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后台收到许多全职妈妈们的留言,倾诉着很多相同的困境:
对外,远离职场,已慢慢和社会脱节;
对内,生活围着老公孩子灶台打转,付出被家人当成理所当然,没有尊重更没有理解;
“内忧外患”下,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渐渐迷失了自我,走入了“画地为牢”的被套路命运……
熟悉丹妈的老读者都知道,在做公号前,我也曾当过一段时间的全职主妇(自由写稿),每每看到这样的留言,就会有很多感慨,很想给这样的妈妈一点鼓励,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前段时间正好看了一部女性电影《印式英语2012》(这片名我很无力吐槽.....), 主人公莎希也是一个典型的全职妈妈,每天柴米油盐,围着老公孩子打转,找不到自我价值感,一个偶然的转机,让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今天特别想借着这部电影,和大家聊聊“全职妈妈怎么打破被套路命运”这个话题。
---以下有部分剧透---
做为一个全职妈妈,莎希有一个看起来很完美的家庭,丈夫事业有成,儿女双全。
空余时喜欢做一种叫“杜拉球”的点心,还能接到不少社区的订单。

每次去送货时,是她最神采飞扬的时刻。
但一个小瑕疵,就撕开了她幸福背后的“残酷”真相——因为不会讲英语(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她总是被家人嘲笑:
早餐时她无意说错了一句英语,女儿就语气夸张地模仿;
女儿出门去玩,她想教育几句,却被女儿一句话噎了回去
最扎心的是,女儿连家长会都不想让她去参加。
而丈夫虽然没有直接嘲笑她,但同样觉得她“一无是处
”:

当她兴高采烈地跟丈夫分享 “点心球大卖”喜悦时,丈夫一句“很忙”就轻易地挂断了电话。
甚至想让她放弃这唯一的兴趣
对丈夫而言,更多时候,她只是一个照顾饮食起居的“佣人”“床伴”;
但从没意识到,她对于这个家的真正贡献所在。
像很多全职妈妈一样,莎希自卑、敏感,满肚子的失意,但又不知道怎么改变。
幸运的是,一个转机出现了。
因为在美国的外甥女要结婚,妹妹邀请她们一家去参加婚礼。丈夫让莎希提前一个月过去帮忙,于是,莎希忐忑地一个人踏上了出国的旅程。
一路上状况百出:
到达纽约后,又在一次点餐中因为蹩脚的英文受到了店员的羞辱
落荒而逃,冲出餐馆一个人在街上哭泣。
自信心被暴击的莎希,无意间看到公交车上“4周让你脱口说英语”培训班广告,于是下定决心报名参加这个培训班。(放心,接下来不是广告)
成长是需要突破舒适区
的。如果说上次一个人踏上异国航班是她被动突破舒适区,那这次英语学习,则是她主动突破舒适区。

而这个的挑战是更巨大的。
首先是用蹩脚的英语,费力地咨询了培训机构费用等问题,要到了地址。
然后是千辛万苦地找到学校。
而正是这个只有一个月的英语培训班,帮助莎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莎希在培训班里不但英语突飞猛进,新的知识让她慢慢自信起来——
更重要的是,在培训班的同学老师身上,她找到了那种在家庭中失去已久的被尊重感:
在培训班第一堂课上,老师让他们介绍自己。
当莎希描述完自己在家做杜拉球卖给社区的邻居时;
老师在黑板上迅速写下一个单词“Entrepreneur =企业家”;
然后用夸张的语气说:“哇,原来我们班上有一个企业家,莎希,你就是一个企业家。”
莎希的自我价值被唤醒,整颗心都雀跃起来了
电影中还有个暧昧的小插曲,大概是满足了许多主妇观众的粉红小幻想:在上英语培训班的时候,莎希同班的一个法国帅哥喜欢上了她,在教室门口等她,毫不掩饰地告白:“我不会忘记你的脸”。
班级一起看电影时始终注视着她,眼神中满是温柔
课堂上,老师问他喜欢什么,他触不及防地公开告白“我喜欢莎希”。
两人还不小心发生了极其暧昧的一幕。
但丹妈觉得,影片之所以设计这个情节,并不是想制造一场出轨,而是想表达出:比起爱,女人更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
在聊到做饭时,莎希感慨“男人做饭是艺术,女人做饭是责任。”
法国帅哥立刻说:“不,你用心做出来的饭,让他人收获了快乐,你是艺术家。”
当莎希用印度语和他发牢骚时,即使听不懂,他也始终注视着她的眼睛。
这简直跟家人平时对莎希的态度,形成两极对比
当莎希在纽约和老公分享自己在培训班的收获时,得到的是一盆冷水。
老公来到纽约之后,说起妻子,也永远都只是嘲笑的语气。
更可气的是,在爸爸的影响下,女儿对莎希也总是颐指气使,毫无顾忌。
如果没有法国帅哥、英语培训班同学的出现,莎希就快以为那种没有尊重、没有理解的生活才是常态,那种没有自我,只有“好老婆”“好妈妈“身份的人生才是终点。
而在新环境的参照下,莎希获得了一种新视角,重新审视了家庭关系中让她不舒服的地方,大胆地在法国帅哥面前说出了自己压抑已久的不快。
影片反复出现的“尊重”,就是莎希内心最大的需求,其实也是很多全职妈妈最大的需求
就像莎希对外甥女说的:“我真正需要的是尊重,不是爱”。
听起来有点荒唐,但想想确实如此。
老实说,结婚以后,丹妈觉得爱的需求还好,更渴望的还是理解和尊重。
但爱是本能,尊重和理解是一种技巧,很多男的是很爱老婆,可就是不懂何为尊重何为理解。
而影片最让人感动的是,在婚礼上,莎希说给刚刚新婚侄女夫妇的那段话,其实是说给老公,更是说给很多女人听的:
婚姻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尊重,是认真体察对方的感受;
家人是什么?
“家人是唯一不会拿你的弱点来嘲笑你,不会贬低你,不会让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人,家也是唯一一个你总能找到爱和尊重的地方。”
当我们在婚姻中找不到平等,怎么办?两人就要因此分离了吗?
莎希说:不,我们要去自救。
而自救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爱自己。
就如同最后莎希在对法国帅哥的感谢中说到的:“如果你不喜欢自己,就会连周围的一切都讨厌”。
身为女性,我们要记得不论何时何地,不要看轻自己。像莎希一样,去找到能让你喜欢自己的人和事。
就像之前那篇👉 姚晨马伊琍“出事”?其实她们的苦90%的妈妈都有文章里,一位妈妈的留言说:“任何时候,我们都是有选择的,而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的出路。”
丹妈碎碎念
今天这碗算是浓鸡汤了,电影本身没多出彩,但励志是真的。这几年我看到身边很多妈妈,都经历了这么一个从迷失到崛起的过程,开启了各种学习,给自己充电;还有些妈妈试着做微商,找一些兼职,贴补家用;这些经济上的收入,虽然谈不上多,但确实给她们带来精神上的成长,人生注入了新的活力。
就像影片里莎希学英语只是自我成长的一种方式,生活中,我们可选的方式有更多。不管这件事多么微小,只要是我们可以做的,感兴趣的,都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突破口,就像最近我写公号和带领小团队,也遇到很多困境,但也总是鼓励自己,跳出舒适区,挑战自己,才能进一步完善自己
丹妈始终觉得,对女人来说,比经济独立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的独立,始终拥有自主选择的能力,才能把披荆斩棘的箭握在自己手里!
干了这碗鸡汤,与你们共勉!
长按二维码
加丹妈个人微信
走心干货
👇
编辑助理:柚子妈
你好,我是丹妈
童书编辑,童书痴迷者
分享提升孩子幸福感的精神食粮
童书 / 电影 / 英语启蒙 / 艺术启蒙
我在公号写过0-15岁各年龄段
超详细书单和阅读建议
请在后台回复书单 查看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