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的原创个人公众号
0-3岁的
育儿百科全书
教你像美国妈妈一样
轻松带娃

育儿鸡汤文里,总是少不得对于“听话”这件事的批判,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热门文章:
孩子,我宁愿你不那么听话
听话的孩子,活得太惨
养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挺好的!
看多了这种文章,感觉好像孩子比较听话反而是家长教育的失败一样。
于是很多父母就觉得孩子不听话也没什么问题,有个性有主见嘛,尊重天性嘛,很骄傲啊!可等到孩子上幼儿园的年龄,就发现不对了。
橙子前一阵子就看过一个读者的提问留言:
现在很想很急切知道我家宝贝马上上幼儿园了,每次去园里听亲子课,其他宝宝都是非常认真的听课,配合,学动作,只有我家宝宝关注点总是其他地方,爬桌子,钻桌子,站小椅子,大声说话,不听老师任何指令,很是尴尬。特别想知道这是我平时带的问题还是宝宝性格问题。希望橙子帮帮我,感谢!
这个就是非常典型的“不听指令”问题,这样的表现,就没办法对他人的语言内容集中注意力,不但会给给老师造成困扰,更没办法交到朋友,也会他导致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的困难,相信这也不是家长们想要看到的结果。
其实,对孩子的教育倡导“爱与自由”,佛系得要命的美国父母乃至幼儿园学校,也会非常强调培养孩子“follow direction”(听从指令),“well listen”(善于倾听)的能力,直译成中文,其实就是“听话”的意思。但是时至今日,中文里“听话”这两个字已经被严重扭曲了含义,很多家长和孩子说“你要听话”的时候,他的实际意思其实是“你要服从”,实际上是用家长身份压制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很多文章里倡导的,让孩子别那么听话,实际意思是,让孩子不要太习惯于什么都服从,导致变成一个窝囊受气包,这个观点其实是没错的。但是,你一定不要误会,不要“凡事服从”,不等于“凡事不听”,让孩子成为一个有主见的,有独立人格的人,不代表着要容忍他目中无人,容忍他习惯忽略他人,容忍他不守规矩。
对于大人的指令,孩子可以有想法,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他绝对不可以“听而不闻”。要让孩子从一个只有本能的小动物,尽快的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更好的适应社会,从小训练孩子形成“倾听”和“听指令”的能力,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那么,怎样才能训练孩子“听话”呢?只是吼“你到底有没有在听啊!?”是没用的,日常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
1,以身作则,善于倾听孩子的声音
当你的孩子磕磕绊绊掺杂不清的想告诉你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有耐心听他说完,不要随便打断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
平时和包括孩子在内的家人说话的时候,也不要表现出心不在焉的状态,尤其一边刷手机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是非常差劲的榜样。
尊重是相互和对等的,你的行为是孩子模仿的范本,如果你想让孩子好好听你说话,你也一定要好好听他说话。只要孩子跟你说话,哪怕很没营养,你也要尽量给他注意力,就算不放下手里的事,也最好要有眼神接触和积极的声音肯定,让他知道你有在认真听。
如果你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孩子也同样会是。
2,给孩子清晰,且足够简单的指令
有的时候,孩子不听指令,是因为你的指令过于复杂,让他的大脑直接当机了。
譬如说:去洗手间洗个手拿上书包我们出门
这个指令看上去没几个字,却包含了很多指令,其实分解开应该是这样的:
1)去洗手间;
2)洗手;
3)拿书包;
4)到门口和我一起出门。
两岁左右的孩子只能处理两个指令,譬如,去洗手间洗个手。如果你再接着说,他可能就傻在那儿了。大多数孩子3岁以后,才可能会理解3步甚至更多步的指令。
所以,当你给孩子下达指令的时候,一定要熟悉孩子的认知水平,给他一个“足够简单”的指令,一次不要说太多,当他能做到能听两个指令没问题了,再给他更多步骤的指令。

关于如何发出指令才能让孩子听懂的问题,我以前还写过比较详细的一篇文章《总是觉得孩子不听话,可是你确定你说明白了嘛?》,强烈建议大家戳进去再看看。
3,奖励孩子“倾听”的行为
我在北美这边经常会听到老外的父母或者幼儿园老师会表扬孩子说:thanks for being such a good listener,意思其实相当于中国父母对孩子说“真听话,真乖”。
我觉得夸孩子“听话”“乖”,其实没有错,孩子其实是很希望能满足父母期待的,只需要注意,不要用“听话”或者“乖”这样的概念去绑架孩子,不允许他有不同想法,不允许他提出反对意见,总摆“大家长”的臭架子,就没什么问题。
如果你没法区分自己是在“鼓励”还是“绑架”,记住一个简单的标准:只用“听话”来表扬他,别用“不听话”来批评他,就可以了。
每次孩子照你的指令做得时候,就开心的夸他一句“诶!宝宝真听话”,强化他下一次听指令的欲望,是非常棒的管教方式。
4,父母自己言行合一
让孩子尊重你说的话,首先你要尊重自己说出来的话。
当你跟孩子说“这是最后两块饼干了”,那就真的只给孩子两块,孩子哭死也不能再给第三块。你说“你再尖叫我们就要离开这个公园”,孩子再喊你就要真的离开,不能用语言“唬弄”孩子,发出毫无力量的承诺或者威胁。
说话算数,言行合一,你的话才能掷地有声,孩子才能把你说的话当回事,要不然精明的孩子很快就会看穿你软弱的本质,不把你的话当回事,对自己有利的就听,不符合自己利益的就忽略,反正撒泼耍赖胡搅蛮缠也可以达到目的,为什么要听话呢?
5,亲子共读

很多孩子没法听指令是因为坐不住,注意力总是分散,这件事可以用“亲子共读”时间来训练:每天坚持给孩子阅读一些他喜欢的绘本书籍。当然,一开始你的孩子是不适应的,可能像是屁股长针一样,一刻都坐不住,一会趴着,一会儿跑来跑去,一会儿撅着屁股玩儿倒立,但是你要有耐心,坚持让孩子在你怀里或者身边坐好,再开始讲故事,如果发现孩子实在坐不住了,也不要强迫不要生气,立刻结束阅读就好。让阅读成为一种轻松愉快的体验。
只要你每天坚持,孩子能坐住的时间会越来越长的,一开始可能不到一分钟,然后就会坚持两分钟,五分钟,乃至十分钟甚至更长。
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的偏好,就算是十分优秀的绘本,也会有孩子不喜欢,如果孩子明显表现出没兴趣,千万不要强迫他听,尽量选择他会感兴趣的绘本,譬如我家毛头,只要绘本上有轮子就行,也是很好养。所以,培养孩子有个喜欢的事物,甚至追个动画明星,也是极好的啊!(参考阅读《你可能没意识到,小朋友有个迷恋的事物,那可是家长的福气》)
6,玩“指令游戏”
就这个游戏,以前的文章有贴过:
这种一边命令一边做示范的方式,是比较初级的,等孩子对各种命令指示比较熟悉了之后,就可以增加难度,只发出命令而不示范,时不时的和孩子玩一下,孩子可以坚持保持兴趣越久越好。
等到孩子对这种一般的“指令游戏”失去兴趣的时候,还可以再加一点挑战,也就是北美这边一个很经典的“国王说”(king says)游戏,其实也是指令游戏,只不过发出指令的时候,要遵循一个原则——只做“国王说”的动作。
如果妈妈说,国王说蹲下,你就可以蹲下。
如果妈妈只说,蹲下,没有国王说,你就千万不要蹲,蹲下就算失败
一开始要说得慢一点,简单一点,让孩子多成功几次,然后可以加快速度,出其不意,让孩子出点小错。也可以角色颠倒,让孩子发出国王说命令,你来听从指令做动作。
当然了,“国王”可以换成任何的身份,你也按照喜好换成“公主说”,“老师说”,“皇上说”,“莱德说”,都没问题。
这个游戏非常好,即可以训练孩子练习集中注意力,仔细听指令,又十分的有趣,可以玩得捧腹大笑。
也可以放音乐做游戏,你来控制音量开关,音乐一开就跳舞,关掉音乐就立即停下不动,游戏开始再继续跳舞,可以选择那种忽快忽慢的音乐,快的时候就跳得快,慢的时候就踮着脚尖慢慢走。更可以选择那种有指令的歌曲,譬如说拍手歌,教孩子跟着音乐里的指令拍拍手,跺跺脚,都属于这种指令训练。
其实也是很好的亲自游戏哦!可以变化多端,常玩常新。
当然,每个孩子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两岁左右的孩子,对指令时而能听时而不听的现象也很常见,需要慢慢训练,不要对孩子过于苛求,也不要过于焦虑,以上几点如果你都能努力去做,孩子会慢慢的越来越听话的。其实进幼儿园过集体生活,也会强化孩子听指令的能力,不要觉得孩子听从指令很可怜,这是他们社会化的必经途径,毕竟上了学之后,他们要听从更多更多的指令才能集中注意力好好学习不是吗。
最后,还是要提醒一下,如果你觉得你一两岁的孩子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面,听从指令都格外困难,听而不闻的现象过于严重,也不要掉以轻心,也许孩子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沟通障碍”,可能属于自闭症谱系,需要比较专业的训练才能形成沟通能力,具体可以参看这篇《我家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的笨孩子,会是自闭症儿童吗?》自查一下,情况严重的话还是积极求助专业机构。
我们当然希望孩子能精神独立,有主见,坚持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的主人,但这并不代表就可以不听话没关系,因为规矩要先立再破,你总要先教孩子了解规则,遵守规则,再来告诉他规则的例外情况。
学龄前的小娃,主要的任务还是“学做人”,“听话”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娃儿将来能更快的适应集体生活,咱们还是尽早的积极操练起来吧。
朋友们,如果大家喜欢橙子就把【说说咱家娃】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橙子的文章啦,设置很简单,参照下图操作就可以。

养娃路上总有新挑战,
让橙子带你一路通关!
《新手妈妈通关指南》
正在热卖中!
书中收录了橙子写的最受欢迎,
最能帮助到新妈妈的文章。
长按下方二维码就能立即去下单啦!
👇👇👇
说说咱家娃
作者|橙子
教育硕士,旅居北美
曾经是学理科的女文青
现在是爱码字的全职妈妈
7岁大宝毛头难养难搞
4岁二宝果果天使乖乖
长按二维码关注
ID:mykidsstory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