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于上海举行的2015世界移动大会上,5G技术风光无限。华为展示了全球首个6GHz以下5G测试样机,其峰值速率已突破10Gb/s。华为副董事长兼轮值CEO胡厚崑在大会上做主题演讲时表示,当前,5G正于发展的关键节点,实现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和跨行业的合作是推动5G技术快速发展的前提。
TD-LTE技术演进引领产业升级,全面改善用户体验
看看那些使用4G手机聊天、刷朋友圈、传照片和视频的人你就可以了解,从3G到4G的转换有多么快。用颠覆式的技术创新为消费者带来革命性的体验和应用,这正是通信技术跳跃式发展的真正动力所在。
当前,4G业务是各大运营商的重点。在本次世界移动大会上,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的展位上,4G/LTE的标识仍然是最显眼的。不过,在4G背后,三大运营商也隐约流露出新的“野心”。中国移动展示了面向2020年的5G生活新场景。中国联通则展示了4.5G智慧物联网。一个基于LTE-M技术构建的智慧物联网将为交通、能源、城市管理、医疗健康等提供更好的支撑。

4G之后,人们将直接奔向5G的新生活吗?华为说,为保证从4G到5G的平滑过渡,4.5G是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
对于4.5G,业界还存在一些争论。有人认为,目前4G刚刚被市场和用户接受,仍处于不断深化之中。4.5G、5G这些新名词的出现可能会给用户造成新的困扰。不过,这些争论显然没有影响华为投入4.5G的决心。在本次世界移动大会上,华为携手中国移动、日本软银等众多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了TDD技术演进方案。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总裁汪涛表示:“TDD技术演进着眼于满足未来移动宽带业务(Mobile Broadband,MBB)的爆发式增长需求。通过提供xGbps级网络体验,我们的TDD技术演进方案可为运营商提供更多商业机会,并保护运营商的投资。TDD技术演进方案作为4.5G关键技术,将与5G长期并存。”
华为TDD技术演进方案将助力运营商更好地应对移动宽带网络的新挑战。概括起来,TDD技术演进解决方案具有以下七大亮点。
第一,支持平滑演进和后向兼容。TDD技术演进基于现有4T4R、8T8R等4G技术,通过软件升级和云基站技术,可形成超大规模分布式多天线阵列,在改善用户体验的同时,对现有网络进行改造的成本也最低。
第二,提供xGbps级别的网络体验。通过多载波聚合、4×4 / 8×8MIMO、上下行256QAM等技术,TDD技术演进可以提升单用户速率至xGbps级别,从而大幅改善现有4G用户的应用体验。
第三,持续提升频谱效率。通过高性能、大规模基站芯片的设计,TDD技术演进让DMIMO、多载波聚合、更高阶调制和MIMO、多用户3D-BF等同时在基站中运用,大幅提升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从而帮助运营商实现在既有资产上的增值。
第四,激活Sub-6GHz高频段频谱资源。TDD技术演进通过协议优化,可充分发挥TDD多天线的优势,并结合3D-BF和3D接收机,大幅提升Sub-6GHz高频段的覆盖能力。
第五,提升全场景、超高密度组网下的统一用户体验。TDD技术演进将多维度协同调度功能通过云调度平台扩展到全场景、超高密度组网场景,让每个用户都能享有近乎速率峰值的体验。
第六,TDD技术演进可以自动、灵活调整上下行子帧配比,最大化系统整体容量,轻松应对因突发大事件等引发的上行流量增加的情况。
第七,提供10ms低时延体验,助力业务创新。TDD技术演进具有10ms级别低时延,使得环境信息、指令在终端和云端之间的传递速度更快。此外,TDD技术演进还可以通过eMTC技术,在不增加新频段和新硬件的情况下,实现海量无线设备的接入,为大数据、物联网等产业提供更强大的网络支持。
不只是过渡,TDD技术演进将与5G长期共存
LTE网络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普及。GSA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393家运营商在138个国家部署了商用的LTE网络。LTE流量在持续增加,日、韩等发达市场的网络流量已占MBB总流量的70%。随着无线宽带的连接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未来数据流量还会呈现爆发式增长,将给运营商网络带来巨大冲击。
当前4G正热,5G到2020年才能商用,而实现规模化部署至少要等到2023年。在这段时间内,4G将如何持续演进呢?TDD是4G技术,而TDD技术演进是在TDD基础上的长期演进,也是4.5G的核心组成部分。
华为在TDD方面已经发布了许多创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目前在全球已经商用的54张TDD-LTE网络中,华为参与建设了34张网络。华为提供的TDD-LTE基站数量占基站总数量的50%。汪涛介绍说:“我们在2013年第一次提出了TDD-LTE的建网思路和发展模式。现在,TDD-LTE和FDD-LTE已经没有差异,只是部署在不同频段上的LTE而已。今年,我们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出TDD技术演进方案,这又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TDD为什么需要持续演进?首先,用户对网络流量的需求快速上升,全球很多区域每年平均的流量增长都超过60%。按照这一增长比例计算,现有的TDD-LTE网络容量很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其次,在全球很多地方,运营商已经部署了大量基站,建设了大规模的网络。截至今年底,中国移动部署的TDD-LTE基站将达到120万个,而日本软银的基站数量也会达到5万个。如此大规模的投入,不可能因为新技术的出现推倒重来。因此,无论从用户需求,还是运营商实现投资保护的角度上来分析,TDD技术必须持续演进,这样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应用体验,为运营商创造更多的利润。
“F1赛车动力强劲,主要因为有涡轮增压。TDD技术演进就是对TDD实现了‘涡轮增压’,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让运营商的投资最大化。TDD技术演进在速度、时延和能够提供的连接数量方面比当前的TDD有显著提升。”汪涛表示。
TDD技术演进可以兼容现有4G网络的设备和终端,比4G有5倍的频谱效率提升,可以从容应对流量的迅猛增长。TDD技术演进解决方案由华为和中国移动、日本软银等共同研发,得到了GTI联盟运营商的鼎力支持,将于2016年启动商用化进程。“TDD将持续演进,即使在5G商用之后,TDD技术演进仍会与5G长期共存。”汪涛表示。
5G成竹在胸
5G网络的普及有两个重要前提:第一是技术创新,第二是跨行业合作。
据了解,5G的峰值速率将达到10Gbps,用户体验速率达到几百兆每秒甚至超过1Gbps。人们之所以对5G充满渴望,是因为除了人与人之间的通信以外,未来还有更多通信业务和类型要加入进来,包括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这些都要求网络变得更加强大。
5G技术十分复杂,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才有更多技术空白点需要填补,架构、无线技术、空口技术等都可能成为技术创新的机会点。包括华为、诺基亚、爱立信等在内的许多厂商已经在5G技术的研发上进行了大量投入。
胡厚崑表示,华为是全球5G发展的主要贡献者和领导者。从研发方面看,自2009年起,华为就开始围绕5G进行预研究,先后投入6亿美元,建立了一支超500人的专家团队。此外,华为还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清华大学等全球20多所顶级高校联合开展5G研究,发表的有关5G的论文超过190篇。
除了加强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以外,华为还积极参与一些国际标准化和行业组织,推动5G关键技术不断实现突破。比如,华为加入了欧盟5G公私合作联盟(5GPPP)等全球性组织,与合作伙伴联合承接创新项目。前不久,华为联合日本的运营商NTT Docomo在四川成都开通了世界上第一个多用户5G技术验证外场,系统性地验证5G空口技术和网络架构。
胡厚崑表示:“在5G网络中,虚拟现实和浸入式体验是关键应用。我们必须坚定地在新技术,尤其是空口技术和网络架构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实际上,华为已经在空口技术上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华为有信心在不增加天线和新站址的情况下,将网络的频谱效率提高3倍以上。
技术的创新只是第一步,推动5G技术的应用关键还是要看运营商和行业用户如何动作。现阶段,5G技术的创新进展虽然很快,但是通信行业与其他垂直行业之间的合作和互动还缺乏深度。不同行业的用户对5G技术的需求不一样,5G技术能否在不同行业得到快速普及,关键还是看5G技术和标准能否满足不同行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未来5G网络将成为各个行业共享的关键基础设施。5G技术提供者、网络运营商和行业用户应共同合作,尽快建立跨行业的沟通平台和5G垂直行业示范网。华为已经为5G网络的发展制定了清晰的路线图:2018年底以前,华为将致力于5G标准的制定;2018年,华为将率先与合作伙伴联合开通5G试商用网络;2019年,华为的工作重点是推动产业链完善,并完成5G网络的互联互通测试;2020年,5G网络将正式商用。

欢迎来《中国云报》串门,聊聊云计算的那些事儿,门牌号很号好记“GTclou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