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一起科学轻松育儿
前段时间,我一个人出门旅行,老公带娃了。这不是老公第一次带娃,之前有过几次经历,老公带娃几天就把我辛苦给小D建立的好习惯破坏掉。那时,每次出门我都会碎碎念很多育儿道理,但完全没用,回来后老公直接回我一句,真带起娃了,哪记得那么多啊。
这次我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出发前自己就在琢磨,我已经把很多育儿道理内化了,所以自己觉得特别简单的,对于老公来说可能就是很难。因此,我这次改变策略了,不再叮嘱他育儿大道理,而是和老公分享了这样五句话,告诉他要多说。

这是小D自己的事!
我们华人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会缺少“界限”的意识。在带娃这件事上,我们更容易打着爱的名义而不断地越界。这是我第一句分享给老公的话。我告诉他,当他想要帮助小D时,不妨先停一下,和她说这句话,给她再自己试一试的机会。
这句话其实不仅仅是对孩子说的,更多的是对我们自己说的。当我们说出这句话时,是在提醒自己“界限”。小的时候,我们觉得孩子小,很多事情都包办代替了;长大后,我们还会继续不放心,于是就会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不喜欢这个专业,父母偏要我读。我想去XX城市上班,但家里不让。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设立界限,是我们父母的思维转变。这不仅仅在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更多的是在要求我们做回父母而不是保姆。

我们一起试试吧!
和老公分享完第一句话后,老公就问,那遇到真的是她无法完成的事怎么办呢?这就是我要分享的第二句话。我不记得是RIE还是蒙氏的一个教育理念(其实哪个派系真的不重要)就是support kids to do it themselves(帮助孩子自己做到)。这里有两个特别重要的关键词:帮助、自己。
我常常在早教班或者游乐场见到过这样的父母,为了鼓励孩子尝试他们不敢尝试的项目,一个劲地在一旁说,“你去啊,没事的,你可以的,试试看啊!”越是这样鼓励,孩子反而把父母抓得越紧。为什么呢?因为孩子自己对自己能力是有评估的,她能知道父母要她做的事情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或者只是因为以前没试过,所以没有自信自己可以做到)。这类父母的确明白了要让孩子“自己”做到,但是他们忘记了父母的角色是“帮助”。
所以我从来不和小D说“你去试试”,而是说“我们一起试试”。这个一字之差体现的态度完全是不一样的,我让小D知道,这的确有点困难,但是妈妈会帮助你完成,而且妈妈相信你是可以做到的。

我知道你很难过,爸爸陪着你,直到你冷静下来。
以前老公带娃的经历中,他最头疼的是小D的哭闹,用他的话说,小D是小身体大能量,常常哭声可以穿越几个街道。所以每次只要小D哭了,他就变着法子哄,就是希望她可以不哭。孩子也是很“精”的啊,小D马上就明白了该怎么“操纵”自己的爸爸。因此这是我分享的第三句话。
我们作为成年人一天中也有情绪起伏,也有开心沮丧的时刻,这太正常了。但是放到孩子身上,我们很多成年人就会不自觉地不允许孩子哭。我就见过我侄子,一哭,家里六口大人全部第一时间围着他,有表演跳舞的,有拿玩具的,有喂零食的,也有特别奇葩说”再哭外公不喜欢了“这样的话了,但唯独没人去了解孩子到底为什么哭。理解孩子,比不许哭重要太多了。
当孩子哭的时候,尝试理解她的情绪,”我知道你很难过/愤怒/沮丧”,
通过命名情绪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情绪,也是给我们一个缓冲的时间去了解孩子到底怎么了。
情绪是需要一段时间自我消化的,给予孩子时间让她去体会自己的情绪,也就是说孩子哭的时候我们只要静静地陪着就好了,让她知道她是安全的,是可以畅快地哭一下。
所有的安慰或者教育都等孩子哭完了,平静了再做。

哦,真的啊,再和我多说说
小D大概从1岁半开始变成了小话痨,一点不夸张,从睁眼开始可以一直说啊说,一直到晚上睡觉。但2岁的孩子每天说的话除了有我们听得懂的话,更多的还有很多“火星语”。我之前分享过语言启蒙怎么做里就强调过,要对孩子的语言有反馈,当孩子感受到关注后,他们就会越发想要表达,这就是一个正向循环。
但很多家长(包括我自己),孩子越大了就疏于保持这个好习惯了。后来,我就是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多关注小D的语言。每次当小D叽里呱啦说一大串时,我就会这样和她说,试着理解她想表达的意思,还会适当地帮助矫正,“哦,原来你是想说汽车啊,对,那是汽车,汽车出发了,我们去海滩”。 当我们对孩子说的话感兴趣时,我们不仅是在启蒙语言,也是在源源不断地给予孩子安全感,让她知道自己没被忽视。

我爱你
这句话的意义不用我多说了吧,不仅是孩子,每个人都需要感受到爱。但我们父母这代感情表达是很内敛的,导致我们自己当了父母后也会觉得爱是不需要表达的,行动就说明了一切。其实真的不是这样的,爱需要表达出来的,不仅需要让孩子感受到,也要让孩子听到。
当我们向孩子表达爱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教孩子如何表达爱。这次,老公就和我说,每天带2岁好动的小D感觉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但是每晚睡前,当他去拥抱小D说“我爱你”时,小D也总会说,“埃泥,埃泥,窝埃泥!”那时就觉得再累都是值得的。特别喜欢老公分享的这个例子,因为我感受到了爱是在流动的。

这就是我和老公分享的五句话,根据队友使用下来的反馈,要比之前几次我唠唠叨叨说很多育儿道理要简单容易很多,更便于他的执行。他的使用感受倒也让我想到了,很多职场妈妈都会和说,老人队友不会带娃,根本无法贯彻自己的育儿方针。
很多时候也有可能是我们自己也没有真正理解这些大道理,模模糊糊说给家人听,家人听得也一知半解,那自然就无法执行了。下次,再要和家人分享时,不妨先做个翻译官,把难懂的、书面的育儿道理变成这样接地气的“怎么说”吧。
控制我们可以控制的,改变我们可以改变的,影响我们可以影响的。
大J叨叨叨
再来和大家汇报一下小D上幼儿园的进程,上周五我已经离开教室了,小D总体来说还行,有过一两次小小的流眼泪,但马上就自我调节了。小D的认知老师也去课堂观察了小D,我和认知老师还和小D幼儿园的老师开了会,制定了一些行动计划,总的宗旨就是如何帮助小D自己完成更多。
这段时间我特别累,因为一直在观察思考,之前几天在课堂时,我还观察了几个其他孩子,还给老师一些建议(打下这段,我自己也不由自主翻了一个白眼,瞎操心命啊)。几个老师还以为我也是搞这方面工作的呢,自然很容易和她们建立了联系,聊了不少,又感觉打开了一个新天地在学习。两年前,我因为女儿不得不学习育儿,但两年后我突然发现,自己真的很喜欢幼教:)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直接看文章

大J,坐标纽约,曾经知名外企经理,现全职妈妈。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没有理论翻译,只有在儿医指导下的实践心得和运用企业带人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

微信公众号:大J小D(jiayoubaobao2015,加油宝宝的拼音)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我原创的百篇育儿心得文章一网打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