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的起因,是一个小伙子来问我,几年前在「在行」上向我提问,如何做到年收入 50 万? 现在他已经做到了。问如何做到年收入 100 万。
新的提问暂且不答,更多人对怎么做到年入 50 万比较好奇。我在知识星球上就这个话题写了一篇文章,分享一下。
年入 50 万,如果分解一下薪酬结构,典型的可能是这样,薪水 3 万,一年 36 万,年底拿到 3 个月奖金,加起来这就 45 万了。如果日常花点心思,做点理财或是稳妥型的投资,比如一些稳健型的 P2P,年化收益 8% 是有的,风险可控,有个几万块的收益,加起来,差不多 50 万。
当然,咱别抬杠,你非要说拿到税后年薪 50 万,那税前得要 65 万了吧。这个薪酬一般人拿不到的。别说知乎上都是年薪百万的,你要知道那上面还有不少没结过婚的小丫头片子在那里讲婆媳关系呢。
行情好,泡沫足,不少人都觉得是自己能力牛,心态都飞上天了,鄙视这个鄙视那个的。行情不好,就觉得是自己运气不好。不是的。
2014 年的时候,也就是 5 年前,我薪水不到 3 万,还是一家中等互联网公司的 CTO 呢,薪水也就这样。而以前我的一些小兄弟,去一些泡沫十足的公司,薪水拿六七万很平常啊,即使是那些留在原公司的老兄弟们,薪水慢慢也涨到四五万,何况还有股票收益,不算差。
有人说,少废话,我这不是拿不到 3 万薪酬么?我一万月薪,怎么办? 从一万月薪到 3 万,没有多难。或者时间没那么久。在一家能持续发展的公司里面,四五年,毕业生起步,拿到这个薪酬有多难?
你心里计算薪酬浮动的时候,是按照线性计算的,公司今年给涨 15%,跳槽能涨 25%…… 但实际呢,当你达到了一定能力的时候,收入是跨越式的,是能做到一定时间内呈指数增长的。
我收入第一次跨越式提高,都已经到了参加工作的第六年,不是因为工资提高,而是一下子有安全感了。回头一想,属于非常蠢的,因为之前非常讨厌成功学的那些玩意儿,鄙视一些有经验的人分享的东西。完全是误打误撞。如果早一点提升认知的话,我估计提前到四五年,是有可能的。
当然,也要承认一点,那会儿很多客观条件不成熟。比如,那会儿没有更多可以赚钱的途径,不像现在。以我当时的写作热情,如果放到现在,很多年轻人写不过我的。
薪水增长是有上限的,只盯着薪水增长(自己会很难受),除非公司能指数增长,而且你能力也能做到一直增长,否则,从公司的角度看,人的效益就会下降。
最近腾讯不是调整了不少中层管理者么?让你们去一线,薪酬没有太大变动,觉得干不动,那就走人好了。你本来都那么高的薪水,跳到别的公司,能拿更高?降薪能接受?
这就是天花板,也就是「彼得原理」的具体体现。你应该关注的是,自己什么时候触及天花板。 
别去关心别人的薪酬,跟你什么关系?(以后有时间我再写一篇)
还应该关心什么呢?这个公司薪酬结构是个怎样的水平。中位数差不多是什么样的薪酬。别关心平均数,平均没意义,中位数比较有用。
然后呢,大多数时候,你会落在中位数附近。
50 万的薪酬,你要评估一下自己,能不能产生 50 万的价值。短期内产生不了这个价值,还好,长期的话,那也留不住你。 
还要注意什么呢,个人能力,很多时候真得不到指数增长,弄不好就线性一辈子。你想啊,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都特么不会学习,你能指望他工作之后,咔嚓一下就开窍? 不是很现实。这怎么办?你要想赚钱,就要找个能指数增长的事情。
举个简单例子,有人说我能写代码,那我接点私活这不就是外快? 我还没看过谁接私活儿能多赚钱的。因为这个是纯体力劳动,干一单赚一单有时候还不给钱,私活儿没干好,心态还浮了。跟送快递没啥大区别。
你如果教人写代码,那么一堂课可以教几十个人。这个模式就好很多了。如果你写东西做视频给别人看,一下子就可以扩展到几百上千人,而且,投入还是一样的。这个模式就高级很多嘛。当然,这些都是技术牛人看不上的事儿。但牛人越看不上的事儿,越赚钱。因为层次越低,受众人群越广。我以前分析过淘宝上教人做 Photoshop 的,卖自己录的课程一年能卖几千万(现在已经不行了)。那些课程你说有多好?也就是入门课程。但你看看,小区附近的打印店,那些人会个简单的图片处理,就能赚钱了。
另外,要提醒一下:年薪 50 万,在中国绝对算高薪了。年薪 20 万,就不折不扣的高薪了知道不? 要知道,上海和北京,在 2018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刚超过 六万而已。
至于年收入 100 万,这个话题,暂时告诉你你印象不深
  等下次吧。

题图:Pixabay
觉得有启发给个赞赏呗。
有人说,年入 50 万没多少啊,财务自由的人都过着啥样的生活?你比如我说我的朋友高少星,早就财务自由了。人家的苦恼是没地方去玩儿。
围观财务自由的人的生活,关注他公众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