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更新王南「建筑八讲」的最后三课(日本古建筑部分),也是这门课的完结篇。下周四,将上线科普作家曹天元主讲的「物理之美」
【免费试看】
我们从今天上线的三节课里节选了两段试看视频:
- 日本法隆寺不对称经典构图
- 中日木塔各异其趣
【精彩提要】
我们选取了课程中的一些片段,给大家看看王老师具体讲了些什么:
- 到底“唐破风”是什么呢?
东大寺大殿另外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是它入口上方的这个东西,他们叫“唐破风”屋顶。
 东大寺大佛殿  唐恒鲁/摄
中国建筑的屋顶是一个凹曲线,包括日本建筑也一样,这个“唐破风”是一个这样的曲线。在中国现在的木结构建筑里面反而没有了,但是在日本到处开花。可是看见它的名字没有,“唐破风”,说明是中国传过去的,倒不一定是唐朝,后头也是可以的。
……
到底“破风”是什么呢?其实是中国的“搏风”这个词。我们歇山顶侧面那几块板叫“搏风板”,这个构件叫“悬鱼”,像挂着一条鱼。
搏风板到了日本后来叫“破风”,所以大概是中国传来的哪种歇山山面。至于中国人为什么后来不太喜欢用这个,日本发扬光大了,这个还值得深入研究。
像这样的曲线后来在什么地方保留了?南方有一些盔顶的建筑大概会用这样的曲线。我老家福建有很多民居的山墙喜欢用这样的曲线,叫“观音兜”。可是木结构上面的所谓的“唐破风”顶我们没有剩下实例,所以那几个画就变得很珍贵了。
▲ 苏州网师园“观音兜”山墙
- 一份日本建筑的高分作业
到了平安时期,日本通过前面跟唐朝学的这些建筑知识,慢慢地融入了自己国家的东西。这时候他们做出来他们建筑史家公认的最完美的作品,是京都宇治的平等院凤凰堂。
 京都宇治平等院凤凰堂  袁牧/摄
这是一个净土宗的佛寺,所以它是一个阿弥陀堂,净土宗是要表现这种极乐净土的,这是它的主题。它很棒的地方,一是可以借宇治川的风景,再一个它前面做了一个水平如镜的湖面,把它整个倒影了一遍,增加了它的美丽。
这是夜晚看的景象。从水对岸看过去,由于下檐明间抬高了一下,就能看到佛头了。它还做了一个帘幕,在这个帘幕上把佛头那个地方给掏出来了,你可以透过帘幕直接看到佛像。
 ……
平等院凤凰堂是集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髹漆、螺钿、金工等一系列能想到的技艺于一身,最后获得一个绚烂至极的境地。
太田博太郎不吝赞美之词,他说“精美绝伦的凤凰堂如同完美无缺的中秋明月一般,达到了日本建筑美的巅峰。”我觉得日本古代的谚语比他说得更好,叫“极乐如有疑,往观宇治寺”。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极乐世界,就来看它吧。
- 每个人抱着一块石头合影——那要了命了
如果大家有机会去龙安寺,要是踩进那个沙堆里,然后每个人还抱着一块石头合影——那要了命了,千万不能这样。
中国园林强调的是“可游”,拙政园、留园等等,大家是要进去走的,在游廊里面、小路里面漫步,步移景异,强调的是在真实的山水中游赏的那种感受。
日本完全是一个静观式的庭园,虽然没有圈一圈栏杆,但好像真的没有人跳进去。大家到了那个氛围下,会逼着你认认真真坐在那儿静观。
这个静观标准的打开放式,是盘膝坐在方丈室外檐廊下长时间地静观,甚至逼着自己进入到冥想的状态。冥想其实就是禅的本义。
所以辛辛苦苦造这个园林,我们说什么“少即是多”、转化、枯山水,最后的目标是让观赏这个园林的人静坐下来,然后好好地想一些事情。这是它进入哲学层面了,创造出自己的文化来。
-鲁滨逊如果流落荒岛,大概就是盖这么一个茶室把自己装进去
从建筑艺术,或者对世界建筑史的贡献而言,我觉得茶室是把人类建筑的“小”这件事情做到极致。
上一堂课我们还在讲奈良的时候,日本正在冲击自己大的记录,恨不得想超过大唐。到明清时候基本上不这么干了,他们真的返回到自己的内心了,把“小”这件事情发挥到极致了。
直到今天,日本建筑师恐怕也是全世界最善于在小面积里面做文章了。我们经常看一个什么“二十几平米的宅子美死你”这类的公号文,大概都是从日本那里学来的。
实际上所谓的“四叠半”基本上就是一丈见方,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那个佛教用词——“方丈”。据说维摩诘在自己方仅一丈的空间里迎接文殊菩萨和佛的84000弟子,这当然在佛教里面才能领会这件事情。
▲ 京都大德寺孤蓬庵“忘荃”茶室
方丈这个空间在寺庙里早被突破了,我们刚才看那个方丈对枯山水,那多大,哪是见方一丈。茶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方丈,要按千利休的那个理想,还没有方丈呢,更小。
另外一件事情,除了小以外,是它弱不禁风。
我觉得这个茅屋,其实是人类关于建筑的一个原型。鲁滨逊如果流落荒岛,大概就是盖这么一个茶室把自己装进去,所以这是在探讨一种建筑的原型。
从佛教的角度,它大概在讲无常这件事情。就是无论你盖了多坚固的房子,哥特大教堂也好,东大寺大佛殿也好,总有一天都要毁掉的,那我就用一个最最弱不禁风的房子来告诉你这件事情,坚固其实是没有用的,其实是无常,这是禅宗思想。
- 布谷鸟啊,你的啼叫,令我倍加寂寥
来看一下被称为“俳圣”的松尾芭蕉的一些名句里面,大家去体会这种“寂”的味道:
古池啊,一只蛙蓦然跳入,池水的声音。
寂静啊,渗入岩石的蝉声。
金色屏风上的古松啊,也在冬眠。
布谷鸟啊,你的啼叫,令我倍加寂寥。
有举白和芭蕉的一组连歌,用来解释草庵茶室的“侘寂”是非常清楚的。举白道:晚秋阵雨连绵,寒冷有所不堪,借钱搭草庵。芭蕉接道:给暖炉添柴禾,以续先人之“侘”。
最后我们看一段松尾芭蕉的小散文,比较清楚地把日本的古庙、庭园、茶室这些意境都给反映出来了:
岩石层叠而为山,松柏历经岁月,土石饱经风雨,长满青苔的岩石上建有一个小院落,门扉紧闭,悄然无声。沿着溪岸,爬上岩石,参拜佛阁,渐见佳景,心地寂寞而澄明。
【为什么要讲日本古建筑】
日本古建筑与中国唐宋古建筑的样貌接近,也常常成为大家感兴趣的谈资,甚至总有一种声音在说——“想看中国唐朝建筑必须要去日本”。
这三堂课试图真正为大家清中国古建筑与日本古建筑之间的传承关系,省得人们误以为日本古建筑就是中国唐朝建筑,甚至如大家常常在影视作品中见到的,直接照搬日本古建筑来制景,以便演绎唐朝的历史故事。
在这几讲中,王南老师主要讲日本古建筑向中国古建筑学习的“三堂课”:飞鸟时期、奈良时期与平安时期、镰仓时期,以及通过这一千多年的学习,他们如何做出了有自己民族气质的建筑。
第一课,日本飞鸟时期,主要通过朝鲜半岛的百济,间接引进中国南朝的建筑样式。这堂课的代表性建筑是日本第一古建筑群——奈良法隆寺
▲ 法隆寺西院伽蓝远眺  王南/摄
第二课是奈良时期与平安时期,日本通过派出遣唐使的方式,直接学习中国纯正的唐朝建筑。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包括举世闻名的奈良东大寺以及唐招提寺,还有美轮美奂的平等院凤凰堂
第三课,镰仓时期,继续学习中国南宋建筑,并且引入对日本建筑影响至深的禅宗思想。此后,中国建筑对日本之影响渐弱,日本则通过逐渐消化与吸收以上三课所学知识,做出一些属于自己的文章。
其中,尤其带有日本独特性的建筑类型包括:枯山水庭园和茶室
▲ 京都天龙寺方丈室西望曹源池  王南/摄
枯山水庭园的最杰出代表是京都龙安寺方丈庭园,茶室则以千利休创立的妙喜庵待庵茶室为精神源头,其所体现的日本独具一格的“侘寂”美学,是理解日本茶室建筑乃至各类日本古建筑的一把钥匙。
【加入一席会员】
「建筑八讲」是一席会员独享课程,由王南老师主讲。本课主要内容为中国唐宋辽木结构建筑与日本古建筑,共8课,总时长约400分钟。
一席会员权益包括持续更新的万象课程与一席2018纪念红本。观看完整课程,请扫码加入一席会员。
【欢迎入群】
今早,我们邀请了王南老师进入一席会员群。已经购买会员还没有进群的朋友,请大家加一席客服微信:yixihuiyuan 入群。
后续几门课,我们也会在方便时邀请主讲老师入群交流。
【新课预告】
「物理之美」跨越2000多年的极简物理史。主讲老师:曹天元。下周四上线。
点击 阅读原文 加入一席会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