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摘要:有幼儿园用给宝宝吃糖蒜的方法来预防感冒,这会有效果吗?(点击阅读:吃大蒜能预防感冒吗?

超高的死亡率,让狂犬病成为我们最担心的传染性疾病之一。现在天气逐渐炎热,户外活动的增加,衣服减少,我国也进入了每年5-11月的狂犬病流行季。
▲数据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狂犬病虽然名中带有“犬”字,但并非只有狗会得,很多哺乳类动物都可能会感染这种疾病。我们另外一种喜闻乐见的宠物暨主人,猫咪也可能会感染和传染狂犬病。因此家长在孩子跟猫咪接触之后,尤其是被舔咬挠抓之后,都会担心这一点。
我们先聊一下猫传染狂犬病的风险大么?如何评估和处理呢?
虽然全球范围内狗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播者,但很多动物尤其是野生哺乳动物都可能传染狂犬病。
鸟、乌龟、鱼、蛇这些则不会感染和传播狂犬病。

▲2012年狂犬病全球发病情况(颜色越深发病人数越高)
比如在美国地区传播狂犬病的主要是一些野生动物,包括东部的浣熊,中西部的臭鼬,阿拉斯加的狐狸以及夏威夷的猫鼬。
▲美国狂犬病传播主要动物地图(CDC)
所以如果你跟美国人形容“Mad Dog Disease”,估计很多人反应不过来,毕竟英文的Rabies只是来自拉丁文的“疯狂”,并不特指狗狗。

在中国我们叫它狂犬病,则是符合我们自己国情的。因为民间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养犬和野犬数量较多,中国90%以上的狂犬病是由狗咬伤人而传播给人类的。5%是猫咪,其他动物加起来占了剩下的5%。
根据我国疾控中心《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 版)》中关于“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处置”的说明,在“其他动物”里提醒两点:
1,暴露于啮齿类动物家兔野兔时通常无需接受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
2,暴露于蝙蝠的案例虽然不多,但是由于蝙蝠暴露可能为极难察觉的细微咬伤或损伤,因此被列为3级暴露,需要在处理伤口的同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抗狂犬病血 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和注射狂犬病疫苗 。 
那如何评估被猫咪咬伤的风险呢?
评估是否可能会被传染狂犬病主要来自于两点:1,暴露的方式,2,动物本身带有病毒的可能性。
狂犬病暴露是指被患有、疑似患有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直接接触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或者组织。
不同暴露情况需要不同的PEP(暴露后预防)处置。
暴露的方式中,如果属于第1类,则可以不需要处置
1.接触或喂养动物 ; 
2.完整皮肤被舔舐; 
3.完好的皮肤接触动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因此只是被猫咪舔一下,不需要害怕。
如果属于第2类,则需要处理伤口和接种狂犬病疫苗:
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如果属于第3类,则需要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抗狂犬病血 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和注射狂犬病疫苗:
1.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 
2.破损的皮肤被舔舐; 
3.开放性伤口或粘膜被唾液污染(如被舔舐); 
4.暴露于蝙蝠。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 版)
不过需要再确认一下,上面的的暴露,并不是指的小朋友接触所有动物,或者被任何动物舔挠咬,而是专指接触患有狂犬病或者可能患有狂犬病的动物。所以去评估动物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可能性也是重要的一环。
所以这里强烈不建议家长允许小朋友随意接触流浪猫流浪猫比家猫携带狂犬病毒的风险更高。准备食物和水给它们没问题,但随便去叨扰人家,摸来模去就不是什么好选择了。如果想收养流浪猫(这当然是爱心的表现),最好是家长先带去宠物医院做体检,接种疫苗,然后再安心让小朋友接触。
因为如果接触流浪猫达到上面的第2和第3类暴露,猫咪八成不出意外也被吓跑了,那就需要认真按照疾控中心上面的建议去做接种了。
那家猫呢?一直说的10日观察法是否适用呢?
10日观察法的意思,在被怀疑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之后,观察10天来看它们是否会发病,来考虑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可能性。
10日观察法是有其道理的,因为感染狂犬病的猫和狗,从进入传染期到死亡也就是10天左右的时间。
美国人民被猫狗宠物咬伤,只要宠物健康正常并且可以被观察10天,都一概建议10日观察 ,美国疾控中心CDC这么说:“Persons should not begin vaccination unless animal develops clinical signs of rabies(动物出现狂犬病症状前,患者不需要开始疫苗接种)”。但这样的前提是美国的狂犬病案例几乎全部是野生动物传播的,宠物疫苗接种率很高,传播案例非常少。因此我国不能完全照搬。
而且世卫组织WHO在推荐10日观察法的时候,也不是说被咬之后就可以安心等10天,同样也不适用于所有情况首先10日观察法只局限于“家养的狗、猫和雪貂。其次还要考虑当地流行病学情况以及伤口类型暴露程度等等,如果正处于狂犬病的高发地区,或者被咬伤头颈部这些位置,就建议马上开始免疫治疗。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 版)
对于接触家猫被咬伤抓伤,首先需要考虑猫是否定期接种了狂犬病疫苗,如果每年都乖乖接种了,那就不需要特别焦虑了。可以按照10日观察的方法,先不进行免疫接种。
其次需要判断猫咪本身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如果猫主子平时就是在家里宅着根本不出门,根本连家人之外的生物都很难接触到,而且最近也没有什么异常情况,那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就相对低很多。
如果伤口也不严重,不是在头颈部分的话,猫猫的情况也正常,那在这种情况下,WHO的建议是可以进行10日观察法,可以先不免疫接种:
一般来说,狗,猫和家养雪貂可被评估,被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认为是健康的,并且可以观察10天,这种情况的风险非常低。如果动物不符合疑似病例的定义并可供观察,则应彻底清洗伤口并向患者提供预防狂犬病的咨询,在观察期间PEP可能会延迟。如果在观察期间动物死亡,逃脱或表现出与狂犬病一致的症状,应立即进行PEP。只有在采用先进的监测计划后才能推迟PEP,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可以及时评估动物狂犬病,并且有可靠的实验室能力。
▲WHO Expert Consultation on Rabies (3rd Report)
在这方面虽然WHO和我国疾控中心的建议有一点出入,不过对于足不出户的家猫来说,我们认为是可以参考WHO建议的。
不过如果猫猫本身是放养型,喜欢出门溜达散步,又没有认真定期接种疫苗,
那这就不符合先观察再预防接种的条件了。这时候就应该先进行正常的免疫接种,同时进行10日观察,如果10天之后猫猫很健康活泼,那就可以停止后续还未完成的接种。

所以10日观察法可以用,但并非万能和绝对的,这需要你评估动物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如果你判断不出来,那就老老实实先去免疫接种吧。
同时需要提醒一个总被忘记的关键点:对于2级和3级暴露,必须对伤口进行认真的处理,这是减少感染风险,或者严重程度的重要方法之一
其实上面所有的差异,是否需要揪心,是否可以使用10日观察法,核心的差别还是在宠物有没有认真接种疫苗的差别上。所以最重要的建议,还是宠物的主人,无论是狗粉还是猫奴,都定期带宠物去接种疫苗,这是对自己、家人和社会负责的行为。
更多和疫苗相关的文章,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搜索文章】,在搜索栏里输入“疫苗”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 流感和普通感冒怎么区分,疫苗要不要打
  • 数亿元劣质疫苗流入18省份,是危害全社会的恐怖事件 | 新闻转播
  • 山东疫苗案最新动态及热门问题解答
  • 水痘疫苗的疑云,看世卫组织和英国政府如何被背黑锅?
  • 打完疫苗之后不能洗澡还要忌口?呵呵
  • 预防宫颈癌的HPV疫苗即将上市,超龄的你要不要打
  • 一个洋中医谋害几十万中国人的背后
  • 麻疹爆发!最简单的回答10个最关心的问题
  • 美国人民为何反对疫苗
  • 8个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幕后英雄
  • 卫计委:兰菌净不是疫苗
  • 儿童接种疫苗的重要和安全
  • 美国儿科协会建议孩子打什么疫苗?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 疫苗危险?一个洋中医造谣害人的背后
  • 拒绝给孩子接种疫苗的父母,是最自私的

  • 在美国打疫苗出事怎么办?平衡法律、科学和人情的疫苗法庭、

  • 给26岁+的HPV疫苗指南

参考资料: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 版) 
https://www.cdc.gov/rabies/exposure/animals/domestic.html
https://www.cdc.gov/rabies/index.html
WHO Expert Consultation on Rabies Third report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