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庭育儿
解决1000万家庭99%的育儿难题
你看干货文章,娃听哄睡故事,戳左边绿色按钮

科大大独家出品,爱我就把我转
最近“聪明药”大行其道,许多人服用学习更高效了,工作也更有成就。然而,科大大看到这样一条新闻……
图中男孩直播吃“聪明药”的整个过程,像过量吸毒现场,令人毛骨悚然……
“聪明药”究竟为何方神圣?吃了能帮助孩子提高记忆力?这真是隐形毒品?
科大大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揭示“聪明药”的真面目~
聪明药(利他林)
主要成分哌醋甲酯,中枢兴奋药,直接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原理与冰毒的主要成分苯丙胺相似,药效较冰毒弱。
属国家严格管控的第一类精神药品。儿童长期应用可产生食欲减退、失眠、偶见腹痛、心动过速和过敏。长时间、大剂量服用还会成瘾。
利他林是通过兴奋中枢来提高注意力,不能增进人的记忆力和分析能力,遑论提高智力!
主要用于治疗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我们通常称之为“多动症”。这并不是什么补脑圣品,是“治病用的药”!
其他“聪明药”
网传“聪明药”还有含“苯丙胺”的阿得拉和莫达非尼。
苯丙胺稍微再“修饰”一下,就是传说中的——冰毒,这意味着什么,不必多说。苯丙胺同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不可私购。
阿得拉 & 莫达非尼
阿得拉本身可作为ADHD辅助用药,但成瘾性高、易制毒,在我国未批准上市。
莫达非尼能促进觉醒,但长期使用会导致抑郁、狂躁等精神问题。
这些“聪明药”无一能让人变聪明,不仅如此,还会让人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形成没它们不行的恶性循环。
话说回来,利他林确实又是“治疗多动症”的药,这可怎么办?
多动 or 多动症?
① 坐不住、到处跑
 整天耸鼻子,各种小动作
 做作业就摸摸这、玩玩那
科大大汇总了多动症宝宝的几大典型特征,先来对一对。
什么?对完此图不禁怀疑人生?
一或几个症状,不足以判定宝宝患有多动症。即便有许多相似之处,多动和多动症之间也有很大区别。
只有任何时候都无法专心、难以安静和冲动都达到诊断标准,才能诊断宝宝为多动症。
遗传因素、疾病、妊娠期因素,等等,都有可能导致多动症,有时并非教育原因导致。
婴幼儿期异常表现
多动症一般发展规律,是3~4岁时表现出冲动多动症状,学龄期出现注意力问题。5岁以下的孩子很难确诊为多动症。
但由于多动症成因复杂,不排除遗传因素。
如排除其他疾病后,如宝宝仍对视觉、听觉刺激等特别敏感;常常大声哭、叫;容易激动等,应当有所警惕。
多动➩其他疾病,过敏性鼻炎
有时会伴有耳朵痒、咳嗽、多动或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日常生活
多动症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等,部分孩子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所以,越早治疗对孩子的影响程度越低。

利他林,吃还是不吃 ? 
利他林确实是用来治疗多动症的,孩子是否多动症则要经过严格的医学检测。
任何精神类药物,服用或不服用;药量多少;什么时候停药,务必遵医嘱,不要道听途说或从网上购买!
许多人药物成瘾的原因是长时间超量使用,或想借助此类药物达到其他目的。
家庭教养需注意
① 认真做作业时,偶尔采用关注法,给孩子鼓励;
② 发问时,不直接回答,而是用启发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
③ 完成某事时,不要在旁唠叨或发出其他干扰的声响;  
④ 家庭作业或其他任务,让孩子分步完成;
⑤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
除了家庭教养以外,一定要和学校、老师沟通:多动症是一种疾病,不应该歧视。教育孩子时不应打骂,以免加重精神创伤。
多动症预防
大多宝宝坐不住、到处跑是成长的正常过程。好动是常态,成长有时需要耐心等待,宝爸妈们莫要过分焦虑。
至于做作业困难户嘛,多半是对做作业这事儿没兴趣……
培养宝宝注意力 
一起玩游戏,借此提高宝宝对某事的专注度,拉长专注时间。
如宝宝喜欢画画,给TA充足的空间,也可以和TA一起画;适量的运动,丰富的生活,可以让宝宝宣泄旺盛的精力。
饮食起居要防“铅”
铅中毒是引发多动症的原因之一,铅中毒儿童存在注意力上的缺陷。
① 避免给宝宝吃含铅食物,如皮蛋、爆米花、罐装食物等。
② 餐具挑选要正规,颜值(五颜六色)不重要。 
③ 购买合规水龙头,喝水、做饭不用晨起放的水。 
④ 尽量避免使用美白产品,或做好清洁后再接触宝宝。
⑤ 均衡营养,钙、铁、维生素等物质缺一不可。
避免高压环境
多鼓励少压力,适当鼓励和肯定,让宝宝学会坚持。
耐心面对宝宝的学习问题,宝宝学不会的时候,不要说“宝宝笨”“怎么这都不会”“你是不是傻”等。
不在宝宝面前吵架,温馨良好的家庭环境更利于宝宝成长。用行动表现出冲动和争吵无法解决问题,给宝宝树立榜样。
可点击放大查看
随堂考
关于多动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喜欢的事情可以专心
B 总是精力旺盛,难以安静
C 冲动,没有耐心
答完题不算完,别忘了右上角转发↗↗
更多文章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