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6月一个萧瑟的夜晚,清华大学南城府街的刚秉庙,一代名儒王国维的葬礼正在举行。他的投湖自尽,无异于在清华投下了一颗威力巨大的炸弹,震得人肝肠寸断。
清华师生们纷纷赶到那个悲伤的地方,面容哀戚,眼含热泪,向泰斗做最后的告别。
王国维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就当曹云祥校长、梅贻琦教务长以及吴宓、陈达、梁启超、梁漱溟等教授西服齐整,弯下腰身向遗体鞠躬之时,一个中年男子现身了。他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径直而来。
紧接着,在场所有人都看到了意外的一幕:
这名男子步履沉重地来到灵前,缓缓撩起长衫的下摆,双膝跪地,将头颅重重磕在砖地上,反复多次,发出沉闷的声响。
这个人,在向死者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而他,正是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被誉为“三百年一遇的奇才”的陈寅恪。
陈寅恪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这是陈寅恪第一次当众下跪。时至今日,清华学子回想起那个场景,都能感到一种蕴于苍凉中的热血,陈教授那骨头触地的姿势,流露出的是对王国维文化精神最深的理解。
两年后,在陈寅恪为王国维纪念碑所题写的碑文中,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鞭辟入里地给老先生的一生画上了句点。
或许那个时候的陈寅恪并不会预料到,自己一生的风骨与悲怆也将与这句话紧密相连。
精通十几种语言的清华教授
却连一个大学文凭也没有
当人们提起清华大学国学院教授陈寅恪,最常想到的,可能就是他的博学。
有人说,陈寅恪精通三十多种语言,博古通今,无所不知。可当人们向陈寅恪的夫人唐筼求证时,得到的却是一个浅笑和一句辩白。
三十多种?没那么夸张,也就十七种吧。”
这云淡风轻的“十七种”里面,还包含难度极高的梵文、印地文及希伯莱语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陈寅恪的学识素养,由此可见一斑。
这样的他,在正常人的想象中,大概是小小年纪就考上名校、博士拿到手软的天才,可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陈寅恪仅是高中毕业。
是的,你没有看错,他的最高学历,不过是上海复旦公学的“高中毕业证”而已。
图片来源于
央视网视频-人物《20161209先生陈寅恪》
一个“高中生”就任清华教授,听上去似乎匪夷所思,但在了解陈寅恪的成长经历与求学经历之后,就会发现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他从一开始,就诞生于一个家学渊源的官宦世家,一门三代,书香浸染,钟鸣鼎食。
图片来源于
央视网视频-人物《20161209先生陈寅恪》
祖父陈宝箴,时任湖南巡抚,是清末著名的维新派骨干,被光绪皇帝视作肱股之臣。
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支持与推动,曾经闭塞落后的湖南,首开洋务运动之先,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无法略过的重要一页。
图片来源于
央视网视频-人物《20161209先生陈寅恪》
父亲陈三立,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少年中举,才学出众,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一起,并称“晚清四公子”。
可以说,这是一个在政界与文界都举足轻重的家庭,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家人教育孩子,不仅注重传统学问的灌输,更推崇现代化教育方法,鼓励下一代“睁眼看世界”。
1896年,陈氏兄妹合影,右一为陈寅恪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陈寅恪自小因酷爱读书,深得祖父与父亲的喜爱,长辈们不仅愿意传授给他中华传统知识,还时常讲述海外的风土人情给他听,这一切,都在幼年的陈寅恪心底埋下了种子。
然而,一件大事的发生,改变了他的一生。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慈禧重掌大权,陈家父子因是推动新政的先驱,遭到贬斥。
祖父陈宝箴被慈禧秘密赐死,据说他在死后还被人割取了喉骨呈献给慈禧,当权者似乎希望通过这种残酷的方式,警告知识分子。
图片来源于
央视网视频-人物《20161209先生陈寅恪》
祖父的惨死在陈寅恪心中留下了一团化不开的阴影,对陈三立的打击更甚。他干脆带着妻儿告老还乡,从此专心学问,不问政事。
对下一代的培养,也从当时主流的“中科举、博功名”转换成了留学海外,陈三立宁可儿子终生不参政,只求做个专业读书人。
图片来源于
央视网视频-人物《20161209先生陈寅恪》
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12岁的陈寅恪被父亲送往了日本,那时的他也许可以或多或少地理解父亲的苦心,一个念头也在脑海中缓缓成型——求学读书看世界,但远离政治。
1902年至1905年,陈寅恪独自在巢鸭弘文学院留学,但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小留学生并不那么好当,一开始的求学之路也并不顺遂。就在陈寅恪15岁那年,他还曾因为身体状况欠佳回国养病,暂时留在父母身边。
图片来源于
央视网视频-人物《20161209先生陈寅恪》
病痛痊愈后,陈寅恪进入上海复旦公学读完了高中,也拿到了这辈子唯一一张毕业证。
在儿子未来道路的抉择上,陈三立有着异于常人的清醒与睿智。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变革中,了解世界的最佳途径还是留学。他坚持要再度把孩子送往国外,接受先进教育。
图片来源于
央视网视频-人物《20161209先生陈寅恪》
对于父亲的决定,陈寅恪并没有反对。他甚至深感自己幸运,得益于殷实的家境,他完全有能力自由转换于各国之间,读书求知。
1909年,19岁的陈寅恪踏上了一段长达十多年的留学之旅,足迹踏遍欧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美国哈佛大学这些名号响当当的顶尖学府,都曾是他的母校,见证过他的青春。
陈寅恪在德国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有些不同的是,陈寅恪每到一处求学,不修学分,不拿证书,只是听课、读书与钻研。
在柏林读书时,他的钱包很鼓,生活却清苦,每天一早买少量便宜的面包,到图书馆一坐就是一天,整日埋头治学,不吃正餐。
十几年光阴流逝,他胸中的学识与年龄皆与日俱增,可从头到尾都没有拿回一张文凭。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有人疑惑,读了小半辈子书,连个毕业证都没有,不觉得遗憾?陈寅恪对这种论调嗤之以鼻,在他看来,学问的多少远非一张薄薄的证书可以衡量,他也瞧不上那些为混文凭而出国的学生,认为失却了做学问的本质。
也有外国导师热心地邀请这位奇特的中国学生跟着自己读博,却也被陈寅恪婉拒:
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
图片来源于
央视网视频-人物《20161209先生陈寅恪》
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在陈寅恪身上,有了某种奇妙的交融。他是一个真正为学而学的人,在不同大学之间来去自如,也慢慢地将自己的学问修炼得贯通中西、融汇古今。
1919年,吴宓在哈佛认识陈寅恪后,惊为天人:“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1923年,求学欧洲的傅斯年结识陈寅恪后佩服之至:“三百年来唯此一人而已!”
在学术圈里,陈寅恪的名气已然慢慢传开。“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他的学识与才气犹如散发璀璨光华的明珠,等待一个时机,就能照亮整个黑夜。
图片来源于
央视网视频-人物《20161209先生陈寅恪》
1925年,那个机会终于来临。
彼时,清华大学筹划创办国学研究院,欲聘四位大师,以培养国学之栋梁。
当时的清华校长曹云祥想到了三个人——中国近代美学开创者王国维、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者梁启超、中国汉语语言学之父赵元任,却在第四位导师的人选问题上,犯起了愁。
图片来源于
央视网视频-人物《20161209先生陈寅恪》
已受聘为国学研究院主任的吴宓想起了在哈佛偶遇的陈寅恪,便主动推荐,一旁的梁启超也与陈寅恪颇为熟识,于是附议。
曹云祥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便向梁启超打听,这人在哪里念书,有何学位。
梁启超据实答道,陈寅恪没有学位也没有著作,这些年一直在欧美各国游学。
听到此处,曹云祥不由得面露难色:“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
谁料到梁启超勃然大怒道:“我梁某人虽著述等身,但加起来也不抵他的三百字!”
图片来源于
央视网视频-人物《20161209先生陈寅恪》
见此情状,曹云祥也不再犹豫,请!
这才有了清华园国学院“四大导师”的传奇,也开创了清华历史上,请“高中生”来任教的奇迹。
是年隆冬,陈寅恪冒着凛冽的寒风踏上了驶往东方故国的邮轮,来到了这所浸润着欧风美雨的大师之园,开始了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一生。这一年,他35岁。
陈丹青画作《国学研究院》
左起: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半生辗转,颠沛流离
始终将家国铭记在心
每当清华国学院学子姜亮夫回忆起陈寅恪教授当年上课的情形,言语中还满是向往:
“先生每来上课,里穿皮袍,外罩蓝布,头戴一顶遮耳皮帽,脚下踩着棉鞋,手里还抱着一个大蓝包袱,打开一看,全是书!”
图片来源于
央视网视频-人物《20161209先生陈寅恪》
姜亮夫和同学们一开始知道,陈先生不过是高中毕业,便对他的授课水平将信将疑。可陈寅恪一开口,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他们全都入迷了,只觉“字字精金美玉”。
有趣的是,学生们一回头,还发现自己的教授导师们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同样听得如痴如醉,这其中不乏冯友兰、朱自清等大家。
随着陈寅恪名气的传开,远在城内沙滩的北大学生也成群结队,慕名跑去偷听。由于路途遥远,劫匪横行,北大师生们便人手一个防身器具,结伴而行,以至于陈寅恪上课的教室里,时常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兵器”。
图片来源于
央视网视频-人物《20161209先生陈寅恪》
致力于传道受业解惑的陈寅恪惊觉自己如此受欢迎,大概也是安然与满足的。可以说,在国学院的那些年,是他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他专心做学问、讲知识,还认识了后来相随一生的唐筼。他们养育了三个女儿,在清华园内共度了一段终生难忘的好时光。
陈寅恪的妻子唐筼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对于个人来说,任何恒久的幸福都显得过于奢侈。
1937年,随着日军展开全面侵华,陈寅恪所珍视的一切,都在转瞬间摇摇欲坠。
先是父亲陈三立病倒了,已80多岁高龄的老人,每每提到日寇的铁蹄,椎心泣血,连在梦中都高呼“杀敌”。眼看着一个又一个城市沦陷,老人忧愤绝食,最终病故身亡。
图片来源于
《大师·陈寅恪》,上海《纪实》栏目
父亲的死给陈寅恪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他心力交瘁地处理后事,又担忧学校师生的前途与命运,本就羸弱的他在一个清晨,突然发现自己的右眼什么都看不见了,去医院诊断后才知道,那是视网膜脱落,急需手术。
可在当时,日军方面已经派人送来了归顺的请柬,陈寅恪深知,如果留在北平动手术,恐怕难逃日寇之手。几番权衡之下,毅然带着妻女南下,踏上了赶往西南联大的征途。
用陈寅恪小女儿陈美延的话来说,父亲这是亲手掐灭了复明的希望,放任自己瞎掉。
图片来源于
《大师·陈寅恪》,上海《纪实》栏目
可在当时的情形下,在家国与个人的利益衡量之中,陈寅恪守住了一个读书人的气节。
抵达西南联大之后,在无比简陋的条件下,陈寅恪与当时所有的教授一样,重新教起了书。授课之余,专心于写书,《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这两部影响深远的著作,都是在这个时期写成。
那时,他最常和学生们说的话就是——“国可以亡,史不能断”。在外敌的炮火之中,在对国家命运的忧患中,陈寅恪竭力书写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因为他坚信,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历史,民族的血脉就会绵延不绝。
图片来源于
《大师·陈寅恪》,上海《纪实》栏目
可在艰苦条件中教课写书,又加重了陈寅恪的眼疾,本来他是右眼看不见,结果长时间的辛苦工作,又让左眼感染了疾病,只能微弱视物,离双目失明,不过是时间的距离。
幸运的是,就在此时,牛津大学向陈寅恪发出了聘书,邀请他前来担任汉学教授,这是牛津建校三百余年,首次请中国人来担任教职。陈寅恪的同僚得知此事,都为他感到高兴,起码,他可以去英国好好治疗眼疾。
图片来源于
央视网视频-人物《20161209先生陈寅恪》
上个世纪40年代初,陈寅恪再携家人从昆明赶往香港,希望从香港中转前去牛津。可又恰逢香港沦陷,全家人都困在了这里。
在沦陷区的日子有多苦,我们能从陈寅恪当时最大的心愿中有所感触——作为三个孩子的父亲,他唯一希望的,不过是让女儿有口白米饭吃,可当时的现实却是,不要说是白米饭,连女儿们的安全都难以保证。
陈寅恪一家五口合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在香港,年轻的女孩子时常被肆意出没的日本宪兵奸污,陈寅恪夫妇不得不把女儿们装扮成男孩子,每天在担惊受怕中度日。
即便是如此,他也从未向敌人低过头。
据说,当日本方面得知国学大师陈寅恪一家留居香港,便主动派人来示好。兵们一袋袋地把白面粉往陈家扛,陈寅恪与唐筼便一袋袋地把白面粉往外头拖,他绝不吃侵略者一口东西,这是陈寅恪夫妇做人的底线。
图片来源于
《大师·陈寅恪》,上海《纪实》栏目
在日军侵华期间,陈寅恪辗转各地,半生流离,吃尽了旁人所不能想象的苦,连书稿也在迁徙中尽数丢失,待到抗战胜利,陈寅恪重返清华校园,已是双目失明,身心俱疲。
期间,因牛津大学再度邀请,他也试着奔赴英国治疗眼疾,得到的却是复明无望的诊断结果。希望而来,失望而归,陈寅恪干脆返回祖国,从此安心地做一位教书匠。
梅贻琦教务长怜他凄苦,便劝慰陈寅恪好好休养,教书之事,不必过于当真。陈寅恪却微笑着回复:“我既然身居教职,拿了工资,不好好教书,又怎么能叫教书匠呢?”
图片来源于
《大师·陈寅恪》,上海《纪实》栏目
即使双目失明,但他还有耳朵,有手脚,上课之时,他永远睁大双眼,仔细聆听学生朗读经典,每错一字,都能马上纠正,那些文章典籍,就像长在他心里一样,从未远去。
陈寅恪上课时的场景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长期研究知识分子的傅国涌,曾把读书人的特质总结为“专业性、公共性、独立性”。
专业性,意味着深厚的学术素养,尽职尽责地做一位学者,一位专家,一位老师,这一点,陈寅恪无疑做得很好;
公共性,意味着关心自己所处的社会、民族与国家,有着心怀天下的责任感,这一点,也是陈寅恪一直坚守住的底线;
独立性,则意味着不依附于任何权势集团或利益集团,永远保持学术的纯粹与中立,而这恰恰与陈寅恪为王国维所题写的碑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谋而合。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只是,没有人能想到,曾躲过枪林弹雨、熬过颠沛流离的陈寅恪,会为了自己心中“只问学术、不问政治”的理想而付出生命。
陨落于政治动乱
用生命书写自由独立
1949年1月,因唐筼心脏不好,被医生建议前去温暖的南方养病,陈寅恪便顺势接受了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的盛情邀请,辞别清华,开启新的教书育人之路。
在此之前,陈寅恪才刚刚拒绝了国民党台湾方面发来的邀请,对方同样开出了优厚的条件,试图“引诱”这位国学大师离开大陆。
一向厌恶政治纷争的陈寅恪,当场拒绝。
图片来源于
《大师·陈寅恪》,上海《纪实》栏目
在如今的中山大学(岭南为其前身),有一条著名的“陈寅恪小道”,坐落在陈寅恪故居的门前,它通往陈寅恪的居所,在那里,陈寅恪依然靠着口述耳听做研究、求学问、教学生,这位博学多才、经验丰富的“盲人教授”,成了南国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安详的校园岁月,并没有持续很久。
50年代,陈寅恪曾被邀请出任中科院历史委员会研究所所长,但被要求用主流的政治思想研究历史,这让陈寅恪感到纳闷:“学术是学术,政治是政治,何必混为一谈?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他当即写了一封信回复那些人,迫切地重申学术的独立性,在当时,秉持如此观点无异于石破天惊,陈寅恪得罪了一些人,可他自己都没意识到,而那时埋下的危机火苗,终于在60年代腥风血雨的政治运动中爆发。
陈寅恪与夫人都被“打倒”了。
陈寅恪,1964年,已是如此光景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批判他的大字报,从校园门口贴到了他们家的墙壁,每有风吹,犹如片片白幡在招魂。
第一批抄家者上门了,收获颇丰:陈寅恪的书籍手稿、二十多封与陈家亲族来往的信札,妻子唐筼先祖遗留的首饰,都被抄走。
其中,他耗尽心血写作与梳理的学术成果,被当成废纸卖得了一百二十七元零二角。
图片来源于
《大师·陈寅恪》,上海《纪实》栏目
有好几次,那些人要将失明的陈寅恪抬到外面批斗,都被唐筼拦下,孱弱得如一根芦苇的她,代替丈夫受罚,被打得遍体鳞伤。
即便如此,人们还是不愿意放过他。
有心思恶毒的人提出,陈寅恪目不能视,但耳朵还可以听到声音,便安排了高音喇叭,放置于他的床下,日夜循环播放“人民对他的怒骂”,美其名曰可以让他好好反思。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长此以往,一代名家陈寅恪终于被折磨得一听见喇叭喊他的名字,就浑身战栗,尿湿裤子。此情此景,大大满足了小人们的心愿。
艰苦如斯,陈寅恪却也从来没有出卖过别人,或否认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在动乱的年代里,他只觉得可笑,教书育人一辈子,现如今却被指责为“误人子弟”、“不学无术”。
这个荒唐的世界,他再也看不懂。
图片来源于
央视网视频-人物《20161209先生陈寅恪》
1969年春节刚过,陈寅恪被勒令搬出了中山大学校内的居所,搬家时的情景是寒怆的,自从被抄家,家中值钱的东西已荡然无存,只剩下床、桌子、椅子、凳子几件简单的家具。陈寅恪平躺在板车上,流着眼泪,由人把他拉到度过最后几个月的地方。
路上行人见此惨状,无不摇头叹息。
仅仅不到一年,一辈子守望中国文化,守望“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陈寅恪,就因心力衰竭,凄然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图片来源于
央视网视频-人物《20161209先生陈寅恪》
弥留之际,他睁大着早已瞎掉的双眼,茫然地望向空中,随后无力地阖上,有人看见,分明有泪水从眼角滑落。
陈寅恪走了,没有留下半句遗言。
而跟随丈夫流离半生的唐筼,也在45天之后心脏病发,平静地了断了71年的人生。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他们都没能熬过黑暗,但双双离开人世,在另一个世界重逢,或许反而是最好的解脱。
许多年以后,大画家黄永玉在庐山植物园的墓碑上,书写了那句陈寅恪生前最喜欢、同时也曾是他写给王国维的话: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墓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清风无言,草木葳蕤。只是再无一只如他一般的“飞鸟”,那么震撼地略过我们的天空。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克里斯,精英说90后小编,香港传媒小硕,一个脱离高级趣味涉猎广泛的嗷星人。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公众号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并按照转载要求来转载,违者必究。
References:
《陈寅恪的最后20年》
陆键东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1995-12
《史家陈寅恪传》
汪荣祖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5-03
学人魂 : 陈寅恪传》
吴定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1996-08
央视网视频-人物《20161209先生陈寅恪》
《大师·陈寅恪》,上海《纪实》栏目
拾遗  《他没有文凭,却被誉为三百年才出一个的大师》
新京报书评周刊  《清华最牛教授:没有学历,会二三十门外语,誉为三百年一遇的大师》
中华读书报  《陈寅恪跪拜王国维、胡适在蒋介石面前的二郎腿……那个时代书生的姿势》
一日一度 《人人尽道陈寅恪是三百年来最博学的人,殊不知没有她又何来陈寅恪》
有书  《这个没有文凭的教授,却是三百年独一人》
书单 《他没有文凭,却是300年才出一个的大师,100年来骨头最硬的人》
中国教育报   《这一陈氏家族四代培养出五位“大牛”,什么样的家风家训创造出这一教育奇迹?| 人物》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这个官富三代,连文凭没有,却被誉为几百年难遇的大师》
秦朔朋友圈   《陈寅恪和唐筼:“剩男剩女”的爱情故事 || 晶晶文化》
扫描二维码
说姐带你进群
美帝华人和留学生聚集地

海外留学、文化、生活,尽在精英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