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摘要:美国儿科学会和幼教协会的建议中都提到了3岁前不需要买儿童三轮车,那是为什么呢?(点击阅读:三岁前不建议骑三轮车是为什么?

虽然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西瓜已经成为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的水果,但夏天无疑是更带有“西瓜”味道的季节。
所以每年到夏天,关于西瓜的问题就多了起来。前些年是关于各种西瓜打针之类的传闻,这个我们在4年前的夏天写过文章了(点击阅读:《爆炸又打针的可怜西瓜如何选》)。而这两年一个新的西瓜关注热点,则是:
冰箱里隔夜的西瓜还能不能吃?
其实西瓜身上有不少有趣的八卦
比如在生物学上,西瓜其实是属于葫芦科的一员。事实上吃瓜群众热爱的大部分瓜:西瓜、南瓜、冬瓜、黄瓜、哈密瓜,都是葫芦科的。估计是前辈觉得“gua科”的名字在考试的时候不吉利,所以就把葫芦推出来当招牌了。
传闻中“西瓜”是来自“稀”,是神农尝百草找到的blahblah,但这种餐饮业热衷的老祖宗故事集没什么信服度。西瓜的发源地是西非,比较明确的记载是在辽宋年间进入中国。所以除非神农一直溜达到非洲去,否则没什么机会尝到这么美味的东西。

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是哪里?你肯定猜对了,是中国。根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的统计,全球目前年产西瓜1.2亿吨,其中中国的产量超过2/3。把2017年全球西瓜年产量前十的国家做个对比柱状图,是这样的:

加上西瓜已经超过黄瓜,成为了中国年产量最高的瓜种,所以西瓜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之瓜”了,要不要改名成“中瓜”?。

八卦部分结束,我们还是回到今天文章的主题:
西瓜的冰箱保存

这两年关于“吃了冰箱里隔夜西瓜然后住院”的故事不少,还有媒体跑去切了隔夜西瓜的表层和内部,培养48小时之后发现有细菌。
汗,你就算去切个新西瓜取样,然后培养个两天两夜......也能培养出一堆细菌啊.......这算什么奇特发现吗?

排除掉这种玩票性质的测试外,知网上还真能搜到一些学术论文是关于“切片西瓜在冰箱中细菌变化情况”的研究。

福建省农科院去年有个实验,是从超市和农贸市场买了3种西瓜,然后测试了新鲜切面、隔夜冷藏后切面、隔夜冷藏后表层下2cm处的3种细菌情况,实验结果显示数据没有明显差异,给出了结论是:表明低温冷藏能明显延缓或者抑制西瓜切面细菌的生长, 隔夜西瓜不存在菌落总数超标导致的食用安全性问题
这两年“西瓜裹了保鲜膜就中毒”,或“细菌爆表”之类的传闻多了起来。虽然封上保鲜膜之后,表面空气的湿度会高一些,理论上会更适合细菌繁殖。不过一些相关质检机构的实验都没能发现有这么可怕的事情。
今年夏天宁波晚报报道了宁波象山食品检验检测中心的相关实验:实验人员模拟了家庭日常切瓜冷藏的步骤,然后分成四组:室温不盖保鲜膜、室温盖保鲜膜冷藏不盖保鲜膜冷藏盖保鲜膜。分别测试4、8、16、24和48小时候之后的细菌情况。
结果是室温情况下,4小时或者8小时还ok,但16小时就不成了,等到切开24和48小时候,基本就没救了。
而冰箱情况下,到48小时仍然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
从室温的情况看,覆盖保鲜膜会增加西瓜细菌滋生的速度,的确验证了网上关于不要盖保鲜膜的建议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在冷藏组,盖保鲜膜和没盖保鲜膜却没有表现出任何有意义的差异。
为什么捏?

因为冰箱这个发明太牛了。
说起来这些年似乎突然流行起了各种“冰箱消毒器”,着实吓唬了一群人认为自己家里冰箱就是可怕的细菌屋,不天天消毒就挂了。
话说你用了半辈子冰箱,挂了么?老外用了几辈子冰箱,有人消毒吗?怎么有人吓唬你一下就觉得自己活的很艰辛呢?
日常整理清洁冰箱是应该的,但冰箱存在的意义,就是因为低温是让细菌很痛苦的环境啊。担心冰箱里细菌爆棚,就跟担心南极人口爆炸是差不多的感觉吧。虽然南极更冷点,但细菌也买不起加拿大鹅啊。
从上面象山食品检验部门的实验我们就可以看到,室温放了48小时,西瓜切面的细菌数达到了6900000000CFU/g,而冰箱里的对比组是12CFU/g。将这两个数字放在一起看一下,大概就知道冰箱是多伟大的发明了吧。
那一定会有人问:你说冰箱保鲜这么厉害,那为什么还有人吃了冷藏的西瓜之后生病呢?

其实问题应该反过来问:为什么那么多人吃了冰箱里冷藏过夜的西瓜都没事,而这几个人会生病呢?
就算的确是吃西瓜导致的疾病,那是什么导致了只有他们放在冰箱里的西瓜出现了卫生问题呢?

合理的推断不该是归咎于冰箱有问题,而是这些人在“冷藏保鲜”的过程中犯了一些别人没犯的错误,否则如果冰箱这么没用,那生病就应该是非常普遍的情况了。

那是什么错误呢?我们不会掐指一算因此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列一下最容易导致西瓜在冰箱里滋生细菌腐坏的错误,以供大家参考。
既然冰箱里面细菌滋生很难,那么冷藏西瓜是怎么腐坏的呢?其实最合理的解答就是:“在西瓜没在冰箱里面的时候”。
美国农业部USDA出过一个关于西瓜的储存指导。其中说明了这样一条:“不要在室温下储存切开的西瓜,如果切开的西瓜在5摄氏度(41华氏度)以上的环境存放超过2小时,需要丢弃。”
虽然这个要求更多的是针对超市水果店这些机构,对个人来说稍微有些严苛,但我们日常也应该注意同样的事情。
如果我们习惯将西瓜切开之后在室温存放一段时间,边吃边聊大半天,然后吃剩下放入冰箱,那这时西瓜上就已经有不少的细菌了,这当然会影响冷藏保鲜的效果。
同样的,还有一些家庭怕吃冷的,所以将西瓜从冰箱里拿出来后,会先放几个小时到室温,那这个升温过程中细菌就肯定是在开心地传宗接代。如果再遇到心更大的,把冷藏过又吃不完的西瓜再放回冰箱去,反复几次,那西瓜里面就成为微生物的天堂了。
其实作为科学育儿号,我们的读者可能更熟悉另外一个可以类比的食物:冷藏冷冻母乳。母乳在人体里是安全卫生的,在冰箱里也可以安全保存很多天,但同样需要注意泵出来之后需要马上密封,以及解冻之后不能二次再冷冻储存(点击阅读:母乳冷冻冷藏保存的知识小手册)。
关于冷藏西瓜,我们总结了一些
注意事项
,希望可以帮大家减少西瓜冷藏过程中或之后的腐坏风险(当然对其他食物也有参考性):

1,切开的西瓜应该
尽快放入冰箱冷藏
,而不是先吃几个小时,剩下的再放;

2,用
干净的刀和菜板
切西瓜;

3,在切西瓜之前清洗西瓜皮,减少瓜皮上的微生物;
4,未切开的西瓜平时冷藏保存,这样切开之后本身也是低温状态,而不是在切开放入冰箱之后经过一段的时间逐渐降温(降温过程中西瓜本身是超过5度的);
5,对于已经有腐坏部分的西瓜,
不要仅仅切掉腐坏部分然后冷藏
,因为即便是看不出来腐坏的内部,很可能已经有很多细菌了;

最后,虽然如果做到上面这些良好的处理,可以让切开的西瓜在冰箱里放超过2-3天仍然保持安全卫生,但也不这样做,尽量吃新鲜的西瓜,因为:

新鲜的更好吃。
对了,前面提到的对已经有些腐坏的西瓜切掉表面一部分,吃里面的,象山食品检验部门也做了实验,结果是这样的:

因为冰箱组本身细菌很少,所以没什么区别。对于室温组来说,有一定作用 —— 切掉0.5cm之后,细菌量比表面的确少了很多(约1%)。但对于超过24小时的西瓜来说,就算细菌总量降低了,同样还是很高。

所以切掉一层的确点用,但是真的腐坏了还是不能完全去除风险。该扔的依旧是扔掉吧,别拿自己的身体当赌注。
更多和食品相关的文章,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搜索文章】,在搜索栏里输入“食品”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 不要以貌取蛋,有没有斑点≠带不带菌
  • 别熬了,营养熬不到汤里
  • 剑桥教授说吃早餐很危险?饿死得了
  • 米油米汤是精华还是砷中毒的风险来源

  • 小龙虾只有蒙在鼓里的中国人才敢吃?吃货是不分国界的

  • 为何会有医生信誓旦旦瞎扯“辅食不加盐?小心落下病”?
  • 那些教你分辨转基因食物的都是耍流氓
  • 紫薯、甜玉米…骗你这是转基因的人,八成自己基因坏掉了
  • 非转基因食用油的骗局
  • 可乐里面到底有什么
  • 鸡蛋三件事

  • 比添加剂更可怕的是什么
  • 戳一下红糖的补血神话
  • 零食里有可怕添加剂?!我读的书少,你不要吓我!
  • 宝宝吃的鳕鱼如何选择
  • 柿子+牛奶就会中毒么?没这么简单
  • 蘑菇吸收重金属,应该如何注意?
  • 银杏白果的确有毒,儿童食用需更谨慎
  • 草莓中的“致癌?农药”乙草胺
  • 香蕉的八卦:核辐射、催熟、腹泻......
  • 吃蜂蜜和蜂王浆,里面激素会让宝宝性早熟么?
  • 被洋传销盯上的可怜“农药”西兰花,到底要怎么洗
  • 牛油果无需吹或黑,因为这世界没什么神奇食物

参考资料:
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QC/visualize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