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深圳图书馆开创性地设立了多个新型文化空间,以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2013年11月,为倡导经典阅读,弘扬优秀文化,深圳图书馆创设了“南书房”服务区,致力将其打造为集阅读、活动与展示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经典阅读空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鼓励家庭阅读、培育“读书种子”是全民阅读的重要内容,因此南书房的经典阅读尤其关注家庭阅读。2014年初,深圳图书馆联合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启动“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推荐活动,旨在向广大读者推荐适合当今中国家庭阅读与收藏的经典著作。该书目注重人文性、经典性和可读性,计划用10年时间,每年推荐30种经典图书,从而形成一般家庭经典书架的基本容量。在2014至2016年的“4•23世界读书日”,该书目已连续发布3期,共推荐90种古今中外经典图书,在指导家庭经典阅读,培育城市人文素养,引领深圳乃至全国的阅读风气等方面产生了良好效果。2013年书目问世前,所荐90种图书在深圳市“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的外借量为5.48万册次;自2014年书目逐年发布始,90种图书的外借量逐年上升,2016年达到11.06万册次,相较2013年翻了一番。其中,小说、散文、历史、科普等较通俗的经典图书外借增长总量较大;《中华科学技术史》《别逗了,费曼先生》等12种图书的外借量增长了4倍以上;部分较专业的经典图书,如《世说新语笺疏》《周易通义》《艺术发展史》等实现了外借量“0”的突破。
2017年书目推荐评选活动自今年2月启动,由深圳图书馆邀请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余光提供初稿,于3月24日在深圳召开专家评审会审议确定。参加本年度评审会的专家有: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徐雁,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刘洪辉,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陈锋,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马良怀,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公司总经理、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尹昌龙,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晶报》总编辑、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社长胡洪侠,深圳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为理,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国学研究所所长景海峰,深圳实验学校校长衷敬高,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图书馆馆长张岩等。围绕该书目,深圳图书馆将继续依托《行走南书房》公益阅读杂志开展经典品读,邀请专家学者就书目所荐图书开展主题讲座,举办书目展、图书版本展、征文比赛、经典诵读等系列活动,为读者创造全方位、立体化的阅读体验。
古今经典图书灿若繁星,一份年度30种的书目自难穷尽。本书目依照推荐宗旨,所持选书原则如下:
一、推荐图书是中国大陆公开出版发行的正式出版物。
二、立足“家庭”亲子阅读需求,关注读物的可读性,部分入选典籍为选本或译注本。
三、经典图书需要时间淘洗和沉淀,入选图书侧重于历久弥新之作。
四、以文、史、哲经典图书为主,兼顾社会科学、科学普及读物。
五、为便阅读,推荐版本多为目前通行的较好版本。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不管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如何变化,中国家庭藏书、读书的传统还应持续下去。愿这份书目能为家庭经典阅读提供参考。
2017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30种)
1、山海经全译
推荐版本:袁珂(1916—2001)译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10月版
《山海经》,顾名思义是以山为经、以海为纬来记述上古社会的一部古籍。“山海”囊括了名山棋布的海内华夏和四海之外的广大世界,而“经”意为经历、经过,换言之,《山海经》是上古先民对自己经行世界的一次记录。它并非作于一人一时,而是经由漫长的时间不断增益成书。今本《山海经》共18卷,3万余字,大致可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书中除了有俯拾皆是的神话传说外,还涉及地理、天文、历史、气象、动物、植物、矿藏、医药、宗教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是上古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所荐当代中国神话学大师袁珂译注的《山海经全译》,征引详博,注重作品本身的内证和文物出土的学术成果,并有全文的白话翻译,既富有学术性和资料性,又浅显易读。
名家推介:
其所举人物,实多有其人,其所载事迹,亦间与经传相合。何也?盖此书多载神话,而其所谓神话者,实多以事实为据,非由虚构也。
——吕思勉《读〈山海经〉偶记》
它特别有意思,你详细分析每一个字的时候,中国人的文化思维都在《山海经》里,中国对外部世界形成的观念是怎么来的?其实是从《山海经》里来的。
——贾平凹
2、荀子集解
(战国)荀子(约前313—前238)
推荐版本:(清)王先谦(1842—1917)撰,沈啸寰、王星贤整理,中华书局2012年3月版
荀子,名况,又称荀卿或孙卿,思想家、教育家,战国后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据《史记•荀卿列传》记载,荀子晚年“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他的著作后经西汉刘向的整理,定为32篇,即《荀子》。全书体制宏伟、结构绵密,内容涉及哲学、政治、道德等各方面。在天人观上,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应“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在人性论与认识论上,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性恶论,以及“形具而神生”的形神观等;在政治思想上,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该书在写作上擅于运用对偶、排比、比喻之手法,读来雄健有力、具有音律之美,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的成熟与定型。所荐《荀子集解》出自晚清学者王先谦之手,他汇采众说、列举清晰,间或发挥己见、作出论断,读之可同时了解两千年来“荀学”的发展脉络。
名家推介:
荀子与孟子同时,其才俱美,其文更雄杰,其用之更通达而不迂。
——(明)归有光《藏书》卷三二
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他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可以说是集了百家的大成。
——郭沫若
3、黄帝内经
推荐版本:姚春鹏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6月版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成书时间约在春秋战国至两汉之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今本《内经》并非出自一人手笔,而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众多医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该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其兼具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被誉为“医家之宗”。同时,《内经》还是一部古代百科全书,它“上极天文,下穷地理,中奚人事”,内容繁复,其中有相当多的篇幅深刻地阐发了当时哲学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所荐姚春鹏译注本,参采众本,核校原文,并将《内经》置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中,注释时多引证诸子之言,兼有译文和题解,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
名家推介:
《素问》一书……词古义精,理微事著,得天和于未病,续人命于既危,彝伦益敦,王化兹盛,实医家之宗祖,犹吾儒之有五经也。故曰:医人不读《素问》,犹士人不治本经,其以是欤。
——(明)周木《〈素问纠略〉序》
中国古代医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内经》,它的贡献不仅在于提供了治疗的方法,还在于建立了具有素朴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观点的医学理论,这种理论保证了中国古代医学从世界观上和唯心主义的巫术、迷信截然分开。
——任继愈《从〈内经〉看中医的理论基础》
4、礼记译注
(汉)戴圣(生卒年不详)编
推荐版本:杨天宇(1943—2011)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1月版
戴圣,西汉经学家,世称小戴。据传,孔子曾以“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教授学生,后被奉为“六经”,其中的《礼经》即《仪礼》。其后的礼学家对《仪礼》进行了不同的解释、发挥和阐述,兼有自撰礼文、礼说等,皆谓之《记》。戴圣的叔叔戴德抄辑《记》文85篇,谓之《大戴礼记》。戴圣抄辑49篇,谓之《小戴礼记》,即今本《礼记》。该书内容庞杂、体例不一,主要记载了自古以来的礼乐理论和礼仪制度,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宣扬了儒家的礼治主义。该书自汉代已被列入“五经”,南宋朱熹又把其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单列出来,与《论语》《孟子》并列而为“四书”,足见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价值。书中有诸多关于学习、教育、生活、修养身心和为人处世的道理,精辟深刻,对今人仍有教益。
名家推介:
夫礼者,经天纬地,本之则大一之初;原始要终,体之乃人情之欲。
——(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
欲知儒家根本思想及其蜕变之迹,则除《论语》《孟子》《荀子》外,最要者实为两《礼记》。而《礼记》方面较多,故足供研究资料者亦较广。
——梁启超
5、三国志
(晋)陈寿(233—297)
推荐版本:(南朝•宋)裴松之(372—451)注,中华书局2011年1月版
陈寿,字承祚,魏晋时期史学家。他所著《三国志》是一部记述上起魏文帝黄初元年(220),下讫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60年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是“二十四史”中较特殊的一部。其书名为“志”,实并无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亦无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但三国各自成书,含《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共65卷。《魏书》有本纪、列传,《蜀书》《吴书》则只有列传。该书行文简洁、取材精审,虽在涉及汉魏关系、魏晋易代等敏感问题以及当权人物曹操、司马懿时,有曲笔与回护之处,但除此之外的部分仍属真实可信,不失为一部高水平的历史著作。所荐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注本,重在事实的增补和考订,注释规模甚于陈寿本书数倍,从而保存了许多《三国志》中失载的历史事实,读之可丰富对三国历史的认知。
名家推介:
及魏代三雄,纪传互出。《阳秋》《魏略》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阔寡要。唯陈寿《三志》,文质辨洽,荀、张(指荀勖、张华,均为西晋作家)比之于迁、固(指司马迁、班固),非妄誉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陈寿笔高处逼司马迁;方之班固,但少文义缘饰尔,要终胜固也。
——(宋)叶适
6、陶渊明集
(晋)陶渊明(约365—427)
推荐版本:逯钦立(1910—1973)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5月版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魏晋时期诗人、辞赋家,田园诗派创始人。他的诗从题材与内容上大体可分为田园诗、咏怀诗、哲理诗三类。田园诗数量虽少,却是中国田园诗的奠基石;咏怀诗占主导地位,真实地反映了他“金刚怒目”式的豪情抱负;哲理诗蕴藏着诗人丰富的感情,以其浓郁的情趣和深刻的哲理在诗史上大放光彩。陶渊明的辞赋和散文在当时亦首屈一指,他继承了汉代辞赋结构恢弘、气势磅礴与魏晋辞赋短小精悍、纤丽严密的优点,走上清新自然、朴素平淡的道路,流传至今的《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都是传诵千古的名篇。所荐逯钦立校注的《陶渊明集》,以元初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十卷本为底本,删订前人掺杂伪作,含诗50余首及赋辞、纪传赘述、疏祭文数篇,注解参酌诸家,并附有《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
名家推介:
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
渊明之诗,春之兰,秋之菊,松上之风,涧下之水也。
——(宋)杨万里《西溪先生和陶诗序》
7、文选
(南朝•梁)萧统(501—531)编
推荐版本:(唐)李善(630—689)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版
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南朝梁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死后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他召集当世著名文人学士于东宫共同商榷编定了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又称《昭明文选》。从编选初成千卷到集其精英而成的30卷,选编者们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该书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标准,选录先秦到梁800余年间的诗文752篇,分为赋、诗、骚、诏、册、令等37类,大致可以概括为诗歌、辞赋、杂文3大类;所选作家,除无名氏外,共129人,其中不乏屈原、宋玉、陶渊明等文学大家。该书有意识地将文学作品与经、史、子等学术著作及疏奏应用之文等区分开来,凸显了文学自身的独立性与自觉性,影响了中国文学观念的发展以及文学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甚至推动了“文选学”的形成。
名家推介:
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方其盛时,士子至为之语曰:“《文选》烂,秀才半。”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李太白始终学《选》诗歌,所以好。杜子美诗好者亦多是效《选》诗。
——(宋)朱熹《朱子语类》
8、颜氏家训集解
(南北朝)颜之推(531—约591)
推荐版本:王利器(1912—1998)撰,中华书局2014年9月版
颜之推,字介,南北朝文学家、教育家。所著《颜氏家训》是他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是汉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全书共7卷、20篇,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以“明人伦”为宗旨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教育思想,主要讲述治家、育子、做人、为学之道,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和主张,具有“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的现世精神。历代学者对其推崇备至,视之为垂训子孙以及家庭教育的典范。该书亦是一部散文杂论集,文章风格“质而明,详而要,平而不诡”,内容“兼论字画音训,并考正典故,品第文艺”。所荐今人王利器的《颜氏家训集解》收集了历代对《颜氏家训》所作之注释,并附有各本序跋、《颜之推传》及相关佚文,较为完备。
名家推介:
北齐黄门颜之推《家训》二十篇,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当家置一册,奉为明训。
——(清)王钺《读书丛残》
余观《颜氏家训》廿篇,可谓度越数贤者矣。其谊正,其意备。其为言也,近而不俚,切而不激。自比于傅婢寡妻,而心苦言甘,足令顽秀并遵,贤愚共晓。
——(清)黄叔琳《〈颜氏家训节钞〉序》
9、大唐西域记
(唐)玄奘(602—664)、(唐)辩机(619—649)
推荐版本:董志翘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1月版
玄奘,唐代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中国佛教法相宗创始人,后世俗称“唐僧”。贞观三年(629,一说贞观元年,627),玄奘西行求法,游学天竺各地,后于贞观十九年(645)回到长安,徒步行程共五万余里。在唐太宗的勉励敦促下,玄奘将西行之所见所闻撰成《大唐西域记》,经弟子辩机编次润色,于贞观二十年(646)进上。全书共12卷、10余万字,以行程先后为序,追记玄奘所亲历的110个及传闻得之的28个国家、地区、城邦。该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记述了公元7世纪中亚、南亚等国的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既是一部极为珍贵的历史、地理和考古文献,又是一部重要的佛教史、民俗史史料,亦被誉为东方三大旅行记之一。
名家推介:
近代欧洲学人,钻研此书者甚众。举凡山川形势,道里之远近,以至寺院之名称,造像之心度,既经勘测,无不细符,始知书中所言,皆实录也。
——刘文典《〈大唐西域记〉简端记》
到了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佛教僧侣不但对中国地理学的贡献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而且对印度地理学的贡献也是非常巨大的。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一部书确实是空前的。
——季羡林《谈〈大唐西域记〉》
10、贞观政要
(唐)吴兢(670—749)
推荐版本:骈宇骞译注,中华书局2011年3月版
吴兢,字西斋,唐代史学家。其代表作《贞观政要》是一部汇编“贞观之治”时期君臣言论事迹的政论性史书。全书10卷、40篇,不按时间顺序编排,而是“随事载录”,采摘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房玄龄、王珪、杜如晦等大臣的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以及一些当时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按照“君道”“政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择官”等专题篇目归类排列,旨在总结贞观年间治国施政的经验教训,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鉴戒,以扭转危局。该书叙事详赡、体例独到、政论色彩强烈,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者,晚唐以后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甚至流传到日本和朝鲜半岛。时至今日,书中的许多论断,诸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居安思危,戒骄忌盈”“以古为鉴,善始慎终”等,仍闪耀着哲理的光辉。
名家推介:
自唐世子孙既已书之屏帷,铭之几案,祖述而宪章之矣。至于后世之君,亦莫不列之讲读,形之论议,景仰而效法焉。
——(元)戈直《〈贞观政要集论〉序》
其论治乱兴亡,利害得失,明白切委,可为鉴戒。
——(明)朱见深《御制〈贞观政要〉序》
11、苏轼选集
(宋)苏轼(1037—1101)
推荐版本:王水照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0月版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才华横溢,著述宏富,在诗、词、散文等领域均有重大建树和深远影响。他的诗豪健清雄,善用比喻,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恢宏豪迈、倾荡磊落,开豪放一派,且强化了词的文学性,弱化了词对音乐的依附性,为后代词人指明了“向上一路”;他的散文汪洋恣意、收纵自如,论理深入透辟,叙事准确分明,写景气势驰骋,继承和发展了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所荐王水照选注《苏轼选集》,兼顾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选诗240余首、词50余首、文近30篇,皆按写作先后排列;除有训释字句、介绍典故的一般注释外,还收录有后世对各篇的“评笺”,展现了苏轼作品的大致风貌。
名家推介:
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若徒袭其外貌,何异东施效颦。东坡小令,清丽纡徐,雅人深致,另辟一境。设非胸襟高旷,焉能有此吐属。
——(清)蔡嵩云《柯亭词论》
以文为诗,自昌黎(指韩愈)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
——(清)赵翼《瓯北诗话》
12、李清照集笺注
(宋)李清照(1084—1155)
推荐版本:徐培均(1928—2016)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4月版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她多才多艺、作品繁富,其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她的创作大致可以宋朝“南渡”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她的生活闲适稳定,作品较多描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清丽明快、语新意隽;后期,由于生活的波折和惨痛的社会政治现实,作品多为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充满凄凉、低沉之音。李清照在词学理论上亦有所建树,所撰《词论》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基本观点,强调了词与诗的分野。所荐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考证细致、材料齐备,除笺释辞语、典实外,力求结合有关史籍加以阐述,并附有《李清照年谱》《传记序跋》《总评》等,有助读者进一步理解李清照的作品。
名家推介:
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指秦观)、黄九(指黄庭坚)之下。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指吴文英)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指周邦彦之词集)之班。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清)李调元《雨村词话》
李易安词,风神气格,冠绝一时,直欲与白石老仙(指姜夔)相鼓吹。妇人能词者,代有其人,未有如易安之空绝前后者。
——(清)陈廷焯《词坛丛话》
13、本草纲目
(明)李时珍(1518—1593)
推荐版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11月版
李时珍,字东璧,明代医药学家。他遍访名医宿儒,广泛搜集民间验方,深入各产药地,参考古代文献800余种,历时30余年,撰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约190万字,按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前2卷为“序例”,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3至4卷为“百病主治药”,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5至52卷为药品各论,以部为“纲”,以类为“目”,分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各部按“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排列,既便检索,又体现出生物进化发展思想。每部之下再细分其类,共60类,详载药物1897种,附图千余幅。每种药物下列释名、集解、辨疑、主治、附方等项目,共有药方万余首。全书资料丰富,汇总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知识,不仅被中医学界奉为圭臬,对后世动植物学、矿物学、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亦有较大影响。
名家推介:
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禁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也。
——(明)王世贞《〈本草纲目〉序》
中国博物学家中的“无冕之王”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这部伟大著作,至今仍然是研究中国文化史、化学史和其他各门科学史的一个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4、遵生八笺
(明)高濂(生卒年不详)
推荐版本:王大淳等整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高濂,字深甫,号瑞南道人,明代戏曲作家,兼通医理,更擅养生。他幼时羸弱多病,后多方寻医问药,终得以康复,遂博览群书,遍游四方,综编“云笈”和“秘典禁方”,结合自己养生实践编著成《遵生八笺》一书。全书20卷,分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却病延年笺、起居安乐笺、饮馔服食笺、灵秘丹药笺、燕闲清赏笺、尘外遐举笺等八笺,从各角度论述了调养身心、却病延年的理论与方法,是中国古代养生文化的重要文献。该书取材广泛而精当,涵盖医药卫生、饮食起居、山川逸游、花鸟虫鱼、琴棋书画、文物鉴赏等广博知识,读之不仅可学习养生,亦能对古人生活和日常有更多的了解。需注意的是,该书毕竟是古人所著,读者阅读时需有所鉴别,不能完全迷信。所荐版本校勘细致,在原书目录基础上增加了详尽的细目,并有原书附图及方剂索引。
名家推介:
余挑灯夜读,如入五都之市,毕陈众宝,如睟盘示儿,种种咸在,洛阳纸贵自今始。
——(明)李时英《〈遵生八笺〉叙》
昔蔡邕秘王充《论衡》,以为至宝……令中郎得见深甫《八笺》,当何以云。余恐宝《论衡》者,虽得《八笺》,未必知宝也。
——(明)屠隆《〈遵生八笺〉序》
15、牡丹亭
(明)汤显祖(1550—1616)
推荐版本:徐朔方(1923—2007)、杨笑杨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4月版
汤显祖,字义仍,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其代表作传奇剧《牡丹亭》,又名《还魂记》,与《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该剧据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改编而成,共55出,描绘了深闺少女杜丽娘偶于梦中与书生柳梦梅欢会,醒后因思恋成疾而亡,其鬼魂与上京赶考的柳梦梅相爱,遂死而复生,而后两人冲破礼教束缚,终成眷属的故事,诠释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的“至情说”,讴歌了青年男女要求个性解放,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精神,体现了反对封建礼教的浪漫主义思想。该剧文词典丽,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取北曲直捷泼辣及南词婉转精丽之长处,对中国戏剧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所荐徐朔方、杨笑杨校注本,以现存最接近原本的明代怀德堂《重镌绣像牡丹亭还魂记》为底本,详加校订、注释,并附有明代关于该剧之绘图。
名家推介:
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明)沈德符《野获编•词曲•填词名手》
词隐之持法也,可学而知也;临川(指汤显祖)之修辞也,不可勉而能也……(汤显祖)可令前无作者,后鲜来哲,二百年来,一人而已。
——(明)王骥德《曲律》
16、书目答问补正
(清)张之洞(1837—1909)
推荐版本:范希曾(1899—1930)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8月版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晚清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光绪元年(1875),时任四川学政的张之洞因诸生不知“应何读书”及“书以何本为善”,而撰《书目答问》这部举要书目以指引治学门径。该书以“读书期于明理,明理归于致用”为宗旨,共开列图书2200余种,一方面注重清后期的学术著作和科技图书,另一方面注重选择精校、精注本。在编排体例上,该书于传统“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基础上,开创性地另立了“丛书”部,每部之下又分成若干类,每类中的书籍以时代先后排列,门径秩然。书后附有《别录》及《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总目》,进一步增强了导读功能。针对该书的批校、订正之作众多,近人范希曾的《书目答问补正》增补图书1200余种,纠正讹误近百处,是较为完备的一种。
名家推介:
书目博深,莫如钦定《四库提要》;精要且详,莫如《书目答问》。……可常置怀袖熟记,学问自进。
——康有为《桂学答问》
以书目为名,而实指示读书之法者,则莫如张文襄公之《书目答问》为优也。公之书目出,四方学者,闻风兴起,得所依归,数十年来成就学者不知凡几。
——李时《书目答问•再版序言》
17、生死场
萧红(1911—1942)
推荐版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版
萧红,原名张乃莹,现代作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其成名作《生死场》以哈尔滨近郊某农村中三个家庭的变迁为线索,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前后,普通劳动人民在黑土地上混沌蒙昧、苦难深重的生活。他们依循古老的方式繁衍生息、辛勤劳作,然而时代的剧变却打破了旧生活的秩序,土地的贫瘠、物质的匮乏、疾病的侵袭和侵略者的压迫无时无刻不威胁着他们的性命,原始的民族精神与反抗意识悄然觉醒。萧红的一生历经命运的颠沛和情感的挫折,生活的疾苦赋予她敏感苍凉的创作视角与笔触,却也激发了她前卫激进的觉醒意识与批判精神。这些特点融会于她的作品之中,最终描绘出一幅北方人民真实悲壮的生存图景。所荐版本除《生死场》外,还精选萧红人生各阶段作品11篇,纵贯一生展现其文字的悲剧性与诗性。
名家推介:
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鲁迅《萧红作〈生死场〉序》
她行文太流畅,太自然了。萧红的文章是真挚感人的,从不拐弯抹角或使人扯不清楚,并且特别女性化。
——(美)葛浩文
18、万历十五年
(美)黄仁宇(1918—2000)
推荐版本:中华书局2014年8月版
黄仁宇,美籍华人,历史学家,明史专著《万历十五年》是他的代表作。万历十五年(1587)表面上“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但种种看似末端小节的事件,“实质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大明帝国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史事及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梳理了明代中国的社会问题,认为“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在此结论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提出大历史观,主张“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这些颇具冲击性的观点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论,亦促使该书成为一部极具启发性的史学著作。所荐版本增收《1619年的辽东战役》等数篇文章,并有作者相片、手迹及相关历史图片等,图文并茂。
名家推介:
这本书改变了我对历史书、对历史的看法。……《万历十五年》像一扇窗,打开了我的视野。
——王朔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是一部奇书。奇就奇在他用某一年写整部明史,用一个皇帝、一个宰辅、一名战将、一名文人来写“大明帝国”的“定数”,单从角度的新颖,体例的独特,以及论述的精赅而言,这本薄薄的书,对学人的启发却是丰博而深远的。
——谢冕
19、汪曾祺集
汪曾祺(1920—1997)
推荐版本:河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3月版
汪曾祺,当代作家,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上颇有成就。他善于发掘卑微生命里的坚韧,展现生活的美和健康的人性。其作品一方面用中国传统的极简笔墨摹写人事,同时也采纳现代派的手法,溶奇崛于平淡、纳外来于传统,初看朴素清淡,细读韵味无穷。所荐《汪曾祺集》,以初版本或初刊本为底本,参校各文集及作者部分手稿,共含小说集4种和散文集6种,目前已出版有小说集4种。其中,《邂逅集》是作者第一本小说集,收录其20世纪40年代较具代表性的作品;《晚饭花集》收入作者1981至1983年所写短篇小说,包括《晚饭花》《职业》《故里三陈》等名篇;《菰蒲深处》将作者以家乡高邮为背景的重要作品悉数收录;《矮纸集》按小说涉及的地域背景编排,写了很多的人,亦涉及民俗风情、小吃、歌谣、花草等。
名家推介:
曾祺的创作,不论采用何种形式,其终极精神所寄是“诗”。无论文体如何变换,结体的组织,语言的运用,光彩闪烁,炫人目睛,为论家视为“士大夫”气的,都是“诗”,是“诗”造成的效果。
——黄裳《也说汪曾祺》
别人把个“淡”字说他,往往又回道:“把我说得不食人间烟火似的。”他也确有提刀四顾,破口叫阵的时候。我以为“淡”与“不淡”,都是实情。只怪他自己笔下讲究“沉淀”,排除“浮躁”。
——林斤澜《“若即若离”“我行我素”》
20、十日谈
(意)卜伽丘(1313—1375)
推荐版本:方平(1921—2008)、王科一(1925—1968)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8月版
卜伽丘,意大利小说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十日谈》叙述了1348年佛罗伦萨瘟疫流行时,十名年轻男女在一所别墅避难的情景。他们终日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十天讲了一百个故事,故名《十日谈》。其中许多故事取材于历史事件和中世纪传说。卜伽丘借由这些故事揭露教会的黑暗腐败,讽刺教士的奸诈和伪善;歌颂现实生活,赞美新兴资产阶级的智慧和才干;谴责禁欲主义,肯定人们对自由平等和真挚爱情的追求。这些破旧立新的内容使该书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之作。在写作上,《十日谈》文笔精炼、语言生动,描写事件和人物既微妙尽致又灵动多姿,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名家推介:
《十日谈》可以和《神曲》媲美,可称为“人曲”。
——(意)桑克提斯
《十日谈》的最大的对于后世文艺的贡献即在它那包罗万象的生活描写;它写了各色各样的人,各色各样的性格,以及各色各样的世态人情。后来许多有名的大作家,如英国的乔珊(即乔叟)和莎士比亚都曾在《十日谈》内汲取他们创作的原料。
——茅盾《薄伽丘的〈十日谈〉》
21、思想录
(法)帕斯卡尔(1623—1662)
推荐版本: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5月版
帕斯卡尔,法国数理学家、思想家,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领域卓有成就。其代表作《思想录》是一部博大精深、充满睿智的哲理散文,集中反映了他的神学和哲学思想。在书中,他站在冉森派的立场上,与耶稣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争论。浓厚的宗教色彩使他与当时处于主流地位的理性主义思潮有所不同,但他并未否定或贬低人类的理性。实际上,从另一方面来看,他继承与发扬了理性主义传统,以他特有的那种揭示矛盾的方法,从两极观念的对立入手,对人性、人生、社会、历史、哲学和宗教等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探讨。或许可以说,帕斯卡尔在该书中是把宗教信仰和理性问题分开,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与此相关的问题。该书文思流畅、斐然可读,在西方思想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名家推介:
正如他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一样,他的书也是他自己的精神自传。
——(美)梭罗
在这些不朽的争论者之中,只有帕斯卡尔留存到现在,因为只有他是一个天才,只有他还屹立在世界的废墟之上。
——(法)伏尔泰
22、论法的精神
(法)孟德斯鸠(1689—1755)
推荐版本:许明龙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5月版
孟德斯鸠,法国启蒙思想家、社会学家,西方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论法的精神》是一部关于法律和政治思想的里程碑式的名著。全书分为三卷:第一卷主要是关于法的概述以及法与政体之间的关系;第二卷讨论了法与政治权力的关系;第三卷论述了法律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该书以法律为中心,又遍涉经济、政治、宗教、历史、地理等领域,内容极为丰富,是法学发展史上为数不多的鸿篇巨制。作者主张宪法统率下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政治制度,使法律、自由与宪法结合起来,奠定了宪政理论的基本框架,这也是他对政治理论最杰出的贡献。书中提出的“追求自由”“主张法制”“三权分立”等理论,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成为了美、英、法等国的立国之本。
名家推介:
理性和自由的法典,人类政治生活的牛顿定理。
——(法)伏尔泰
精锐绠修,穷昼夜矻矻,凡十有四年,而《法意》(即《论法的精神》)行于世。遐搜远引,钩湛瞩幽。凡古今人事得失之林,经纬百为,始终条理。于五洲礼俗政教,莫不籀其前因,指其后果。
——严复《孟德斯鸠列传》
23、罪与罚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
推荐版本:朱海观(1908—1985)、王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10月版
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等。《罪与罚》的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一名穷困的大学生,却一心想成为拿破仑式的人物。在走投无路的困境中,他头脑中产生了一种“理论”——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平凡的人,他们只是繁衍同类的材料和俯首帖耳的奴隶;另一类是非凡的人,他们不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可以为所欲为。为摆脱困厄并验证自己的“理论”,他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和她无辜的妹妹,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血案。事后他虽侥幸逃脱法律的惩罚,却陷入另一种更可怕的惩罚——道德与良心的惩罚,他的内心成了一个永不安宁的战场。小说以内心独白、对话以及幻觉、梦魇等形式,将主人公犯罪前后的心理变化剖析得淋漓尽致,其震撼人心的心理描写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刻影响。
名家推介:
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它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而且还不肯爽快地处死,竭力要放他们活得长久。
——鲁迅《陀思妥夫斯基的事》
就艺术描写力来说,只有莎士比亚能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媲美。
——(俄)高尔基
24、释梦
(奥)弗洛伊德(1856—1939)
推荐版本:孙名之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版
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代表作有《梦的解析》(即《释梦》)《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等。其中,《梦的解析》被誉为精神分析领域的第一著作。全书共7章,在总结前人有关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下的释梦理论体系,包括梦的解析方法、梦的欲望满足学说、梦与潜意识的关系、梦的运作机制等内容,科学地揭示了人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会做奇奇怪怪的梦,梦意味着什么,梦传达着什么,梦将我们引向何方。该书的部分思想在学术界始终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人的梦境和潜意识领域的发掘,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并渗透到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当中,对文学、艺术、宗教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名家推介:
《梦的解析》堪称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而且很可能是迄今在经验主义基础上掌握无意识心灵之谜的最勇敢尝试。
——(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这位勇敢无畏的先知和救人疾者,一直是两代人的向导,带领我们进入人类灵魂中未曾有人涉足的领域。
——(德)托马斯•曼
25、飞鸟集
(印度)泰戈尔(1861—1941)
推荐版本:郑振铎(1898—1958)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9月版
泰戈尔,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1913年凭借诗集《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之一的《飞鸟集》是一部富于哲理的英文格言诗集,全书由325首无标题的小诗组成。作者通过对大量自然意象的拟人化描写,发出了关于爱情、生命、自由、孤独等人类终极命题的思考与追问。无论是热烈的太阳、静谧的月亮,还是深厚的土地、高远的天空,抑或身边的一花一鸟、一草一木,在诗人笔下都是饱含深情的生命个体。泰戈尔从日本“徘句”的形式中得到创作灵感,又将印度“梵”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以短小精悍又富含诗意的语句,举重若轻地叩击关乎人性与自然的哲思。1922年,现代作家、翻译家郑振铎将《飞鸟集》译介至中国,其译文精准流畅,亦不失中文优美古雅的气息,是该书最早也最为经典的中文译本。
名家推介:
心灵的清澈,风格的优美和自然的激情,所有这一切都水乳交融,揭示出一种完整、深刻、罕见的精神美。
——(瑞典)海顿斯坦姆
《飞鸟集》包含着深邃的大道理……它像山坡草地上的一丛丛的野花,在早晨的太阳光下,纷纷地伸出头来。随你喜爱什么吧,那颜色和香味是多种多样的。
——郑振铎
26、约翰•克利斯朵夫
(法)罗曼•罗兰(1866—1944)
推荐版本:傅雷(1908—1966)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年1月版
罗曼•罗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1915年凭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小说讲述了一个热爱音乐的孩子历经磨难,与自身、与艺术、与社会不断斗争,最终成长为一代音乐大师的故事。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出生在德国一个普通的音乐家庭,儿时在父亲和祖父的管教下唤醒音乐才能,被誉为音乐神童,然而天赋并未带给他顺遂的生活。他历经家庭的衰落、亲人的离世、爱情的伤害、好友的死亡和事业的挫败,却从未放弃对命运的抗争,穷其一生追求生命的真善美,反抗腐朽没落的艺术,不断对庸俗的社会发出冲击。小说不仅是克利斯朵夫不懈奋斗的生命记录,更是献给所有忠于信念、勇于抗争的人们的一部精神史诗。该书由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首先译介到中国,其译文精妙,极富神韵。
名家推介:
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是贝多芬式的一阙大交响乐。
——傅雷《〈约翰•克利斯朵夫〉译者献词》
《约翰•克利斯朵夫》不只是一本叙事体小说,而是一部总揽全局的创作,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一部频繁论述全球性问题的巨著。
——(奥)斯蒂芬•茨威格《罗曼•罗兰传》
27、宽容
(美)房龙(1882—1944)
推荐版本:朱振武、付远山、黄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6月版
房龙,荷裔美籍通俗作家、历史学家。他一生写作了30余部书,单枪匹马地将人类各方面的历史几乎都复述了一遍。其中,《宽容》是一部描写人类思想发展史的通俗历史读本。该书虽名为“宽容”,但更多是在用轻巧的文字和幽默的笔调讲述那些“不宽容”的悲剧历史。它以“宽容”之眼,带领读者穿梭于从古希腊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千多年的时空,围绕西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再现了欧洲政治、宗教、文化、社会的曲折发展史,生动描绘了在西方文化最显著的脉络——基督教文化的发展中,人类是怎样不断与“不宽容”作斗争。但淌过这“不宽容”的历史长河,房龙仍乐观地认为,在知识和理性统治的时代到来之时,“宽容将会成为法则”。
名家推介:
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的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范龙(即房龙)的笔,有这一种魔力。
——郁达夫《〈古代的人〉序》
房龙始终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在写作。他一直在努力从人类的眼光来观察和叙述超越地区的、宗教的、党派的和种族的偏见。……房龙的这种观点发展到最成熟的形式就是他的《宽容》一书——宽容,是他一以贯之的主题,也是他最杰出的贡献。
——钱满素《〈房龙文集〉序》
28、全球通史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1913—2004)
推荐版本:吴象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当代历史学家。他秉承18世纪启蒙思想进步史观的传统,以全球化视角统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文明模式、地缘政治、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特点与差异,《全球通史》一书便是以这样的“全球史观”为基础写就的。全书的写作范围从史前史一直延续到21世纪,选取1500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作为历史分界点,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侧重描述与总结古代文明的兴起和发展,下册较多关注近现代世界的政治发展及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力量变化。作者认为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对人类历史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从世界历史看人类前景”高度的对世界历史进行研究。该书自1970年问世以来赞誉如潮,被译成多种语言,且多次改版修订。第7版在保留原文精华的基础上.融入新时期的研究成果,并新增数百幅图片和地图,使全书在内容和体系上更加完善。
名家推介:
《全球通史》给了我强烈的现实感:它可以用来救治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由于陶醉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深重的精神危机;它有助于人们理解未来——包含各种可能性和选择的未来。
——(英)阿诺德•汤因比
美国知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部《全球通史》,是全球史潮流的一部奠基性的杰作。
——高毅《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乐观与踌躇》
29、最初三分钟
(美)史蒂文•温伯格(1933— )
推荐版本:王丽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版
史蒂文•温伯格,美国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所著《最初三分钟》是一部以“宇宙大爆炸”理论为基础,向人们介绍宇宙起源的科普读物。作为该领域的学术权威,温伯格在书中用8个章节向世人详细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宇宙起源图景,还原了宇宙大爆炸之后仅仅数分钟甚至数秒内出现的变化过程。在描述宇宙现象、解释物理学概念的同时,作者也不断向读者抛出发人深省、颠覆传统观念的论述——宇宙的起源有其偶然性,因而人的存在也具有偶然性;宇宙的寿命是有限的,并非人类想象中的稳定而永恒;人类无法摆脱对科学认知的理论偏见,因而对任何理论看法的检验,都要依据其产生的结果。这些论述具有重塑人类生命观、宇宙观的力量。
名家推介:
就传播大爆炸宇宙学说而言,《最初三分钟》这本书使整整一代物理工作者和自然工作者受益。
——(美)李政道
最科幻的是温伯格的《宇宙最初三分钟》和戴维斯的《宇宙的最后三分钟》,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描述宇宙初生和垂死之际的极端状态,这时的世界离现实是那样的遥远,却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刘慈欣《我科幻之路上的几本书》
30、枪炮、病菌与钢铁
(美)贾雷德•戴蒙德(1937— )
推荐版本:谢延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年7月版
贾雷德•戴蒙德,美国演化生物学家、人类学家。其代表作《枪炮、病菌和钢铁》横跨一万三千年的时间,运用详实的史实材料描述了全球范围内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不同于以往人类史只重史实叙述,该书广泛汲取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考古学和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知识,以极为宏观的视野放眼于人类活动的板块范围,展示了人类生存的各大陆的环境地理和生物地理差异,并推导出由此产生的作物、病菌、文字、技术和政治组织等方面的差异,认为不同大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不是人种或智力差异的结果,而是来自于被各种正回馈循环强力扩大的环境差异。该书反驳了以种族主义为基础的人类史理论,追溯了现代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并以历史研究观照现世与未来,对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进行了探索和思辨。
名家推介:
令人着迷、充满魅力的作品……为理解人类历史奠定了基础。
——(美)比尔•盖茨
这是对各大陆13000年历史——关于芸芸众生的悠悠万事的简史——的一次生动描写的、充满激情的、旋风式的巡视。帝国、宗教、文字、作物和枪炮的来龙去脉尽收眼底。本书终于为不同大陆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结果提供了一种令人信服的解释,从而摧毁了关于历史种族主义的理论基础。
——(美)保罗•埃里克
耕读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往期书目:
 《2014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30种)》(点击下方阅读原获取)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