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追一部爆款国剧——《都挺好》
这是继《大江大河》《欢乐颂》之后,原著作者阿耐的又一部扛鼎力作。

而这一次,开篇不再是《欢乐颂》里精致的都市景象,也不是《大江大河》里恢弘的大时代背景,而是有毒的中国原生家庭——
重男轻女的母亲、懦弱胆小的父亲、烂好人大哥、妈宝男二哥,和一个离家出走的女儿。
这个离家出走的女儿叫苏明玉她的遭遇,真实到让人忍不住对号入座。
明玉从小不受家人待见,在孤独扭曲的环境中长大成人。
成年后的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变身大集团销售总经理。
却在母亲突然去世的情况下,被迫一次又一次面对那个曾抛弃自己的家庭,
给伤害过自己的人以温暖,给羞辱过自己的人以希望。
这个故事,让我们再次思考一个问题:
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
1
都挺好?并不好
有人说苏明玉就是另一个樊胜美。
她有一位重男轻女的母亲:
母亲偏爱两个儿子,唯独对她冷漠。理由是:你是女儿。
母亲对两个儿子,是嘘寒问暖,笑脸相迎;对她,却是冷脸一张,骂骂咧咧。
来自豆瓣剧照
吃饭的时候,母亲只给两个儿子夹鸡腿,对她视而不见。
大儿子考上斯坦福大学,为了筹集学费,母亲二话不说卖掉了她的房间;
二儿子好吃懒做,整天揩家里油,母亲还乐呵呵资助2000块让他旅游;
明玉想冲刺清华,要交高考辅导班的钱,母亲却死活不给,偏要让她进免费师范大学,好给家里省钱。
她有一位懦弱沉默的父亲:
家里一切都听母亲的,父亲从来不发表语言。
沉默,就是他最大的武器。
来自豆瓣剧照
母亲发飙,他说:我上厕所去。一声不吭。
明玉委屈吃亏,他第一时间退后三步,置身事外。
三兄妹为了家里的事吵翻天,他坐在旁边,跟没事人似的。
好不容易,想着给明玉夹个鸡腿吃,却怯生生地缩回了手。
她还有两个冷漠的哥哥:
大哥一心沉醉自己的美国梦,自己的事比什么都重要。
偶尔对明玉的高考示以关怀,对家里的“不公平”事件,一概不过问。
二哥仗着母亲的偏袒,对明玉百般欺负。
逼她洗衣服,打游戏影响她学习,甚至恶语相加,拳脚相向。
来自豆瓣剧照
二哥结婚要用钱,母亲又卖了一间房丝毫不考虑家里是否有明玉的一席之地。这导致明玉与母亲彻底决裂,她决定与苏家断绝来往,自己赚钱。
可能正是因为没有人娇惯,明玉吃苦耐劳,又得贵人相助,一步步成为企业高管。
她渐行渐远,对这个家,可以说不抱任何希望了。
然而,母亲突然去世,顶梁柱的消失,将明玉又拉回了原生家庭的漩涡中。
母亲的墓地、葬礼都是她掏的钱;父亲好久没换新衣服了,她一出手就买3000一件的大衣。
葬礼上跟二哥发生冲突,她嘴上要强,却坐回车里痛哭流泪。
来自豆瓣剧照
她的内心,还是对家有一种渴望。
她依然试图弥补原生家庭的缺陷。
2
有毒的家庭模式都有哪些?
这部剧让人想起一本书——《原生家庭》。它详细罗列了几大典型的有毒的家庭模式:
“你真没用!”
苏明玉的母亲让她放弃清华的理由是:“一个女孩子,上那么好的学校,有什么用!” 
说白了,她再怎么努力,在母亲眼里,都是“没用的”。
孩子年幼的时候,父母是他们的整个世界。父母如果经常采用有侮辱性的称呼、贬损的评价,会让孩子形成非常糟糕的自我评价。
48岁的菲尔是个牙医,身材高大,但说话却细如蚊蝇,几乎听不见。
他的状况正是因为母亲从小没完没了地取笑他,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这个孩子肯定不是我们生的,你看看他那张脸,是医院抱错了吧?我们该把他送回去,换回自己真正的孩子。”
菲尔忍不住说:“妈,你为什么总是看我不顺眼?”
母亲说:“我只不过是开个玩笑而已,逗大家开心。你看不出来么?”
积极的幽默可以强化家庭关系,而贬损的幽默是极具破坏性的。

玩笑看似无害,实则残忍。
“被剥夺的童年”
都说父爱如山,父亲是最心疼自己闺女的。可苏明玉的父亲,却从来没有替她说过一句话,没有为她争取过一点权力。
他喜欢逃避,他害怕因为保护明玉而遭受苏母的斥责。他更在乎自己的感受。
这种集中精力关注自己的家长,是在向孩子们传达:你的感受不重要,我的感受才重要。
34岁的莱斯是一家体育用品店的老板。他与妻子分离,原因是他是个工作狂。
他就像个机器人一样,除了工作就是工作。
他的字典里没有“情趣”二字,他不懂得怎么聊天,不会哄妻子,不论说什么最后都能引到工作上去。
他在工作岗位上是个优秀的男人,可是一回到家,就没有了自信。
他拼命工作是从8岁开始的,那时母亲患上了神经衰弱,每天都窝在家里,一手拿烟一手拿咖啡,盯着肥皂剧。
他每天都要负责喂两个弟弟早餐,准备好午餐,送他们上学。
父亲也常常出差,他对母亲不理不睬,只知道叮嘱莱斯:照顾好你妈,管好弟弟们。
同龄人在出去玩、打球的时候,莱斯多半被困在家里做家务,扮演这个家庭的“男主人”。
深陷角色颠倒的混乱中,莱斯成年后依然通过拼命工作,来驱赶内心的孤独感。
“这都是为了你好”
成年子女:“为什么你要这么做?为什么我做什么都是错的?为什么我自己决定个事,就是在跟你作对?”
操控型父母:“你就是我生命的全部啊,我担心你会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不想你承担恶果,或者受到伤害。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李今年30岁,在乡村业俱乐部担任网球教练。虽然她职业发展一帆风顺,但是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不论事业上有多大成就,母亲还是把她当小孩子看。尤其在父亲去世后,母亲更不愿放手,一直围着她转。
有一次李要去旧金山参加网球锦标赛,母亲不停地说太远了,你自己不可能开车走那么远,我必须跟你一起去。她一拒绝,母亲就会含着眼泪说,难道我做这些有错吗?
于是,李一直沉浸在“不自信”、“想反抗”、“愧疚”、“情绪低落”的恶性循环里。
怕伤害到父母,反而妥协屈服更容易一些。
以上三种还是轻型有毒家庭模式,更严重的是:酗酒、家暴、虐待......
3
如何克服原生家庭问题?
希望你看到这里,还能想到关键问题:
如何减少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呢?

认清谁该负责

很多人认为只要原谅父母,就可以解放自己。其实不然,你应该:
理清自己的情绪,面对自己的遭遇,发泄愤怒,尽情地!
千万不要弱化曾遭受的伤害,不要假装一切都过去了。
卸下自己为童年不幸遭遇而承担的责任,把责任归还给该承担责任的人。
告诉自己
“你不需要为.....负责!” 是:
  1. 他们忽视你
  2. 他们对你有侮辱性称呼
  3. 他们自己的问题
  4. 他们没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5. 他们冷漠、挖苦
  6. 他们酗酒
  7. ....

采取“非辩护性回应”

跟家人沟通的时候,往往容易陷入“辩护性回应”。在对方诋毁你、纠缠你的时候,你仍然试图道歉、证明、解释,还渴望得到对方的认可。
想要摆脱掌控,必须采取“非辩护性回应”,即用一种有节制而温和的方式,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
举个例子,上文提到的李,如果她的母亲总是想和她搬去一起住,她该如何拒绝呢?
与其说:“我不是自私的,我总是为你着想,我避免伤害你们。不管多累,我都照顾你们的起居。为什么你不满足?”
不如说:
“让你难过了,我很抱歉。”
“我得考虑一下。”
“我需要一些时间好好想想。”
也就是说,不要在冲突中极力为自己辩解。
表明立场也该简单明了:
“我不愿你们住在我家。”
“我愿意你们偶尔来我家住住。”
“我愿意让你们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不要停止生活的脚步

列出10件你每周可以做的事情,帮助自己从负面情绪中解脱。
相当于“人生清单”,完成清单就是完成了对自己的关爱。
你可以看电影、约好朋友吃饭,参加户外运动,读一本高分好书......
通过找到合适自己的活动,来让自己心情愉悦起来。
渐渐地,你会获得自己作为成年人的权力和自信的。
家,可能很伤人,但你可以决定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
RECOMMEND
推荐阅读
《都挺好》
阿耐 著
《大江大河》《欢乐颂》作者、高人气畅销书作家阿耐扛鼎力作!杨祐宁倾情力荐,姚晨、彭昱畅亲笔为其书写推荐语!


一本真实得让你能对号入座的书,一部职业女性家庭关系读本!游离的生命,因为有家,才不再孤单;漂泊的心灵,因为有家,才找到归途!

《原生家庭》

苏珊•福沃德 著

美国知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经典著作《中毒的父母》重新编辑,再度面世!告诉你如何打破原生家庭的束缚,治愈父母给你的伤害,扭转不良的生活状态。


这是一部振聋发聩的家庭心理疗伤经典之作。苏珊•福沃德博士通过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量真实素材,分析了不健康的原生家庭是如何伤害子女,并特续影响子女成年后的生活的。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主旨并不在于控诉这样的父母,而在于传授具体的对策,使那些受过或仍在承受父母伤害的人们获得勇气和力量,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模式中解脱,恢复自信和力量,得到自由和幸福。
《为何家会伤人》
武志红 著
《为何家会伤人》的全新升级版。在本书中,作者作了全新的修订,并新增六万字内容,细致入微地揭示出中国家庭的运行机理。作者用最温暖有力的文字贴着当下读者的心,凭借十年行业经验,带领为家庭关系所困的万千读者一起踏上自我治愈与寻求幸福和自由的旅程。
《自卑与超越》
阿弗雷德•阿德勒 著
本书是人类心理学先驱阿弗雷德•阿德勒的巅峰著作,全书立足于个体心理学观点,从教育、家庭、婚姻、伦理、社交等多个领域,以大量的实例为论述基础,阐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义的真谛,帮助人们正确面对缺陷,正确对待职业,正确理解社会,理解生活,理解性。具有极深的哲理性和巨大的学术价值。
书中语言朴实,译文精练、流畅,结构严谨,不仅不仅对心理专业人士具有借鉴作用,对普通读者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是值得拥有的一部心理学经典作品。
《亲密关系》
克里斯多福·孟 著
国际演说家、生命教练和咨商师克里斯多福•孟经典作品,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身心灵作家张德芬翻译并全力推荐。本书让你掌握所有人际关系包括温暖浪漫的亲密关系的本质。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
KnowYourself主创们
探讨原生家庭、亲密关系、心理困境;关于完美主义、自卑情结、性格内向、反弹式关系、恐婚……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生命中的疑问与困惑。看清它们,接纳自己,再大步向前。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
牧之 著
本书精选了哈佛教授在心理学课程中引用、讲述的300个极富思考意义的小故事,旨在让更多的人走进哈佛校园,听一堂生动有趣的哈佛心理课。
《逆境成长:坚韧人格养成手册》
小乔治·S.埃弗利等 著
本书的三位作者分别是临床医生、企业家和战斗英雄。他们通过科学分析,学术及历史的回顾,结合个人阅历和观察,终于得出了坚韧人格的五个要素:积极性乐观主义、果断的行动力、道德罗盘、顽强不屈和人际支持。通过本书,你能获得受益终生的能力,它能帮你抵御挫折和极端压力,并在最艰难的挑战中获得胜利,发现隐藏的机会,发掘身心能量,拥有更加幸福美满的人生。
《身体从未忘记》
范德考克 著
迁徙、分手、离婚、亲人重病或去世;成长过程中养育者的长期虐待或忽视;重大车祸、暴力伤害、性侵犯、医疗事故;汶川地震、天津爆炸、马航失联……每个人都可能遭受大大小小的心灵创伤,这可能会将我们变成另外一个人:经常感到焦虑、麻木和狂怒,无法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难以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


本书是一部指南,集心理创伤领域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和治疗实践之大成,提供了现代心理创伤治疗的基础和前沿知识,是心理健康从业人员必不可少的“圣经”式著作。
点击【阅读原文】
收入以上书单
#今日话题#
欢迎评论区里聊聊
哪一刻,你深刻地感觉到:
被原生家庭控制了!
编辑&设计 | Alice
亚马逊Kindle原创,转载请于后台联系授权
欢迎分享转发朋友圈
不点好看 不许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