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凯风
一个行业的兴衰,往往能影响到许多城市的经济。
2019年4月,全国汽车零售同比下降18%,较3月12%的跌幅进一步加深。自此,全国汽车市场已经连续11个月下滑,自从2018年度收获负增长以来,汽车市场仍未摆脱下滑走势。
从1990年代开启的汽车大牛市,正在迎来转折点。这对于以汽车制造业作为支柱的城市来说,意味着什么?哪些城市受到的影响最大?
01
上海广州重庆长春武汉:
谁是中国汽车第一城?
1953年,中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基地在长春奠基,中国的汽车工业由此启幕。
经过66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大国。2017年,中国汽车总产量达到2901万辆,创下历史新高。虽然受行业趋势影响,2018年全国汽车产量下滑至2780.9万辆,但在世界上仍是首屈一指。
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形成了一批以汽车制造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汽车之城由此诞生。
那么,中国有多少个汽车之城?
这是2018年主要城市汽车产量排行:
2018年,我国汽车产量超过150万的城市共有七个,分别是:上海、广州、长春、柳州、重庆、北京、武汉。
这七大城市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西南、成渝、华北和中部等七大区域,代表着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能量。
其中,上海以297.76万辆的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位,广州以296.52万辆的微弱差距位居第二位,长春以282.4万辆(2017年数据)的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三位。
值得一提的是,广西柳州超过了重庆、北京、武汉等大城市,跻身全国汽车制造第四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广西地级市,汽车制造业一骑绝尘,成为当地经济的绝对支撑力量。
不过,这个名次并非一层不变。
前几年,重庆汽车产量一度跃居300万辆以上,超过上海广州长春,跃居中国第一汽车制造之城
不过,这个局面并未维持太久。从2017年开始,重庆汽车工业陷入低迷,无论是汽车产量还是汽车工业总产值,都在连续下滑,重庆都300万的量级跌到200万的量级,汽车产量接连被上海、广州和长春超越。
不过,整体来说,我国已形成七大汽车制造生产基地,每个城市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汽车企业和品牌。
上海有上汽集团,广州有广汽集团,长春有一汽集团,重庆有长安汽车,武汉有东风汽车,北京有北汽集团,而广西柳州则是通用五菱的主要生产基地。
02
汽车产业下滑,哪些城市受影响最大?
汽车产业的沉浮,势必影响到各大城市的工业经济,进而对GDP增速产生影响。
汽车制造业是重庆、长春、柳州、武汉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是广州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上海六大主要支柱产业之一,是北京工业主要支柱之一。
从汽车工业总产值来看,上海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汽车之都,长春与广州不相上下,柳州虽然整体规模弱于一二线城市,但在经济中的分量却比这些城市要重要得多。
从汽车工业占比来看,长春、柳州占据半壁江山,上海、广州、重庆、北京、武汉都在1/4-1/5左右。
这其中,长春汽车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高达58.15%,接近六成,柳州占比49.72%,一半产值来自于汽车,可见依赖之重。
所以,汽车产业一旦步入下滑渠道,对汽车产业依赖度越高的城市,所受到的影响就越大。
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由于不同城市的汽车主导品牌有差异,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有差异,在车市新格局下受到的影响自然也有悬殊。
相比而言,高端车受到的影响较小,奔驰、宝马均保持强劲增速,日系合资车受到的影响同样不大,而美系车和自主品牌车辆受影响最大。
2019年1-4月,东风汽车销量仅仅下滑-1.3%,广汽集团整体下滑-3.17%,而上汽集团则同比减少-16.8%,而长安汽车累计下滑-27.9%,对于部分城市工业的冲击可想而知。
显然,不同城市受到的影响完全不同。
03
这些城市已经感受到汽车寒冬
2019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已经说明了汽车产业下滑的影响。
在七大城市中,上海、重庆、柳州、武汉的影响最为明显,广州、北京的影响相对较弱,长春数据缺失比较严重,不在讨论之列。
先看上海。2019年一季度,上海经济增长5.7%,不及全国平均水平。这背后,主要是受工业下滑拖累:一季度上海工业增加值2015.29亿元,下降2.8%。(参阅《最新城市GDP排行:广州强势反弹,上海不及预期,济南首超佛山》)
其中,汽车产业下滑是主因:一季度,上海汽车产量为59.33万辆,同比下降22%。
重庆也是如此。早在2018年,重庆就感受到汽车工业下滑的影响,这一趋势在2019年基本没有缓解。
2019年一季度,重庆经济增速6%,低于全国平均增速。汽车产业同样是最大拖累,继2018汽车产业增速-17.3%之后,一季度汽车产业同样录得-17.1%的增速。
柳州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广西柳州是典型的工业城市,汽车工业占据当地工业的半壁江山,汽车工业调整对于经济的影响更为直接。柳州一季度GDP名义负增长,工业总产值同比下滑-8.3%,其中汽车产量下滑-17.3%,成为最大拖累。
相比而言,武汉一季度汽车工业增速同样在下滑,汽车总产值下滑-9.1%,但武汉经济却大体未受到拖累。主要原因是,武汉烟草、计算机、电力等行业呈现强劲拉动力,抵消了汽车工业下滑的影响。(参阅《这个国家中心城市,未来还要再增1000万人》)
广州汽车产值同样在下滑,但下滑比例仅为-4.8%。在投资反弹以及新兴产业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广州一季度经济强势反弹,名义增速高达11.18%,实际增速也达到7.5%,位居一线城市之首。
北京与广州一样,影响相对有限。北京主要支柱产业是金融业、信息技术业、科研服务业,工业占比本来就不高。汽车制造业的行业大形势,对北京经济影响有限。
04
高增长不再:谁能从中突围?
房地产和汽车,是国民经济的两大主要引擎。
房地产在经过去年下半年的短暂下滑之后,目前有所企稳。而汽车行业的下滑趋势,却未看到多少扭转迹象。(参阅《这一次,楼市调控真的卷土重来了》)
这背后既有大环境的原因,同样也有行业层面的原因。汽车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到期、国六即将开始实施、限购限行城市扩大化、交通拥堵在其中都有明显影响,楼市与车市的跷跷板效应同样十分突出。
早在3月份,“稳定汽车消费”就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更早之前的1月份,10部委联合印发的《推动消费方案》,更是将“拉动汽车消费”放在关键位置。最近一份网传征求意见稿更显示,部分城市的汽车限购限行政策,有望取消。
政策之所以如此上心,不仅是因为汽车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而且汽车消费也是稳定消费的主要力量之一。
然而,大环境不是轻易就能改变,汽车行业的转折点同样不是轻易所能扭转,想要提振汽车生产和消费,还需要更多切实的措施。
尤其是,随着汽车行业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落地,汽车行业竞争势必不断加剧。这对于以汽车制造业为支柱的城市提出全新挑战。
谁能在新的竞争格局中保持优势,要看的不是过去的市场地位,而是未来的竞争力。
—END—
这是凯风君的问答圈子
一对一咨询,不限次数
欢迎扫码加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