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陌
19世纪的英国女性,在简·奥斯汀笔下忙于爱情。
《傲慢与偏见》的开头写: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翻译成女性版,就是:从贵族、乡绅到平民,所有的女性都在为捕获一位有钱单身汉努力。
她们学钢琴、声乐、法语、诗歌、舞蹈,穿紧勒肋骨的束腰、戴复杂如城堡的帽子,将自己训练得思辨过人、柔情满腹,就是为了以女主人的身份走进达西先生的庄园。
如果没有安妮·李斯特,我真的会以为女性的自我意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但安妮·李斯特,这个英国近代史上的传奇女性,留下厚厚的、被密码封锁的日记,证明了哪怕在那样一个年代,只要你勇敢敏慧,依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安妮·李斯特出生在1791年,是英国西约克郡哈利法克斯地主家长女,父亲是硬汉作风的军人,她从小性格果断、雷厉风行,厌倦女儿身,尤其厌倦当时社会文化对女性必须为人妻为人母的禁锢。
许多当时的知识女性,对待世俗的抗议是悄悄地,比如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她们用男性的笔名抒发自己的见解。
但安妮·李斯特视陈规陋见为无物:穿男装、戴高帽、驾马车、游历世界、做金融投资。现实禁令对她挥手咆哮,她只报以冷笑。
那是王尔德为波西坐牢,毛姆避走欧洲的年代,她却牵着心爱的人进教堂结婚。当地人看不惯她的行止,蔑称她为“绅士杰克”,她欣然笑纳,任你笑之、谤之、妒之,她只向着期望的灯塔挥鞭赶路。
英剧《绅士杰克》是BBC继《安妮·李斯特的秘密日记》后,又一次对她的传奇故事进行解读,依然以她的秘密日记为蓝本,但之前的短剧呈现的是她失恋时的失意,这回编剧终于收回怜悯,报以理解和尊重。
剧集以她与妻子结婚为主线,将她开发矿产、经营地租等故事全面呈现,于是这个终生穿黑色的安妮·李斯特,终于以勇敢、机智、果决的本来面目示人。
第一集里,她驾着马车飞驰回乡。代理人病重,她亲自上门收租,恶霸房客威胁她:“房客把房东赶出家门的时代快来了。”她寸步不让:“到时候也要确保房东们得到他们应得的。
她名下有一处煤矿,与地方官罗森兄弟的相连。罗森兄弟仗势欺人,偷挖矿产、恐吓逼迫她转让产权。
她仔细研究对手营收账簿,一次次与他们智斗:“我不会让人在我的地盘欺负我,无论地上还是地下。
以现代人的价值观视之,她算不上女权主义者,她对太太安尼·沃克的追求,也与如今被唾弃的“直男癌”并无二致。
既充满了功利心,将他人当做成就自我的工具;又步步为营,像精明的猎人对无知的美丽小鸟实施了一场诱捕。
但相比于同时代将藏身帽子下,假装无辜无能无助弱者的女性,她的攻击性充满了魅力,不得不承认,那种对欲望坦荡而积极的劲头着实迷人。
据专家对她日记的解码考证,现实中,她曾与一位贵妇定下婚约,但她不愿假扮男性身份去实现。她并不羞惭自己的性别,她只是想得到身而为人的权利。
安妮·李斯特去世于1840年。在近两个世纪后的今天,许多女性依然不敢像她那样,撇开女儿、妻子、母亲等等角色去定义自己是谁。
依然要向种种陋习递上投名状,像小白兔把头伸进猎人的绞刑架上,乞求猎人保它们平安。
在剧中,安妮·李斯特的妹妹因为恐惧和怯懦,一次一次对她咆哮:“那是男人的事!你不适合!
生活的标准,如果是发自内心的,幸福的体验一定更多。如果整整一生,都忙碌着满足外界的评价,那能算是活过吗?
安妮·李斯特有她的幸运,继承来的财富成为她追求自由的垫脚石。但能获得同时代男性都无法抵达的自在,靠的是选择的智慧和承担的勇气。
与恶霸斗,与规则斗,巧取或豪夺,背后都有难料的风险。靠一叶扁舟,度过黑夜中波诡云谲的海洋,避开剧集中渲染的灿烂时刻,安妮·李斯特的真实人生一直是这样的。
许多次,我谈消费主义等等问题时,都有读者哀叹:但是我们只是弱小一个人,对汹涌而来的大势有什么办法呢?大世界固然不是个体能左右,但小世界里,每个人都是自己唯一的主人。
有人爱将人生比作一盘棋,在我眼中,它更像一次牌局,纵你再机敏勇敢,都无法预测下一轮你将抽到什么样的花色数字,而无论抽到什么,你所要做的,都是尽全力打下去。
“你认输的那刻,才是真输了。”安妮·李斯特说。
(本文转载自《24楼影院》)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