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子】 第1494
 教育精华篇篇出彩
数年如一日
净土与纯粹!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陈屹视线】导语

无论17年前的访谈,还是今天的对话,本系列呈现的15位母亲, 她们表述的困惑、思索、成长与感悟,其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可谓超越时空与国界!
事业与家庭,
中国与西方,
对于任何一位职场女性和妈妈,
无不面临着各种挑战。
时代对母亲的挑战何在?
她们各自的困惑、挣扎、发现
无不淋漓尽致的真诚
令人意犹未尽......
何谓母亲?
为何为何为何
母亲不仅决定了孩子、
更决定着整个家族的命运?
数万字妈妈的访谈
丰富多彩
【留美学子】将分三期刊载
在这特别的日子里
谨此
感恩、祝福天下妈妈们
"母亲节快乐"!
母女孙三代人:我的人生路线图
左为受访嘉宾凌岚,与北大校友李方的分享时光
2014年3月,我的年近八旬的老父母,在海南岛的三亚过冬,开春后回到南京,准备清明节给家中的先辈上坟。一天老爸突然双眼失明,送到医院后发现是急性脑溢血,动了开颅手术清除血块减少脑压。虽然保住了性命,但脑溢血的病根并没有解除,从此后的几个月,他轮流在家和几家医院住院艰难度日,直到12月10日去世。
老爸是我父母二人世界的顶梁柱,家中事无巨细,从换灯泡到每天服用降压灵通便灵这些常规药物,都由他一个人操办。他倒下,我是唯一的孩子并且久居美国,整个南京的家,病人,转院, 选养老院这些天大的琐事和决定都必须由我妈一个人去办理。人生忽然到来的挑战和巨任, 在我老妈75岁后降临,她自己腰椎病多年,一个眼睛半盲。
“时代对母亲的挑战” 当陈屹视线问到我这样“这个宏大题目”时,我立刻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我的老母亲独自在南京支持的那几个月 - 不垮掉,不撂挑子,陪老爸安静走过人生最后一程,就是她的目标,这个小目标之前还要加上一个更重要的目标,那就是保护好她自己,确保自己不生病倒下,否则会给正在帮忙照顾的亲友增添更多的麻烦。
一直过得岁月静好的她,绝对想不到到了老年会接到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除了做好,她没有别的选择。这算时代给她的挑战吗?这是人生给她的挑战吧,在她垂垂老矣的时候,忽然要求她事事自立,做一个能干决断的人。
你别无选择 - 你不可能把陪伴一辈子的奄奄一息的老伴儿扔到医院不管; 你也不可能在美国大学提前录取申请的ED被 deferred 的情况下,自怜自伤,感叹大学招生办对你申请不公正。
前者是老妈,后者是我的今年十二年级刚刚申请大学的儿子,对于人生道路刚刚开始的他,申请大学是人生第一次严峻挑战。他狂打了三天游戏,自暴自弃,被我这个当妈的大吼一声叫醒:利用这14天时间,再申请一把学校,尽自己的力打好一场恶战。最后来的任何录取结果我们都愿意接受,不转学,不后悔,但前提条件是要尽一切努力完成申请,不能现在就放弃。
儿子愣愣地看着我,不做声。我接着说:
“看看你的妈妈,45岁以后开始写作,46岁开始写小说。写了两年什么都发表不了,投稿无门,阴差阳错,超龄,身居海外远离母语环境。等到好容易开始发表,发现国内好多奖项都不能申请,众多的文学基金我又超龄太老,怎么办?继续写啊!还能怎么办? 不写就更没有机会。”
儿子听罢我的苦经,大概感觉天底下他不是唯一一个委屈苦恼的人,他可能还暗自松口气, 他遇到的磨难还不是最糟糕的, 他的老妈的文学梦才真正是不可能的任务。他拧开电脑,开始安静地写essays (大学申请文书)。在12月31日子夜截止日期之前,一天完成一篇 essay,申请14个学校。 
以上就是我们家里老少三代人的“挑战”路线图,历时五年,年龄跨度超过70岁。
用周国平的话,我们每个人都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 病痛,丧偶,孤独,中年危机,失败感,后悔,自我怀疑,青春彷徨…… 这些都是每天要爬的山,要渡的河。我相信人人如此
我知道自己必须做好,因为女儿十岁站在一边,看着我们这些行在她前方的人。
这就是我的人生路线图。
作为第一代移民, 凌岚的诚实、不偏不倚折射在新作 《美国不再伟大?》里,她写了美国的教育、生活、文化、政治,当然还写了无法回避那个撕裂美国社会的话题:川普 ......
母龄31岁,做个有影响力的人是我的人生第一目标
受访嘉宾 张连英
做母亲的永远都面临着各种挑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生孩子的原因。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认为女人做母亲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只要把孩子生下来就成了母亲,然而做一个合格的母亲必须和孩子一起成长,母亲的年龄应该和孩子相同。
我今年母龄31岁, 这个时代赋予母亲的挑战显而易见。
从对孩子的教育,引导,以至于相处都不同于我们成长的年代。何况我自己从小到大基本没有和父母一起生活过,做母亲都是一直在探索。
第一个挑战就是接受新的观念。我家孩子都属于温和派的,虽然身体都坐的住,但是精神上都是天马行空。用俗话说就是想起一出是一出。
老大从康奈尔大学毕业,在他连续两年实习的大公司直接上班三年,然后宣布辞职去看世界,学习有机农场的经营方式,而且只带一个背包!我用“宣布”这个词,意思是没商量,也不想商量。做母亲的不仅要接受儿大不由娘的事实,同时还要跟上形势,体会行万里路的妙处。老大的志向是有钱买农场,那么赚钱才能办事,周游一圈回来就继续工作,继续创业!做母亲的心跟随他七上八下的翻滚。
有了第一次的不按理出牌,第二次就不难了。老二千辛万苦考上了哈佛,2013秋季入学,2015年3月份的一个晚上来和我们“商量”休学创业!我们还没有从哈佛的光环里出来,就直接被他摘掉了。
又是那句话,上大学找工作不是我想走的路,创业就是我的大学。做母亲的别无选择,支持孩子,不仅是在精神上的,而且实际操作也要支持。
前边有两个哥哥做样子,按理说三儿应该有样学样就好了。做妈妈的应该轻轻松松的搞定。但是我发现这个小三儿和两个大的不一样。他聪明好学有想法和哥哥们一样,但是他非常敏感,爱操心,不太能承受压力又是他的特点。
在两个哥哥的光环之下,做妈妈的不能让他有压力,帮助他认清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路。在选择大学时,我们摒弃按大学排名来选择学校,而是鼓励他选择适合自己学校。
对于我来说失去了把三个儿子同时送到前20名美国大学的荣耀。 然而三儿在东北大学一年来的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深得教授赏识,在大一暑假就能做助教和学术研究的工作!
跟着这样的孩子们相处,又想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不学习,不更新观念,怎么能成为一个酷妈妈?
做家长的都想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给孩子,实际上最好的应该是孩子真正需要的,这就要求妈妈们真正的懂孩子。
这三十多年来,自己不仅练就了日常生活中的养儿子十八般武艺,保姆,司机和厨师的段位都可以混饭吃了,在自己的事情上也不能怠慢,我时常的问自己,除了家庭你还需要什么?
做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人是我人生追求的目标
从2004年的夏天我就开始写博客,目前成为海外最大华人网站文学城的热门博主。2016年入驻国内移民网站海那边做专栏版主,分享教育,房产,海外生活的点点滴滴。不仅积累了数十万字的文章,同时也广交趣味相投的网友。
2016年和其他19位妈妈一起倾心打造了一本分享育儿经的好书《送孩子去常春藤》。我们20位志同道合的妈妈们,都一致同意把版税捐给国内乡村图书馆。
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是我对自己的另一个要求,我渐渐成为孩子们的粉丝,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在孩子们的鼓励下开始尝试新的生活方式,疯狂的体验一天一顿饭,挑战自己的体重。效果显著,儿子们都表示敬佩。工作上也是重新换跑道,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事情,同时又可以长期做下去的职业。业绩突出,每每和儿子们谈起来都很自豪!
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自打我们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大家就开始互相缠绕的发展。作为母亲应该时时刻刻的关注孩子们,紧跟这个时代的发展才不至于掉队, 才真正的配得上母亲这个称号!
为何孩子没有这些天赋?感谢上天赐予我的磨炼
受访嘉宾 李嘉音
如果从时代的角度看待育儿,那不能不提及“信息化”对妈妈们的影响。 
记得我初次接触微信,是在我第一次怀孕的时候,与我同步怀孕的好友韩毛毛手把手教我怎么用这个新玩意,之后我就飞到美国待产。那时候用微信的人还不多,我就和毛毛每天互诉衷肠,互相鼓励。
生娃后,我俩决定把微信的内容变成书信的形式展现出来,也就诞生了我们撰写的第一本书《亲爱的,我们一起怀孕吧》,还成为了孕产类畅销书,没想到信息化给我这个新手妈妈带来了新的机遇。
怀老二的时候,公众号火爆了,自媒体欣欣向荣。各种资讯垂手可得,对育儿来说确实超级方便,但也是钱包的灾难。这些让我一下子了解到各个国家还有这么多好东西,不停滴“非理性”买买买,别人家孩子有我的孩子也要有;朋友圈还让我知道了除了传说中的牛蛙,身边的娃咋也都身怀绝技?之后,微信群大举进攻,500人大群里经常有不认识的妈妈晒晒晒,各种育儿“恐吓”,这些一度让我陷入焦虑 ......
焦虑的源头主要在于我大女儿什么都发育得晚,爬得晚,走路晚,吃固体食物晚,说话晚,身体协调性差 ...... 有时觉得上天和我开了一个玩笑,我从小什么都发育早,5岁就上学了;老公也属于开窍早的。所以我从来都没有预料过自己的孩子会发育晚。
虽然所有的育儿理论都告诉家长:不要比较,不要比较!但在信息社会里不想比较都不行,随时能“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再瞧瞧自己的女儿,怎能不感到焦虑与无奈?这种经历迫使我想开很多事情,也迫使我在育儿中不再力求完美。
两年过后,玩笑的另一面:我小儿子各方面的发育都很早,算灵活聪明一类,但此时的我一点儿虚荣心都没有了,觉得一切自然,也很少晒他。我这才意识到我在育儿上是真正地放下了,以后也绝不会为了“爬藤”而“爬藤”。有时我在想如果把老二先给我,我得心多高啊,得多得瑟啊,所以感谢上天故意给我的磨炼。
从养育女儿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在信息时代,如果孩子不是足够的优秀,妈妈是多么倍感压力。以前看报纸报道小天才觉得遥不可及,现在图片和视频满天飞,想否认都难。虽说嘴上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但心里上或多或少存在着遗憾:为什么我的孩子没有这些天赋?
因此我觉得这个时代对母亲最大的挑战就是坚定地相信孩子
我两年前出过一本书《从纽约起航—我们为什么送孩子到美国读小学》, 是我在纽约陪女儿经历了疯狂“幼升小”的千锤百炼后撰写的,我从一头雾水、到焦虑不堪,最后豁然开朗,记录整个过程让我觉得很有意义,可以让国内家长真实地了解美国的精英教育。
书中对纽约市整体教育体系、早教与幼儿园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也对纽约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和比较。本书还对如何准备和申请私立学校,孩子什么时候留学最适宜等热门话题进行了实实在在的解答。书中还穿插了很多真实的纽约家长的育儿案例,让国内妈妈大开眼界。
记得女儿4岁在某天才公立考试第一次落榜,我心里还是不舒服,就给老妈发了微信抱怨了孩子为啥没有遗传到学霸基因,老妈发来的微信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女儿,不管你从小考多少分,我从没对你失去过信心!妈妈一定要无条件地100%相信孩子!咱们只和自己比,只要她今天比昨天进步就是好样的。”当时我听完语音泪如雨下,感谢母亲给我力量,她坚信外孙女必有她的独特之处,只不过还没有被我们发现与挖掘。
这种信任的力量让女儿在5-7岁这两年大变样,性格从超级害羞到开朗勇敢;虽然说话笨,但认字、阅读和写作能力很强。也正是因为这份信任,让我们有动力追赶,并乐在其中,就连她最差的体育也赶上来了,而且她非常喜欢运动。
孩子都不紧不慢地迈着自己的步伐,成长的过程也必然经历起起伏伏。作为母亲,能做的就是观察与交流、纠正与包容、支持与鼓励。现在信息触手可及,应该利用信息为孩子获取更多资源,而不是给自己增添更大的压力。妈妈快乐了,孩子才能快乐;妈妈放下了,孩子才能展翅飞翔。
我非常喜欢美国某夏令营的标语 “When you trust kids, they trust themselves.”  相信孩子,孩子就会相信他们自己。
因为只有信任,家庭里才会创造很多奇迹,孩子的发展才拥有无限的可能。
母亲节,祝愿所有妈妈不再焦虑!
看看身边独一无二的小天使们,
去发现上天赐予我们的磨练与快乐,
去抓住、去拥抱
其实我们都可以去做最幸福妈妈的天赐良机!
未完待续
下期 横跨17年访谈15位妈妈 之二
【留美学子】已发1493期,相关文章
喜欢就点个好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