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信息的读者,可能注意到 8 月 26 日未来预想图在上海的那场活动:改变,为更好的城市。
大概提前一周的样子,我听说了萧敬腾当天要在对岸开演唱会的消息。为了 Team 的信心,我本来想装得淡定一点。但就在活动前一天我们去布展的路上,上海下起了暴雨。以为我们慌了吗?并没有,我们和楼下保安大叔一起忙着发朋友圈呢。
不过也有好消息:8 月 26 日活动预售门票在 2 小时内就销售一空。这也是我们举办的第一次集合演讲、展览、概念咖啡、Pop-up Store 等概念在内的综合型活动。
首先是展览,它与我们在 8 月 20 日出版上市的主题书 Mook 系列第一册《一个人去东京》紧密相关。
比起常见的城市旅行指南,它更像是一本城市观察手册,以居住者的视角,为我们这些旅行者找到更多观察城市的角度。
其实我们这场活动也是如此。我们选择一个城市居住、工作、生活,自然会希望它变得更好、更有魅力。那么它好在哪里?又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在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年轻人更需要开阔的视角,提出疑问,找到答案。
所以,我们邀请了城市规划、设计、媒体、建筑方面的专业人士,包括建筑师青山周平、字体设计师许瀚文、日本生活方式杂志《Casa BRUTUS》主编松原亨、日建设计副社长中分毅在内的四位嘉宾,以他们的经验为基础,为我们提供了更有趣、更新鲜的视角。
你可以在一财直播平台收看当时的视频。
△ 四位嘉宾依次是:中分毅,许瀚文,松原亨,青山周平。
除此以外,我们还和无印良品的 MUJI to GO 项目联合做了一个旅行展示。
场内无限量免费提供概念咖啡。
场内还设置了我们的 Pop-up Store,我们与日本文具厂商 Midori 旗下在中国销量最好的 MD Products 合作推出联名商品――方格笔记本,喜欢日本文具的人一定听说过这家公司书写纸张的优质体验。如今它已经售罄了。
我们还和日本文具商 Mark’s 推出了联名手帐与护照夹,这是我们第一次联名尝试。 
但紧接着,我们就遇到了很多挑战――无论是活动运营还是产品零售,这对我们这个内容团队来说,实在都是一个新领域。
我们这次选择的商品销售渠道,包括“开始众筹”预售、“有赞”商店两类。当我们真正做起来、订单不断增加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后台数据没有打通的多渠道策略,会给库存管理带来多大的麻烦――我们都必须要手动统计库存变动。
由于最初发出的是预售链接,第一周,我们从各个工厂收到并备好货,第二周,我们开始发货。虽然其实已经比整体铺货的普通电商渠道要快一些,但我们忽略了一点:中国一个电商系统超级发达的商业社会,消费者已经习惯付款后两三天内去领包裹,所以这次冗长的备货过程让我们的消费者们充满讶异,连微信后台都每天出现大量追问发货状态的留言。
甚至有读者质问说,你们做商业的,怎么这个都搞不定。
是啊,在零售这件事上,我们确实是没有经验的门外汉。但它不能成为不专业的借口,所以我要向各位读者、消费者,为我们这次有些漫长的耽搁道个歉。
可是我图的风格也很明确:没有做完善的事,要总结并且提出解决方案,为我们的读者与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所以,针对这次产品订购发货事宜,我们给大家一个解决索引:
①有赞平台:
Plan A、Plan B 产品已经陆续发货。但是会有几十份靠后的订单,因为我们 Mook 备货不足,涉及补充订货,最快下周末才能发货。如果想查询你的订单状态,可以点击有赞平台下方的“会员中心”,查询订单号,然后到未来预想图公众号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尽快反馈你订单发送情况。
②众筹平台:
由于涉及众筹项目规则,Plan A、Plan B 将在众筹结束之后(9 月下旬)开始统一发货。
③关于 Plan C 与 Plan D:
由于产品从日本发货,目前仍在生产阶段,预计 11 月底到货。我们会在 12 月初开始 Plan C 与 Plan D 的发货。
Plan D 当中的护照夹,我们今天拿到了样品,实物颜色有一些偏粉,但效果还不错――想象一下冰淇淋色系的感觉,就是那样。尽量调了一个贴近的颜色给大家参考。
Plan C 里的手帐基本没有色差。而且你可以看到,纤细的笔触都体现得非常清晰。
在此期间,有任何疑惑,大家都可以留言给我们。
最后,我想用活动筹备过程中的一个故事作为结尾。我们这次邀请的嘉宾中,有一位日建设计的中分毅先生,在现场的读者们应该都体会到,他聊的内容相当充实。
日建设计这家公司,几乎见证并参与了现代东京的都市建设过程。而中分毅先生,在“站城一体化”项目推进中也一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从敲定活动计划,到确定主题、商议大纲,再到 PPT 准备、演讲准备,他完全严守商定节奏。
我们现场配备了同传,但由于演讲内容相对专业,他的经验是,以往类似活动只能翻译出 70% 左右的含义,所以,他在 8 月初提交了 47 页的 PPT,然后请上海事务所的同事翻译为中文。为便于翻译核对,提前两周发来了超详细的日文版演讲提纲,提前一周发来了中文版,活动当天,他又带来了一份新的打印版,里面有三处数据修正。为了保证演讲效果,他提前全程演练了三次。
我想说的是,所有你看到的完美,都是由前期细节准备决定的。一位前同事曾经跟我说,你在活动上看到的一个小问题,其实背后常常意味着大问题。所有的准备,都是为消除不确定性。专业与经验可以让人在遇到突然情况时更加游刃有余,但不能寄所有希望于“突发处理”。
我们针对活动、向参加者分发了调查问卷。让我们感动的是,很多人愿意写出自己的各种想法――既有开心类的回复,也有不开心类的抱怨。我们当然懂,换作我们,参加一场付费活动,任何细节都会放在聚光灯下,考验着组织与运营能力。
针对我们的各种经验与教训,我们会认真对待。我们可能不会称呼你为“亲”,因为很多这么称呼的人,在看似仰视消费者的背后,其实是在坚定而有原则地保护自己。对屏幕对面的你,我们既不仰视也不俯视。在微信后台的回复,我甚至有时会和你争论两句,但那是一个真诚、有坚持也可能有情绪的人,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客服机器人。
我们会继续努力的。不以努力为借口,但求更好的产品与服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