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方女王
1990年北京的冬天,分外寒冷。
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的杨澜,只身来到央视参加《正大综艺》主持人选拔。台下评委看着她,不太友好地问道:“你觉得自己漂亮吗?”
面对此情此景,杨澜不紧不慢地回答:
“我不算漂亮,但也不丑,我觉得自己挺有气质的。为什么女孩子一定要漂亮?做主持人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见解,不是吗?”
凭借出众的气质与谈吐,她赢得了评委的青睐,也被上亿观众所熟知。
每一次出场都是略施粉黛,甚少修饰。端庄自持的面孔,恰到好处的微笑,温柔似水的眼神,是许多人对于杨澜的认知。
也正因这种温文尔雅的特质,让她长期以来与主流娱乐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不远不近地遥望声色犬马的名利场。
杨澜五十余载的人生,正如她曾说过的那般:
“比进入他人的世界更重要的是,打开自己的世界。”

杨澜身上被赋予了无数个标签:资深媒体人、知名主持人、慈善家、企业家、申奥大使、畅销书作家……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女性之一。
这些荣光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后天真实的努力所得。
故事的开始要回到久远的五十一年前。
1968年3月31日,乍暖还寒时节,杨澜出生于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母都是大学老师,自小她便耳熏目染,喜欢读书,深知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双手,方可得到。
从出生到十岁,她一直在上海的外婆家度过。
外婆颇为大胆,不仅不肯裹脚,还逃掉了父母包办的婚姻,独自到外地闯荡。当时梳着羊角辫的杨澜,在个性外婆的关怀下,慢慢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她自小就被严格要求,自上学起,即使是寒暑假,也要在家里读书学习。
在别的小孩疯玩时,她泡在题海里,随便出一道题,都可以知道在哪一页。
在许多人眼里,杨澜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1986年,她凭借出色的成绩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四年后获英美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杨澜在面试中脱颖而出,进入了《正大综艺》,开始与姜昆搭档主持节目。在这里,她发光发热,渐渐地寻到了自己的位置。
杨澜这个名字,在她主持《正大综艺》的那四年家喻户晓,甚至还凭借出色的能力获得了中国第一届主持人金话筒奖。
1993年,杨澜身为央视记者,作为申奥大使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
“700年前,马可波罗即将离去时,人们问他,你所描绘的那个叫中国的遥远而美丽的国度,到底是不是真的?
马可波罗回答说:我告诉你们的,不及我看到的一半。
实际上,我能够在今天向诸位展示的,也仅仅是正在等候你们的北京的一隅,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到我们中间来吧。”
这段动人的话语让大家记住了杨澜,也让世界记住了中国。可是最终申奥失败,这让她陷入了沉思。
“当时的我强烈感觉到自己不过是一只井底之蛙,对外部的世界了解实在太少。人活这一辈子,我不想只做一个喉舌,还是希望对这个世界能有些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没人知道,那时的杨澜,已经在内心做出了足以改变她一生的重要决定。
央视这个舞台是令许多女孩望尘莫及的巨大机遇,《正大综艺》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综艺节目,收视率也一直很好。可正当事业如日中天之际,她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离开央视,出国留学。
随波逐流是弱者的惯性,主宰命运却是强者的选择。
从一开始,杨澜就不在意人生的得失,骨子里的清醒是她的某种宿命。

“如果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没有勇气去追求一把,那人生还有什么乐趣?”
杨澜深知自己缺乏的是什么,毅然决然地选择去充实自己,期望成为更优秀的人。
有时,退一步,能看见更广阔的天空,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却没有这种破釜沉舟的勇气。
杨澜辞去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后,独自远赴美国读书。经历了那漫长的夜晚,十几个小时横跨太平洋的奔波,她第一次感受到乡愁为何物。
身处异国他乡,她心无旁骛,安于简单的开始了人生的另一阶段,每天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一心读书。
每天学习到凌晨两点,夜深人静时偶然抬头,陪伴她的只有过道里的老鼠。
事实证明,没有什么信手拈来,有的只是破釜沉舟般的投入。
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她与制片人莫利斯·莫米德共同导演了纪录片《2000年那一班》,在当地电视网黄金档面向全美播出,创下了亚洲主持人进入美国主流媒体的先河。
那一年,她才28岁。
当时,美国许多电视台邀请她出境做记者。面对诱人的机会,杨澜婉言拒绝了,因为她热衷于文化。
如两年前一样,杨澜又一次做出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选择了回国发展。
有格局的人,从来不会登上一个小峰顶就躺在功劳薄上酣睡。
她从来都是敢想敢做,敢为自己做出的每一个决定负责:
“年轻时最重要的资本不是青春与美貌,而是你拥有犯错的机会,不要为青春留白。如果年轻时不去追随梦想,为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冒一次险,那青春将是多么苍白。”
回国后,她选择进入凤凰卫视,随即创办了《杨澜访谈录》,成为国内首档高端访谈节目。
杨澜尽管身兼各种头衔,但她目前做得最多的,依旧是自己最喜爱的一线主持采访工作。入行至今,她采访过近一千个知名人物。
从国家元首到艺术家,从企业家到学者,杨澜试图通过文化媒体来记录时代的样貌。
后来她回忆自己在电视行业黄金30年的经历:“在那个环境下,虽然没有人能够保证你成功,但你开始有权利去尝试失败。这也是一种自由。”
杨澜采访过的每个人都是鲜活的生命,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面孔,命运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不尽相同的烙印。
在她心里,如果做节目还停留在讲述所谓的“成功故事”,也就失去了对人性更深层的了解和体会,最终归于浅薄。
有次,她采访基辛格博士,时间只有半个小时,杨澜却把他的所有博士论文看了个遍。
对此,她说,“读那么多东西,也并不一定用到,但只是为了不问愚蠢的问题而已。”
媒体三十年,杨澜不断迈出步伐,亦回顾旧日向往。没人能成为她的参照,永远只跟自己比较。
她仍会在每一次采访之前,感到紧张与兴奋。节目成功后,那种成就感与快乐也依旧如初。
杨澜与人对话的过程中,你看不到她的咄咄逼人,看不到她的头角峥嵘。
唯有温柔且执拗地坚持,但她的立场不为潮流所裹挟,不为他人而改变。

知乎上有人问:什么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
有人回答说: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从采访、主持到各种社会活动,在大多数人眼中,杨澜无疑是完美的。伴随着成功,忙碌已经成为她的一种生活状态。
1996年,杨澜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忙于学校的课业加上怀孕,令她疲惫不堪。
即使是怀孕期间,她也没有让自己闲下来。
“我觉得人都是会被自我期待和社会期待的双重裹挟的,年年的新年愿望都是慢下来,可是年年希望,年年失望。负重前行是我目前的一种人生写照。”
从《杨澜访谈录》的知性,到《天下女人》的诙谐,三十多年,她曾站在世界的舞台,也有过艰辛和失败。
因为热爱,她一直在路上。
人生从来不是规划出来的,杨澜一直敢于放弃别人觉得很难得到的东西与机会,纵使对于未来将要得到的结果完全是未知的,她也甘愿冒险。
从不满足于当下的成就,期待有一种更大的自由度。就算失败了,那又怎样。
大家都以为杨澜最大的魅力是温良,其实,她真正的美来自于不为欲望所奴役,从不随波逐流,坦然做自己。
有些人做文化是为了赚钱,而她赚钱是为了做文化。
2015年底,在人工智能还未进入到广为讨论阶段时,《探寻人工智能》纪录片就已立项。
在当时,这个节目并不被看好,甚至没有拉到赞助。很多赞助商问:“这会有人看吗?”“这是不是太专业了?”“人工智能大众都不会想要了解,这个选题过于前沿性了。”
面对窘状,杨澜选择让自己公司投资来做。
哪怕不是当下最时髦的事情,她也要去尝试。在商业与文化的平衡上,总有一些艰难的选择,所幸她坚持下来了。
如果对三十年前的自己说一句话,她说:“我知道你很不容易,也不知道往哪走,但是不要慌,慢慢你就会看清远方的道路。”
在流量为王的嘈杂时代,杨澜早已和自己的野心和解。
敢为人先,亦能从容前行。

古语道:五十而知天命。
杨澜认为当下的人对年龄有一种迷思,所谓五十知天命,并不是知道有什么天大的使命,而是有自知之明。
一次采访中,有人问五十岁的杨澜:“你愿意付出什么代价回到18岁吗?”
毋庸置疑,她的答案是不愿意。
在杨澜的内心,十八岁有勇气,有热情,有充满胶原蛋白的皮肤,但也有对自己的怀疑,对世界的惶恐,对着心仪的男生不敢表白的尴尬。
如果以可能性来定义青春的价值,我们的人生随时都会有新的可能性。即使我们到了五十八岁,依然有勇气。
杨澜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曾经在一次演讲中,她说过的那段话堪称经典:
“有人会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
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若有沉静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杨澜让我们得知面对世俗之见,唯有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才能不被左右。
在她的生命旅程中,自问的问题可能比问他人的问题更重要,简单的问题比复杂的问题更重要。
比如,“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我往何处去?”“我快乐吗?”
关于婚姻与家庭,杨澜也拥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她鼓励女性去找到自己的真正所爱,无论是你的兴趣还是你爱的人。
吴征不仅仅只是杨澜的丈夫,更多的时候两个人是知己、是有着共同追求的战友。
在杨澜和吴征牵手走过的20年里,两个人还保持着相恋时最初的浪漫,一同牵手游过了很多国家。
她甚至还为丈夫吴征写了一本书,书名被命名为——《世界很大,幸好有你》,她在扉页上赫然写着: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丈夫吴征,纪念结婚二十年一起看世界的日子。”

没有什么准确的语言可以为我们描述出人生的况味。
世人都把生命当作趟过深坑的长路,却忘了它其实是向上爬的阶梯,从不驻足从不依靠,才是活着的意义。
就如《阿飞正传》中张国荣说的最后一句台词:
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一直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就是它死亡的时候。
走过半生,依然可以看见杨澜那张宠辱不惊的脸上,满是少女般的勇气与执着。
阅历带给她云淡风轻,又拥有尘埃尚未落定的冲劲儿。
她就像一株芦苇,柔软细腻的外表下,裹藏着一个不易折断的灵魂。
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女。
部分资料来源:
十点人物志:《50岁的杨澜说:我才不要重返18岁》
十点读书:《杨澜:什么样的女人,才算真正见过世面?》
砍柴书院:《杨澜:我人生的所有改变,都从放弃“铁饭碗”开始〉
鲁豫有约:专访杨澜
百度百科、光明网-《光明日报》
图片来源:网络、视觉中国

—The End—
往期文章精选
看更多深度人物故事
请长按下方图片扫码关注
最 人 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