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丹妈
童书编辑 + 儿童心理咨询师
丹妈特别喜欢安东尼.布朗,他的作品总是这样:封面貌不惊人,可是故事却能让人沉思良久。就像这本书,获得了凯特格林纳威奖等,这些都是国际上响当当时奖项,佩服不已。
今天分享的这本书,讲了个什么故事呢?
单亲家庭小女孩安娜,她渴望得到爸爸的关爱,可是现实生活中的爸爸既冷漠又严肃。父女俩吃早餐的时候,爸爸在看报纸,父女两人没有交流。在安娜过生日的前一晚,安娜想要大猩猩作生日礼物,得到的却是一只玩具猩猩。安娜感到自己被关在笼子里,像动物园里的猩猩一样。不过,当晚让人惊异的事情发生了,玩具猩猩变成了真正的大猩猩,并且要带安娜去动物园玩……
安东尼·布朗利用“父亲”和“大猩猩”的共同点——高大威武却亲切温和,描绘了一个忙忙碌碌、不擅表达,却用行动来体现伟大的父爱的感人故事。也细致地刻画了孩子心中,孤独害怕,渴望父亲所给予安全感的心理。
文/图(英) 安东尼·布朗  林良 译
安娜非常喜欢大猩猩。她不仅喜欢读大猩猩的书,看大猩猩的电视节目,还画大猩猩的画,但是她从来没有亲眼见过一只真正的大猩猩。
这本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更多的是用图来说话,来叙述故事。它的文字不算少,但还是只提供了一个粗略的大意,更多的细节与内涵是蕴含在图画里面的。一个最强烈的例子,就是文字里只是说爸爸如何如何忙,从来没有时间陪安娜,甚至连一个类似“孤单”这样的字眼儿都没有用到。
安娜希望她能去动物园看大猩猩,可是她的爸爸总是没有时间。和爸爸吃早餐时,爸爸也忙着看报纸。
爸爸总是在安娜上学之前就早早起床去上班了,晚上回到家也总是在工作。每当安娜想问爸爸问题时,爸爸常常说很忙,没有时间。
但开头一上来就是三幅整页的画面——早餐安娜与面无表情的爸爸隔桌相坐;爸爸埋头伏案,安娜在背后欲言又止地望着他,地上是一道长长的影子;漆黑的房间里,可怜的安娜一个人缩坐在墙角看电视——还用说吗?看到这里,你已经无法不同情安娜的遭遇,无法不被父亲的冷漠与父女之间的疏离感而震撼了。
尤其是最后一幅,作者故意把安娜画得很小,房间画得很大很空,这么一比照,再迟钝的读者也会强烈地感受到小安娜孤独的心境了。
生日的前一天,安娜上床的时候很高兴,因为她给爸爸要了一只大猩猩!半夜醒来,她发现自己有一只玩具猩猩了。
安娜把猩猩扔到墙角的玩具堆里,又回去睡了,但是这个时候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玩具猩猩动起来了!她问安娜想不想去动物园。安娜看到猩猩很高兴,便答应猩猩与它一起去动物园。
如果细细揣摩,我们还会从画面中发现更多的东西:比如眼神。从开始到最后,安娜的爸爸从来没有与安娜对视过一眼。而大猩猩从站到安娜床头的那一刻起,就流露出了一种温情而慈爱的目光,后面更是不止一次地对视。
大猩猩穿上了爸爸的衣服,大小刚刚合适。
大猩猩轻轻地把安娜举了起来,然后我们用大猩猩的方式在树上一直荡到了动物园。
大猩猩带安娜去见了红毛猩猩和黑猩猩,它们看上去都很美,但是也很悲伤。
大猩猩还带安娜去看了《超猩》电影
大猩猩和安娜一起吃了晚餐,安娜觉得很快乐。
第二天早上,安娜醒了,原来昨晚是一场梦。安娜看着它身边的玩具大猩猩笑了。
再比如环境的颜色。一开始的几页清冷、黯淡,与主人公孤单的心境十分吻合;到后来安娜从睡梦中醒来时,颜色已经变得柔和明亮多了;到最后爸爸说“你想不想去动物园”时,环境的色调宛如春天般地明媚起来。
安娜飞快的下楼想跟爸爸分享昨晚的一切,爸爸说“乖女儿,生日快乐!你想不想去动物园玩玩?”安娜看着爸爸,好像想起了什么。
还有背景,安娜和爸爸面对面坐在餐桌上的那一页,爸爸身后的橱柜及脚下的地砖都呈现出一种僵硬、呆板的几何形状;而到了书的结尾部分,粗陋、毫无生气的背景已经被令人欣慰的花墙图案所代替了。
安娜好快乐
图画中隐藏着幽默的伏笔,是安东尼·布朗作品的一大看点。这本书里,也有许多调侃之笔。挂在墙上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里的蒙娜丽莎、惠斯特的《画家的母亲》里的母亲被换成了大猩猩;电影院外卓别林海报上的卓别林也被偷偷换成了大猩猩。
最逗的是,最后安娜爸爸的牛仔裤的裤袋里不知被谁插进了一根香蕉。据说安东尼•布朗常常会在他的作品里画上一根与故事没有什么瓜葛的香蕉或是香蕉皮,找出它们,也成了安东尼·布朗迷们的一大乐趣
孩子缺乏安全感,以及孩子内心的渴望投射在孩子的梦里。在梦里,大猩猩成为安娜心中“理想父亲”的化身,在生活中,哪怕她和父亲一起吃早餐,但是也没有交流。她没有得到父亲的关爱,缺乏和父亲的交流。
而父亲,其实是非常关心在乎安娜的。从后来大猩猩娃娃从玩具堆重新回到安娜身边以及给安娜准备了大猩猩蛋糕可以得知。
父母都知道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但是没有深入的思考自己是否真正的从身心上陪伴孩子。
不仅仅只是与孩子在一起,而是要花时间心思与孩子“玩”到一块。作为陪伴人,我们要认真观察,仔细体会孩子对我们的回应;
想要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需要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不能一蹴而就。高品质关系的建立,需要每天专注的陪伴孩子。
陪伴是相互的,滋养是相互的,给予是相互的。陪孩子长大的过程,也是我们作为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
你好,我是丹妈
童书编辑 + 儿童心理咨询师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长按二维码可以关注我
我为孩子们精选了40份书单
公号后台回复 书单一次读个痛快
0—2岁孩子必读的10类书
2—3岁孩子必读的20本经典绘本
3—4岁孩子必读的25本经典绘本
4—6岁孩子必读100本经典绘本
6—8岁幼小衔接必读的30本书
小学阶段1—6年级必读39本书
24本父母必读书,将改变孩子的一生.....
点击阅读原文,丹妈免费送你一本育儿秘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