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狗十三》的人都是幸福的#
by莫愁
本文有剧透,
但《狗十三》本来也不靠剧情取胜
我是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的评价之后,决定去看电影《狗十三》的。
朋友的评价是:从婴幼儿期到青春期——中国家庭教育问题总览。
《狗十三》比较沉闷,没有大的跌宕起伏,跟同期上映的好莱坞3D大片《海王》相比,排片和票房当然很不占优势。
但我仍然要自来水一下,鼓励大家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因为它能触碰我们内心复杂微妙的情感,引发我们的思考:
当我们是孩子,在我们的孩童时代、我们的青春期,曾选择遗忘的那些成长伤痕,其实都还在,原来我们都是这样长大“懂事”的。
那么,当我们成为父母,我们该选择让自己的孩子用什么样的方式长大?
01  中国式父亲
《狗十三》讲的故事很简单:
13岁的少女李玩,父母离异,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爸爸再婚得子,但不敢告诉她。送了一只狗给她做补偿。
李玩跟狗培养起了感情,喜欢物理的她,给狗起名“爱因斯坦”。
结果,爱因斯坦不小心走丢了。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故事。
如果横向比较,我并不觉得李玩的父亲是一个特别差劲的爸爸。
他会顾忌李玩的感受,不敢第一时间把有弟弟的消息告诉她。
他还会表露自己感情:“你真是爸爸的骄傲。”
他甚至还会在女儿面前反思流泪:“你爸不是个好爸爸。”
单就这几点,就比大多数从不表扬孩子、从不道歉的中国父母要强多了。
在网友的留言里,我们能见到更多形形色色、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
豆瓣网友“王大根”说:这毕竟还是大城市的较为体面的家庭的故事了,女孩要在父亲面前挑衅地吹啤酒瓶才会挨一顿打,打完还能得到道歉与补偿。在我们十八线小城市的版本里,女孩准备出门找狗的时候就已经可以赢得两记耳光了,没有发出尖叫的机会,没有摔门摔碗的机会,只能把头深深地埋进被窝里无声哭一场,第二天起来,就长大了。
导演曹保平也说,在各地放映见面会的时候,很多观众并没有问他实际的问题,而是抢着话筒说自己的感受。他们会述说自己的生活经历跟李玩多么相似,说着说着就声泪俱下。
李玩的爸爸只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父亲。
也正是因为他如此典型,这些做法如此地习以为常,如此地普遍,才更让我们反思。
02 不是缺乏爱,而是缺乏理解
李玩的家人,是不爱她吗?
我觉得不是。
爷爷奶奶悉心照顾她的起居。
爷爷记得帮她遛狗,记得她喜欢吃螃蟹,是挑螃蟹时才不小心把狗弄丢的;糖尿病身体不好,还冒着寒风追出去帮忙找狗。
奶奶虽然不喜欢狗,觉得“人住的的地方怎么能住畜生”,可是看到孙女喜欢,也无怨言帮着照料;本来十多年不出门,因为担心李玩,追出去找她,结果迷路差点回不了家。
李玩的爸爸,在车中《再回首》背景音乐里流泪的那一段,也很难说他是一个没有故事没有苦衷的人。
甚至李玩的继母,顶多是精明世故,远算不上恶毒。弟弟从凳子上摔下来,说“打椅子!打姐姐!”的时候,她并没有真的去把李玩责怪一通:“你姐姐怎么当的?!把娃摔了你不知道?!” 她只是说了一句:“娃可能是吓到了。”
所有的冲突,无法用缺爱来解释。
他们缺的是理解。
他们无法理解一个女孩跟狗的感情,
无法理解狗丢了,换一只狗有什么不同,
无法理解她为什么不“懂事”。
他们不能从心底里对她的感情表示认同,不能认同她情绪的合理性,而试图要压制住这种情绪。
他们意识不到把李玩当做一个平等独立的人看待,压制只会让孩子更加委屈和气愤。在激起孩子的反抗之后,为了维护威权,动手打了孩子。
就像买回来充当“爱因斯坦”的第二只狗,因为受到弟弟的敲打而眼神凶狠,张嘴獠牙。李玩的爸爸要拿拖把对付它,招致更激烈的对抗。可是,李玩试探着走上前,轻轻安抚一下,它就柔软下来。
李玩因为自己的经历,可以理解这条狗,家人却无法理解她。
03 不是出于爱,而是出于害怕
因为害怕孩子考不到好的高中,所以替孩子做决定,让孩子报英语兴趣班,而不是真正感兴趣天文或者物理;
因为害怕孩子不体谅老人,所以把孩子打一顿;
因为害怕孩子学坏,所以哪怕孩子喝的是牛奶,也不分青红皂白地质问孩子是不是喝酒了。
这些害怕,最终都会归结为一句话:爸都是为你好,你长大就明白了。
初衷确实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为什么需要孩子长大才能明白?
长大的代价有多大?
有没有其他的方式能让孩子明白,或者能让孩子好?
04  不是要尊重,而是要懂事
“孩子终于懂事了。
——你怎么知道她不是害怕、沉默和妥协呢?”
李玩并不是一个性格很极端的女孩,她最终也变得顺从,好像就这样也过来了:
有望顺利保送高中,会在爸爸的饭局上给大人们面子,甚至会真的跟家人有欢笑。青春嘛,总归也是阳光的,好像也没什么不好。
只是藏在心底的伤痕,内心里真正发生过的那些变化,只有自己知道。
懂事的代价太大,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
“如果你看不懂《狗十三》,你知不知道你有多幸福?”
05 弟弟的焦虑
那么,众星捧月的弟弟呢?他是否就能无忧无虑?
很显然,他是被宠溺的。
从椅子不小心摔下来第一反应是喊“打椅子,打姐姐”,可见平时大人的反应。
拿棍子在家玩,不小心戳到了奶奶,明明奶奶额头都破了,大人也说:没事没事。
结果更加不知轻重,去撩拨狗。被狗咬伤了,家人就干脆再把刚刚又跟李玩培养起感情的第二只狗送走。
可是他幸福吗?
刚刚才会走路的年纪,要扶着椅子跟一群比他个子高很多的大孩子一起学习滑冰。
“老师,我还是不会滑。”
”老师,我真的不会滑。我想回去。”
没有人去倾听他的哀求,没有反应。
继续被教练拖拽着,艰难地滑行。
婴儿肥的小脸上的无助和焦虑,并没有被看见。
大家以为焦虑是成人才有的情绪,其实童年同样伴随着焦虑,只是被理所当然地忽视了。
06 我可以理解你,但我不会成为你
说了这么多不合理,但如果这部电影只是一部历数父母罪状的电影,那也就低估导演了。
导演曹保平作为父母的同辈人,其实是带着更大的慈悲来拍摄的。
儿童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说:“我们以为只有心理不正常的父母才会做出伤害孩子的反应,但是不幸的是,即使那些爱孩子的、为孩子好的父母,也会责备、羞辱、谴责、嘲笑、威胁、收买、惩罚孩子,给孩子定性,或者对孩子唠叨说教。”
换成我们自己,在父母的那个时代,你真的会做得更好吗?
我们以为我们不会成为父母那样的人,但是当我们辅导小学作业都要气得震破屋瓦的时候,你真的会如此乐观地以为,你就不会重蹈父母的旧辙吗?
李玩问:你见过真正的大人吗?
真正的大人是什么样?当然不是粗暴对待孩子,用一个谎言遮盖另一个谎言的人。可是,也不是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上一代身上的人。
我们要自己成为真正的大人。
我可以理解你,但我永远不要成为你。
全文完。
本文的作者是小土壤父母学院的小伙伴莫愁
本文图片来自《狗十三》官方宣传海报

你的青春期,有什么样的故事,留言一起聊一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