营。
(十)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率先构建统一的社会信用平台。
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探索完善数据产权和隐私保护机制,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加强基层治理,改革创新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模式。
除此之外,医疗、文化产业、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创意旅游业和绿化环境是在进一步提升深圳的基础设施,提升深圳整个城市的吸引力。
哦还漏了非常重要的一条,进一步促进了港澳居民和深圳居民的流通,港澳居民到深圳生活更加方便,实质性的粤港澳大湾区市民政策,有可能会造成虹吸效应:
(十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与人才住房制度。
至于能支持到什么力度?
(十八)强化法治政策保障。本意见提出的各项改革政策措施,凡涉及调整现行法律的,由有关方面按法定程序向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提出相关议案,经授权或者决定后实施;涉及调整现行行政法规的,由有关方面按法定程序经国务院授权或者决定后实施。
在中央改革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下,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以清单式批量申请授权方式,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先行先试。
(十九)完善实施机制。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重大事项按程序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
广东省要积极创造条件、全力做好各项指导支持工作。深圳市要落实主体责任,继续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改革开放再出发,在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
(注意一下,类似修改法律的措辞雄安新区也有,十九里有点区别)
嗯........希望房价别涨了...政策也有说了,
(十四)····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与人才住房制度。
参考
1. ^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https://finance.sina.com.cn/china/2019-08-18/doc-ihytcern1709404.shtml
深圳先行示范区将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研水平能否超越香港?
知友:你的小学师兄(1,300+ 赞同)
香港今天的学术地位,靠的是被香港吸引过去的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来搭建的。
香港的经济发展对大陆有很大的依赖性,过去的几十年,中央政府充分尊重香港的历史地位和传统,努力保持它的原生性,但是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香港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峭壁处:经济难以持续上升,它只能保持在一定规模和一定的水平,却不能进一步跨越。
与之对应的是,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陆许多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逐渐接近香港的水平或者已经超过了香港的水平,这就让香港的经济地位在整个中国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它在经济上不再是不可或缺,大陆对香港的经济依赖越来越弱,正相反:香港的经济发展越来越要依靠大陆的输送。
经济地位会影响其学术地位。
如果香港的经济地位越来越不重要,它的份额在整个中国越来越小,那么因为其经济的优越性而选择去香港发展的学者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大陆的城市。
而深圳对待科研和学者的各种新的福利和优待政策,相信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顶尖人才。
其次,香港标榜的自由港地位也越来越不重要。由于不同的政治制度,香港得以一直宣扬其自由港的优势,吸引人才。不得不说,这种相对自由的氛围确实吸引了很多人才。
但是近年来香港的发展却让国际社会越发失望,香港骚乱不断,自由港名不副实。
而大陆的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大陆的经济增长和人口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大陆不少城市的发展潜力越来越接近香港的水平,甚至有些方面香港的条件远远不及。
因此,深圳的科研水平超越香港是肯定的,只是时间问题。
上知乎搜「先行示范区」查看更多讨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