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世界卫生统计报告》中提到:全球每年约有5800万人死亡。
正当你看完上面这句话后,就已经有人离开了这个世界。
可以说,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的艰难课题。
它每天都在真真切切的发生,影响着我们的一切。
在墨西哥有一个专门为纪念死去的人而举行的亡灵节。
节日上,不管男女老少,都戴着面具,穿上印着白骨的鬼怪衣服,在街上招摇过市,他们欢乐地庆祝着,表示欢迎亡灵归来。
然而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死亡一直是最忌讳的话题。
对许多人而言,它象征着悲伤、离别,甚至是不详。
我们就像埋头在沙子里的鸵鸟,试图逃避对它的恐惧。
但是,死亡真的那么可怕吗?
我想,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对待死亡。
有位肿瘤科医生朋友曾和我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90岁的老人癌症晚期入院,经过检查,他们都认为老人到这个年龄没必要再遭罪,开点药,减轻痛苦,回家享几天福才是最好的。
但是家人心想着尽孝道,为了老人能多活些日子,坚持要让老人接受治疗。
当插呼吸管的时候,老人看上去已经软弱无力的手,忽然握紧了拳头,喉咙里清晰地发出“不要”的声音。
然而,他并没有对自己生命说“不”的权利,呼吸管还是无情地插入了他的呼吸道。
好几次老人有意识的时候,都哀求着医生让他去死。
亲人们无法理解,只把这当作是老人的任性和糊涂。
医生也没有这个权利,只能眼睁睁看着老人承受无法言说的痛苦。
有人说过,人生结局只有两种:插管的和不插管的。
对于这种患病老人来说,最不幸的结局,便是插管后漫长而痛苦的死亡过程。
可很多人并不明白当事人的感受,面对濒死的亲人,他们的态度更多是,要坚持下去,好死不如赖活着,你一定要给我战胜它。
让人遗憾的是,这一边是临死前被病痛折磨得失去意志,另一边是不甘让亲人就这样撒手而去。
最后,彼此都没有温情的告别,更没有掏心的谈话与暖心的回忆,有的只是彼此的失望和痛苦。
而这,是我们与死亡最大的误会,也是死亡造就的最坏结果。
关于对死亡最深刻的体会,是我8岁的时候,奶奶脑溢血意外去世。
就在出事前一周,奶奶才刚带我去了游乐场,回到家还笑呵呵对我说,下周还带我玩。
可当我被带去奶奶病床前时,没有一个大人告诉我,奶奶已经生命垂危了,我完全不知道,那是最后一面。
我被匆匆带去,匆匆带走,根本来不及和她告别。
大人们更像是商量好了一样瞒着我,他们眼神飘忽,对此避而不谈。
以为把我和死亡隔离是对我的保护,却不知道,伤害我的恰恰是这种做法。
直到最后奶奶遗体被送去火葬场,我自己才真正意识到,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在那一刻起,我再也见不到她了。
再也没有人带我去游乐场,偷偷给我买爱吃的零食了。
即便如此,我一直还是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那段时间,我经常往奶奶生前住的房子跑,看着她生前的物件,有时候在里面一呆就是一天。
甚至我会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把奶奶遗照大相框藏在书包里,每天背着上学,只有这样我才会觉得奶奶还陪在我身边。
谁能料到呢,人世间一个离别,我用了20年来接受。
即使到长大成人,我的内心深处,依然对当初父母的做法一直耿耿于怀。
更可怕的是,我不知道如何面对死亡,我视它为最恐怖的恶魔,害怕它什么时候又突然夺走我亲近的人,害怕那时候的我承受不住,随时都可能会崩溃。
于是我也开始像大人们一样对死亡绝口不谈。
直到前年,我看了《寻梦环游记》。
里面提到的Final Death,说人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这一点在那一刻深深改变了我。
那一刻我明白我的家人和米格的家人性质上是一样的,因为自己被某种事物伤害过,就以为让孩子不接触这种事物,就是最好的安排。
但正是这样的想法,让我们一代又一代人走进对待死亡的误区。
亲人离开的事实,我们肯定难以接受,但肉体的离开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懂得,只要对他们的爱还在,逝去的人就不会真正离开。
所谓面对死亡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学会和死亡和解。
就如作家余华说的: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毕竟那些逝去的亲人,也不愿意看到我们终日活在懊悔里,止步不前。
更不希望我们对于他们离开的事实,变得讳莫如深。
很多时候,死亡的可怕之处不是摧毁人们的身体,而是在于人们失去了尊严,一个人孤零零地离开。
所以当死亡无法避免时,有质量的离开,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
我想这也是现在许多临终关怀机构存在的意义。
在一部叫《生命里》的纪录片里,就展现了临终关怀医疗站背后不为人们所知的一面。
里面老教授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我。
他因为直肠癌割掉了直肠,因此日夜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病痛。
可由于儿子不照顾,老伴又不知道怎么护理造瘘,导致他浑身上下散发着恶臭。
在送来临终关乎病房时,护工发现老教授的头发都黏成一坨,指甲里都是大便,背上更是长满了褥疮。
临终关怀站的护工给他剪了指甲,仔细洗了澡,换上了干净的衣服。
那天下午,老人很开心。
很久不愿意吃东西他叫家人给他买了馄饨,而老教授也在吃完馄饨没几天后,平静地离开了。
记得林清玄说过一句话:
如果人能快乐地归去,死亡就不能杀人,反而是人杀掉了死亡。
因为临终关怀站的善待,帮助老教授战胜了死亡,保留了他人生最后一点体面,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
其实很多老人除了希望体面的离开外,他们还希望最后的日子有人能陪在身边。
记录片里还有一位名叫汪明昌老人,从知道自己胃癌晚期后,就住进了临终关怀医疗站。
面对死亡他很淡然,早早就写好遗嘱,并要求家人后事一切从简。
但令我想不到的是,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竟最害怕一个人待着。
所以在病房的那段时间,他最期待就是志愿者来临终关怀站的日子。
在这天,平时不太说话的他,会给志愿者吹他最爱葫芦丝,给志愿者说他和爱人的故事。
这些志愿者的陪伴对他来说就是生命里最后一道光。
志愿者们也在用自己的善意,陪走汪明昌过人生的最后一公里,用行动告诉他:
你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人间值得,你也值得。
如果我们都能学会尊重死亡,尊重当事人的选择,陪伴他们好好享受人生最后一公里,我想那才是真正告别他们的最好方式。
让他们可以不留遗憾的离开,更让他们可以笑着和我们说再见。

写在最后

小时候,我们和父母去参加葬礼,都是躲在大人的身后。
如果我们好奇提一下死亡的话题就会被他们训斥。
大人们害怕,长大后我们也跟着害怕。
就如《西藏生死书》里说: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
我们没有意识到,其实死亡是生命的回照,是生的反面,更是生的补充。
如果有一天,我们可以不害怕谈论死亡,而选择去尊重和理解死亡。
去做我们能做的,也懂得放下我们不该做的。
那么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才不会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
才能平和的对彼此说一声:“别难过,让我们好好说一声再见。
End
编辑:四毛
插图:网络
歌曲:remember me
留言聊一聊
#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因为喜欢 关注我们
往期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