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公众号 米粒妈爱分享)
这几天,日剧《坡道上的家》火了,在网上被称为——年度最佳不婚不育保平安宣传片。
这部剧一共有6集,目前才出了3集,但豆瓣上已经打出了9.0的高分,很多人看了之后直呼:气到心肝肺都疼了。
怀着好奇心,我也找资源赶紧追了这部剧,看完3集,我感觉自己压抑得快透不过气来。
故事的女主角,叫做里沙子。
她是一位全职妈妈,温柔娴静,丈夫体贴,女儿可爱,家庭生活可以说十分美满。
一天,法院的信寄到了她家,她被随机抽中成为国民陪审员,按照日本法律规定,她必须每天到法院参与审理一桩刑事案件。
这桩案件是:
当地一名全职妈妈,亲手将自己8个月大的女儿,溺死在装满热水的浴缸中。
这个案件在当地十分轰动,除了媒体大肆报道渲染以外,各种相关或不相关的人士都出来发表看法,舆论普遍认为:
这个妈妈虚荣心强,孩子发育缓慢,没有满足她的期待,她对孩子逐渐心生憎恶,最后将孩子杀死。
就连她的丈夫也这么说:她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母亲,所以宁可杀死孩子。
在案件开始审理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母亲“太糟糕了,不配当妈妈”,连里沙子也是这么认为的:不管是什么原因,也不能杀死孩子啊。
可是随着案件审理越来越深入,里沙子逐渐发现,被告人的经历,似乎和自己的人生有了重叠,她们之间有太多太多相似的过往。
那个坐在被告席上心如死灰的母亲,似乎就是里沙子自己。
这个电视剧最让人心惊胆战的地方是:太真实了,真实到这些事情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我们自己身上。
亲手杀死孩子的妈妈安藤水惠,原本是工资很高的职业女性,和收入不如自己的老公结婚后,久久没有孩子。
迫于男方母亲的压力,安藤主动提出不孕不育治疗,靠做试管才生下了孩子,成为了全职妈妈。
然而生下孩子后,她母乳不够,这件事本身已经足够让她焦虑了,而她的婆婆还总是嫌弃地说:“孩子发育慢,都是你奶水不够好害的!”
安藤的孩子整夜整夜的哭闹,她抱着又唱又哄,筋疲力尽。而她老公躺在沙发上很嫌弃地说:“抱着孩子一边去,别吵我睡觉。”
之后,更是因为嫌弃孩子吵他睡觉,他每天晚上直接去住商务酒店。
婆婆表面上来帮助她带孩子,其实只会翘着二郎腿坐在一边指指点点,看她手忙脚乱的哄孩子,顺便对她冷嘲热讽:、
“孩子哭你就抱抱她就好了,这世上哪有妈妈哄不好孩子的。”
……
一个超级难带的孩子+一个毫无作为的老公+一个指指点点的婆婆,最终将安藤逼上了绝路。
然而悲剧发生后,她的老公和婆婆,还把一切罪过都推在了她身上。
法庭上,律师问她的老公:“你有没有考虑过她患上了产后抑郁症?”
她老公说:“有,因此我想着要鼓励她,就开导她说,所有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你也肯定能做到,不要这么悲观,再加把劲吧。”
而她婆婆更是大言不惭:
“抚养孩子不是业余爱好,也不是玩换装玩偶,男人也不会来帮你,不管遇上什么都要自己加油,但是那样的日子很快就会熬过去的,之后就轻松了,什么神经衰弱,都是骗人的。”
看到这里,我真的想提一把刀冲进电视里,把这母子俩剁得稀巴烂。
女主角里沙子从一开始对安藤水惠各种不理解,到后期,几乎完全将自己代入了她的情境中,里沙子才发现,她一直以为的美好生活下面,原来是礁石遍布的暗流。
成为国民审判员之后,里沙子必须每天到法院工作,因此,只能把女儿送到婆婆家。
当工作和生活无法完美平衡的时候,她家里的矛盾也开始展露出来。
正处于Horrible 3时期的女儿,总是发脾气和无理取闹,让她充满疲惫。
原本体贴的丈夫,吃了几次外卖便当,开始挑三拣四,最后终于把话挑明:“我叫你不要勉强,你兼顾不了陪审员的工作和照顾孩子,那就直接回家!”
而表面上总是笑意盈盈的婆婆,明里暗里的指责她做妻子不够尽责:“妻子在家里充满怨气的话,丈夫可是会去外面寻找安慰的。”
……
里面有一个片段真实到让我想哭。
里沙子在法院辛苦工作了一天,回到家给老公准备晚饭,接到老公的电话说要带2个同事回家吃饭,一个小时后到,她说家里的菜不够了,话音未落,老公直接挂了电话。
她只能抱着孩子一路跑到超市,用最快的速度买好菜,再回家迅速做菜。
好不容易做好菜放在桌上,女儿趁她不注意,把碗里的菜都扔到了地上。
里沙子崩溃地朝女儿吼道:“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不准玩食物!”
她在怒吼,女儿在大哭,然后老公打开了门。
晚上,她听到老公在给婆婆打电话:“还是得请您来帮忙,她现在整个人神经兮兮的。”
里沙子忽然理解了那个站在被告席上,麻木的安藤水会,她们其实一样的可怜。
很多人说这是一部丧偶式育儿电视剧,但我觉得这个定义太狭隘了,这部剧描绘的不仅仅是丧偶式育儿,它讲述的是当下女人的困境。
这些困境是什么呢?
首先,一个女人,到了一定的年纪还没有结婚生子,那么她就是主流社会评价体系里,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电视剧里有一句话,特别扎心:
“母亲苦于育儿,把她们逼到可走的,是一般这个概念,是这个社会所追求的一般,自己认定的一般,以及,亲生母亲所渴望的一般。”
像大多数女人那样活着,结婚、生子、抚养孩子……这才是正确的。
电视剧里有一个女性,她37岁,是高端杂志的主编,貌美、能干。表面上她满不在乎地说:“我实在太热爱工作了,所以耽误了生孩子。”
但背地里,她已经努力做了5年的试管,仍然没有成功。她不死心,一到排卵期就强制丈夫安排功课,并且仍然在努力寻找下一家试管医院。
这样成功貌美的女性,仍然发狂地希望自己像大部分女性那样,用孩子来证明人生的完整。
因为,她公司里比她年纪小很多的妈妈,会一边向她求助,一边又忍不住讽刺她:“实在对不起,我必须要请假,因为家里孩子没有人带,真羡慕您,没有孩子,多么自由啊。”
这让我想起,我觉得最好笑的一个事。
知乎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为什么颜宁不结婚。
你们看,就算是颜宁,一个30岁就成为清华最年轻博导的高知女性,一个在学术界、科学界都享有极高美誉度的女性,一个极有可能被记载进现代科学史的科学家,一个优秀到让大多数人都无法望其项背的女性。
大家最关注的还是“她为什么不结婚”这种低俗的话题。
想想,这真是当代女性最大的可悲。
当代女性的第二个困境,当工作和家庭无法两全的时候,总被要求以家庭为重。
全职妈妈的苦痛我们已经说得太多了,职场妈妈会不会好一点?并没有,她们面临的往往是更艰难的选择。
《坡道上的家》中,有一对法院审判员夫妇,俩人在生孩子之前约定好:大家正常工作,轮流请育儿假照顾孩子。
然而孩子真正生下来之后,男方总有一万个理由逃避育儿的责任。
女方一边努力工作一边照顾孩子,在她填写了工作调动表格后,人事部反复询问她:“工作调动有可能去外地?你确定吗?你家里可是有孩子的。”
她很气愤地说:“如果我是男性员工,也会被要求回答这样的问题吗?”
她的男上司说:“如果是我,我也要问你,你自己想想,有了孩子之后你都早退多少次了!”
她回到家,老公立马冲她开炮:“你怎么回事啊,让我去接孩子?”
她说:“让你接一次孩子怎么了?平时照顾孩子,买东西,做饭,打扫都是我在做。”
老公反驳:“我也在帮忙做家务啊。”
她说:“不是帮忙,是两人一起分担。”
当谈到她工作调动有可能去外地的时候,她老公满不在乎地说:“不去不就好了。”
她说:“如果我拒绝调动,我就无法升迁。”
她老公说:“我明白啊,但说实话,我还以为生了孩子之后你会改变想法,毕竟一般身为人母,不都会这样做吗?”
作为一个女性,一个母亲,当工作和育儿出现冲突,你就必须做出牺牲!
这就是这个社会最简单最直接的思维。
他们从不考虑女性会为此失去什么,付出什么;他们只知道,你是当妈的,就该你牺牲。
这让我想起,一个读者微信上跟我哭诉:
4岁的儿子突发肺炎,需要立即住院。公司明天要上线一个新项目,迫在眉睫。她带着儿子一边办理住院手续,一边跟同事交代工作安排。
接个电话的功夫,孩子的医疗卡不知道掉在哪里了。后面排队的家长一直催,没办法,她一手牵着儿子,一边电话沟通工作,一边四处找医疗卡。
一路找到医院大门口的时候,正好撞上老公和婆婆。
看着孩子烧红的小脸,和披头散发,满头大汗,狼狈不堪的她,老公质问:
“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丢三落地的?”
“公司有点急事,我接完第一个电话,就找不到卡了……”
“不就是个工作么?!大不了你别干了!回家全职带孩子吧!”
……
一个职场妈妈,有了孩子之后,家里职场两边不是人:同事和上司埋怨你经常请假,而你的家人对你无法全身心照顾家庭又总是颇有微词。
而当工作和家庭出现了无法调和的矛盾,女性就理所当然被要求回归家庭,照顾孩子,“身为人母,不都应该这样吗?”这句话让人气到爆肝。
如果说前面的困境都还有可能打破,但这部剧展示的女性真正的困境,也许永远也无法摆脱。
那就是——女性,作为母亲,作为人,都低人一等。
我觉得《坡道上的家》这部剧非常深刻,在于它把女性所受到的潜在不公都表现了出来,它把这个社会对女性那种天然的恶意都展示了出来。
女性在这个社会上,可以说是“二等公民”,社会地位低下到一种令人想哭的地步。
在社会评价体系中,女性首先是母亲、女儿、儿媳、妻子,这会社会角色远远高于女性自身的角色。
女性一旦成为了母亲,所有人似乎都有了对她的生活指指点点的权利。
这个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充满了恶意。
一个女人,必须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不迟到不早退,加班出差必须冲在第一线+能照顾好孩子,照顾好家人,上至父母公婆,下至孩子老公,都服侍得妥妥帖帖+健身爱美两不误,把自己拾掇得干净清爽,不能像个黄脸婆,让老公带出去有面子+永远面带微笑,没有任何负面情绪,更不能暴躁抑郁,不然老公会去外面寻求安慰。
只有做到了以上全部,才是一个合格的女人。
而只要有哪一项做得不够好,不够完美,所有人都可以跳出来指责她:
“你是怎么当妈的?”
“别人都能平衡好工作家庭,怎么你就不行?”
“你能不能打扮一下自己?”
“我都帮你洗碗了,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一个女人,只要对她的社会角色流露出一点点疲态,立刻会遭至如潮水般的恶评。
而从来没有人考虑过,女性,首先是一个人,首先是她自己。
这大概就是当下女性最大的悲哀了。
我很感谢有这样一部电视剧,以前我总觉得大部分电视剧编造痕迹过重,太戏剧化了。唯独这部,我感谢它如此的真实,如此令人窒息。
它不是一部简单的丧偶式育儿电视剧,它只是将有了孩子之后的生活展现在大家的面前,让大家知道,生活就是如此的褶皱横陈,女性的困境是如此令人绝望。
不要美化婚姻,不要美化育儿,我们只有正视现实,才有可能做出改变,让女性活得更有尊严。
一个家庭的风骨,在于成员对妈妈的态度。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对女性的态度。
如何让女性有尊严、体面地活着,是全社会都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米粒妈热门好文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点击可关注),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3-10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3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米粒妈学院】
29.9元百节外教课已团25000+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