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于洋,瑞士建筑师与工程师协会(SIA)注册建筑师。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硕士毕业于瑞士门德里西奥建筑学院。曾于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克里斯蒂安克雷茨等知名建筑事务所工作,在苏黎世,巴塞尔,巴登等地有实际建成项目。从2010年起以笔名“远古超萌武士”进行建筑写作,专注于有设计感的学术思考,并长期在各类新旧媒体平台发表高品质学术文章。2018年出版著作《瑞士——多元文化建筑》。
小雷锋非常荣幸邀请到著名80后评论人于洋在雷锋开辟评论专栏“超萌语宙”,在这里,于洋希望可以用通俗的语言写一些搞实践,搞理论,搞教育,搞评论,搞文案的同行都能看的文字。特别感激于洋提出永久免费为雷锋供稿。第一篇,来听听建二代Olgiati是如何快速走上成功之路。
文章全长7000字,阅读完需要10分钟

如何像Olgiati一样快速成名?
我们学习一个建筑师大多数时候看的是手法和思想。
第一,手法层面的学习非常容易理解,比如学习Olgiati高度抽象的手法很容易让自己的设计超凡脱俗,逼格满满。但事实上这就像学安藤,学妹岛,学迈耶,学KPF一样。流行的大师手法,没几年就要换一茬子。
图1:瑞士Olgiati与宁波Olgiati
第二,思想层面的学习也不难做到,只要整理文章、讲座、出版物就可以获得一些信息,比如Olgiati的非参考建筑,莱特的有机建筑,罗西的城市建筑学等等。好像每个大师都有一门看家武功,知网上有很多《xx建筑师思想简介》这样的文章。
图2:Olgiati的相关研究
能同时了解“手法”和“思想”两方面就能得出一些真知灼见,比如研究“手法与思想”上的匹配度。如果真能说出个一二三,那这实际上已经是很出色的研究了。Olgiati的相关研究太少,我们不妨拿密斯举例。如果看得出密斯设计中哪一笔是古典,哪一笔是先锋,那至少能将辛克儿和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典故带回到具体的设计中。如果能看得出密斯那些少即是多与具体构造间的错位,那大体可以像罗宾埃文斯一样给密斯贴上无耻的杜撰的标签,亦或者像王骏阳老师一样给予同情之理解(注)
注:原文是:埃文斯的批评不可不谓一针见血,不过笔者更愿意换一种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将隐藏在密斯建筑中的上述矛盾视为密斯在“建筑的本体呈现”和“建筑形式表现其他意义的诗意可能”之间进行艰难选择的结果,一种对结构和建造倾注了毕生的热情,又不愿意放弃具有某种特定审美前提的诗意表现的结果。
图3:范斯沃斯住宅建成前后
但是在绝大多数从业建筑师眼里,包括一些寻求转型的室内设计师眼里,以上言论纯属“学术白莲花”的“莲言莲语”。从业建筑师真正关心的是如何像Olgiati一样成名。下三路的可能关心他建二代的身份,明智的离婚,以及经营出版物的精明。中三路的可能关注Olgiati的创作手法, 项目选择,以及学术G点。上三路的可能关注Olgiati如何在那个时代的瑞士建筑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如何对瑞士建筑界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无论如何,只有细细追溯Olgiati的成名之路,我们才能回答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
我是不是也可以像Olgiati一样快速成名?谁知道成功来自于努力,算计,还是时代的机遇?
图4:建筑成功学
低调出道
Valerio Olgiati是1958年生人,1980-86年间在ETH学习建筑。学校里的主流是Sik教授,但当时的教学风格还没有像1988年之后那样类比(Analoge Architecture),尤其是在Olgiati跟随其学习的1985年春季学期。1986年Olgiati毕业,随后在父亲的事务所工作。在随后的1986-1987年,他担任Fabio Reinhart教授的助教,并在不久之后的1988年开了个人事务所。
图5:1985年类比建筑课程,Olgiati的作业在最下一行中间
开业一年后的1989年,Olgiati就开始设计并实施自己的第一个项目Haus Kucher。这个在德国的绿色小住宅有着优雅的比例,以及手法主义的微弧形外墙。但如果细看,入口的两根梭柱是对Herzog & de Meuron墙边住宅的致敬,而所有的结构,管线都被精心的藏入外墙。顶层的天光,老虎窗,以及作为雨棚的卫生间都设计得非常明确。值得注意的还有日式的平面划分,柯布的入口做法(Villa Schwobm 1912-16)。而二层屋顶体量的做法甚至让人想起篠原一男的爱鹰裾野之家(House in Aschitaka, 1977)。
图6:空间划分非常日式
图7:背面看是德国小住宅
图8:正面看是日本小住宅
图9:缘侧空间与门前花园
1991年开业3年后,Olgiati参加了当时很重要的瑞士Cucas,Sils地区规划竞赛,当时已经成名的Herzog & de Meuron也参与其中。Olgiati做了3个高层围一个广场,Herzog & de Meuron从类型学出发做了几排小住宅,可惜都未获奖。1993年他暂停了苏黎世的事务所,前往洛杉矶与Frank Escher合作。这期间他于1994年参与了黎巴嫩贝鲁特重建竞赛,1995年又参加了韩国文化中心竞赛,同期还在德国担任客座讲师。
图10:Olgiati的渲染图致敬了格劳宾登画家,比如Ferdinand Hodler
1995年至1997年,Olgiati经历了一系列个人变故。首先是父亲Rudolf Olgiati去世(格劳宾登建筑界的泰山北斗,当时地位高于Zumthor),他与父亲之间的爱恨情仇从此也画上了句号。另外,这期间Olgiati也与第一任妻子离婚。人们可以猜到摆脱了父亲权威以及感情桎梏的Olgiati是怎样开始重新过回自己的生活。他在1996年重开了在苏黎世事务所,并于当年就赢下了一个重要项目——Paspels学校。至此,Olgiati只盖过一个可以发表小住宅(而且还是成名后被追认)的第一个十年告于段落。坚守什么的就不提了,这十年里他的经济状况可想而知。
图11:Valerio Olgiati的父亲,Rudolf Olgiati作品
三个作品
1996-1998年建成的Paspels学校是Olgiati的成名作,而且至今仍然是Olgiati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座建筑的平面上,房间位于四角,两堵外墙被刻意偏转了几度,这让内部空间不稳定而具有动感,尤其在顶层屋顶也倾斜的地方。混凝土承重墙上下均不对齐,这让该建筑在结构技术层面异常复杂,并且也表现在立面之上。比如整个外立面上都没有上下贯通的墙(仅有四角有25公分见方的墙体重叠),对于常规结构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里用到了“以墙为梁”的原理,即大量可以承受弯矩的混凝土墙。
图12:各层平面
图13:各层平面叠加图
图14:立面上没有上下贯通墙体
在细部方面,内门板直接通过折页固定于混凝土墙体之上,门框仅仅为了气密性以及空间标识,并且还退了墙体3公分。这个做法直到20年后的今天依然绝对前卫,产品商直到2015年前后才推出了类似的标准化产品。
图15:Paspels学校内门设计图纸
图16:直接固定于混凝土墙上的折页
图17:产品化的直接固定于混凝土墙上的内门在2015年前后出现
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有公共走廊里与混凝土外墙保持平齐的窗户:传统混凝土窗一般不会与外墙平齐,即使要做与外墙平齐的窗,也一般不会放在混凝土外墙上。在三合一封条普及之前,防水胶带(Abdichtung)在技术上不容易在清水混凝土墙面上隐藏。在本案中,Olgiati用窗框上外的金属板遮挡了防水胶带,实现了平齐效果(Peter Märkli提供过另外一种解决方案)。但在我看来,这个被经常提及的著名细部更像是Olgiati对父亲的一种宣誓和抗议,因为 Olgiati父亲最著名的细部就是那个深深凹入建筑的混凝土版中世纪方窗。
图18:常规的内侧平齐窗(左),特殊的外侧平齐窗(右)。
红色为防水胶带
图19:Peter Märkli设计的从内侧密封的外平齐窗,
但混凝土细部浇筑难度较大,冷桥也是问题。
图20:Olgiati父亲设计的混凝土窗。
1998年,在40岁的时候,Olgiati在Paspels学校中实现了空间,结构,细部等建筑学本体层面的全方位突破。而在接下来的1999年,Olgiati通过黄房子(Das Gelbe Haus,1995-99)证明了其在建筑艺术层面的能力。在这个改造项目里,Olgiati拆除了所有外饰面,再进行白色粉刷,暴露的外墙结构与混凝土填充材料一起,以一种考古现场的方式并峙于外墙之上。门窗和洞被大幅修改,其中包括比例,开门方向,以及一个新加的入口台阶和雨棚。
图21:黄房子改造前                   图22:黄房子改造后
但真正大幅度的改动发生在建筑内部,所有的原有结构都被去掉,取而代之的是一根贯穿全楼的木柱,以及被木柱四分的楼板。木柱在顶层拐了一下,直指屋顶的几何中心,结构直接干预和打破完整空间带来了一种奇特的“异质感”。这个做法是非瑞士,甚至是非欧洲的,它可能来自印度,但更可能来自日本。对,我指的正是篠原一男的上原弯道之家(House on a Curved Road, 1978)。
图23:黄房子平面
黄房子的价值在于它给当时的瑞士建筑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结构探讨方式——人们未必要探讨结构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在空间中:是Franco Albini那样精雕细琢,还是柯布那样粗野直接(what it is)。人们也未必要探讨结构是不是该传达结构信息:是哥特或勒杜克那样一五一十,还是巴洛克或后现代那样不闻不问(how it is)。人们也可以仅仅讨论结构的“存在感”(to be or not to be),并将其做符号化的表达(symbolic structure)。当然,真正将这点品质发挥到极致的是后来的Landquart报告厅。
图24:黄房子顶层
但是如果观察到该建筑入口处隐藏的雨棚排水管,女儿墙混凝土与老墙的交接细部,洞口顶部深深退后的滴水槽,窗台集水+排水管的设计,那我们会意识到这并不是一座有结构但没有构造的建筑,也不是一个靠涂白而显得很上像的建筑,它确实是一个有想法也有办法的极简主义作品。
图25:入口细部
图26:立面细部
在从业13年后,Olgiati终于通过Paspels学校和黄房子两个作品成功获得了欧洲范围内的声誉。他也因此受邀成为ETH的客座教授(1998-2000),并在ETH举办个人建筑展(1999),这对瑞士建筑师来说几乎是最高荣誉。但真正让Olgiati确立其一线建筑师的地位的作品是Zernez游客中心(2003-2008)。正是因为这个项目的建成,Olgiati与很多昙花一现的建筑师彻底划清了界限。
图27:总平面图,黑色为最终建成,红褐色为竞赛
图28:竞赛阶段的立面与平面
图29:平面流线
相比于最终建成的方案,竞赛时的基地位于当地贵族别墅旁边,这也解释了分散式体量的由来。在空间上,竞赛方案的竖向交通由一个旋转楼梯解决,与建成时的单跑楼梯+8字流线相去甚远。但毫无疑问,这可能是近20年来最惊艳的一部楼梯它让一系列静态的空间序列充满巴洛克式的动感。
图30:入口楼梯将人引向两个对称的空间
图31:楼梯,主空间,窗
同样,在技术上,该建筑使用了保温混凝土,预应力楼板,普通混凝土等多种工法。人们可以想象普通混凝土与保温混凝土交接时的应力集中将会产生多少麻烦。但真正戏剧性的节点还是窗台:松散的保温混凝土要承受预应力楼板的巨大重量,与此同时还要满足窗洞保温的要求。最终结果是一系列锯齿形的混凝土细部。
图31:立面壁带及其细部,黄色为保温层,填充较疏的是保温混凝土
但我个人最喜欢的节点却是每层楼板处的壁带(德Gesims,英Cornice),那道由墙体外扩所产生的阴影是完全符合建造流程和混凝土特性的细部。因为在分层浇筑之时,下层墙体就算再平,模版也难保证继续浇筑时混凝土不往下漏。通常的解决方法是康或安腾的影缝(shadow joint),但Olgiati的解决方案却更建筑学。我不得不说,这是极懂施工之人才会去思考的细节。
图32:工地上经常出现的混凝土浇筑瑕疵
图33:安腾的影缝,窗子上面的细线。
图34:Zernez的分层浇筑细部
2008年Zernez建成之后,Olgiati立即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建筑师。2002门校终身教席,2008年ETH二次个展,2009年门校个展,2009年GSD的丹下健三教席,而在这之后的故事就已经是人尽皆知。《世界建筑》甚至还在2012年为Olgiati做了一期专辑。
图35:2012年出版的《世界建筑》Olgiati专辑
但我想说的是,实际上从Paspels学校建成的1998年到Zernez游客中心建成的2008年,Olgiati有一个整10年的空档期。这段时间他虽然也做过几个竞赛,也有几个私宅建成,但总的来说是一个沉淀,反思,再探索的时期。如果不是这宝贵的十年,Olgiati很可能迷失在各种社交活动中,而无暇思考起成名后的学术方向。如果不是这十年的教学活动,Olgiati可能就收获不了以Raphael Zuber,Pascal Flammer,Selina Walder为代表的学派成员。但这些故事,我们可能要以后再谈。
图36:Olgiati的教学活动
三个问题
一般来说,独立建筑事务所总是要先活下去,之后通过一两个作品做出名气,然后再考虑是不是可以建立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
那么活下去对于Olgiati确实不是问题,他在第一个十年里即使没有做过不能发表的项目,也有父亲的资助。无独有偶,Kerez的成名作自宅,也是由母亲直接投资,其租金更是平衡了小小事务所的开支。当然,如果深究,这里还包括给爸妈设计房子的柯布。
图37:确实有一部分建筑师在起步时不用担心经济问题
但这里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Olgiati可以在从业十年后做出Paspels学校这样的技术爆款?
首先,这里有格劳宾登建筑师的积累,比如Paspels学校的技术问题其实早在1997年建成的布雷根茨艺术馆里就已经解决,而这还只是Olgiati与Conzett Bronzini Gartmann结构事务所合作收益的其中一个(Gartmann提出的扭转结构很可惜没有建成案例)。而在细部设计层面,Paspels里那些门窗是很多干了一辈子的瑞士建筑师也做不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如假包换的构造天赋。从Paspels这两点我们能看出,Olgiati是一个优秀的格劳宾登建筑师,一个优秀的ETH毕业生,也就是说他属于一个优秀的群体(学派),他身上有“同济八骏”般的群像特质。
所以我会觉得Paspels是一个基于专业训练的作品。
图38:施工中的布雷根茨美术馆附楼,以墙为梁的结构形式
图39:Gartmann提出的扭转结构,拉压并存。
那么下一个问题是:为什么Olgiati可以做出黄房子这样的艺术爆款?
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Olgiati的父亲,一个可以将下面这幅画挂在孩子床前45年的男人。无论承认与否,这种强势的审美输出必然会让一个人强烈的喜欢或者讨厌一些东西,比如这对父子都喜欢白色,都喜欢厚重,都喜欢意大利。另外,艺术里也一定有后天习得的部分,比如罗西的墓地,比如顶层那个明显来自于篠原一男的擎天一柱。但是最后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那种建造痕迹的并峙与展示源自大部分欧洲建筑师与生俱来的考古感。
所以黄房子可以看作是一个基于个人经历的作品。
图40:悬挂于Olgiati床前的一幅画
图41:与罗西建筑原型的联系
图42:篠原一男与Olgiati
图43:立面上刻意展示建造痕迹
接下来的第三个问题是:在有了Paspels和黄房子两个成功的作品后,如何继续创新?
对于这个“龙美式”的问题,所有人都可以给出一个现象学式的回答,比如继续之前作品里人的体验(继续跟结构互动),材料的质感(继续粗糙),感知结构的方式(诗意再现)等等。但是Olgiati实际上给出了一系列由0和1组成的数学式回答:(注)
注:Olgiati设计方法接近于数学而远离现象学的观点出自Markus Breitschmi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dea in the architecture of Valerio Olgiati, Verlag Niggli AG, Schweiz, 2008, 第61页
图44:Olgiati的竞赛方案,两个小体量
图45:Bearth&Deplaze的竞赛方案,一个大体量
1、文脉还是不文脉?(contextural or non-contextural?)不文脉,那做个神庙。
2、周围最高四层,做一个大神庙还是两个小神庙两个小神庙
3、神庙应当是方形还是圆形方形
4、什么样的方形空间最好?四面开窗
5、服务空间怎么处理?加法
6、流线空间怎么处理?减法
7、轻盈还是厚重厚重
8、现代艺术还是古代原型古代原型
上面就是Olgiati在Zernez项目的作答,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回答。但恕我胡言,Olgiati给出的是一个与Zumthor在价值判断上(1,2,3,4)部分一致,但在具体做法上(5,6,7,8)却完全对立的答案,我指的是布雷根茨艺术馆。即使这种解读是完全没有道理,也完全不符合建筑师主观创作意图,但是从创新策略的角度讲:与其费力创作下一个经典,不如站在现存经典的对立面。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Zernez是一个精确计算出的作品。
图45:布雷根茨艺术馆表皮给人以轻盈多层次的质感。
夜晚发光体效果指向现代艺术。
图46:最少墙体的极简主义平面
图47:发光体(吊顶&表皮)与展示空间相互咬合
Olgiati对于中国的现实意义
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建筑界,绝大部分的事务所都处在想要做出学术爆款的状态。抛开学术海淘等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套路不谈,如果想成批出原创性爆款,而不是昙花一现的几个作品,那很重要的前提是:在一个建筑团体内有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学术探索方向。
图48:西班牙建筑师TEd´A相当一部分作品根植于旅游业和当地材料。加泰罗尼亚理工(ESTAV)前前后后走出了一大批有类似探索方向的建筑师。
如果没有格劳宾登州建筑师的“以墙为梁”,没有反装修的材料交接等既定探索阵地,Olgiati在设计Paspels学校之时就不会那么容易的做出设计判断。如果没有极简主义建筑从观念,到手法,再到做法长达20年的积淀,Olgiati也很难在黄房子中上来就“去伪存真”,再恰当引入日式表达以补足瑞士学术空档。就算在看起来没什么共同探索方向的西班牙,哪怕仅就混凝土这样没文化属性的材料而言,当地也至少存在一系列符合当地施工条件,适应当地物理环境,以低造价做洒脱效果的成功案例。可以说,所有这些因素就构成了当地建筑师进一步探索和突破的前提。
图49:西班牙地域性的混凝土建筑。该作品回应了社会,艺术,技术等各个方面的议题,带有个人风格,但并未标榜西班牙特色。
那么当一部分中国建筑师决定放弃那些带来过众多“建筑界奥斯卡奖”的中国风元素(瓦啊,斗拱啊,竹编啊,瓦爿墙啊),并且也有能量动摇合同权力制约,施工条件限制,材料产品质量,乃至造价和工期的时候,建筑创作(相对于欧美日学术中心)的突破点又会在哪里?是空间,形式,感知等学理层面,是材料,构造,维护等落地层面,还是合同,监工,运营等管理层面,还是策展,评奖,评论等话语层面?亦或是多管齐下,然后形成一套能自圆其说的专业话语?
图50:即使是混凝土,仍然有建筑师选择创造具有地域符号的肌理
但“多管齐下”在中国也可能意味着把学理,落地,管理,宣传都勾连在一起,然后形成“复杂的社会现实”,最后乱成一团麻,让专业本身缺乏立足之地。学理的归学理,落地的归落地,管理的归管理,话语的归话语——我想这条在欧洲大体成立的基本共识在中国会面临极大挑战。因为国内现实是:落地不够学理去补,学理不够宣传去补,管理不够拿“盘外招儿”补。因此甲方施工方不给力可以成为“过度”解释作品缺陷的理由,“利用” 审批优势在某些时候会被作为建筑创作的独得之秘,作品中实现不了的可以让学术作家在专业杂志上补齐。
图51:孤独图书馆是建筑本体层面极其优秀的作品,
但其“孤独感”也依仗这块在海边而非路对面的基地。
正是因为对于“建筑行为内涵”的不同理解,人们可能会误解Olgiati身上那些欧洲语境下的标签(建二代,夫妻店,师徒关系),并给自己“或捧”、“或黑”、“或阿Q”、“或保守”的态度寻找心理依据。但本文的分析正是想说,Olgiati在专业上的成功更多源于其超凡的学术视野,以及发现学术空档的敏锐洞察力。这些能力支撑他以一种“谋定而后动”的方式进行实践,从而摆脱了依靠大量试错才可能进步的传统模式。对于已经进入存量建设时期的中国建筑届而言,Olgiati的“学术上位效率”可能比他的建筑语言更有借鉴意义。
注:文中使用的图片来自于网络,杂志,论文等。
END
于洋新书推荐
《瑞士 多元文化建筑》
一本伪装成建筑导游手册的有深度的建筑评介。
豆瓣评分高达9.3
作者说:
读者说:
如果真的想去瑞士又去不到的话,推荐一位机智的豆瓣读者的办法:
精彩片段 一睹为快
<<<   点击放大,滑动翻阅精彩节选39张   >>>
本文即是作者在书中3个案例基础上扩写而成。
想了解其他200余个案例,请点击购买:
附:
本书的视频地址
https://i.youku.com/arcdog
感谢以下媒体提供部分图片
http://arcdog.com/
http://arcdog.com/film/
https://www.myvenicephotography.com/
特别感谢:
“超萌语宙”logo设计:鄢然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远古超萌武士的豆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