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消防电梯。
今天这篇文章是方案作图的考前总结,希望对你的冲刺有所帮助。
【金字塔原理】
原则:下层的问题不能影响上层。
最顶层:六三法则,六小时,三张图;
中间层:题目重点要求、功能分区、流线组织、面积控制;
最底层:黑房间、标注、疏散、非重要房间的有无等
如何实现?
六三法则:合理的时间分配,稳健的开局,精准的破局,僵局时的放弃。
重点要求:每年侧重不同,按题目做答,按剧本演,不加戏。
功能分区:外中内汉堡式布局,关键位置设门。
流线组织:内外平行,相向而行;该分开的分开,能交叉的交叉,能混行的混行。
面积控制:星号房间和大量重复房间的面积需要控制在±10%,通过交通面积、非星号房间、内院、柱网尺寸等来调节。
最后提醒,取舍时不要越级。因为黑房间把流线搞乱,因为面积问题导致画不完。
【时间分配】
方案作图考试跟在设计院做项目一样,有两个节点需要严格把控:
1、方案定稿,提施工图;
2、施工图画完,给甲方。
根据项目的规模和自己的画图速度,去合理地分配时间。多数情况下,方案3个小时+定稿墨线3个小时,基本就可以,具体情况看题目,看自己。
时间分配简图;
解题过程简图;
先草图,后定稿图墨线图;先小草图,后大草图。
小草图解决大问题,大草图解决小问题。不要上来就画500的草图,更不要着急画200的草图。前面做好铺垫,到了后面你的画图速度会飞起来,让前面的乌龟先爬一会儿,超过他们是分分钟的事儿。
【开局破局】
开局要稳,仔细读题,摸清出题人的意图,找出重点和难点。如果你掌握了历年题目的大数据,重点和难点一目了然,甚至考前都会知道。
破局要准,平层解决问题就是放弃某个点;还可以考虑上升一层去解决,调整上个步骤的布局;也可以下沉一层解决,通过细节去处理。

残局要狠,抓大放小,狠下心来,果断放弃,能保住多少是多少。

不管什么局,记住王者荣耀带给我们的启示:顺风不浪,逆风不投。
点、线、面、体
从点的零维到体的三维,每次升维都是一次突破,每次升维都会打开一个新的世界。
:侧重点,有的人看重消防,有的人看重房间布置,有的人注重建筑的外形,有的人注重墙体的对位,有的比较在乎分区,有的更在乎流线,有的在乎面积等等。
这些仅仅都是点,如果没有框架,他们就是一堆砖头,而不是一栋建筑。
点式思维,应付以前的知识题够用了,只要积攒的知识点足够多就好。现在,出题人方向好像已经改了,越来越活,死记硬背还是算了。
同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知识点多未必是件好事。如果不成体系,单纯用点式思维去学习和生活,很容易出现懂的越多越慌、越焦虑的情况。
线:线可以看做是点的移动,也可以两个点之间的联系,我更喜欢用联系来看待线。
方案作图里只关心分区和流线两个点,和关心这两个点的同时还关注它们之间联系,这两者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
同理,关心考试和工作两个点,和关心考试和工作这两个点同时还关注它们之间联系,这两之间更是有很大的差别。
线性思维,做事有条理性,能找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且还会想办法让两者和谐的在一起。分区和流线基本上是永远不会分家的,处理好的话,分区会对,流线也很舒服。处理不好的话,就是摁下葫芦浮起瓢。
功能和形式、美貌和才华、智和勇、做人和做事,两者都很重要,两者之间都能找到和谐的关系。
用线性的思维基本上可以解决掉除方案作图和场地作图最后一题之外的所有题目,收集知识点,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连结,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懂的他们之间的制约 关系。
:继续增加对点的连接,形成面,有的时候会是多个面。
面型思维,用它基本上可以过一注考试了,场地最后一题、方案的一层平面、二层平面都可以轻松搞定。但是距离真正的一注实力还稍微差一些,因为考虑的面太少了,或者考虑的面都比较孤立,所有才有个词叫“片面”。
:多个面有秩序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体,内部包含了点、线、面。
建议,在方案作图考试过程中,一二层和总图同步考虑,从体的角度去审视每一步。如果别人考虑问题只是点,或者是线,极好了才是面,但是你是体的维度去考虑,那么,放到一块进行对比、竞争,就会产生降维打击,一交手即是碾压和暴击。
【深入浅出】
深入,对题目理解到位,符合题目要求;
浅出,方案布局简洁,彰显一注的整合把控力。
不管你平时做了多少次练习,掌握了多少理论,考场上的方案有多么符合题目的要求,最终的成果必然要是简洁明朗的,一目了然的。否则,大概率事件还得再来一年。
烧脑的答案,九死一生。
考试是这样,设计是这样,沟通等等都是这样,大道至简。
试着把你的解题思路讲给你的爱人、父母和孩子听。如果他们没听明白,就说明你没有学明白,然后去找原因,找问题,找短板。
【量、形、质】
不管是分区,还是房间,只要明确量、形、质(置)这三个维度,那么它自然就会定下来。
量:面积大小;
形:形状;
质:质量、位置;
关于面积
房间层次的好说,给多少就是多少,星号上下能浮动,非星号看清情况可以放弃。
分区层次的话,略微复杂,如果你喜欢用公摊系数法去求也是可以的,但是我建议大致分一下交通面积就好,不用算的那么仔细。
仔细算不一定对,大致分不一定错。
关于形状
房间的简单,如果没有特殊功能的要求,长宽比不要过大就好,1:1和1:2比较常见,当然也不是所有房间都需要卡这个比例。
分区的形就稍微难一些,有时候画不好,还容易导致后面方案调整,甚至翻车。那么,分区的形状要怎么确定呢?
1、分区的面积大小,分区在建筑中的位置,分区在建筑中的定位;
2、分区内部的空间形式,子母、串联还是并联;
看上去有点复杂,要考虑很多,其实,如果做的练习足够多,有些经验,一个分区就那么几个形可选,试错组合,很快就能出来。
关于质和置;
质,质量。房间和分区是不是能自然采光,是不是朝南,是不是看湖,是不是看大树。
置,位置。房间和分区是不是临道路,是不是靠近公园,后勤区是不是靠近后勤出入口,备餐是不是在加工间和餐厅之间。
设计时可以从这三个维度去考虑,检查的时候也可以从这个三个维度去审核。
【并联、串联、子母】
方案作图考试中经常会出现的三种空间形态:
并联式空间、串联式空间、子母式空间
并联式空间每个房间可独立使用。
基本原型;
具体应用;
1、内区中的办公部分,一条廊一排房和一条廊两排房。
一排房没什么问题,两排房的布局可能会跟面积有冲突,因为多数情况下面积表中给定的房间面积都是一样,但是现在一边大,一边小。
上下相等,常见的解决方法有三种。
2、中区的主要使用空间的并联。
外中内、上中下,汉堡式布局。中间的房间就是主要使用空间,并联关系,可独立使用。
把上面的内区和中区都组合到一起,外部大股人流对宽廊,内部小股人流对窄廊,上中下,内中外,内外流线平行,相向而行,中区汇集。
串联式空间先你后我,经她到他。
基本模型;
具体应用;
图书馆的拆分编小串联、后勤到库再到阅览室的小串联;
博物馆的藏品动线;
超市的货物流线;
养老院的厨房、洗衣房流线;
旅馆的货物、垃圾流线;
通过上面的例子,你应该能看出来,这个串联流线主要是出现在内区后勤货流的部分,基本每年都考,并且都很烧脑。
其他地方有没有可能出现这种串联呢?当然有可能。
比如,交通类建筑中的外区和中区就是串联;
再比如,医疗建筑中的手术部分、内区中的医护部分都属于串联关系。
子母式空间一猪产九崽,连母十个样。
基本原型;
子母式空间的原型就是并联式空间,只不过走廊相对变大,成了门厅而已。
具体应用;
子母式空间主要在外区出现,母空间一般就是门厅,最大并且还是星号房间,我们要充分考虑它的量、形、质。子空间一般包括:楼电梯、走廊、卫生间、接待、咨询、办公、商店、休息、存包等。
总结,上篇文章我们介绍了建筑的功能类型,其实今年考什么重要吗?不重要。无非就是题目换个名字,房间换个名称而已。
那重要的是什么?
建筑的空间类型。
子母式的外区+N个并联的中区+(串联的后勤货和并联的办公人)的内区=2018试题。
每年的建筑空间类型其实都差不多,或者说有很轻的规律性,今年的题目大概率事件应该也会借鉴和因循,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改变和创新。
【柱网、面积】
柱网如何确定?
1、重要房间的面积;(星号和大量重复)
2、控制线总尺寸;(一般四周仅富余1-3米)
3、题目中的暗示。(开间大小、走道宽度、家具尺寸)
一般我们都是从房间面积的角度去判定,然后从其他角度去复核,如果都能满足那最好,直接确定。如果有冲突,那就看看有没有更加合适的选择。
多数题目,7、8、9这三个数足矣,实在不行局部变跨。
具体方法就是看大房间是不是跟M有直接的倍数关系,小房间是不是m、m/2或M/2。
柱网和面积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定完柱网,再看面积表,你就会发现它们不在是一个个枯燥的数字, 而是一个个房间。
建议大家,与其用计算器算加和面积,不如数房间的个数,或者他们占的跨数。看似方法差不多,其实一个是用数学思维在解题,一个是用设计师思维在解题。
同一个分区内的房间和房间之间,按照房间名称、题目要求和设计原理去组织,最后构成整个分区。
分区和分区之间通过气泡图、题目要求去组织,最后构成整个建筑,把它放到基地的总图里面,就OK了。
这就是方案作图6小时,我们要干的事情。
【题目四要素】
上面其实已经把题目的四要素说了,并且进行了整合。
文字、面积表、气泡图、总图。
每个要素都有各自的特点,传达的内容也各有侧重,表现形式也不一样。
各司其职的同时,偶尔还会有交叉重叠,重叠后多数情况都是吻合的,互相印证,但是也有对不上的时候。
如果出现分歧,你就记住,以文字为主。
因为,文字的歧义最小,图和表都有多种解释。
文字;
内容的套路、表达的套路、要求的套路,略。
重点关注并理解一下词汇:
分区明确、相对独立;
联系紧密、联系方便;
紧邻、面向、直接、直通、专用;
便于、至少、经什么到什么、不得、应、可等等。
面积表;
面积表明确了组成建筑的最小细胞,房间。信息量特别大,如果没有合理的阅读方法很容出现错漏碰缺,这里提醒你注意几点:
1、注意面积表的分层,一次分区、二次分区;分区间要加门;
2、房间名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组合关系;
3、注意备注信息,包含几个房间,是否需要独立对外,是否需要看什么东西等;
4、一二层同步阅读,找出上下对位关系。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5、面积表的图示化。
面积表上其实还可以看出,未来建筑内院子的大小,是不是内部有共享,会不会出现屋面,建筑是集中式布局还是分散式布局等等。
气泡图;
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看气泡图,要素、联系和目的。
要素就是泡泡,分区和房间都有可能;
联系就是连线,多数都是单实线,有时候有单双、虚实、粗细之分;
目的就是为了让考生顺利的做出标准答案。
气泡图主要传达的信息就是流线,从出入口开始,有几个出入口就有几条流线,它是流线的起始端,然后逐一核实,最后你会发现所有的连线都有代表的含义。
如果能这样梳理,想丢流线,不存在的。除非,自己选择局部战略性放弃。
气泡图的历年模板;
任何一年的气泡图都可以画成这样,那为什么有的年份按这个形式给,有的时候不呢?因为如果那样的话,题目就太简单了,所以出题人才故意搞复杂。
总图;
总图是舞台,是建筑设计的起点,也是方案作图考试的终点。
前期眼手脑同步转译,后期10分钟搞定12分总图。
具体内容,请看图。
【消防、疏散】
基本模板,六饼布局;(四饼也可以)
具体应用;
图书馆、博物馆;
超市;
养老院;
提到疏散就必然会说到楼梯,楼梯封闭,画法自拟。同时,还要注意楼梯不光是为了疏散,还有另外一个属性,实现竖向流线。且当只有在涉及到竖向流线的时候,才用考虑是否穿越分区,如果只是消防疏散则不用管它混区、混流线。
楼梯的二元属性,疏散和流线。
刚才有同学问,楼梯应该在哪个阶段开始考虑介入?
我的回答是:现在就可以考虑了。
【历年形体】
从超市到养老院,从集中到分散;
内部的分区和流线;
从一个主使用空间到六个主使用空间的演变,今年会是几条腿儿?拭目以待。
【楼电梯、卫生间布局】
复习考试就是为了从创造不公平竞争,其实考试早已经开始了。
准备一些常见的房间模块,到了考场上就是组装,装配式设计。
【上篇文章的补充】
昨天那篇关于方案作图资料整理的文章发出后,后面有同学留言,强烈要求把体育建筑加上,因为他预测可能会考体育或观演建筑。
这是他的梳理和总结,不过我的印象里怎么感觉体育建筑考过呢,不是有道改建的题目吗?嫌不够正式?
对方言之凿凿,好像还真像那么回事儿,整理下资料。
气泡图;
历年的难点后勤货。这次不是货,是运动员。
实例;
我看着有点晕,好像跟之前的套路不太一样,历年题目没这样的吧。
感觉有点像剧院和音乐厅,只不过,舞台在中间,观众厅是四周布置,后台在观众厅的下面,并且后台的功能复杂了、流线增加了。
整体来说,空间形式略微单一,上下对位略难,流线颇多,还要适当进行竖向考虑。感觉有点难,当然出题人肯定会帮咱们去简化,这个你完全可以放心的。
不管是难还是简单吧,如果要是考,大家要难一块难。天塌下来,武大郎顶着呢。
【最后总结】
1、空杯心态,轻松应战;
2、按题目做答,做个称职的副导演;
2、城不倒,人不跑;铃不响,人不躺;哪怕只有一个炒瓢,也要战至最后一秒。
今天的这篇文章就写到这里,这应该是2018考季的最后一篇,感谢大家的一路陪伴
。我是消防电梯,日后有缘,我们再见。

最后祝大家,大吉大利,八月吃鸡。
跟电梯,考一注,快人一步;
一注考试交流QQ群:698500192;
方案作图其他内容,请移步【阅读原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