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是关于“当代反智主义”。
在进入正题前,我们先来聊一部1975年的小成本电影,这部电影极其简陋,却成就了史上最经典的无厘头喜剧:《巨蟒与圣杯》。其中有这样一段经典对话,来自亚瑟王的智慧骑士与若干村民——
骑士:告诉我,你们怎么处置女巫?
众人:烧了她们!
骑士:除了女巫,你们还能烧什么?
村民甲:更多的女巫!
村民乙:木头!
骑士:那么女巫为什么能烧着?
众人思考许久,村民丙试探地说:因为她们是木头做的?
骑士:很好!我们怎么知道她是木头做的?
路人:把她造成一座桥!
骑士:但是石头也可以造桥呀?
众人:噢,是啊。
骑士:木头会沉到水里吗?
众人:不,它会漂在水上!
骑士: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漂在水上?
众人:面包?苹果?很小的石头?苹果汁?肉汤?樱桃?泥巴?石墨?
骑士都摆摆手。
亚瑟王插嘴道:鸭子!
骑士:正确!所以,从逻辑上讲,如果她……
众人:如果她和鸭子一样重……她就是木头做的?
骑士:那么所以……
众人:她就是女巫!!
于是他们称了一下,发现果然和大鸭子一样重,就把女巫给烧了。
这一段充满反智气息的对话,你会惊讶于语义逻辑上的自圆其说,更惊讶于众人积极响应的热情。
然而在这个文明又先进的21世纪,你绝不会想到还存在多少令人拍案惊奇的反智行为。
1.
当代反智行为大赏
01 逻辑怪圈
这个时代爱讲究规范。论及规范,最经典的例子比如“有关部门”的踢皮球,或者为办某个证件被“有关部门”要求证明你的母亲是你的母亲,诸如此类,这些现象在1952年黑泽明的电影《生之欲》的开头就可以看到,甚至更早,在1922年出版的卡夫卡小说《城堡》里也能找到,但直到今天,这些“问题规范”依旧坦然地存在着。
另一类更年轻的“问题规范”,就要归结于技术化的到来。我们使用智能手机,每一个软件都有自己的一套程序,为了方便用户,出现问题拨打客服会有智能助手帮助你按照规定流程操作,后续问题的处理也有一套可遵循的规范制度,但会不会有时候,我们都过于相信“规范”了呢?
例1 ▽
例2 ▽
例3 ▽
当明显存在问题的规范被当成天然正确的制度时,除了束手无策,我们当然也就只能回应以哭笑不得,是不是在这些毫不智能的“规范”设计面前,我们最后也只能期盼着技术智能的再发展终将解决这些困惑呢?
02 网络物语
如果留心观察生活,你会发现,反智行为在网络上堂而皇之、大行其道的程度,是令人咋舌的。比如这些并不陌生的说法:
科学家花了 XX 年解决的问题,竟早已被他看穿!
不转不是中国人!
博士毕业给初中辍学者打工!
自己不会制冷就不要评论冰箱!
连自己的体重都掌控不了的人,谈何掌控人生!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
另一种在网络上广为流行的,便是各种“转发好运许愿”说——
是否还记得去年一度流行的“转发锦鲤”,尽管大多网友只是借此娱乐,但你仍然会感慨,原来那么多安于平凡的人其实还是需要时不时地来点不平凡的好运。
03 养生玄学
健康,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重要也最难守护的一件事,特别是上了年纪以后,因此中老年人热衷于健身也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渐渐地,中老年健身也发展出了一些野生门道——大爷推荐撞树健身,大妈推崇撞树按摩。
因为据说,头部撞树可预防老年痴呆,背部撞树可刺激穴位、按摩肌肉。但若问背部穴位在哪里,应以怎样的力道按摩哪些穴位会达到何种功效,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更何况体质下降的老年人,撞树运动很可能带来的是伤筋动骨的结果。
健身只是一方面,饮食养生、医药保健才是养生玄学的重点,为了解决诸多的疑难杂症,难免需要寻求别人的经验和知识,于是网上就会流传一些极其具有爱心与责任心的科普文章。
这类文章一般会使用大号字体、五彩斑斓的字体颜色、粗糙但直白的图片,精准定位于中老年群体。当沉迷养生的长辈将这些文章转发给我们时,我们常常反过来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纳闷为何老一辈人在这件事上屡教不改。
然而另一方面,有趣的是,许多年轻人也正在毫不手软地大肆购买保健品。前段时间一篇《90后相信的养生谣言,不比大爷大妈少》的文章就在讨论,尤其善于熬夜及吃火锅的当代青年,在追求美和永葆青春面前,也会迷信养生茶的祛痘功效,迷信葡萄籽、维生素E类的抗衰老功能,即使这些养生“良方”往往缺乏医疗和科学证据、存在过度宣传的嫌疑。
如果说这些尚且在我们的理解范围内,那么更进一步,小红书则真正演绎了当代青年可以反智到什么程度。上个月“新世相X研究所”在一篇文章里罗列了几项:阴阳水排毒、皮筋瘦身、穴位按压增高法、生娃增高法……至于更多“江湖郎中”的妙方,还请自行前往搜索。
04 魔幻现实
今年4月有一部香港剧集叫做《向西闻记》,有人称它为“港版世界奇妙物语”,12集讲述了9个故事,简介里写着:“由你我眼中,所闻所见的奇人奇事,构成一连串香港故事!”
从现象到本质,这部剧所要展现的“奇”,就是当代社会的反智。
它的第一个故事就很典型——保险推销员与迷信动物传心的女朋友分手,于是决心报复,伪装成“动物传心师”,却不料因此人生转运。落魄时他曾在酒吧吐槽:“在香港最赚钱的工作就是骗人”,一转眼,连他自己也没料到有机会亲身实践,而且名利双收。
“动物传心师”并不是这部剧凭空捏造的职业,确实曾有新闻报道过一些自称能与动物脑电波感应的人,谷歌上甚至能找到一个“专业”的动物传心师组织的网站。
2.
为什么有人会看不出言论中的反智?
因为语言也会“高尚地施暴”
如此集中看来,现实中匪夷所思的反智现象五花八门,原因也不尽相同,如果要仔细分析,也许每一类反智现象都值得在《圆桌派》上讨论一番,但我们依然可以试着从中找到几个比较共通的关键原因。
“逻辑怪圈”中所举的例子可以归咎于规范制度的“不够规范”、不够人性,可是完全有理由相信,日常生活中存在着更多的逻辑怪圈,即使像《巨蟒与圣杯》中的对话在今天变相地再现,恐怕也不足为奇,这是因为首先——我们的大众教育中缺乏了逻辑思维的训练和普及。
因缺乏逻辑而产生的谬论例子不胜枚举,这一点,在魔幻现实的伪科学案例中、在网络物语的夸张言论中都可以得到证明,有兴趣的朋友不妨阅读看理想之前的一篇文章《输在起跑线,毁不了你一生》,文中就详细说明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一理论为什么有逻辑错误。
但除去逻辑缺失之外,许多人会落入这种反智陷阱,更是因为——这类夸大其词尤其善于许下或高尚或美好的承诺。
徐贲在书籍《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中有一节论述“拒绝在肮脏的歪理之河里沉沦”,其中写道:
「一旦谎言用高深的理论、高尚的事业、高贵的说辞装点起来,并且当做绝对真理来强行散布,它就成为冠冕堂皇的“宣传”。虚假、强烈的宣传及其非理性话语会对整个社会的文化、道德、心态、思维方式造成持久的伤害。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语言的暴力。」
再回看上面几个例子,“不转不是中国人!”给你扣上了爱国的高贵帽子;“博士毕业给初中辍学者打工!”向你许诺了不学习一样可以出人头地的美好;“连自己的体重都掌控不了的人,谈何掌控人生”与“让孩子赢在起跑线”都提出了成功人生的大课题。
这当然是很容易煽动情绪的,它之所以“暴力”,就体现在此——绑架你的道德感、责任感,使你觉得如果不听从这番言论、不按照这番言论所说的去做,自己就违背了某种高尚的名义,甚至可能是与社会大群体反向而行的。
另一本哲学导读书籍《大问题》说得更直白:
「有多少可疑的建议和愚蠢的广告不是打着“科学”的幌子来赚钱的?有多少激进的行为不是凭借“艺术”的名分而被容忍的?有多少政治活动不是打着“国家安全”或“民族自决”的旗号而被正当化的?」
早在奥威尔的《1984》中就刻画了这一荒诞的本质:越是具有危害的言行,往往越是厚颜无耻地冠以高贵。在这本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里,负责军备和战争的是“和平部”,负责维持秩序、镇压和严刑拷打的是“友爱部”,负责宣传、文教和篡改历史的是“真理部”。
此外,煽动情绪的言论还有另一个技巧——它们都是遣词造句的“高手”,这其中又可分为两类,借用演讲和哲学里的说法:
第一类是“时髦词语”,也就是那些富有亲和力的、令人赞叹的词语。英国哲学教授斯泰宾说:“如果我们说话是为了引起感情态度,那么使用带感情色彩的字眼就是好的语言……这种语言可能成为有效思维的不可克服的障碍。”
第二类是“言之无物”,也就是把“引人注目的术语连成一长串”。研究大众心理著称的勒庞说:“作出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众头脑最可靠的办法之一。一个断言越是简单明了,证据和证明看上去越贫乏,它就越有威力。”
举一个具体的案例,不久前网传热苦瓜汁可杀而且只杀癌细胞——
用时髦词语与言之无物来做个对照就可以发现,这则“福音”前后都用上了大爱无疆的话语,“告诉家人朋友”、“把爱传出去”、“照顾好自己”,似乎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与这位陌生的“善心人士”的距离;而它又的确给出了一连串十分“简明扼要”的科学依据,虽然实际上缺乏最重要的科学推理和事实证据。
3.
健康隐喻下
被抓住天然弱点的人类
语言的暴力与做作,在养生玄学领域尤为突出,不管是人到中年的长辈还是焦虑脱发的年轻人,都很容易在这里栽跟头。
理由是,我们每个人必然面对的课题就是“生老病死”,在疾病与衰老面前,我们都很容易惊慌,因为疾病伴随着痛苦,而衰老又是不可逆且无药可解的难题,于是人类恐惧疾病与衰老这一天然的弱点,就成了孕育反智言论最理想的温室。
但由此产生的一个更扰人也更隐蔽的问题是,对生命与健康的过度恐惧、过度关注、过度谈论,逐渐延伸并固化成了一个影响范围更广、渗透在生活各处的观念——健康隐喻《大问题》中写道:
数十年前,美国新弗洛伊德派哲学家诺尔曼·布朗说“人是一种疾病”。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描写现代生活、西方文明和资本主义导致疾病的书层出不穷。
但“疾病”首先就预设了“健康”,对于那些认同这一隐喻的人来说,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是不朽吗?是像蚂蚁那样高的社会生产率吗?纯粹的快乐?丝毫不含敌意的绵绵爱情?
这些当然都令人向往,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它们的生活就是一种疾病。
然而,我们今天的大部分语言都受到了这类“健康”隐喻的感染(另一个表示类似观点的词是“自然的”;自然的就是健康的,非自然就意味着疾病或畸形)。
仔细回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肥胖,是一种疾病;焦虑,是一种疾病;单身,是不自然的;出门连连遇到意外,也是不正常的……
一切的不好、不顺心、不如意,都可以被看做“不健康”、“非自然”、“不正常”的事,接着被归为健康隐喻下的“疾病”,如此一来,从养生玄学、伪科学,再到网上流传的各类谣言,就成了许多人亟需的解药。乃至转发好运这种毫无根据、几近迷信的行为也是如此——
因为人们可以将失败、孤独等视作一种“非自然的”问题,一种运气上一时不好的逆境状态,称它为“时运不济”,那么解决它的办法,当然就是充满热情地转发锦鲤、祈求好运。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正视失败和孤独,接受它们是人生中自然且正常的状态?因为害怕、逃避,远比需要勇气的正视更容易。
徐贲在《明亮的对话》一书中论及“‘歪理’如何利用人的自身弱点”时,列举了几点:
要解释、求痛快、行动热情:
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急切地需要应对某件事情、某种状况、某个问题时,一旦得到某种解释,往往会不去分辨这个解释究竟合理不合理,俗话就叫做病急乱投医。
焦虑、害怕和奉承:
人害怕孤独,需要通过外来信息来维持与他人的联系,这便形成了一种心理依赖。对于无法独自承受孤独感的现代社会个体,就算他能凭经验察觉宣传的不实信息和歪理,他也还是会觉得,能够得到不实信息要比没有信息来得强。
大胆说谎和认知失调:
人不容易轻信小谎言,却很容易相信大谎言……长期接受和依赖歪理的人,甚至还有在歪理破灭后,自己也加入说歪理的。
前两点容易理解,但是第三点,为什么在大谎言面前,人们更难有分辨力?书中举了这样一个实际案例:
20世纪50年代曾有一篇报道《来自克莱伦行星向我们城市的召唤预言:逃离洪水》,在名叫“追求者”的地方教派里的一位组织人,向她的信众们宣称1955年12月25日那天是世界末日,一场洪水将会摧毁世界,而外星人会驾着飞碟来解救他们。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费斯汀格读到这篇报道后,与他的学生特地前往并潜伏在这些信徒中观察,后来出版了书籍《当预言失败时》。
据费斯汀格记录,“追求者”们辞掉工作、变卖家当,甚至剪掉裤子上的铜拉链,以免妨碍飞碟的电子通讯,但12月25日那天,飞碟没有来,世界没有毁灭。虽然遭受到如此重大的欺骗,离奇的是,这些信徒不但没有改变信念,反而更加虔诚,因为他们开始相信,世界没有毁灭,正是因为他们显露出的虔诚感动了上帝,所以此后他们更加努力地宣扬自己的教派。
这已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例子,反观今天,人们对伪科学、对动物传心师的信任,又何尝不是“大胆说谎和认知失调”的再度佐证。
4.
反智主义思潮从何而来?
制造、宣传反智言行,实在是一种低成本的行为,而谎言,似乎又是一种浅薄、平庸的罪过。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这世上充满了反智现象,戳破一个,在他处还会生出更多。
既然无法根除是事实,那么如何提高思辨能力,可能才是我们更应该致力的防范方向。但尽管我们每个人花了数年学习众多学科,恐怕许多人到了大学毕业,对生活中这最切身的事实也未必有所领悟。
去年,全国的中小学生和家长们被“要求”观看节目《开学第一课》,却被一连串培训机构或学习类APP的广告,强行轰炸了足足13分钟,我们戏说这是“广告第一课”,它讽刺地反映出了我们的教育环境和时下社会信息环境的扭曲。
杨照的书籍《别让孩子继续错过生命这堂课》(这大概也是一本被鸡汤书名耽误的好书,就犀利地指出了这个文明又发达的时代所面临的问题——
「活在这个时代,两件事逃避不了。我们逃避不了群众,也逃避不了专家。愈是逃不开群众与专家,我们就会愈需要独立判断的基础……如何培养“独立判断”的能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只相信答案,还知道答案是怎么来的。」
他举了两个实验例子:
1952年,美国心理学家艾许(Solomon Asch)找了自愿的参与者,告诉他们要观察一个人面对问题时的反应程序,所以需要他们回答一连串的问题。7~9个人在同一个场地,事实上,只有一个人是真正的受测对象,这个人永远都是最后才回答问题,其他人则是安排假扮的人,故意讲出错误的答案,再看受测者会怎样回答。
实验发现,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会因为前面的人讲的错误答案,而改变自己原本清楚知道的正确答案。
同时期,美国心理学家梅尔葛兰(Stanley Milgram)做了另一个实验。他找来志愿者,告诉他们要实验人受到轻微电击时的反应。隔着玻璃,实验屋中有一个身上连着电线的人,志愿者依照旁边专家的指令按下面前的按钮,玻璃里的人就会受到电击,专家就能记录电击反应。
专家告诉需按钮的志愿者:被电击者是自愿参加实验的人,而且电击绝对不会有真正的危险。专家没说的是:玻璃里的人身上根本没有通电,他们是被找来演戏的戏剧系学生。
实验发现,45%的人,不管玻璃那边的人痛成什么样子,只要专家下令,他们就会一直按、一直按。
「这两个实验,半个世纪后仍然有效地提醒我们——从众的压力,和听从专家的习惯。
大家都胡说八道时,就算我们自己清楚那是胡说八道,然而在压力下,我们不小心就会选择跟着一起胡说八道。更可怕的是,只要有专家在旁边权威下令,尽管担心说不定再按钮会出人命,还是有那么多人会继续按钮。」
习惯从众和习惯权威只是表现行为,更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相信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但很多时候你还会发现,许多成年人的成熟都是“假装成熟”,因为他们轻信、懒于思考,缺少成熟的怀疑能力和审视目光
2016年奥巴马在罗格斯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上就提到,反智主义思潮从何而来?归因于信息技术过度发达之下,一些好品质的逐渐流失,这些好品质是“事实、证据、原因、逻辑,以及对科学的理解”,接着他说了下面这段话——
无论在政坛还是在生活中,无知可不是优点。胡说八道一点都不酷。
如今,只要用大家口袋里的手机,我们就可以获得数倍于历史上人们可以获取的信息,但讽刺的是,信息的洪流,并没有让我们拨云见日,在某些方面,只会让我们对自己的无知更加自信。
我们假定网上的一切信息都是事实,但我们上网搜索只是为了加强我们自己的偏见。观点掩盖了事实,最大胆的谎言被当成了信条。
……这让我想起了卡尔·萨根(美国天文科普作家)的话,他说,“判断我们是否进步,要看我们是否有提问的勇气,有解答问题的深度,以及我们对真相的接纳,而非那些让人感觉良好的东西。
至此,经过以上这一番讨论,了解反智言行的弱点是什么、人们为什么会陷入反智的原因之后,现在我们大概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虽然虚假的“专家说”甚嚣尘上,虽然人云亦云的反智现象屡禁不止,可是一旦真的直视它们,就会很容易看出其中的破绽,因为它们最经不起的就是审视和推敲,但从小到大,似乎我们更习惯于接受它们,因为我们同样也更善于忽视,或者躲避自身的软弱。
撰文:陈皮
监制:猫爷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