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礼拜三是牛妹学校这学期的最后一天。这天不上课,全校小朋友和家长还有老师一起到附近的公园里开Party。
这是内向人的社交秘籍,普通人我不告诉他。
说是“全校”,其实也就2,30个家庭而已,因为这个学校真的非常的小。
在美国,5岁之前的学前教育都是私立的。
学校种类五花八门:
有很大很多班级的,也有就一个班的;
有从早上6点开到晚上6点的,也有就开两个小时的;
有全年无休的,也有跟着学校一起放假的;
有按年龄的也有混龄的;
有重学业的也有纯玩的;
有商业区的也有在森林里的;
普通的,科技的,教会的,蒙特梭利的,华德福的;
英语的,中文的,西班牙文的;
华山,武当,峨嵋,丐帮……(等等这是什么)
总之各种门派各种服务应有尽有,你就挑去吧!
你可能会说,这是好事啊,有那么多的选择!
选择多也就意味着挑花眼
就意味着犹豫不决,患得患失,高不成低不就,这山望着那山高等等之类的烦恼源源不绝。
我小时候家旁边就一所幼儿园,一所小学,一所初中,一所高中。所以我爸妈从来都没有为上什么学校发过愁。
哪像现在,上个学又要搬家又要考试,还得走关系托门路,前几天我还看见朋友给上小学的孩子做简历。
还不是选择多闹的。

说说牛妹的学校。这是一所开在家里的蒙特梭利风味的小小的幼儿园。
老师是一对母女。女儿和我年纪差不多大,有和我的孩子年龄相仿的两个儿子。妈妈60出头,是个几十年经验的老教师。之前在其他幼儿园工作,十多年前在自己家开了这所家庭式幼儿园。
在她家房子的地下室里开辟了一个不大的房间就是教室。房子比较旧了,但是打扫的很干净。
教室布置的丰富又有秩序。中间铺一块字母地毯,墙上贴着各种海报和图片,四周的矮柜里摆着各种教具和玩具。
后院就是运动场,有架木制的秋千滑梯和一些其他玩具。我们平时送孩子上学就穿过房子的车棚,穿过前院的草坪,打开院子门从后院进入到地下室的房间。

这间小小的教室和这两个老师,伴随了牛妞两年半,牛妹两年。
我们是怎么选到这个学校的呢?
原因用一个字总结:
用时髦的两个字:佛性
用三个字的话:慢半拍
牛妈生了老大牛妞以后是打算在家带到三岁的,所以一直对幼儿园的事没上心,也从来没有去认真打听过。
到了两岁多,牛妞长得体壮如牛,精力旺盛的像只小豹子。每天家里玩玩出门走走的生活已经无法满足她了,于是我想要不送她去上上幼儿园。
当时是11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日子,好的幼儿园当然找不到了。
在给娃找幼儿园以前,我都以为幼儿园都是虚位以待,随时报名都会敞开热情的大门欢迎我呢!

你们看看我有多幼稚!
于是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我都在上网查询,四处打听,翻查资料,马不停蹄的参观学校,我家附近方圆十里地的学校几乎都被我参观遍了。
在逛得快吐以后,我总结出一个定律:
没有完美的学校!要么贵!要么远!要么差!要么排不上!要想娃上学,必须有取舍。
其中有一个家长圈挺推荐的幼儿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开在高速旁边的一个商业区,交通非常方便。内部空间被隔成一间间的教室,不同年龄的孩子分别在不同教室,从几个月的婴儿到5岁学龄前都有。
开放时间长,早上六点到下午六点,甚至还可以延迟。课程表安排的紧凑有序,提供午餐和零食。老师都受过专业训练,看起来高效又热情。
但是!我去参观的时候,只要在哪个教室的门口一出现,里面那些话也不会说路都走不稳的娃娃们,连滚带爬的挤到门口来,仰着挂着眼泪和污渍的小脸看着我,对着我叫“妈妈”。
我没见过这阵势完全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微笑着跟他们挥挥手,笑着说“Hi”。本以为他们看到我这个陌生人会离开,可是他们就那样扒在门口伸着头扯着嗓子叫着并不存在的妈妈,满怀希望的眼巴巴的看着我离开。老师过来把他们一个个抱进教室,走廊里回荡着高高低低的哭声。
我是像逃跑一样离开那里的。
经过这一个月的密集的功课,我对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幼儿园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了:
对于两岁半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吃好睡好不生病,不出危险,不受虐待。
至于学什么,玩什么,校舍新还是旧……对我来说都不重要。
终于,我在附近找到一家教会幼儿园。每星期上两天,一天两个半小时。
虽然就这么短的时间,这可是我第一次把娃交到陌生人手里,也是牛妞第一次离开家人单独去一个陌生的环境。
不过第一天过去,证明我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牛妞很喜欢上学,对她来说,那就是另外一个玩儿的地方。每次都是高高兴兴上学,开开心心回家。
就这么过了几个月,我的心思又活动了。
你们懂的,对于一个一直在家带孩子的妈妈来说,娃去上学以后是怎样的一种冲击性的体验?
是放松!是自由!是生命!
是一直在深井里摸索的人见到了光亮,沙漠里迷路的人见到了湖泊,双脚套着镣铐的囚犯被解开了锁链!
一周两次,一次两小时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开车送过去,亲亲抱抱说再见然后开回家,屁股还没坐热就又要去接了。
这时我认识的一个中国妈妈告诉我她的女儿不久之前去了一个家庭式的幼儿园。因为是新开办的人还不是很多,也许会有空位。
我马上打电话约了时间。
这是我第一次参观家庭式的幼儿园。教室就在老师自己家的房子里,专门开拓出一间屋子。老师是个很亲切爱聊天的中年女人,很耐心的给我讲了她的经历,办学的宗旨,课程内容,一个个孩子的特点,聊到最后我们都快成知心朋友了。
但是很可惜,她那里也已经满员了
离开的时候我问她有没有其他的学校推荐。她想了想,说:“你去问问某某学校吧,那个老师我以前的同事,非常好,现在也在自己办家庭幼儿园。”
“不过,”她又说,“那里非常紧俏,总是很早就订满了。”
虽然不抱什么希望,我在回家的路上就给那个学校打了电话。
接下来,参观学校,和之前的幼儿园解约,递交申请。在青黄不接的二月里,牛妞正式到了这家家庭幼儿园继续学业。

其实一开始,我对家庭式幼儿园还是有点不确定。毕竟,看到有的幼儿园有宽大的教室广阔的操场,这个地下室里的小小房间显得那么寒酸。
牛姥姥尤其不看好。

抱着”这只是个过渡,以后有好学校了再转去“的想法,牛妞在这个学校结束了半个学期,又开始了一个学期,又结束了一个学期,又开始了一个学期,而在第三个学期,牛妹也跟着姐姐上学了。
其间我也去看过别的学校,但都有各种不理想的地方(还记得上面那个幼儿园定律图吗?)。而这个家庭幼儿园,还是满足了我的一切需求:
一周上五天,一天四小时。中午吃完饭回家可以安心睡个午觉。
离家开车8分钟。
老师稳定。
一个班最多20个孩子。年龄从两岁半到五岁。
现成的。不用找,不用排队。
最最重要的是这个老师在家里办学十几年了,收的大多是街坊邻里的孩子。大家对她非常信任,在这里不可能会有老师对孩子不好的事情发生。
别以为美国就没有虐待儿童的事了。我亲眼看见过一个幼儿园的操场上,一个老师像拎小鸡一样把一个孩子拖回去的画面。
但是,学校小,缺点也是很明显的。
牛妹第二个学期上了一半,我听到了那句最最可怕的话……

去年是牛妹度过了很开心的一个学年。姐姐在那里,还有一群好朋友,大家天天一起玩。
我曾一度以为这会是牛妹上小学前的最后一所幼儿园了。
但是世时变迁。今年姐姐和大部分好朋友都上小学了,剩下来的孩子只有一个是和牛妹玩的来的朋友。
新来的孩子都是包着尿布的小小孩。学校小,教具,玩具都有限,牛妹觉得无聊也是意料之内了。
为了保证这不是她一时兴起,我们时不时就会问她一下。
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她都坚定不移地表达了想要去新学校的愿望。
于是,我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寻找学校的任务。

周三的早上,终于和陪伴了我们四年半的学校说再见了。
老师们很赞成我们的选择。她们都觉得对牛妹来说,去一个更有挑战的环境会更好。
不知道她们多年后还会不会记得穿过草坪走进的那扇朴素的院子门,和在这间小小教室里度过的童年时光。
我希望我的选择是对的。
牛乱七八糟 2019年6月20日 于西雅图


大家一定很好奇牛妹的新学校是啥样
好吧,最后我们选择了这个:
不仅贵,还特别傲娇
九月份开学,五月份就开始收学费了
也就是说,到牛妹上学
我们已经付了五个月的学费了
她可千万得喜欢这个学校
不喜欢也得喜欢
嗯,一定会喜欢!

如果你喜欢这篇,你也会喜欢:

一个沉迷网游的妈妈的日常

有了孩子以后,男人到底会不会变?

如果你没像我这样不靠谱过,你真的当过妈吗?

牛妈杂食,欢迎投喂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