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把爱别人的概念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也是能够接受的,但却普遍地认为爱他人是一种美德,而爱自己却是一桩罪恶。人们认为不可能像爱自己那样爱别人,因此自爱就是利己。在西方的思想中这个观点是由来已久的了。加尔文把自爱看作是一种“瘟疫”,弗洛伊德尽管用精神病学词汇来谈自爱,但他的观点同加尔文是相通的。对他来说自爱就是自恋,就是把里比多用到自己身上。自恋是人发展的早期阶段,那些又倒退到这一阶段的人就不会有爱的能力,这些人发展到顶点就会疯狂。弗洛伊德认为,爱情是性欲的显现,里比多不是作为爱情使用到其他人身上,就是作为自爱使用到自己身上。因此爱别人和自爱是相互排斥的,这方多了那方就少了。如果说“自爱”是一种恶习,那么由此就可以得出“忘我”就是一种美德的结论了
  这里就产生了下列问题:心理观察是否证实了在自爱和爱别人之间存在着一个基本矛盾的观点?自爱和利己是一码事,还是互为对立?此外,现代人的利己难道确实是一种对具有一切理性和感情可能性的自我的爱,还是对此有不同的解释?利己同自爱完全一样还是利己恰恰是缺少自爱的结果呢?
  在我们用心理学的观点分析利己和自爱以前,我们必须分析一下自爱和爱别人是相互排斥的这一错误的逻辑结论。如果把他人当作人来爱是美德,而不是罪恶的话,那么爱自己也应该是美德,因为我也是一个人,有关人的一切概念都与我有关。因此上述原则本身就是矛盾的。圣经中“爱他人如同爱己”的说法说明了对自己的完整性和独特性的尊重,爱自己,理解自己同尊重、爱和谅解别人是不可分割的。爱我同爱另一个生命是紧密相连的。
  这里我们就触及到了使我们得出这些结论的一些心理上的先决条件。概括如下:我们的感情和态度的对象不仅是其他人,也包括我们自己。对别人的态度同对我们自己的态度互不矛盾,而是平行存在。从这一点出发来解答我们的问题就意味着爱别人和爱我们自己不是两者择一,恰恰相反:一切有能力爱别人的人必定也爱自己。原则上爱自己和爱别人是不可分的。真正的爱是内在创造力的表现,包括关怀、尊重、责任心和了解诸因素。爱不是一种消极的冲动情绪,而是积极追求被爱人的发展和幸福,这种追求的基础是人的爱的能力。
  爱另外一个人这一事实就是爱的力量的具体体现。在爱中包含的原则上的肯定是针对所爱之人,而这个人又体现了人类以及人性。对一个人的爱包括了对所有这样的人的爱。“分工”的形式:爱自己的家庭却不爱他人,是缺乏爱的能力的表现。对人类的爱是对一个特定的人的爱的先决条件,尽管对人类的爱从其产生来看是通过对某些特定的人的爱发展起来的。
  注:这段话有平均主义的味道,需要识别。还用儒家的“仁”来理解比较合适,爱有等差,我们不可能给所有人一样的爱,但我们有基本的人性。而且,爱与恨相辅相生,如果只能谈爱不能谈恨,爱也就不会存在了。
  从中可以得出我自己也是我的爱的对象,同他人没有区别的结论。对自己的生活、幸福、成长以及自由的肯定是以爱的能力为基础的,这就是说,看你有没有能力关怀人、尊重人,有无责任心和是否了解人。如果一个人有能力创造性地爱,那他必然也爱自己,但如果他只爱别人,那他就是没有能力爱。我们可以假设:爱自己和爱他人平行存在,——那我们如何来解释显然是排斥一切关心他人的利己呢?
  利己者只对自己感兴趣,一切为我所用,他们体会不到“给”的愉快,而只想“得”。周围的一切,凡是能从中取利的,他们才感兴趣。利己者眼里只有自己,总是按照对自己是否有利的标准来判断一切人和一切事物,他们原则上没有爱的能力。这一结论难道不正好证明了对自己的关心和对别人的关心只能两者择一吗?是不是应该把利己和自爱看作是一回事才正确呢?但如果这么认为就完全错了,这一错误在自爱这个问题上已经导致许多不正确的结论。利己和自爱绝不是一回事,实际上是互为矛盾的。利己的人不是太爱自己,而是太不爱自己。缺乏对自己的爱和关心表明了这个人内心缺少生命力,并会使他感到空虚和失望。在必要时这个不幸和胆怯的人会通过各种其他的满足来弥补他失去的幸福。他看上去似乎非常关心自己,实际上只是试图通过对自己的关心去掩盖和补充自己缺乏爱的能力。弗洛伊德的观点是利己者就是自恋者,他们把对别人的爱用到自己身上。利己者没有爱别人的能力这是对的,当他们也同样没有能力爱自己。
  如果我们把利己同在一个过度忧虑的孩子的母亲身上可以看到的那种占有欲作一比较,就更容易了解什么是利己。母亲一方面真诚地相信,她对自己的孩子特别地好,但另一方面她确实能感觉到对她宠爱的对象有一种几乎已经觉察不到的敌意。母亲之所以对孩子这么忧虑重重,并不是因为她太爱孩子,而是因为她要以此来弥补自己缺乏爱孩子的能力。
我们的这一关于利己本质的理论符合精神分析学家在治疗“忘我”症时所获得的经验。“忘我”是神经病的一种症兆,在为数不少的患者身上可以看到这种症兆,只是这些人一般来说不是受这种症兆,而是受到与这一症兆有关的其他的病兆,如厌世、虚弱、失去工作能力和处理不好爱情问题等的折磨。但是“忘我”不是像我上面所说的被看作是一种病兆,在大多数情况下“忘我”被看作是值得自豪的、唯一令人满意的性格特点。“忘我”的人一无所求,他只为“别人活着”,而且因为不重视自己而感到自豪。但一旦他发现,尽管他那么忘我可还是感到不幸,他同别人的关系仍然不令人满意,他就会感到吃惊。精神分析表明,这种“忘我”是一种病兆,而且常常会是主要病兆之一。患者没有能力爱,也没有能力使自己快活,他对生活充满了敌意,在他的忘我后面隐藏着一种很强的常常是自己意识不到的自私性,我们只有把他的“忘我”看作是一种病兆,使他克服缺乏创造力的缺点,也就是克服造成“忘我”以及其他病兆的根源,他才会得到痊愈。
  忘我的本质特别表现在对其他人的影响上——在我们的文化中最常见的表现是“忘我”的母亲对自己孩子的影响。母亲认为孩子可以通过她的“忘我”认识到什么是被人爱,认识并学会什么是爱。但是她的“忘我”所造成的效果往往违背她的意愿。孩子们并没有表现出他们是幸福的,他们是被人爱的;他们一个个胆小,紧张,担心受母亲的责备并想方设法满足母亲的愿望。一般来说他们会受到母亲的那种隐蔽在深处的对生活的敌意和恐惧的传染,他们更多地是能感觉到,而不是认识到这点。总而言之,“忘我”的母亲的影响同利己者的影响并无多大区别,而且常常是前者甚于后者;因为母亲的忘我会阻止孩子对自己提出批评。孩子们的生活在一种不能使母亲失望的压力下,在道德的假面具下人们在教育他们要轻视生活。如果有机会,可以观察一下一个能真正自爱的母亲对孩子会产生什么影响,从而可以确定,再没有比一个能自爱的母亲在体验爱情、欢乐和幸福方面对孩子产生更积极的影响了。
小评
  正如弗洛姆所述,自爱并非自私,“爱自已”与“爱他人”并非矛盾关系,而是共生关系,这很类似于市场经济的供需方式,基于平等的付出和收获,将实现双赢博弈。理解了这一点,很多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利已其实是不爱自己,因为缺乏爱的能力;
  忘我并非美德,潜藏着意识不到的自私性。
  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缺钱,其实更多人缺爱。我们首先要有钱,才能给别人钱。我们首先要有爱,才能给别人爱。如果我们不爱自己,都习惯盯着自己的缺点不放,鄙视自我、折磨自己。于是我们的“爱”,就成了依赖和控制。如何学会爱自己,公众号《心灵面包》介绍了心理调整的几个方法:
停止自责,不要再责怪与攻击自己。
  这是最重要的。
  如果我们觉得自己不好,就很难改变什么。每个人都需要改变,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我们的力量能让我们调整生活。因为我们只是凡人,所以不用装作完美,那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使我们看不到应该怎样治疗自己。当我们看到了自己的独特和个性时,我们将会赞赏自己的不同之处,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但如果我们不断自责,就意味着在隐藏与伤害自己。
停止让自己感到恐惧
  很多人都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们总是喜欢吓自己,让处境越发恶化,把一点小事想得很严重,总是期待生活的最坏。这是一种可怕的生活方式。
  临睡之前,有多少人在想像最坏的事情呢?就像小孩子想象床底下有鬼一样,难怪你会失眠。病人是这样,他们常做最坏的打算,想如何准备自己的葬礼。他们丢弃了自己的力量,认为自己的生命就剩下了一些医学数据。友谊也是这样。如果朋友不打电话来,就认为自己被拒绝和遗弃了。工作也一样。如果有人对你的工作提意见,你就会认为,自己肯定要被解雇。你自己制造了这些麻痹性的思想,这实际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
  小时侯,你需要父母的安慰,但是你已经长大了,你可以安慰自己。如果你发现自己习惯了在心里自我暗示不好的事,请想象美好的事物来替代它。
  耐心呵护自己 
  "耐心"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当自己的愿望不能马上实现时,许多人就会觉得很痛苦。我们太想急于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了,我们没有耐心等待。当需要排队或等红灯时,我们也会很烦燥。我们需要答案,需要马上得到一切,我们经常因为自己的不忍耐,使别人的生活发生不幸。不忍耐就是拒绝学习,我们希望不学习或不经过必要的过程就得到答案。
  重视自己的心灵 
  不要因为有消极思想而厌恶自己,不必因为自己曾经痛苦的经历而自责。
我们可以从这些经历中学习成长,呵护自己的心灵,抛弃犯错的感觉,抛弃指责、惩罚、和所有的伤痛。
  放松非常有用,它能帮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赞美与夸奖自己 
  指责会摧毁内在的灵魂,赞美可以塑造美丽灵魂。 
  如果你想毁掉一个人,那么请指责他;如果你想帮助一个人,那么请夸奖他。同样,如果你想毁了自己,你可以尽情的谴责自己、指责自己、评判自己,如果你想拯救自己,那么你需要多多赞美自己、夸奖自己、鼓励自己。
  帮助自己就是爱自己 
  寻找能够帮助你的朋友,你是个坚强的人,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寻求朋友的帮助。 
  许多人总是很自信,不愿意得到别人的帮助,因为你的自尊心不愿意这样。与其自己努力了,又因为做不好而生自己的气,不如下次寻求一些帮助!
  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去参加一些团体活动。当人们为了同一目标而聚在一起时,他们把自己的痛苦、混乱和愤怒带来,不是为了诉苦,而是为了寻求摆脱和超越的办法,然后使自己成长。
  爱自己的缺点 
  缺点是你的一部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 
  你和我都曾经犯过错,如果我们还在惩罚自己,那惩罚将成为习惯,让我们不能释放,也不能找到积极的解决办法。如果你还在对自己说:"我讨厌我的工作,讨厌我的家,讨厌我得的病,讨厌现在的朋友,讨厌这,讨厌那",那么,就不会有美好的事物来到你身边。不论你的处境多么糟糕,总是有原因的,请客观的接受事实并且正视那些原因。
  照顾自己的身体 
  身体是你灵魂的栖身之地,是美妙的家园,身体的健康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命质量。 
  很多人用毒品和酒精逃避痛苦和伤害的阴影,但逃避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过后反而比以前感觉更差,甚至增加许多内疚。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面对自己的痛苦,真实的去接受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创伤和问题,一个都不会消失。 
  过量饮食、暴饮暴食也是一种拒绝自爱的表现。那是一种源自内在深处的饥渴,暴饮暴食和过量饮食的背后都是缺乏爱。
  从镜子里看自己 
你认真的通过镜子观察过自己的样子吗?当你看着自己眼睛的时候,你感觉到了什么? 
  认真的照镜子,通过镜子来看自己是一个好方法。我们可以通过照镜子找到不爱自己的原因。每天早晨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我爱你,今天我要为你做点什么呢?我怎么才能使你更快乐呢?” 
  我们不能改变别人,也不用花那么多力气改变别人。如果我们把一半的力气花在自己身上,就可以改变自己。当我们改变了自己,外面的一切就都会改变了。当你开始学习真正的爱自己,你生命的所有面向、所有维度,就会发生奇迹般的改变。
相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