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凯风
来源:国民经略(guominjinglve)
音频技术支持:讯飞配音

金九银十,正在彻底沦为传说。
先是楼市,接着是车市。从9月开始,楼市一夜入秋,凉意沁人,但价格仍在高位盘整。
与之对比,车市则是一夜寒风,直接入冬,“金九银十”变成遥远的传说。
数据显示,2018年1-10月,中国汽车销量出现负增长,下滑0.1%。而以单月计,汽车销量已经连续4个月同比下滑,全年销量负增长已经没有太大悬念。
这意味着,从1990年开启的汽车大牛市,或将迎来转折点。
1
车市入冬:销量28年来首度下滑
过去28年来,汽车销量的一路上行,见证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历程。
然而,从2018年7月开始,汽车销量开启负增长,从此一泻千里。在刚过去不久的10月,全国汽车销售238万辆,同比下降11.7%。
一些主流车企,增速出现断崖式下滑。
作为行业龙头的上汽集团,10月销量下滑8.4%。而一向增长迅猛的新锐吉林汽车,10月同比增速仅为3%,而前三季度增幅还高达37%,几乎是一夜入冬。
两位数的单月同比跌幅,在过去非常少见。汽车行业的“金九银十”,比楼市调整更加伤筋动骨。
更加不妙的是,今年1-10月,全国汽车销量已经出现负增长,整体汽车销量2287万辆,同比下降0.1%。
就此而言,全年负增长已经毫无悬念,中国汽车行业28年的大长阳,或将一去不复返。
要知道,即便是在金融危机席卷而来的2008年,我国汽车销售还有将近7个点的增幅。
2
为什么突然没人买车了?
仿佛一夜之间,买车的人少了很多,这是为什么?
业内人士反复提及的一个直接原因是,购置税减半政策取消。没了优惠政策,汽车市场的繁荣必然难以维系。
与此同时,一二线城市纷纷出台限牌限行政策,深圳车牌竞拍均价一度攀升到9万元,最近稳定在6万元左右。车牌贵过车皮,在如此巨大的车牌成本面前,汽车销量下降,不难得到解释。
同时,2019年,一线城市将要试行国六标准,消费者普遍推迟购车时间,这也对今年的汽车消费形成一定拖累。
不过问题在于,一二线限牌限行政策出台之际,也是三四线城市乃至乡村汽车销量暴增之时。仅仅限牌限行政策的影响,并不足以提供完整的解释。
那么,我国汽车市场饱和,已经没有新的增长空间?
这也不是实情。
2017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为2.17亿辆,平均每千人保有量约为160辆。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样还低于发展中国家。以2014年数据作为对比,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是810辆,日本606辆,巴西是204辆,墨西哥288辆。
显然,从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需求来看,中国汽车市场不仅远远未到饱和之时,而且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汽车消费大幅下滑?
当然,答案是楼市,却又不仅仅是楼市。
3
楼市与车市:跷跷板效应
楼市与车市,存在一定的跷跷板效应。
在家庭消费中,汽车是除了房子最大宗的消费,没有之一。
买车与买房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互斥性。尤其当房价飞速上涨之时,首付成本迅速抬高,房贷压力不断加强时,汽车消费往往会受到限制。
在过去,这种跷跷板效应并不明显。原因是,经济高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不少家庭有余力同时支撑车子、房子这两大中产标配。
更关键的是,房价持续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汽车消费。
如今,一切情况都有不同。
从2015年开始的这场房价上涨,实质上是以居民加杠杆为代价的。这具体表现在,居民家庭债务规模不断膨胀,杠杆率不断攀升,“六个钱包”所剩无几,包括汽车在内的其他家庭消费必然要承受压力。
根据央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提供的数据:
2017年底,我国住房贷款余额为21.9万亿,住房贷款余额与可支配收入之比达到60.5%,而整体居民部门的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达到112.2%。
换言之,目前全国居民的家庭年收入,在支付房贷之后,只剩下四成左右;如果加上汽车等其他方面的债务之后,每年赚到的钱已经不够还债了。
显然,面对新的债务格局,不仅楼市高消费难以维系,汽车消费必然受到更加严重的挤压。
其实,早在2017年,我国汽车销售增速就已开始大幅下滑,增幅仅为3.04%,而这时,购置税减半政策尚未取消。
最近一年时间,我们不仅面临着更加不确定的国际环境,而且承受更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居民收入增幅不复以往的高增速。
显然,即便楼市能够稳住,在既有的楼市杠杆尚未消化之前,车市恐怕也很难快速提振了。
4
靠什么提振消费?
与楼市相比,汽车更接近真实消费。
背后的道理并不复杂。
楼市具有消费品和投资品的双重属性,房价上涨同时能带来拉动效应、财富效应和挤压效应,所以与消费潜力并不会一一对应。
与之相比,汽车就是简单的非必须消费品,买来就面临贬值。除了生活需要和炫耀性需要之外,没有任何投资价值,因此更容易受到实际收入的影响。
所以,汽车销量下滑,是更显而易见的经济信号。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成交总额再创新高,但增速已经开始放缓,包括家电在内的大件商品销售增速更是大幅放缓,这与大环境是一致的
与楼市一样,汽车行业也涉及一系列的上下游产业链,对消费和经济的拉动效应不容小觑。
如今楼市、车市双双进入新发展阶段,一个新的问题摆在面前:未来,靠什么来提振内需?


感谢阅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如觉侵权,请于后台留言,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文推荐(点击即阅)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