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作为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内部存在着多种纠结和矛盾。在很多社区实践的形态百花齐放、内容不断升温的背景下,很多社区治理实践正在面临尴尬的现状:基层政府不放心,社区居民不认可,外界公众不看好;本应成为各方力量的调度者和粘合剂,实际上成了诸方不满的众矢之的。
  • 在政府、规划师、乃至社区服务运营商投入了金钱、精力和情感做社区工作后,非但没有让居民感到满意,甚至有被“打扰“之感,甚至引发一定的矛盾,为什么?
  • 社区自身的发展力量是什么?
  • 如何从琐碎的社区日常中观察、捕获到社区的真相?
“城市象限”团队的研究告诉我们:社区的改善和重塑,从来都是一个“细活”。越是小尺度问题,越需要系统和感性的研究介入。
*本文为删减版,全文刊登在“AC建筑创作”最新刊 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存量提升:“城市象限”专辑

现实生活中的冲突
介入社区营造的各种方式,无论是学术界的讨论,还是在社区开展的实际工作,如果从上帝视角出发定义问题,把居民作为弱势群体,把社区看成是失能的单元,就很容易忽略社区自生的力量去触发积极的变化。
社区的正向循环,绝不在于“规划师想要把社区改造成什么样子”,而是调动社区成员,赋予他们能动性,辅助他们改善社区;而规划师更应该在其中扮演咨询师和经纪人的角色,真正的明星,是社区本身和社区居民。
旧物堆置的社区环境“破罐子破摔”
典型场景一:社区陷入公共资源争夺的恶性循环
环境本身的问题往往会造成焦虑性的资源争夺,混乱的环境、破损的设施都促使人更少地进行利他行为。这也说明要让社区成员自发地维护和合理使用社区公共资源,要从改善每一个人的生活微环境入手。
美国心理学学者Keyes 在二十世纪90 年代末提出“社会幸福感”的概念。他认为人的认知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那些能够迎接社会挑战,完成社会任务的个体更有可能获得“幸福感”。
上海张园内景和张园开发规划中的效果图
图片来源:http://www.qdaily.com/articles/40602.html
典型场景二:文化底蕴和商业活力在社区难以共存
在“每个城市都有那么一条旅游街”的吐槽背后,是在追求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本地运营者对在地文化缺乏自信、本地资本对在地文化缺乏兴趣的普遍现状
从Keyes 的观点出发,社区中的立场、利益、观点甚至是情感的冲突,往往是微观的社会问题。社区居民如果对自身处境有习得性无助,或缺乏对社区的心理认同,或被迫承受外界对自己生活状态做出负面评价,对生活环境的随意改动,极易缺失“幸福感”。如果社区营造缺乏对社区生活真实情况的解读,就大概率是片面的,而且难以奏效。
在进行社区观测时,居民们也在“观测”来访者
典型场景三:社区介入缺失合理的边界
社区的外部改造者有自己的情怀理想,也有自己的思维定式;居民有自己的私人领域,也有自己的生活惯性。当社区介入的合理边界被突破,太过靠近居民,太过走进他们的生活,反倒对社区工作无益。


满足社区发展的需求
在各种社区问题的表象下,每个社区还处在独特的发展阶段,拥有不同的核心诉求。为了明确社区发展所处阶段和最核心的发展目标,“城市象限”设计出评估社区需求的量表,并以重塑社会幸福感为目标,理解社区发生积极变化的内在步骤。
依据马斯洛需求层级理论的社区需求发展层级系统
一个社区的基本需求是可负担性,即生活在社区可以承受购房或租房成本,并能够承受购买必需品的开销。这些需求可以通过房价、社区内低保覆盖程度和“菜篮子指数(基础类别蔬菜价格加权计算)”来量化。
在居住成本可负担之后,人对一个社区就会有安全需求,即生活在社区内有保障安全,治安案件数量、安防布控覆盖度、急救到场速度等指标能够指示安全性的高低。可负担性和安全性是一个社区的保障性需求。
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之后社区还会具有更高层级的社会性需求,比如社交需求,这需要社区生活具有便利性和舒适性,居民可以方便地在公共空间进行活动。还会有尊重需求,需要不同的群体能够和谐相处。
最高层级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意味着给予社区居民参与公众事务的渠道,实现公民价值。
如何将上述需求转化为肉眼可见的、可度量的各种指标呢?好的设计需要在场景中、在变化中、在体验中理解人,“社区侦探”调研法试图帮助社区工作者快速地采集和整合信息碎片,搭建一种“局内人”视角,帮助设计师融入社区情境,进行情感化设计。
 一位社区侦探的工作手册

“社区侦探”调查法
“社区侦探”调研法要求观察者采集主观感知的社区视觉、听觉、嗅觉等丰富的感官体验数据,比如街道的色彩、公共空间里的典型声音等。这就要求“社区侦探”们对空间和人的活动极其好奇和敏感,像生活在社区之中一样去体验,把居民看成不断产生体验、不断适应环境的感官人,而不仅仅是一道待人赏评的静态景观。
当一个社区侦探走进小区时,心理活动往往格外丰富且“不走寻常路”:公共空间都被停车位给分割了,没看到什么在公共空间活动的人,走了127步才经过一个垃圾桶,难怪路上看见了6个烟头……
某位社区侦探的随记手帐
 社区侦探的侦查过程,是一个从发散到聚拢的发现过程:首先对社区中的种种迹象进行广泛的采集,并在观察中产生新的推测;接下来对采集的线索信息进行汇总、梳理、编码,形成数据库。“城市象限”的社区侦探们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对场景进行分类和解读的基本范式,观察结果也涵盖了不同的层面,从社区居民画像、社区活动观测、社区空间评估、社区生活叙事到最为综合性的社区诊断。
基于定性研究的社区居民画像
延寿街社区生活叙事
单独依靠大数据手段,无法深入理解社区的复杂性。大数据方法是一种高度关注特征信号的分析方法,而在实践过程中,细腻、多样、还原度高、叙事取向的人本感知,对于规划设计一个有温度的城市而言不可或缺。
社区全息全感数据框架
鸭子桥社区观察
在城市研究中,尺度和规模都会明显地影响问题的性质,因此快速地了解一个社区的规模与密度,是理解社区资源配置问题的关键。
鸭子桥社区与西城区的其他社区对比,社区规模中等、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占比相对较高,被单行线和断头路包围,周边又缺少地铁站,交通可达性较低。这种情况会对老年人出行、居民通勤等造成明显的影响。
鸭子桥社区人口情况
鸭子桥社区区位情况
鸭子桥社区规模情况
鸭子桥社区的空间秩序以内部停车和消极空间为特点。通过对一天内多个时间段的停车点位分布进行拍照和标注后,社区侦探发现社区内有20%-40% 的车停放在非正规停车场。在临时停车违章停车占据大块空间的同时,垃圾回收车、助力车、居民生活杂物等同样占用大量的碎片空间,这也让整个社区看起来更加破旧。
鸭子桥正规停车场空余车位吸收能力
社区的环境品质方面,鸭子桥的街道家具落位和可步行性问题最为显著。街道家具分布地图显示,设施的分布与实际居民公共空间活动分布存在明显的“资源-需求”错配情况:社区内大量的街道家具(如座椅、电话亭等)处于完全闲置状态(在5次实地调研中都没有发现使用的人),是不符合社区需求的无效设计。优化道路可步行性,最紧要的是要提升临街步行空间的通达性。
某一时段鸭子桥社区不同群体公共活动分布标注
鸭子桥主要街道可步行性分析
社区侦探通过观察当地居民如何生活,来推断社区服务的潜在需求。鸭子桥居民就业主要集中在社区周边的西南部城区,此外社区内有北规院的宿舍楼,在南礼士路附近工作的人也不少。这一发现不仅有利于了解居民就业情况,而且有助于依据居民日常通勤路径,优化周边公共交通线路。
社区侦探对鸭子桥居民的活动进行跟踪调研和问卷调查,提取不同社区街道活动进行的高峰时段,对比居民户外活动和交通流量高峰时段,评估出街道承载公共活动的空间弹性
在鸭子桥这个老旧社区里,空间失序和公共生活失活是最为严重的问题,而造成这一情况主要是由于社区中粗糙的空间管理,不能灵活地组合微空间功能。因此需要建立全面的社区监测系统、提升社区可感知度、对居民影响最明显的微空间进行“小而美”的针灸设计。
鸭子桥临街空间设计样例
图片来源:设计师丁洋
“城市象限”对鸭子桥社区不同空间节点进行更新适用性评估,形成了“鸭子桥社区微更新空间- 内容策划手册”,并面向不同群体的居民需求,建议了适用的设计借鉴案例。
*文中插图未注明出处的,均来自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
编 辑丨Chen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