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新热点,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收到高质量文章了。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话说,

日本的性文化及产业一直以来都非常发达,但如今,在日本却面临着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个国家正在大步迈入“无性时代”,
根据最新调查显示,在日本18-34岁的国民中,有42%的男性是处男,44.2%的女性为处女!
而且在该年龄段的未婚者中,还有高达70%的男性表示并未在谈任何形式的恋爱...
本就人口老龄化严重的日本,如今又面临上低结婚率和生育率,简直是雪上加霜,
根据日本内阁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时日本的总人口数为1亿2711万人,相比于2010年调查时减少了94.7万人,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根据这个数据预测——
到2060年时日本人口数量将减少至约8674万人,其中近40%的人口届时将年满65岁,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可怕的无声无息的消亡趋势,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如今日本陷入了“欲望低谷”,
许多日本民众不愿意结婚生子,对谈恋爱和性方面也提不起兴趣,甚至连对房子等物欲和消费欲望都已经消失殆尽,
那到底又是什么原因才导致了日本社会这种“低欲望”的出现呢?政府难道就对此熟视无睹吗?
最近在Youtube上,就有一档名为“The Feed”的澳大利亚新闻栏目专门对日本这种现象进行了一波走访调查...
政府的应对鼓励政策
其实,日本政府一直以来对于这种现象并非放任不管,相反还出台了不少相对应的鼓励政策,
比如,由纳税人资助的约会服务,日本政府花费了数百万美元的帮助一些上班族寻找另一半,
还有一种民众自发的被统称为“konkatsu”的“配对”派对——
大概是女性免费进入约会场所,男性可自行筛选其中女性的资料来选择是否进入,但需要支付昂贵的会场费用...
视频中采访的第一位女士Oda Ayame就是其中的一员,今年25岁的她是一名期待婚姻的上班族,
对于她来说,约会是一件很重要却又很难找到合适的另一半的事,
其中给到对方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所以Oda在前往会场前先和闺蜜一起逛街买了新衣服和包包,
晚上到达类似于餐厅的会场后,她们和对应的约会男性吃饭聊天玩游戏,

来这里的男性需支付每30分钟1500日元(折合90元人民币)的会场费用,但并不一定能配对成功,
尽管Oda已经是“konkatsu”的常客了,但目前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另一半...
性别歧视
自上一次金融危机以后,日本的经济一度陷入了低迷状态,

当时作为大部分的公司都选择首先解雇女性员工,更加加深了日本女性对男性的经济依赖度,
但今年31岁的Yuki Chizui却没有随波逐流,创业成功的她如今是Nadeshico Sushi寿司店的老板娘,
这是日本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完全由女性经营的寿司店,可以说Yuki是个在日本令女性崇拜的“理想型”女强人了,

但这同样也成为了她的苦恼——Yuki因为这份职业至今单身...
“每当和男性谈起我的工作时,他们总是会被我‘吓跑’。
日本的文化向来都是女性温柔,然后希望嫁给有钱一点的男性,

但现在这里平均年收入是400万日元(折合24万人民币),而且仍在继续下降。
男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尊严,只能找那些比自己更弱(赚得更少)的女性。
Yuki所说的“弱女子”类型,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日本Aki-Habara地区的东京女佣咖啡馆女孩,
这些女孩们打扮成动漫人物的模样,然后给顾客跳舞唱歌以及上餐,但在工作时要容忍顾客的各种性骚扰...
Yuki还表示:“一般去参加约会的女性都会穿上柔软的针织类衣服,一直温柔地朝约会对象笑着,
做到这样才能得到男性的青睐,但这听起来都不是我会做的事。
如果需要那样的话,那男性还不如直接去买一个会说话点头的充气玩具,岂不是又便宜又好用...”
发达的性产业
说到充气玩具,就不得不提日本街上琳琅满目的性文化店了——
女主人酒吧、恋物癖俱乐部、手淫俱乐部以及形形色色的性爱酒店,
然而性文化如此开放的日本,处男处女的人数在过去二十年却在不断增长,
关于这个问题,记者找到了当地一位性治疗师Ai Aoyama,
她表示:“日本现在有太多让男人们找到乐子的地方了,导致女朋友对他们来说并不大重要。”
一般找Aoyama进行治疗的都是20-30岁的年轻人,他们有时候被拥抱都会紧张甚至颤抖,

当记者表示如今日本有许多超过30岁仍未有过任何性经验的民众时,她说道:
“当下日本的年轻人都把自己代入了虚拟世界,在里面他们可以碰到很多好看又顺从他们的‘女孩’,
但真实中的女性可能会反抗,这让他们感到害怕。
我对我们国家出生率下降这个问题感到非常担忧,我认为解决的方法是采用一夫多妻制,
应该允许让多个女性去选择同一个优秀的男性,然后生育他的后代。”
之所以Aoyama的答案如此“开放”,是因为她曾经的工作是给男性“网络施虐”,
由于有许多日本男性在工作中累积了太多压力,需要偷偷地通过在电脑前隔着屏幕“受虐”来释放自己,

Aoyama说:“当时我的顾客们都是压力极大的上班族,他们的心灵就好像深渊,
工作上累积的压力已经把他们压得心理扭曲,这可能对于他们来说算是一种治疗。
在日本的许多行业,员工工作到凌晨都是十分常见的,
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像出生率下降这类问题只会变得越来越糟。”
工作压力
日本因其社会阶层的敬业精神而闻名于世,但这也同样让当地的上班族压力过大,
今年26岁的Taiyo Hashimoto是日本一名标准的上班族,永远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他平时也想要约会:

“我一般的下班时间是晚上7点,但我基本上每天都要加班,然后赶最后一趟地铁回家。
Taiyo无奈地表示:“工作里最难的事应该是和老板出去应酬了,我要喝下他们提供的任何东西。
我们老板非常能喝,和他一起喝酒的时候我很难但是又必须要跟上他的节奏,
陪好老板是最正确的事,也是最应该做好的事。
除此之外,他还表示日本男性上班族同事之间的关系也需要维护好:
在日本,男性下班后和同时一起去喝酒、妓院和按摩院是很普遍的事,
就连平时同事间的娱乐话题,都是‘我碰到过那个’或者‘陪我的那个身材很火辣’之类的。”
当问到工作压力如此之大的Taiyo心目中的理想对象是什么样时,他回答道:
“由于平时上班工作就很累了,我希望另一半能在我回到家时能让我感觉到放松。”
记者随后在街边采访的几名上班族男性也是差不多的回答,都想要一个能让自己自由不受束缚的另一半...
生计和权利得不到保障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来自日本一个年轻人工会“POSSE”的一名工作人员Makoto:
“以前十分努力工作的上班族一般都能获得高薪和晋升机会,赚的钱足够养活家人,
但如今日本有超过50%的年轻人只能是临时工,收入和生活都极其不稳定。
这种工作环境和结构的改变,让他们无暇顾及寻找对象和约会。”
“POSSE”工会在许多工作场所设有热线电话,专门处理上班族的咨询以及给他们处理建议,
Makoto已经接听该类电话8年之久,对日本整体的工作环境十分了解,
他说:“如今我们接到的咨询电话越来越多,其中最多的就是抱怨工作量过大及时间过长。
这些都还算好的,还有一些黑心的公司把年轻员工们当作‘一次性用品’,
他们在一年内雇用了200人,然后又在一年内解雇了200人,如今他们还在招聘新的200人。”
当被问到关于员工申诉这些黑心公司的问题时,Makoto无奈地表示日本大部分人都很难维护自己的权利...
但事实上,也并不是每一个被公司剥削自由时间和薪资的员工都忍气吞声,

就好比这位被公司强迫无偿加班的美容治疗师Miki Tanaka,她对公司提出了抗议和申诉,

在原公司上班时,她每天要工作到晚上10:30,完全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还因此患上了焦虑症,
Miki表示:“我无法思考任何其他事情,就像个机器人一样一直在工作。
我一上班时看到经理的脸就会焦虑症发作,颤抖到根本无法工作。

但当我终于鼓起勇气辞职时,经理却拒绝并非要把我‘困’在这个公司里。”
无奈之下,不愿继续当公司“奴隶”的她只能通知公司并进行抗议和申诉,

至于最后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那就不得而知了...
然而并不是每个日本员工都敢于像Miki一样主动辞职甚至抗议,就像精神病医生
Iiro Jiro所说:
“如果他们被迫加班后想要辞职的话,就得担心自己会被当成失败者导致找不到下一份工作。

正因为他们看不到自己迈出这一步之后的希望,所以只能默默忍受这些。
当他们知道应该脱身时,已经是在自杀之后了。”
Iiro为了减少年轻人自杀事件而从事非盈利工作,通过寻找并劝解那些在网上搜索有关自杀想法的人,

当他在2013年创立这个组织时,“I want to die”(我想去死)这个短语每个月被搜索13万人次,
但到现在,这个数字几乎翻了一倍!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们有困难且需要帮助,却无法向别人吐露心声,
他们只能通过手机和网络来发泄他们的绝望情绪。”
在日本上个财政年度,总共有190人因劳累过度而自杀死亡或企图自杀,
日本也因此成为了发达国家中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接下来,记者又来到了日本最大的广告公司Dentsu楼下,
三年前,这里有一名24岁的女性员工Matsuri Takahashi自杀死亡,此事件轰动了日本社会,
在她自杀的前几个月时间里,她一个月额外加班了大约100个小时!
如今法院判定Matsuri死因包括劳累过度,此类死因在日本被统称为“karoshi”,
尽管Dentsu公司因此被罚款50万日元(折合3 万人民币),但却找不到任何一个经理来为事件负责...
为了探寻Matsuri自杀的线索,记者来到了她的故乡Susono探访她的妈妈,
Matsuri的妈妈表示:“她从小就很刻苦用功,知道家里条件不好则更加努力地学习,
后来她在日本的一家大公司找到了工作,但她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而离开了人世。”
在Matsuri自杀的前段时间,她的推特里就出现了不少相关的推文...
“现在是凌晨4点。我整个人都在颤抖...
我真的下不去手。我想死。我真的太累了。”
“每天晚上我都无法入睡,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到来。”
“或许死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吧。”


在发布了这些推文没多久后,Matsuri便自杀离开了人世,
Matsuri的妈妈伤心地回忆起了当时得知女儿自杀消息的场景:
“当时是平安夜傍晚,我在工作时接到了警察的电话,得知她自杀了。
她自杀前给我留言了:
‘妈妈,很感谢你为我所做的一切,请不要因此责怪你自己。
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真的太困难了,再见。’
到现在已经过去两年零六个月了,但我心里的伤并没有愈合,我再也变不回女儿离世之前的那个我了。”
....
工作压力如此之大,生活如此艰难,
无性社会,似乎是可以理解,但又无解的一种现象...

高级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