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Shasha,编辑 | 桃子
欢迎成为【Eduknow创作者】(后台回复:投稿
我们将支付丰厚的稿酬
引言
“上纽大不仅仅是一所学校,他们的教育者似乎希望引领年轻人开启一段跨文化发展的人生旅程:一边读书、一边旅行。”

(点击上方播放按钮,观看视频)
1
“我没想到孩子会跑这么远上学,但今天看到她,我很为她开心”,56岁的索尼娅·阿尔瓦雷茨说。

索尼娅是美国人,她和先生从没来过中国,甚至之前都没想过。然而,女儿意外的延伸了她们的生活半径,把她们带到了遥远的亚洲。
5月23号,在上海耗资11亿建造的东方艺术中心,你能一下子见到好多这样的家长,她们从全球35个国家飞过来参加儿女的毕业典礼。举办典礼的学校才刚刚五岁,叫上海纽约大学,迄今有70个国家的学生在这里读书。有一个美国家庭,一家子来了10口人;还有的爷爷,是坐着轮椅来的。
很多家长带着鲜花,辉映着现场滚动的灯光;爸妈们几乎全程举着单反、手机,激动的录下了典礼的全过程;每个学生上台领证,台下的同学和父母们一阵欢呼,好像过节一样!
我和同事几次泪目。各自想起了我们在英国、美国百年老校的毕业典礼,好像联合国一样的会场里气氛太难忘了!年轻人闪耀的梦想,美妙的音乐鲜花,爸爸妈妈们祝福的目光……
2
但我们发现,这所学校相比其他的国际名校,明显有一些不同。
典礼开场时全场起立,奏响中国国歌,紧接着又响起了美国国歌。全场肃立,向两国文化致敬;国歌成了一种文化交流,让人想起上海纽约大学的办学理念“让世界成为你的课堂” (Make the world your major)。
学生们获得中美两张学位证书:一张是美国纽约大学颁发的;一张是上纽大颁发的。这在世界上还真不多见!
学校的校长也是分为中方和美方校长。听美方校长雷蒙说,学校大一有一门必修课叫做“全球视野下的社会”,引导学生们突破语言、思想、宗教和种族不同造成的恐惧和孤立,用更加开放的心态,发现人类的共性……听起来简直像联合国承担的使命啊!而这样的课程在其他学校多半是选修课。
我们几次采访,感觉上纽大不仅仅是一所学校,他们的教育者似乎希望引领年轻人开启一段跨文化发展的人生旅程。学生们前两年在上海学习,大三可以在纽约和阿布扎比校园,以及纽约大学的11个海外教学点学习(包括阿克拉、柏林、布宜诺斯艾利斯、伦敦、巴黎、悉尼等)。一边读书、一边旅行。
(毕业生们在火炬手Leidy Tapasco的引领下入场)
3
22岁的叶霖来自上海,曾经去纽约和佛罗伦萨进行海外学习。在上海获得沙盘商业大赛冠军,在纽约协助组织国际化社团,在意大利的教堂做兼职导游,还去英领、麦肯锡公司实习,并大胆提出商业设想。
叶霖说,她的这些勇气和想法,正是四年大学生活带来的。
(叶霖在欧洲交换)
她说:“如果当初没来上纽大,而是去了某个成立已久的大学,就不会有这么多机会可以享受从无到有能创造新事物的过程了。”

叶霖主修金融,辅修交互媒体艺术,按照她的话说,理性思维和创意思维都得到发展,学会了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
21岁时,叶霖走过了这些地方……
很多学生跟叶霖一样,在学校引导下爱上了跨界挑战:有的学生主修交互媒体艺术,辅修计算机科学,给人机交互赋予生命感和艺术感;有的人主修计算机,曾给残障人士做机器手臂,毕业后加入摩根斯坦利,探索数据分析……

最神奇的是,上纽大的中方校长俞立中也是一个自带冒险DNA的人。69岁,原本是下乡插队的一代人,在体制内华东师范大学当了多年校长,退休后从零开始建设上纽大,心态思路都相当现代开放,毕业典礼全程用英文演讲,在同龄人中绝对是个年轻的存在。
(俞立中校长毕业典礼演讲)
4
上纽大另一个神奇之处在于学生的构成。
跟美国纽约大学不同的是,这里的外国学生通常能讲中国话,很多人是抱着对中国发展的好奇和信心,选择到中国念书的。
有的人甚至可以讲流利的上海话 (强烈建议看完开头视频,结尾彩蛋,老外的上海话实力碾压!)。
21岁的廖俊(Louis Demetroulakos)来自美国,高中念书时对中国产生兴趣,希望在中美之间工作。
他父母完全没想到他会离开美国求学。廖俊写了3000字的文章说服父母,他认为中国是新的未来。
廖俊原本是希腊裔,但他爷爷对他说:“你的希腊话有中文的口音……”。
(廖俊在上海街拍)
Itmum Momin也是今年的毕业生,他说自己学到的第一句中文就是“你的外卖到了!”
不得了!作为过来人一想,这群对中国感兴趣、有感情、跟中国孩子一起在上海叫过外卖、吃过小龙虾的外国同学,这辈子结下的同学关系绝对超越塑料花友谊,中国会是彼此生命中多么奇妙、深厚的连结。
况且上纽大本来学生数量就少,谁和谁都认识,连校长跟学生们也认识,学校的领导和师哥师姐都在创造实习和就业资源,这样紧密的氛围恐怕在年轻的学校里面才更加浓烈。
5
再来说学校的中国学生。

像申请其他美国名校一样,报考上纽大的中国学生除了需要经历英文写作与面试等自主招生环节之外,同时还要参加高考,高考分数必须高于一本线。换句话说,这群学生是国际国内两条腿走路的,很多学生曾经是公立学校的牛娃。
郑天意就是一个典型。四年前他被保送复旦大学,但由于到上纽大参加了校园日,天意的妈妈说,孩子表示非上纽大不读,假如没考上,宁可复读一年也要来这所学校!
叶霖也有着上纽大情结。父母给她规划的原本是复旦或交大,但女儿喜欢上纽大,尽管当时这个学校才成立两年,是复旦交大的“孙子辈”,但叶霖的父母非常开明,她们欣赏学校的理念,愿意让孩子尝试一个不同的未来。
叶霖妈妈说,上纽大给了孩子非常好的教育,“举个例子说:以前中国的传统教育,很多孩子看十小时书,却讲不出半小时;但上纽大的孩子,看十个小时书,可以滔滔不绝的讲一个多小时;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都提高了。”
在典礼现场,我们遇到一位女儿还在念中学的上海妈妈,她说作为上海本地家长,发自内心欢迎上海纽约大学这种办学模式。“作为女孩子的妈,我希望她前程远大,但又希望她以后别走的太远。国外的留学生活,虽说光鲜,可是安全啊,心理健康啊,枪支药品等等,这么多问题摆在家长眼前,说不担心是假的。”
“而且,但凡孩子出国的家长,总会说国外有多么好多么好;中国人从来报喜不报忧,中国留学生这两年的自杀率蹭蹭往上蹿,有时想想,我宁可孩子出息小一点,人平安才是最重要的!
她说,看到上纽大的办学模式,孩子两年在上海念,两年出国交换,感觉“根留住了,见识也有了。”
猜想很多家长学生也有类似的想法?记得知乎上有一个热帖询问:“上纽大和清华北大之间,该选哪个?” 帖子吸引了100万人围观,1000多人回复。
类似这样的问题10年前绝对见不到!那时候,清华北大是中国公认最好的大学,哪里会有一所大学和他们PK?
以中国为大本营,在世界范围开阔眼界,最后回到中国;应该是很多家长学生们心里希望的。
上纽大今年的毕业生去向也很厉害:有美国的同学去蒙古做金融服务,以色列同学留在中国创业做环保企业,中国同学前往麻省理工大学读硕士……还有的同学进入亚马逊、阿里巴巴、美银美林集团、IBM、欧莱雅、摩根士丹利、罗兰贝格咨询公司、渣打银行、腾讯、瑞银集团、普华永道、德勤等国际知名企业和政府间组织工作。

学费毫无疑问也是一大诱人因素。纽约大学总部的费用要4.9万美金左右,但上纽大的中国籍学生能获得专门的助学金,每个学生一、二年级的费用只需要12万人民币/年;三、四年级(加上海外交换)的费用是18万人民币/年。此外,经济困难的学生还有额外的助学金,特别优秀的学生会有奖学金。
那位上海女孩的妈妈说,这样的学费相比出国,实惠很多。感觉学校“性价比高,有名气,有内容,可进可退,实实在在。希望中国有更多这类学校,真的很合我们的心意!”
采访了一批家长和学生,我们也发自内心的觉得:类似上纽大这样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中外合办国际化大学,真应该再多一点!中国在迅速发展,中西结合的教育让孩子连通中外,再联合一帮老外“中国通”,未来可做的事情太多了!
典礼结束后,我们看到索尼娅和先生拥着女儿在东方艺术中心拍照。女儿求学的地方,成了全家人的纪念。
索尼娅说:“四年前孩子刚来中国时,特别不容易,要克服各种未知的挑战;但现在,她已经爱上这里,不想走了。”
心怀世界,
中西结合。
正在看文章的你,
是否也曾在中外合办的大学念书?
期待留言说出你的感受!
(关注公众号,回复关键词:上纽大,可获得留学全知道对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先生、美方校长雷蒙先生的独家视频采访)
点击下列图片 
获取更多精彩原创 内容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彩视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