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叨叨:昨天的文章收到很多长篇评论,(前情提要:孩子被打,要不要教他打回去?)有很多很赞的分享,但也有些让人看了心情复杂,深觉这个话题值得多一些的探讨。
本能让我们打回去,
但真正的力量是什么?
首先在正式讨论之前,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希望朋友们能花些时间耐心看完。

不知道大家看完有什么感受?
在听说孩子受到“欺负”后,这个爸爸并没有指责孩子,
没有给孩子贴上弱者的标签:“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别人说两句就怕了?”
也没有鸵鸟:“人家不让你去,咱们就不去,那地方有啥好玩的。”
更没有怒气冲冲的说:“走儿子,谁敢欺负你,爸爸替你去揍他!”

而是很平和地启发孩子思考,一次又一次耐心地倾听,跟孩子交流,给孩子勇气、充分的时间去面对自己社交困境,最后孩子也成功的化解了“欺凌”,收获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我觉得,这才是真正赋予了孩子力量!
还有个评论一定要听到“要 ”还是 “不要” 的答案,今天也一并写了。

一百多种场景,没法逐一说,举例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吧,相信大部分朋友都能举一反三了,比如:
场景1 
在家里,弟弟不小心打了哥哥, 哥哥要不要还手?
不难想吧,肯定是不要。我相信没有什么家长会鼓励孩子互殴。
这个是送分题, 下面开始上难度。
场景2 
在教室里,孩子被同学故意打了,要不要还手?

孩子有可能会应激本能还手,阻止打人者(这个是有可能的,看当时情况,不需要纠结于此),但如果是连续报复性还击,过度防卫,则是不恰当的(了解清楚情况之后,事后复盘可以聊)。


告诉孩子,这些事,要跟爸爸妈妈讲, 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立即告诉老师,向老师描述事情状况,让老师介入。
如果问题严重,我们可以进一步跟老师核实和了解情况,但要信任老师的处理,不要人为将事件升级。
(网友评论)
如果事情反复发生,老师不处理,或者觉得老师处理方式不恰当,可以进一步沟通,找园长,找对方家长(一般到了这一步基本都能解决),实在不行就坚决换班,换园,这个事情反复发生,家长一定不能轻视。 
场景3
在游乐场,小女孩被大孩子故意打了,小女孩要不要还手?

这个场景,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盯紧一点,留意大童的活动范围和情绪。还不还手,看小女孩当时反应,因为她最有可能的反应是愣住,继而大哭。
我们需要第一时间,阻止大童的进一步动作,把孩子分隔开,安慰她。
这时候非要教小姑娘打回去,可能加重她的情绪负担,她可能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事。
更不要给孩子贴上“好欺负”“懦弱”的标签,不要让孩子觉得:我是因为没有还手,所以被打的,这会给她羞耻感,损伤他的自信。遭遇被打,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因为对方出于情绪之中,是对方做得不对。
(昨天的一条评论)
我们要告诉孩子的是,那样做是不对的,我们不学那样,可以要求对方道歉,在遇到这样的情况下,大声拒绝,大声求助。

在孩子情绪得到安抚和保护的前提下,可以跟大童沟通:“打人是不对的,别人会疼!” 


这时候大童可能会,描述和解释事情经过(有可能是因为妹妹之前拿他玩具,或者他特别喜欢妹妹手里的玩具等,如果对方孩子还不太会表达,我们可以问问原因,这里要注意别一上来就贴熊孩子标签,有这个设定不利于问题解决),事情解释清楚后,可以要求他道歉,作出不再打人的承诺。

伤害得到道歉,就会开始修复,所以沟通这一步挺重要的。
如果大童完全没有意识到问题,可以找大童家长进行沟通,获得道歉。


如果大童家长看起来很不讲理,或者完全无所谓,请及时远离,因为打人事件很可能再次发生。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打人之后,不道歉或者无所谓,是更加不对的。我们不要学,我们去别的地方玩。


回去之后,可以找合适的时间进行复盘,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挺起胸膛大声说:“不可以打我!”,大声喊妈妈,妈妈会保护你。
孩子可能不太敢说,我们在家里可以做一些角色扮演,预演这个场景,多练习几次。
场景4 

在游乐场,大孩子被小孩子打,大孩子要不要还手?

一般这个情况相对少一些。
大孩子体能上有优势,尤其我家是男孩子,我觉得情绪控制和学习更合适的表达,很重要,更何况对更弱小的人,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容忍也是一种修养。所以,这种情况里我不会教孩子还手。但这时候,孩子可能会觉得不公平,会有情绪,我会把重点放在对他情绪的理解、认同和疏导上。
很多留言很关注如果自己孩子受欺负怎么办?
《不,我不喜欢被推搡》这本书就提到了关于如何应对霸凌,简要来说就是:告诉大人(老师和家长)、展现自信姿态。
“肢体霸凌多发生在缺少监管的地方,如果遭遇肢体霸凌,一定要及时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是最爱你的人,一定会全力以赴帮助你,做你最温暖的港湾和后盾。”
我想也许很多人说打回去,可能是想通过这样,教孩子在遇到困境时展现出自卫的勇气,从而阻止进一步侵害。
但客观一些说,孩子都会有情绪,他们可能在面对比自己大的孩子时,变得“懦弱“,也可能在面对比自己小的孩子时,变得“霸道”。我们应该就事论事,而非武断的贴标签。
勇气、自信对于预防霸凌非常重要,但其实给孩子勇气,更应该做的是告诉他们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错的。
当遇到危险,孩子有本能的反应会还手,这和大人故意教打回去是有区别的,不是一味的压抑本能,遇到危险也不能自卫。
但更重要的是明白,还手只是一种自卫的方式,但是不是唯一的,也未必是当下最有效的。如果觉得不还手就叫软弱怕事,那可能是一种误解,也会教偏了。既然打人是错的,为什么要学习错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如果讨论的更深入,我们还以聊,当被这样对待的时候,孩子的感受是什么, 是否觉得难过,觉得愤怒,换位思考,孩子会切身明白,这样对待别人是不对的。这会有效的减少将来发生对别人欺凌的情况。 
比这更重要的:
我们要告诉孩子,父母是他们的坚强支柱,父母会保护他们。让他们能勇敢把自己的遭遇告诉父母。
如果父母情绪失控,可能会加重孩子的恐惧
,他会觉得他自己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也不敢轻易跟成人交流。甚至容易把自己定位为“容易被欺负的对象”“弱者”,损伤自信,对一些正常的社交冲突过度反应。

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让他觉得自己很重要、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喜欢自己,觉得自己有能力处理问题, 这样,孩子的善良就不会成为他们的软肋。 
我们努力接受孩子的样子,珍视他们的独一无二, 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爱的,在孩子遇到攻击时,他们能够靠这个保护他们的自尊和困境对抗。
这就是他们真正的盔甲。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