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7日,星期日
陌上美国
欢迎关注
巨大的冰川,雄伟的雪峰,
延绵不绝的喀喇昆仑山脉,

云雾缭绕的乔戈里峰,

巍峨庄严,傲视群山;

极致荒凉中绝美的风景,

纯净冰原上沸腾的热血!

仰慕多年的我,

万里迢迢,长途跋涉,

走到你的跟前,

匍匐在你的脚下 。 。 。 。

2011年12月初,刚刚完成珠峰大本营(EBC)的我,计画中下一个目标就是K2大本营(K2BC)。正当我准备研究行程时,巴基斯坦发生了三名中国徒步客被塔利班恐怖分子绑架,一人逃脱,两人被杀的惨剧***,我的计划立即被领导否定,K2BC的行程就此搁浅;谁知道这一耽搁就是好几年,期间提起过数次,都因为行程长,徒步要求高等诸多因素而同伴难觅。这一愿望终于在2018年顺利成行并完成,万分感激云乐的组织安排,也感谢同行的驴友们:张易,老孟,老胡,小胡和吉普,一起徒步野营的12个日夜的缘分十分难得!
K2,位于东经76.5度,北纬35.9度,正式名称叫“乔戈里峰”,英文Qogir,衍生自Chogori,在塔吉克语有“高大雄伟”之意;在藏语里意为“白色女神”;K2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K是喀喇昆仑Kalakoram英文的首位字母, 它是当年第二座被考察到的高峰,所以简称K2。它位于中国新疆与巴基斯坦的边界、是世界的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仅次于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 K2因其偏僻的地理位置和恶劣多变的气候而引起频繁的雪崩,其攀登难度远高于珠峰,据说在1990年以前,其攀登的死亡率高达41%;1990年后降到27% ,其死亡率依然高居登山界的榜首,被称为野蛮巨峰。
K2所在的喀喇昆仑与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境内的昆仑山并不是指的一个山脉,我去前就概念混淆,希望下面这段文字可以给您解惑: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如兄弟般连结在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上。喀喇昆仑在维吾尔语有“紫黑色的昆仑山”;而中国古代称为“葱岭”。喀喇昆仑山位于新疆南部和阿富汗、巴基斯坦与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东北部,向东南延伸入西藏西北部,与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相连,山势呈西北向东南走向,长约400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多雪峰和巨大冰川。
登山界以考察的顺序命名了喀喇昆仑山脉的5座著名山峰,依次为K1 - K5;幸运的是,在这次徒步的过程中,这些山峰都顶着白皑皑的雪冠,默默凝视着远道而来的我;可惜的是,我去前没有好好做功课,当向导Sharif 遥指着这些山峰跟我说起它们的名字时,我一片茫然,不知所云。这些生涩的名字,如高原上的一阵微风,轻轻从我耳边吹过,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我请Sharif在我的手机上写下这些山峰的名字,回来后,我看着地图和名字,重新认识了它们:
1) K1: Masherbrum Peak (玛夏布洛姆峰); 7821m
2) K2: Qogir Peak (乔戈里峰); 8611m

3) K3: Broad Peak (布洛阿特峰); 8051m

4) K4: Gasherbrum II Peak (加舒尔布鲁木二峰); 8035m

5) K5: Gasherbrum I Peak (加舒尔布鲁木一峰); 8080m

备注:brum 在Balti 语里是山峰的意思 - 以上资料搜集于自于各家网站。
虽然我这辈子没有可能去攀登K2,但是毕竟在徒步过程中仰望过它无数次,对其攀登的种种也充满了好奇。回来后,我做了点功课,找到一张标示了路线的照片,这样有个很直观的概念。
K2巨大的金字塔型山峰和其6条登山路径

A线:The West Ridge Route
B线:The West Face
C线:The Southwest Pillar, 又称Magic Line - 第二难的线路
D线:The South Face, 又称Polish Line - 这是K2路线中最难的。

E线:South-Southeast Spur, 又称Cesen Route. 是K2路线中最简单的,它避开了黑色金字塔(Black Pyramid), Abruzzi Spur 路线中遭遇到的第一个障碍。

F线:The Abruzzi Spur Route; 这是K2登山中最常用的路线,75%的登山者从这里攀登;这条路线上会经过几个最难走的路段:House's Chimney and Black Pyramid; 快到峰顶时,还要经过一个叫Bottleneck的路段,这个“瓶颈”就是在2008年造成一个17人的登山队伍,在登顶后下山的途中死亡11个队员的地方。

从中国那边也有几条徒步线路:The Northest Ridge Route & The Northwest Ridge Route; 都相对非常困难。
1954年7月31号,一支义大利队伍由Ardito Desio领队,两个队员Lino Lacedeli和Achille Compagnoni带一名当地向导Colonel Muhammad Ata-ullah首次由巴基斯坦那侧的Abruzzi Spur路线登顶。第二次成功登顶是23年后,由日本队于1977年8月9号完成,一个有趣的数字是他们雇用了1500名当地挑夫帮助他们完成这个盛举。
言归正传,话说我们中美联合徒步队在2017年底前聚集了8人,定下徒步公司,找到中文向导小马,敲定了行程,交付了押金。临行前,一名队友因临时有事退出,最后成行7人。 2018年伊始,我开始积极地训练,5月份连着两次去大峡谷地区徒步;家附近的3000多米宝地山成了我当仁不让的训练基地。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眨眼就到了暑假,出发前的一礼拜儿子的暑期夏令营开学,我把他送去UCLA后,就开始准备行装。我对照着小马给的清单,检点徒步的装备,最后打包装箱。由于旅行社给的驮包限重是25斤,而我准备的衣服、装备和摄影器材堆得像小山一般,我左右衡量,伤透脑筋:单反和微单无法取舍,只能都带;无人机一定要带,可电池加附件就是一大包,怎么都塞不进现有的驮包!这让我非常烦恼。后来下定决心不管那25斤的限制,要换个大点的驮包时,算算网购运货的时间已然来不及,只有用回原来的驮包,先把无人机放进拉杆箱,等到巴基斯坦再想辙。
由于假期紧张,我是队伍中最后一个到达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 - Islambad;途中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 - Istanbur有三小时的转机时间。正当我坐在休息室里享用着免费的食物饮料,悠闲地品着红酒时,冷不丁想起我驼包里没看到徒步的裤子,再仔细想想,好像只拿了雨裤,其他的一概忘记;与裤子相关的,如雪套也没拿;想到此不禁吓出一身冷汗。高原寒冷,没御寒的裤子怎么活?整整忙活了一个礼拜,居然还犯了这么大的错误!赶紧微信队友们,被告知行程中有时间买裤子,这才把吓得嘣嘣乱跳的心安抚下来。
经过24小时的长途飞行,我于凌晨3:45抵达伊斯兰堡,整个城市还处在沉沉的暗夜之中。小马前来接机,迎着黎明的曙光,把我送到队友们的旅馆,和所有队友打了招呼,冲了个凉水澡,吃了几口早餐,就上了小面包车,前往斯卡度(Skardu),它是离K2大本营起点最近的城市。从伊斯兰堡去斯卡度有航班,一个小时就能飞抵;开车的话需要2天2夜;大部分队友想游览喀喇昆仑公路沿途的风景,所以我们坐车前往。
迎着曙光,我奔向K2
司机把我们的行李放在车顶
长期生活在洛杉矶,被LA四季如春的干爽气候和无所不在的冷气惯坏;到巴基斯坦后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热!热!热!小巴相对老旧,车上的车载空调如老牛拉货车一般,喘着粗气,一路滴着水,冷气吹不出多少;一上坡就罢工;一天下来,就象坐在蒸笼里,不知有过多少次汗流浃背,速干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最后出现了几道白色的盐晶!除了热,一路上看到很多奇特的人文风景,如装饰鲜艳的大客车;极度超载的车辆;小溪泡脚用餐;天然冰箱等,十分有趣:
巴铁们毫不吝啬地装饰着他们的卡车
马路上经常看到这种装饰艳丽的大篷车,一路喇叭宏亮着路过我们的身边
巴基斯坦的车辆超载现象严重,车里挤满人不说,车后车顶都站着坐着人,完全无视交通安全
在弯道上也不减速,看著都替他們捏把冷汗
进山后,看到很多这样的小溪,当地人会在一些小溪上摆好桌子,顶上搭起凉棚;客人们把脚泡在溪水里降暑、吃饭,这种充分利用天然资源的方式,我是第一次见到,很想参与其中,可是机缘不巧,没能过把瘾头。
悠闲的溪中泡脚吃饭
好宏大的场面,这在当地一定极为喜闻乐见的休闲方式
美人似乎不太乐意我偷拍她  :)
闷热的天气里,他还在火炉边干活
用沙子翻炒玉米,第一次看到这样煮玉米的方式
羊都是瘦瘦的,好像营养不良的感觉
当汽车遭遇到羊群。。。
当海拔越来越高时,公路旁开始出现积冰,气温也渐渐凉快下来,我吐出一口长气,快被炙热的高温烤糊了,这样凉爽的空气怎一个爽字了得? !当地人更有创意,他们在冰层里挖出一个个的方格,然后把饮料放在里面,这个天然的大冰箱,绿色环保,很是新颖别致!
天然冰箱
巴基斯坦人特别喜欢自拍,到处看见高举手机自拍的人群;他们也喜欢和游客合影,会主动前来要求合影,而且乐此不疲,拍个没完没了!这不,在吃饭的空档,有好几票当地人上前要求和我们合影。队友们好些人已经在巴基斯坦混了好几个礼拜了,合影拍怕了,纷纷把我推出;这一通合影下来,笑得脸颊僵硬,皱纹都添了好几条!方知这明星真不是人干的活儿! :)
与巴铁们的合影
被多人要求合影,很有明星的赶脚 :)
应付不过来的合影
云乐还混了顶当地人的帽子
巴基斯坦的椰子,看着挺可爱的,果汁不甜,口感一般
马路边看到中国的救灾物资
当地人的泥坯房子
我们的司机,老爷子前一天可能沒有睡好,這天脾气暴燥,一路不停按着喇叭,而且把音乐开得震耳欲聋,可怜我飞了一天一夜没怎么睡觉;加上沿路的高温燥熱之苦,白天在車上基本无眠。
小巴引擎过热,咆哮颤抖着爬不了这个坡。大家赶紧下车,男同学们帮着推车
我们步行跟随
旅行社给我们租的小巴,很有些车龄,一到上坡就开始怒吼咆哮,我一路老是担心它随时都要罢工!好在虽然痛苦挣扎,却顺利挺过最高的垭口;接下来是长长的下坡路,小巴再度欢奔起来,很快到达司机的老家,一个路边上不太起眼的小村庄。很多男人坐在一棵大树下乘凉,旁边是潺潺的溪流。看到我们的车停下来,大人小孩都围了上来,又是一波快乐地创作、自拍、合影,热闹非凡。
大树下面好乘凉
伊斯兰教信徒特有的大胡子
各种创作各种拍


拿枪的是警察,说是保护我们,感觉他在搭顺风车。:) 不管怎样,看到冲锋枪,还是有点心惊的。
好一大张凉榻
过了这个村庄,随着海拔的下降,高温再度袭来;好容易盼来了日落,可是热浪丝毫不减。到了小镇Chilas办过关手续时,我们像是踏入了一个巨大的桑拿房,车上热,车下更热,湿热的焚风呼啸而来,热气铺天盖地,像一条湿热的大棉被把我紧紧裹住,热得我透不过气来!好容易盼着手续办完,来到一个据说有空调的旅馆,进入房间,那个看上去象20年代制造的古董空调让我的心凉了半截,打开开关,果然是屋外一模一样的热风,没有一丝凉意;去楼下餐厅随便扒了几口饭,洗了个冷水澡,睡在温热的床单上,12小时的时差加上闷热、高温潮湿的天气,两天两夜没睡的我,虽然早已筋疲力竭,虽然已是深更半夜,却无法入睡,我瞪着酸涩的眼睛,看着天花板数羊;当清晨四点多当宣礼塔上第一声声嘶力竭的祷告声传来时,每个毛孔都在冒汗的我整夜无眠!早上起床后,感觉口里有异,对着镜子一看,一整天的高温煎熬和长途奔波,让平时很少口疮的我一下长出4-5个溃疡,遍布口腔各个角落,痛得我吃不下东西,巴基斯坦就这样给了我一个下马威!

日落Chilas,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热”字
第二天清晨,气温略低,我们吃了早餐,上车继续向Skardu前进。出了小镇Chilas,就看到一条泥水河蜿蜒向前,两岸都是黄灰色的滩涂,荒凉无比。刚出开出没多远,小巴的引擎过热冒烟,老爷子在路中央紧急停车,检查一看是水箱盖子脱落,水箱漏水,需要立即修理。司机马上搭车奔回小镇买水箱盖子。这时太阳已经升起老高,路上无处遮阴,骄阳似火,晒得头皮发烫;我们无惧危险,躲在车后乘凉;好在导游小马很快找到一个好心人,车上有几个空位,正好塞下我们几个,去前方的一个茶室避暑等候,留下两人看车和行李。
加油站 :)
喀喇昆仑的大河和荒山
难兄难弟和难姐难妹们
茶室里,有一张区域地图,正好有K2BC部分,听着队友们讲解徒步路线,第一次有了个直观的了解。 K2徒步从Askole开始,途径Jhola, Paiju, Khoburtse, Urdukas, Goro II, 到达Concordia,Concordia是一个很重要的营地,去附近好几个山峰的大本营都需要经过那里。我们在Concordia休整,向北去K2的大本营;然后再退回Concordia休整一夜之后,就向南到Ali营地,休整一个下午,当夜12点继续向南,翻过5585米Gondogoro La垭口,到达Khuispang营地,再一路向南到Saicho过夜,最后到达徒步到终点Hushe。找到一张地图,标示了所有的营地和其地理位置,蓝线是行车线路;黄线是徒步线路。
K2BC徒步路线图
研究完地图,我们坐下喝可乐,不久小巴修好赶来,我们继续赶路。这条喀喇昆仑公路全长1224公里,北起中国新疆的喀什,南到巴基斯坦的塔科特,由中巴共同建造。这条公路因为地质情况复杂,在修路的过程中,前后622人死亡,其中122人是中国人,有88人葬在巴基斯坦的北方重镇吉尔吉特(Gilgit)。可惜的是,我在Gilgit住了两天,不知道有这个墓园,不然一定前往瞻仰一番。
我们的小巴经过水箱漏水事件,再一次奔跑在公路上
公路旁象征中巴友谊的纪念碑
喀喇昆仑荒凉无比,到处是散落在山体上的大小石头。途中我们路过一个景点,是三大著名的山脉在这里交汇,Sharif 指点着东西南北,告诉我們三个山脉的名字和走向:Karakoram, Himalaya & Hindukush。
这是喀喇昆仑最经典的景色 - 荒凉冷寂、巨石遍布
公路、白云、云影
三山交汇处,我来个气吞山河、拥抱大地的姿势 :)
K2BC小分队合影,7名队友加中文向导小马
过了三山交汇处不久,我们就离开喀喇昆仑公路,转去了一条通往Skardu的羊肠小道。司机老爷子经过一晚的休息,脾气温和很多,不超车时基本没有按过喇叭。这天的音乐也温柔不少,终于让我在顛簸的车上断断续续睡了好几個短觉。这一路过去,我们依然遭遇高溫,加上坑洼不平的土路,还有多处修路、等待通行;山体塌方,山道崎嶇难行,从Chilas到Skardu,距離虽然比前一天近不少,可路上花掉的时间却更多,一直走到天色全黑才到。
这种木头桥挺吓人的,看着随时要散架的样子,一次只能一辆车上桥。
路不比车宽多少,一边就是万丈悬崖。。。
喀喇昆仑山脉的荒山恶岭
前方修路,一大排车等在那里,这个时候我们一般都会下车搞创作。:)
一票人蹲在一块大石头上,很有意思
在山路上飞扬的尘土中,日落悄悄降临
到达Skardu,因为海拔比较高的原因,气温没那么炎热难耐了,三天来的仆仆风尘,让我疲惫不堪,脸色灰暗,对啥都提不起兴趣;晚饭时,小马宣布,我们会在Skardu休整一天;后天出发前往徒步的起点:Askole。
吃完饭,梳洗完毕,我的脑袋刚刚挨到枕头边,就立即跌入黑甜的梦乡,这沉沉的睡眠一直延续到第二天的早晨。早饭后,我们出门,同伴们扫街拍照;我有好几件事情要办:买两条徒步裤子;飞往伊斯兰堡的机票;还得趁着不停电有Wi-Fi时,把伊斯兰堡的旅馆定好。上午看了一个K2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是义大利政府为纪念义大利队首次登顶K2的50周年而建,里面有很多珍贵的照片和说明;下午游览了一个古堡。在古堡里,我首次和两个巴基斯坦籍向导Sharif & Zakir单独聊了会儿,谈了K2的行程,谈到我携带的摄影设备比较多,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交谈中,感觉两个向导都是热心靠谱之人,之后在12天的徒步旅程,这个初步的印象得到进一步证实;如果有朋友需要,强烈推荐他们!
带来的黑巧克力和M&M豆,因为路上的高温,都化成一摊烂泥
出发前,小马他们在检点徒步途中带去的食物
生日的凌晨,万籁俱寂,我从睡梦中醒来,默祝自己徒步安全,顺利到达大本营,平安翻过垭口
旅馆墙外鲜艳的花朵
可爱的孩子们
我收集了一些大胡子的当地人的照片
博物馆外远眺群山
古堡里,一对颜值超高的父子 :)
Skardu的一个古堡,已是一片废墟
7月4号,我们换乘越野车Land Cruiser,启程去K2BC的起始点,一个叫Askole的小村庄。从Skardu到Askole,只有130公路;如果是高速,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可这里需要五个多小时。一路上的行驶惊心动魄,险象环生;其山路之蜿蜒曲折,陡峭险峻、令人难以想象!坐在车上的我一直感觉危机四伏,手心冒汗!如果说前一天的山路有点吓人,那这儿就是吓死人的节奏!除了山路极窄不说,这里弯道多而且急,经常一个转弯过去,接下来是一个很大的陡坡,转过去的那瞬间,司机完全看不到前方的路,而且前轮可能已经跑出路面在空转,路牙下就是高高的悬崖,再往下就是激流险滩、湍急奔腾的印度河,等着吞噬一切。就这样,司机照样把车开得飞快,小马说,他们个个都是赛车的好手,能在这种路上把一部Land Cruiser开得如此虎虎生风,安全平稳,这技术真让人甘拜下风!我做为有25年驾龄的老司机,估计再练上25年,也没胆量在这条路上开车。即使这样,有一段路实在太窄,需要大家都下车步行,司机将空车慢慢开过去。
出发前自拍了一张,想发给远方的家人朋友,结果信号太差,一直没有发出去
大戈壁滩上,画着巴基斯坦的国旗
我们的挑夫坐了一辆越野车
途中的一个村庄,开过笔直的小树林
很老版的越野车,保养得相当不错。
车灯上的装饰画
午餐在路边的一个小餐馆,小伙子在做Chapati,一种无油干烤面饼,环境很脏,没办法讲究食品卫生
小村庄的姑娘们一看到我们的镜头,都低头跑开
路上背柴🔥的当地人
过了这座桥,地势开始狭窄陡峭起来。对面岩壁上的洞窟,据说是开采宝石的矿坑。
前方的路指向何方?
山路就比车身略宽,路基十分松散,让人好不担忧!
这里转弯时,前轮有一半跑出路外,在空中停留了半秒,大家忍不住一阵惊呼
路下方是湍急的印度河
这段太窄,大家都下车步行
SUV小心翼翼地开过来
过这座桥时,桥面不负重荷,剧烈地摆动起来,一度以为这个木桥分分钟要断了
下午4点多,我们安全抵达Askole。进小镇前右手边的山坡上,有一栋红色屋顶的房子,小马介绍说是一个美国人捐赠建设的,他是小说“三杯茶”的作者,Three Cups of Tea,小马强烈推荐。三杯茶的意思是:第一杯茶,只是刚见面的陌生人;第二杯茶,已经成为好朋友,第三杯茶时,就是生死与共的好朋友。回美国后,我在Amazon上找到这本书,有时间得要好好读读。
村子外有大片的庄稼,仔细看是豌豆叶,碧绿的颜色,让人看着垂涎欲滴
小马他们认识的当地熟人,跳上我们的车跟我们一起去营地
营地前围着好些人,这天入住了好几个徒步的队伍
来应聘挑夫的当地人
我们队伍的五顶North Face的高山帐,在營地裡一字排开
今天是第一天住帐篷,完全没有手机信号和Wi-Fi,收拾完毕后,队友们去附近的一个半山腰看风景;我因为几天来长途跋涉,感觉疲劳,加上有点小雨,我决定留守营地,在帐篷里休息。睡了一觉钻出帐篷,拿出无人机,试飞了一下,从空中俯瞰Askole,很快我身边围了十几个各队的挑夫,他们七嘴八舌、大呼小叫,很欢乐的场面。 K2大本营的徒步生活就此拉开,我们开始了与世隔绝的12天野外生活。
我们的餐帐
我们的厨师
这是旅行社给我们配送的几只鸡
在空中看我们的营地,我就是那个小红人
Askole的空中俯瞰图
*** 想了解2013年在巴基斯坦发生的登山客被杀的惨剧的朋友們,可以參考這篇紀念文章:杨春风,你的生命本应属于雪山
(未完待续)
转载自公号:【洛城摄影人】
请加我们的转发工作号,微信ID: moshangUS。并帮加读者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