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群里老师们一直在讨论差异化教学的问题,那么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开会的时候学到的东西~ 以下内容来自南加州中文学校联合会主办的夏季研讨会,主讲人为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华语文教授(主任)孙纪真教授,也就是我之前写的《[中文教学] 先教听说还是读写?》提到的老师,回复065即可查看~
首先什么是差异化教学?英文就是differentiation,从字面上也能看出来是来自different这个词,也就是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那么差异到底在哪里呢?
1.不同的教学内容
2.不同的教学过程
3.不同的教学评量(也就是考核,英文是assessment)
关于教学过程,一般就是分组(center),把学生根据水平分成不同组(好、中、差),然后不同组的学生做不同的东西。一般情况下如果屋里只有一个老师还是挺难办的,所以一般都是有助教或者家长帮忙的时候才做分组活动。但是只有一个老师的话也不是不能做。
题外话:美国班里学生一般是20-30人,国内国际学校也还好。国内普通班里50-60人如何差异化教学我还是挺想听听国内老师的方法的。。。
孙教授创意性地提出了这样一种分组教学法:

我来解释一下:
甲组:好学生;乙组:中等学生;丙组:水平较差的学生。
首先老师先跟丙组,也就是差生,然后让甲组和乙组进行小组讨论。因为老师要先针对最弱的学生进行辅导,与此同时优等生可以辅导中等生。
然后第二个阶段,比如10-15分钟以后,老师开始辅导中等生,然后让优等生和差等生进行讨论。此时的差等生在老师的干预(intervention)下,已经对内容有所了解,所以优等生也能hold的住。
第三阶段,老师辅导优等生,因为优等生往往容易被忽视——老师总是过多地注重差等生。然而优等生也是需要进步的,需要更深更广的知识和辅导。所以在老师辅导优等生的时候中等生和差等生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此时的中等生刚刚接受完老师的辅导,这是他们在辅导差等生,等于再一次巩固知识。
第四阶段,老师继续辅导中等生,让优等生和差等生进行讨论,因为此时的优等生在刚刚的辅导过程中又有所提高,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重整思维的过程。
第五阶段可有可无,也就是让甲乙丙汇合,老师进行全班整体活动。
另外就是孙教授还附上了一个例子,她把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给取了个名字:优等生:锦鲤组、中等生:海豚族、差等生:神仙鱼组这样避免直接叫“差生组”让学生产生自卑感。而且这三种动物也没有明显的好坏之分。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提过,说台湾老师还是很维护学生自尊的,比如他们把差生叫做“放牛班”,所以就有了“放牛班的春天”这种翻译,不像我以前的老师,放学的时候直接吼一嗓子“补差班的同学留下!提高班的同学去旁边那屋!”(见《简繁之争已经上升到甜咸之争的程度了!》回复064查看
我个人还是十分欣赏这种分组方式的,觉得十分具有创意而且又十分合理。个人试过一次,感觉还不错,欢迎大家试过之后告诉我效果如何~
小组名称+图片
然后老师还给每组都配了个图片(锦鲤、海豚、神仙鱼)。这样的好处是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他们属于哪个组,而且还可以学习新的词汇和知识:什么是锦鲤,什么是海豚,字怎么写。
所以小组的名字可以根据最近所学内容随便换,比如最近学水果,那么就是苹果组、香蕉组、鸭梨组;学颜色就可以红色组、蓝色组、黄色组;学国家就可以中国组、美国组、英国组,等等。因为这个词汇一旦和学生本人联系起来,他们会记得很牢固。比如你可以说:“我现在叫英国组的同学过来” 或者说“我看到美国组的同学坐得很好,你们可以先去排队回家/ 吃饭”等等,这就是课堂管理(classroom management)的技巧之一。
我讲国家的时候,就每个组的桌子上摆上一面国旗,然后我就总说:“我看到日本组很安静,我要给日本组一分”,或者“我看到中国组的小朋友坐得很好,我请他们先去排队去操场玩” 等等。然后每天我都会给每张桌子换旗子,这样他们每天都可以复习不同的词汇。
欢迎大家给我推荐你们的课堂管理技巧,然后我可以和大家分享~ 也欢迎你们告诉我试用效果如何~

美国教育漫(bā)谈(guà):的李小喵 出品
微信号:USA_edu
个人微信:李小喵(lixiaomiao_edu)
知乎:http://www.zhihu.com/people/USA_edu
微博:http://weibo.com/usaedulxm
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名称、微信号和作者名称~做一个有道德有品位有情怀的公众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