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孩子教会我们的事
文 | 千寻
今天有千寻爸爸讲故事的录音哦~
不知不觉,亲子共读在我们家已走过了三个年头。

从千寻一岁开始,我就坚持每晚给她讲睡前故事。到现在她四岁,每晚7点半至8点半是我们固定的阅读时间,只是讲故事的主力换成了爸爸。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近几期开始,我们的亲子共读栏目,增加了千寻爸爸讲故事的录音,全都是现场直播哦。
我感觉,这几年的亲子共读收获颇丰。每日一读,看起来不起眼,日积月累,效果就出来了。前几天,受邀参加了一个儿童讲故事比赛,评委老师认为,千寻的表达能力和思维丰富复杂程度超过了大部分同龄孩子,我想正是得益于大量的阅读。
其实,不只孩子有收获,我们自己也收获颇多。
有不少孩子喜欢的绘本,我读来也觉得很有深意,读完之后还有回味思考的余韵。比如,前段时间讲过的《世界上最大的房子》,一只小蜗牛的经历,道出了“断舍离”的真谛,告诉我们,人生不能一直做加法,还要尝试做减法;还有《蜉蝣的一天》,让我感叹生命的短暂易逝,好在衡量生命的不只是长度,还有深度……今天,想要推荐给大家的《爸爸的好儿子》,也是一个具有成人意义的故事。读完之后,你会觉得,自己的收获比孩子还要多。
有意思的是,家长的收获,最终还是会作用到孩子身上。也许,这就是契合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对“教育”的解释: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关于《爸爸的好儿子》,有个小插曲。

给千寻讲完这个故事的第二天,正好和一个妈妈在一起交流。这位妈妈和我一样是教育热衷者,我们都在coursera上选修了伦敦大学Dr Clare Brooks教授关于“教育未来”的课程,聚在一起,很自然就聊到了“教育”。
她说,最近发生的一件小事,让她对教育的认知有了点变化。
期末考试,她女儿语文考了89.5分。几个朋友在家做客,大家正好聊到孩子的成绩,她考虑到89.5分和90分也就差0.5分,潜意识里又觉得90分更好听一点。便顺口说女儿的语文成绩是90分。结果话音刚落,她女儿就很认真地说:“我的语文考了89.5分,不是90分。”她肯定很尴尬,但尴尬之余,看着女儿明亮的眼睛、真诚的表情,心里忽然有了种莫名的触动。
我当时就想啊,我一直教育孩子要勇敢做自己,没想到,在乎别人眼光、怀抱着虚荣心,不敢做自己的不是孩子,而是我。
 “我开始思考,教育到底是什么?或许,教育压根就不是我们要教会孩子什么,而是先让我们自己做到什么,然后才能带领孩子做到什么,甚至,是我们向孩子学到什么。
听了她的话,我也试图回忆陪孩子一路走来的日子。发现还真的是这样,好像孩子教会我的,远远超过了我所教会她的。
千寻三岁左右,曾被一个小哥哥从滑梯上推下去,摔得有点严重,当时我特别生气,有点控制不住自己情绪,忍不住要冲上前去找小哥哥理论,但她把我拦住了,跟我说要原谅哥哥,哥哥不是有意的。这件事之后,我思考了“宽容”。
孩子很纯粹。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时候特别专注,不论是观察一只爬行的小蚂蚁,还是捏一块泥土。这些东西学会了能赚钱吗?不能。这些东西是专业技能吗?不是。但她会很认真地去做。然后我就发现,几天前做的事儿,我早忘得一干二净,她还记得很清楚,可能就是因为她每一天都比我更用心地去活。认真做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是孩子教会我的。
有一次,婆婆假装严肃地逗千寻:“这个柚子是我买的,千寻不准吃!” 我在一旁看着她,以为她会生气,会哭会闹,会试图把柚子抢走。在我的惯常思维里,人总是要通过占用物体来证明自己的权力的,孩子更应如此。但千寻想了想,说:“恩,柚子是婆婆的,但千寻想和你一起分享呀。”她让我学习了:你不需要跟谁证明自己,你只需要共赢。
……
类似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
我相信,如果大家去仔细回忆一下,也一定可以搜罗出一大筐相似的例子。
如果是孩子教会我们更多,而不是我们改变孩子更多。那么,教育是什么呢?也许,和我们以前想的“教化育人”有那么一点点出入吧。
于是,聊到这里,我就想到了前一晚给千寻讲的故事——《爸爸的好儿子》
城市慢慢醒过来,一个新的早晨,人们开始忙碌。街道上弥漫着刚出炉的面包香味,所有商店都打开了大门,只有一家玩具店安安静静的。
在玩具店的中央,有一架古老的钢琴,老鼠一家就住在钢琴腿上。鼠爸爸年轻时是个出色的拳击手,现在它是一个调音师。鼠爸爸常常叹气,难过地看着那些从前获得的奖杯,它希望儿子能够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子承父业,是鼠爸爸的心愿,本着“教育儿子”的出发点,它要把自己的价值观传导给小老鼠。
可是,小老鼠并不喜欢拳击,它喜欢跳芭蕾舞。鼠爸爸怎么办呢?它就把拳击手套挂在儿子床头,表示不喜欢小老鼠学芭蕾舞,可它的儿子一脚就把拳击手套踢开了。站在门口的鼠爸爸看见了,摇了摇头说:“唉,不过,我相信有一天你会走上拳击台的。”瞧,当“教育”就是非要把自己的价值观贯彻给孩子时,总是很容易碰壁呢。
鼠爸爸正准备去上班,忽然有两颗黄色的大眼珠,直直地盯着它。那是一只又高又胖的大黑猫,用锋利的爪子划过钢琴表面,然后踏过琴键,快速往下一跳,落在鼠爸爸面前。鼠爸爸挥动拳头,要让大黑猫尝尝它的厉害,没想到,大黑猫一下子就把鼠爸爸摁倒在地,鼠爸爸只好大叫起来:“天哪,怎么会这样?!”原来,我们想教会孩子的价值观,不见得正确,鼠爸爸认可的“拳头才能打天下”,在凶猛地大黑猫面前不管用了。
这时候,小老鼠出现了。它开始优雅地跳舞。大黑猫看得眼花缭乱,它无法忍受这只小老鼠了,于是放下鼠爸爸,扑向了它的新猎物。“喵-----”大黑猫气急败坏地追着小老鼠,但小老鼠太灵巧了,大黑猫不小心撞在钢琴腿上,摔倒了。旧钢琴正在播放最后一个音符,小老鼠弯下腰向大家深深一鞠躬,这可是它在舞台上的第一次亮相!
鼠爸爸激动地拉住儿子,骄傲地说:“这样就对了。宝贝,你是爸爸的好儿子。”不知道,这之后,鼠爸爸还会不会要求小老鼠学拳击呢?还是已经从小老鼠身上学到了别的东西:不是只有拳头才能解决问题。
我说过,家长的收获,最终会作用到孩子身上。一番关于“教育”的探讨和一个让我思考良久的故事,促成了千寻小朋友一个美好的晚上。这个晚上,我带她吃了她盼望已久的冰淇淋,还一直好脾气地陪她乱涂鸦,仿佛多了好几倍耐心。

我发现换个角度看“教育”,不要总想着用自己的观点去纠正、改变孩子,反倒轻松了,人一轻松,心态也柔和许多,一下子觉得平日里那些看不惯她的地方,其实也没我想的那么严重。
你们要不要试试这个换位思考法?
当我们从“施教者”的位置撤下来,变成和孩子“互相学习“,收获会更多。其他我不敢保证,至少吼娃的声音分贝会降低几个档。^_^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诗吧,是我很喜欢的,纪伯伦的《先知》。其中节选的这一段,我觉得它很好地阐述了到底什么是教育:
你的儿女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所产生的儿女。
他们经由你出生,但不是从你而来,虽然在你身边,却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蔽护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住在你梦中也无法企及的明天。
你要向他们学习,而不是使他们像你,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在昨日流连。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发射而出活生生的箭。弓箭手望着永恒之路上的箭靶,它会施全力将你拉开,使它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欣喜的在弓箭手中屈曲吧!因为它爱飞翔的箭,也爱稳定的弓!
我第一次做你的母亲,你第一次做我的孩子,让我们彼此关照、互相学习吧!
下周荐影预告:
往期推荐:
作者千寻,童书作家。千寻是我女儿的名字,我在这里分享我们共同成长的点滴。没有大道理,只有科学育儿指导下真实的实践心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