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缓缓君
首发 | 缓缓说
01
在老外眼中,中国是什么样子?
关于这个话题,知乎上有很多有意思的讨论:
一位自称是马来西亚人的答主@cheauyee0426 留言说,小时候她奶奶告诉她,中国没厕所,到中国旅游上厕所得用雨伞遮,而且厕所连门都没有。
直到她看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电视直播,她开始怀疑她奶奶对她说的中国是个假中国。
她在报纸上看到鸟巢和水立方照片的时候就在怀疑,能造出那么美的建筑的地方,怎么可能当地人没有厕所?
“中国的发展对我来说是没有中间值的,从我听到的中国没厕所到中国几乎都不用现金支付了,感觉是一眨眼的事。”
这位答主其实是位马来西亚的华裔,她对中国最大的感触是:
“中国真的越来越强大了,强大到我不需要再被我的国家的人骂我‘滚回中国’或者‘滚回唐山’了。”
也有一个ID为@俄罗斯小笨笨 的俄罗斯小哥留言说:
十年以前,中国没有任何存在感。直到两三年前,俄罗斯的新闻和网络上会出现中国人把圣彼得堡奢侈品店的东西都买光的信息,而且这样的信息频繁出现,惊到了俄罗斯人。
“这太吓人了,吓人的东西往往传播的很快。那时候大家才知道中国是个很富有的国家,很多坏俄罗斯人称呼中国人为行走的钱包。”
还有一位曾在杭州诺基亚工作过的答主@胖麦子 留言说:
2005年的时候有很多外派到杭州的芬兰人,来之前他们以为中国连洗澡的地方都没有,而且也没有酒喝,但最后还是为了职业前景勉强选择来到中国。
没想到来了之后爽到飞起,原本两年的外派楞是主动延期到三年才乐不思蜀地回去。
类似的留言还有不少,大致都是以前觉得中国非常贫穷落后,但来了之后老外的认知就被彻底颠覆了。
但其实这些都只是个例,是一种幸存者偏差。
如果你去 Quora(问答SNS网站)上看一看,就会发现里面的一些话题充斥着对中国的偏见:
  • Is China really a backward country?
(中国是否真的是一个落后国家?)
  • Does China have highways?
(中国有高速公路吗?)
甚至还有人问:
  • Why is China so uncivilized?
(中国为什么如此的不开化?)
Quora 之于美国,就相当于中国人在用的知乎,Quora 上出现的这些对中国抱有偏见的话题,反应了大多数西方人印象中的中国。
当然,写这些并不是为了拉仇恨。
我想表达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有可能实现快速发展,但文化软实力是需要长期积累和输出的。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国际化”,让中国更多的参与到国际协作和交流中。
其实在那个充满恶意的话题(Why is China so uncivilized?)下面,最高赞的答案是:
“我的天!愚蠢无知的西方人问出这样的问题真的是够尴尬的。我在中国的旅行开始于10年前。我在中国遇到了最好的人。不仅因为他们非常的文明,他们还有深厚的文化历史。不管是谁提出了这个问题,请不要再像这样的无知。你这样太丢人了!”
那些真正接触过中国,了解中国的人,会把真相带回到西方世界。
这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打造以及文化输出,是非常有帮助的。
02
老外在中国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过去我们大多通过文字来了解,但只有文字的话难免会缺少细节(比如表情、动作、神态)
直到我前段时间关注到了一部纪录片,名字叫《hello ,北京》,这部片子记录了5个老外在北京的“洋北漂”生活。
按照制片人毛成胜的话说,他就是想把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和奋斗过程记录下来。
在选定了主题后,他们在全国范围内海选,从文化名人、留学生、外企高管到武术爱好者,一层一层,最终选定了5个人,分别是:
来自德国的音乐家老锣,来自英国的创业者江森海、韩杰,还有来自巴基斯坦的银行家哈希博和留学生何瑞玛。
知道老锣的人可能相对来说会多一点,他是龚琳娜的丈夫,两个人因为音乐走到一起,一个创作,一个演唱,可以说是珠联璧合。
老锣1993年就来到了北京,那时候他拿了奖学金来学中国的古典音乐,之后一待就是20几年。
他说,北京是中国的文化中心,这里有很多的音乐家和演奏家,可以一起排练,一起合作,这让他有机会去做他想做的音乐。
让龚琳娜成名的那首“神曲”《忐忑》就是老锣创作的(那首歌火的时候我单曲循环了好多遍,然后就被洗脑了,洗澡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唱起来)
老江是一个英国人,他的中文名叫做江森海。
江森海17岁离开英国,去非洲待过一年,之后又去了南美,后来又去了印度,最后来到了中国(据说是在中国的时候钱花完了,所以没有继续跑别的国家浪了)
2003年,江森海搬入了南锣鼓巷,他喜欢胡同生活,在这里找到了灵感,并创立了“创可贴8”的品牌T恤,成为了一名创业者。
在他看来,最重要的一个英文词,就是 begin ,没有什么比“开始”更重要也更难的了。
韩杰同样是一个英国人,他来中国是出于对武术的兴趣。
他曾在屏幕上看到了李小龙的电影,觉得“我靠,这人太酷了”,于是他就决定去中国学功夫。
刚到中国的时候,韩杰一边教英文,一边在武术馆练拳,并且在北京结识了他的中国妻子。
“有了孩子之后压力挺多,所以我就告诉自己必须努力工作。”
身为英国人的他,在北京开了一家传统英国酒吧,并亲自担任调酒师。
韩杰很喜欢老客人来了之后大家一起八卦:
  • 哎呀你又来了!
  • 今天怎么样?
  • 你媳妇生孩子了吗?
  • 男孩女孩?
韩杰说,他很喜欢这样的问候,觉得很亲切,酒吧也会有家的感觉。
哈希博是巴基斯坦人,一个是银行家。
2016年,公司派他来中国的时候他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哈希博的父亲是个外交官,1977年的时候就被派到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哈希博在2个月大的时候就被父亲带到了北京,
1980-1987,1993-2002,2016年到现在,这是哈希博在北京生活的三个人生阶段。
而现在他又带着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一起来到了北京,三代人从三个不同的时间段来感受中国的发展,这让他觉得非常奇妙。
不过孩子们似乎还没完全适应中国,他的小儿子喊着想回家。
一个很有意思的镜头是,哈希博追着自己的小儿子喊:“你现在笑一笑,你知道电视上会有很多人看到你,你不笑的话大家都会认为巴基斯坦孩子都是这样不爱笑的……”
看到这里我会心一笑,因为想起了小时候被家长要求喊叔叔阿姨的情景。
何瑞玛也是巴基斯坦人,从小在一个国际化的环境下长大。
高中毕业后,何瑞玛曾想报考数学专业,但后来还是听从了她爸爸的建议学了金融,这次她来北京是因为考上了经贸大学的研究生。
“我父母和我姐姐跟我说,你最好不要选中文系的金融学院,但是我觉得英文系的金融学院不会谈到中国的金融市场,不会谈那么深,所以我还是选了中文系的金融学院,压力很大。”
(从何瑞玛读课本那段来看,她的中文还没有达到可以熟读各类专业名词的程度)
这5名老外,短的在中国待了8年,长的已经住了20几年,他们的经历就像是一部外国人融入中国的传记。
他们感受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叹着中国速度。
或许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所谓的“中国速度”是每天发生的,是一种理所当然,但在老外眼里这是非常独特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
正如老锣所说(采访时的原话,语序略显凌乱)
“一个四十年之内,做了一个超级大的发展的国家,在世界的历史上没有过一个这样的变化——那么短时间内,那么大一个国家。所以我想北京就是这样的国家的中心,就是代表这样的变化,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03
中国的快速发展其实建立在十几亿中国人,尤其是背井离乡漂泊在外的年轻人的奋斗之上,但这种大环境也给年轻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就如同前段时间引发热议的996,这种讨论在欧美发达国家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人家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要是哪个企业主敢提996工作制,工会分分钟找他麻烦,甚至可能会引发员工对公司的集体诉讼。
但在中国,人们会热议996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以及要给多少钱自己才能接受。
这种大讨论本身就说明了一点,即中国人对加班的忍耐程度,对勤劳致富的决心,是其他国家的国民难以企及的(原因和崇尚读书崇尚奋斗的儒家文化有关,这个以前专门讲过,这里不展开了)
这种大环境其实也让身在中国的老外有点难以适应。
比如老锣,太过紧张的节奏也让老锣有点难以忍受:
“北京给人的感觉特别紧,就是觉得人要一直干事一直干事。”
所以老锣和龚琳娜每隔一段时间会离开北京。
这一次他们去的是大理,他们在大理感受慢节奏的生活,他们会听听当地的民俗音乐,寻找灵感。
老锣需要这样的“调剂”来平衡紧张的生活。
对于韩杰来说也是一样。
韩杰曾说:
“每个英国男子觉得他的家是自己的城堡,对家里像对城堡一样。男人需要知道怎么保护自己,还有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们。”
但长期熬夜经营酒吧已经让韩杰有点受不了,看似魁梧健壮的他,身体已经出现了预警,容易反复发烧。
他的女儿对着镜头说:
“我也不想让他把酒吧关掉,但是我就是不想让他睡得那么晚,那么累,然后就会变成发烧什么的,我就不想那样。”
韩杰最后还是关掉了他的酒吧,他想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女儿和妻子,同时也重新捡起了自己的爱好——回到武术馆跟师傅学武术。
他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将来能够自己开一家武术馆。

江森海在开创了“创可贴8”之后,一度荣获了“2008年度英国商业大奖”的“年度企业家奖”。
但在他看来,在中国创业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
去设计好的创意,去找好的工厂,去做好的产品,去搭建好的团队,它哪有那么简单?
这一切都充满了困难和挑战。
但江森海无法停下来,因为他的大女儿要上大学了,他需要努力工作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
很多人误以为西方人家庭观点淡薄,但其实西方人非常重视家庭,重视生活(他们是对大家庭和小家庭有着明确的边界,比如丈夫和妻子是自己小家庭的主人,如果两代人之间发生观念上的冲突,那么公公、婆婆、岳父、岳母的不应过多干涉的)
我觉得这是老外身上,非常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的一个地方。
勤奋是一种美德,但一个人不能只有工作而没有生活,不能因为工作而放弃家庭。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有很明确的想过,等我以后有了孩子,我会尽量多陪陪孩子。
陪伴是人格教育和性格养成最好的方式。
另外我对自己的理工科基础还是相当有自信的,所以在理科方面我完全有信心可以自己来辅导。
人终究是要回归家庭的。
这是我从老外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一堂课。
04
中国每年的留学生数量,正在以10%的速度增长。
这是中国软实力提升的一种体现。
何瑞玛的父亲说,过去巴基斯坦人总是会去美国或者欧洲留学,但他觉得应该到中国来学习,因为中国这三四十年的发展实在太快了,他觉得这条路才是对的。
而对于中国来说,加强文化上的交流,是有利于推动中国的国际化进程的。
比如在纪录片的最后中,那个巴基斯坦女孩何瑞玛说,希望毕业以后能从事和中国机构打交道的工作。
无论是亚投行的壮大,还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都需要国际间的合作,更关键的是需要有具体干事的人。
而那些曾经在中国留学过的外国学生,未来会成为推动中国“走出去”的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
除此之外,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
仅仅是北京,每年来访的外国人就超过了三百万人次,长期居住在北京的外国人超过二十万。
这些在中国定居的外国人又会把中国的文化带回自己的家族,自己的同事,自己的国家。
对于老锣和江森海来说,中国是他们的第二故乡。
银行家哈西博则说,自己的老大(大儿子)现在9岁,他在中国学习汉语,也许再过20年以后,孩子会被派到北京来工作。
而韩杰已经把北京当成了自己的家:
“北京是我的家吗?
我什么时候回家?
有没有想老家啊?
什么时候回去,有那个想法吗?
(我)一天至少听到一次这个问题。
我已经到家了,这就是我的家。
我不是中国人,但我是北京人。”
我之前在吴军老师的专栏中看到一个观点:
  • 硬实力可以改变软实力,但这需要时间,而只有软实力没有硬实力,早晚是要被淘汰的。
时间会验证这个观点。
对于标题中的这个问题:在老外眼里,中国真的变强大了吗?
其实你从Quora 上的话题就可以看出,依然有大量没有接触过中国的老外,对中国抱有一种偏见。
但是那些人怎么看中国,其实一点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做强做大自己,打造自己的硬实力,并把更多的的人卷入到中国的体系之中(亚投行,一带一路等),让中国进入到国际化的进程之中。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都是作为一个强大的大统一国家存在并影响着世界的。
我相信中国终究会重新回到它本来就应该在的那个位置。
而我们这一代人,也会成为见证中国复兴的一代人。
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进来,而这一切也需要我们做好准备,以包容和不卑不亢的心态去面对和迎接他们(当然,前提是通过合法渠道来的)
05
最后再安利一下《hello , 北京》这部纪录片。
就我个人的观影体验来看,它带给我一种很平静很舒适的感觉。
在这份平静和舒适中,我开始思考工作和生活的意义,思考该怎样去守护好自己的家庭,对我的人生观还是有一些启发的。
只是,作为一部纪录片,它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它只有真实的记录,它和商业电影没什么可比性。
按照制片人毛成胜的话说,“能在院线上映已经算是很不容易了”。
所以这部片子大概率会成为一部叫好不叫座的电影。
但我还是希望它能够获得好的票房。
现在这部纪录片已经上映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点击下面的小程序,进入购买页面,
这也算是你我对纪录片的一种支持。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电影票👇
- 广告 -
纪录片要能持续做下去,需要制片人的情怀,更需要观众的支持,因为靠情怀的亏本买卖是难以持续的。
毛成胜说:“期待(票房)达标后能将这个《HELLO+城市》系列记录电影继续做下去。”
我希望他能获得成功。
也希望他的成功能激励更多的电影人去制作优良的人文记录电影。
这是一种良性循环,是电影人和观众的一种双赢。
最后,祝各位观影愉快!

P.s
知乎上还有一些有趣的留言,比如有外国人以为“饿了么”是一家店,里面什么吃的都有,还可以叫外卖。(不知道美团看到作何感想……)


还有人留言说,他们公司的老外抗议中国不给他们发绿卡……
若干年后,或许中国的绿卡也会非常吃香吧。

缓缓君:985高校工科男,时代华语图书签约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观点;有一点理性,也有一点温度,已出版《我就喜欢这样的你》。公众号:缓缓说(huanhuanshuo520)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