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国内某媒体播出了一则新闻,上了热搜,引发了十万网友的激烈讨论……
01
事情是这样的:李先生是一家淘宝女装店的老板,前两个星期,有一位客人一口气从他这里买了18件衣服,总价值4600多元
李先生开始还挺开心的,这是遇到金主爸爸了啊!
然而,五一小长假之后,这位顾客突然在淘宝发起了退货请求,18件衣服,一件不落地全部要求退款,理由是“我不喜欢了”……
淘宝的规则,是七天无条件退款。人家想退,店主一般就不能拒绝。
迫于无奈,李先生加了这位顾客的微信,想要问问对方退货的具体原因。
没想到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五一长假的时候,这位顾客带着小姐妹,穿着李先生店里买来的衣服,去西藏旅游了,拍了好多美美的照片,还全部发了朋友圈。
光是李先生看见的就有4、5件,而且都是吊牌都没剪的那种。面对李先生的质疑,顾客却表示,这些衣服她只是试穿而已,
你买了衣服你不试穿吗?
顾客称,淘宝都同意退款了,自己只是穿了一次拍了照而已,又没有剪吊牌,又没有影响店家二次销售,凭什么不退?
这个态度,可以说是很理直气壮了...

由于李先生店铺里的7天无理由退货政策,再加上顾客申请退款的程序并没有问题,18件的衣服这个钱,该退的还是得退。
只是这个心理阴影,可能一时半会儿李先生是摆脱不了了,
我现在每次看到有些顾客,一下子拍两三千、三四千块钱衣服的,我心里都有一点发毛的。
李先生有理说不清,只好找了媒体。
02
不堪网友人肉出面道歉
这条新闻一发出后,瞬间在网友之间炸开了锅,大部分网友都对这位顾客的做法持批评态度。
虽然程序上挑不出来问题,但是道德上却是很不要脸。
不道德。这种人应该加入淘宝买家信用黑榜
很明显就是算准时间51穿出去,过后退款
真是缺德人干缺德事
面对网友的指责,当事人黄小姐发了微博称,自己一年要买几百件衣服,退款率为零,买这些衣服之前她从没想过退货。

她说自己出去旅游时确实抱着侥幸心态,觉得拿不喜欢的衣服拍个照片就脱下来,也没想那么多,但坚称自己并没有全部退货。
道歉是因为确实不该有侥幸心理用不喜欢的衣服拍照片,但不是因为一开始想退单,因为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只是随着事件发酵,网友对她的谴责也从线上升级到了线下,甚至扒出了黄小姐的社交账号、学校、住址甚至电话,一场“正义的声讨”被演变成了网络暴力。
有记者找到她,她一直在哭,说网络暴力太可怕了:
  • “不停地有人打电话、发短信辱骂我。我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铺天盖地的一片骂声。”
  • “我一晚上没睡觉,到现在一天没吃东西。今天还有人找到了我住的地方,我听到有人在敲门,不敢开。我一天哭得停不下来。”
  • “现在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下午我跟公司领导请了假。领导也知道这件事了。”
最终,不堪其扰的黄小姐出面承认错误,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封道歉信,表示愿意为自己穿过的衣服买单,并希望广大网友能够原谅她的行为。
她在道歉信中写道,她从来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如今的严重地步,希望网友不要再非议她。因为网络暴力,她甚至丧失了生活的信心想要轻生。
她说,自己势单力薄,不像卖家那样熟练运用网络媒体“刀杀别人”。对方通过这件事情提高了自己的关注度和知名度,却让她成为了万人唾骂的道德败类,可以说是最后的赢家了……
虽然网友不该人肉和网络暴力,但这个认错态度,真的很难让人相信你是真的知错了啊...
对此,淘宝官方也给出了自己的回应:
个案不会影响淘宝现行的七天无理由退货政策,依然愿意相信人性的美好。”
当事人该微博现在已经删除,后期也还有卖家其他维度的反转,但非对错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了。
其实这个新闻让人震惊的是后续发展:有网友爆出#互帮退货群#这种神奇的小团体存在。
你身边有没有这种爱占便宜的人?网友们在评论区分享了自己遇到过的经历:
自己先下单买一批衣服,吊牌也不拆,换着穿一段时间穿旧了,委托互帮群里的其他人按照订单原样买一批,把旧的退回去,花一次钱能一直有新衣服穿,美滋滋!
他们只为了自己的私利和享受,却从未带入过商家和其他消费者的角度去为他人考虑:如果他们作为卖方,人力物力仓储统统都在烧钱,却不断有顾客退回残旧污损的衣服,没有盈利甚至还要倒贴;如果他们作为消费者,收到上一个买家退回的,带有油迹污渍甚至体臭和香水味混合的衣服……
还有这种更“持家有道”的骚操作——深谙购物平台的物流、退货规则,不花一分钱就有源源不断的新物品可使用,甚至还能利用运费险和保险理赔金赚差价。
从明面上看,以上这些买家确实赚了,卡里没少一分钱,但该拥有的东西都能拥有,该大张旗鼓拆快递、买买买来炫耀的剧情也通通都实现。但任何不劳而获的行为背后都有代价,这些为了蝇头小利,毫不避嫌地钻空子占便宜的人们又会失去什么呢?
除此之外,网友们还有另一个争论的焦点:淘宝等众多电子商务平台的“七天无理由退货”原则,是否为类似行径提供了依据,从而使得商家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其实,身处加拿大的大家应该都深有体会,这里的退换货政策比淘宝“七天无理由退货”更容易和方便。
很多快时尚服装品牌在加拿大同时拥有自己专属的实体店和购物网站,实体店提供了试穿的机会和良好的服务,而网店则是以巨大的折扣和惊人的优惠著称。很多时候,网店和实体店的优惠活动不同,同样的衣服或者商品有不同的价格,但绝大多数的品牌都允许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后,去实体店退换货。
在加拿大,只要买卖双方都遵守相应的原则,那么便没有退不掉,换不掉的商品。
但也正因为加拿大的退换货政策很方便,导致有不少滥用这个政策的情况出现。
之前,还有一名北美的华人拿着用了一年半的扫地机器人去Costco退货,成功之后还上网发帖炫耀。
上面全是灰的扫地机器人,摔坏了的空气净化器,开封过的药品等,退完货后,她拿着退货小票,以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说:
在美国退货是很方便的,这些东西我们都用了很久了,我们都不喜欢,或者说效果不好,都可以退。
看完只想让人说一句
为了应对这些滥用退换货政策的消费者,各大商家也只能拿出看家底的本领。
就拿Costco来说,本来Costco的退换货政策是出了名的宽松。然而被各种奇葩顾客退货搞怕了,去年Costco宣布,具有恶意退货行为的会员,可能会被取消会员资格
而电商巨头亚马逊,也采用了封锁账户的方式确保退换货政策不被滥用——凡是胡乱退货的顾客,一律封号没商量

亚马逊前经理透露,亚马逊封锁帐户的原因包括退货太多、退回不对的商品,或是违反其他规定等。
本来,商家的退换货政策是为了方便顾客,保障顾客的权益的,但是,有人钻了这个空子滥用政策,到头来只会害人害己。
现在都讲人品。
心里有没有别人,是衡量一个人人品的重要标准。
人品不行,总想着自己,甚至损人利己,最后倒了霉。这合情合理,坑都是自己挖的。
忘了哪个企业家说过:
好人,才能把企业做大。因为他会考虑别人需要什么,自己怎么能满足别人。这样的人,能得到大众支持,也能成大事。而那些只想着“我怎么赚钱”,不管对别人有没有好处的人,都不太可能赚到钱。
很有道理啊。
人都不是神,都是要为自己考虑的,这是本性,无可厚非。
但人和人的差别,是有的人心里有自己也有别人,而有的人心里,只有自己。
无数事实证明,那些只有自己的人,活得都不太好。
所以,有大智慧者,都会愿意做好人,愿意凡事多为别人想。
别人在给自己挖坑的时候,他们在不动声色地给自己铺路。
然后别人掉坑里时,他们脚下,是一片坦途。
那不是他们幸运,而是人家从出发那天起,就选择了做好人。
不知道大家对于“买18件衣服旅游完就退货”的行为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和我们分享。
大家都在看
部分内容来自公号:李月亮 
作者简介:李月亮,高人气专栏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解读情感,透视人性,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女性成长。新书《婚恋心理学:爱过你,不如爱着你》热卖中。微信公众号:李月亮(bymooneye)。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关于我们
加拿大之声教育是汉加风平台之子品牌,分享加拿大教育、文化的品牌读物。通过家长、学校、留学生的感悟,他们的亲身经历和见闻,带你走进一个真实的现实教育世界。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传递百姓之声,为华裔融入加国社会而奔走努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