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顿国家公园位于美国怀俄明州,紧邻黄石公园南部,以连绵的雪山,蜿蜒的河流,清澈的湖水而闻名。很多来黄石公园的游客都会顺便玩一下大提顿公园,我们当然也不例外。
和黄石公园比起来,大提顿面积较小,景点也比较少,走马观花1-2天足矣。
我们在大提顿公园玩了两天。第一天由黄石公园出发,自北向南走红线部分,夜宿Jackson。第二天由Jackson出发,由南到北走黄线部分,下午回到黄石公园。

Jackson Lake
从北门进入大提顿国家公园不久就能看到Jackson Lake。这是美国最大的高海拔湖泊之一,海拔6772英尺(2064米),长15英里(24公里),宽7英里(11公里),深438英尺(134米)。

据说在早晚光线合适天气晴好的时候可以在湖中看到雪山的倒影。我们虽与倒影无缘,却看到了大片的野花,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美不胜收。
Colter Bay Visitor Center
Colter Bay是大提顿最靠北的游客中心,里面展品不多,附近也没有饭店,但有几条Trail从这里出发。我们本来是想来这里走colter bay lakeshore trail,怎奈山中天气多变,到这里时天又阴气温又低,因此我们果断放弃了徒步的计划。
恰巧这时游客中心放映室的小电影要开演了,顺势进去看了一场。电影的内容和大提顿公园完全没有关系。黄石公园的野狼被人类灭绝后,缺乏天敌的Elk泛滥成灾,为了维持生态平衡,黄石公园从加拿大运来了一批野狼。电影讲的就是这第一批野狼如何在黄石生存下来的故事。这个电影更加燃起了乖乖想在黄石公园看野狼的渴望。可惜最后天不遂人愿,一只野狼也没见到。
Jackson Lake Lodge
集住宿餐饮于一体的Jackson Lake Lodge是大提顿国家公园内最奢侈的旅店。很多不住在这里的游客也要特意来这里停留一下,为的就是二楼那扇面向杰克逊湖和提顿山脉的60英尺高的落地窗。
我们到达这里时天还是阴阴的,只好在二楼一边吃午饭一边等待天空放晴。
虽然最后没能等来晴空万里,也比我们刚到达时好多了。
Jackson lake dam
蛮小的一个水坝。孩子们出发前刚看过《小鲤鱼跳龙门》的动画片,觉得这里很像动画片中的龙门。
另外这里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天气的多变。第二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是第一张的五分钟后。
  Jackson Point Overlook on Signal Mountain
Signal Mountain是从主路边的一个岔路开过去,路的尽头处有两个相隔不远的观景台。Jackson Point Overlook 是第一个,眺望群山的地方。
第二个观景点只是看山谷中的绿地,我觉得并不值得为了它多开一段又窄又弯的山路。
  Mount Moran Turnout
又是一个从主路离开的岔路,和前面的Signal Mountain比起来,路要好开得多,雪山也离人近得多

这个圆圆的山峰就是Mount Moran,根据第二张照片上的介绍,可以辨认出几个冰川。
  Jenny Lake & Inspiration Point Trail
珍妮湖位于杰克逊湖西南方,面积比后者小得多,但同样是大提顿公园的热门景点。
这里的游玩路线有很多种,我们选择了最大众化的一条,坐船到湖对面走一条Inspiration Point Trail,再回到码头坐船回来。
湖上可以看到雪山,但并不壮观。船夫特意指出,这不是提顿峰。但具体是什么峰,我忘记了。
Trail很好走,也不长,但沿途充满惊喜。
半路会经过一个Hidden falls,从岔路走不多远就可以来到瀑布边。
临近终点的Inspiration Point是眺望珍妮湖的绝佳地点。景色算得上优美,但绝对够不上惊艳。
我们在山顶晃了一会,就看到山下有一只黑熊正在朝我们的方向上山。虽说黑熊与棕熊比起来温和得多,但各个国家公园都建议在黑熊出没的地方三个人以上一起行动,以避免危险。当时我们前后左右都没有其他游客,只有我和老田带着两个孩子,她俩的战斗力合起来也比不上一个成年人。为了安全起见,我们选择火速下山避开黑熊。
据后来我们遇到的一组上山的游客反馈,他们在遇到我们几分钟后,那只黑熊就来到他们眼前几米处,然后对他们不屑一顾,继续上山去了。
下山时遇到一只Mule deer(骡鹿),就在我们眼前穿过小路。我们这次旅行看到的野生动物又多了一种。
根据百度百科显示,Mule deer中文名骡鹿,又名黑尾鹿;维基百科英文版则说,骡鹿有好几个亚种,黑尾鹿只是其中之一。
我们看到的这只,ranger十分确定地告诉我们它是Mule deer,可是它的尾巴只有尖端部分是黑色。所以我还真不知道应不应该叫它黑尾鹿。
  Chapel of the Transfiguration
这座建于1925年的木质小教堂,是大提顿西线(即内线)上最靠近南门的一个景点。是欣赏提顿群峰的一个绝佳地点。
千万不要忘记走进教堂,透过小窗向外眺望。提顿峰恰好出现在窗子中央十字架的上面,让人不由地心生敬畏。
  Moose Wilson Road
本来结束了西线的行程由191号公路一路开往住宿地Jackson就很好,好死不死,我在出发前不久读到一本从图书馆借来的旅行书(一起借了好几本,具体哪本我忘了)上强烈推荐从这条路自驾,号称虽然比走191费点时间,但沿途景色惊艳,绝对值得走上一遭。我****(此处省略N个字)!费时间是真,路不好开也是真,但说到景色,Excuse me,这条路沿途哪里有可以称得上“景色”的地方?以为我们没开过景观公路吗?
书上还说日落时分这里能看到很多野生动物。我再****(又省略N个字)!如果不算松鼠和小鸟,我们一只野生动物也没见到。对比黄石的一晚上上千只野牛或者三批野熊N批叉角羚,我实在找不出这条路值得开一趟的理由。
如果你不幸和我看到同一本书,千万不要相信上面的鬼话!一个字也不要信!
第二天我们本打算在小城Jackson先玩上一会再去大提顿的。怎奈人算不如天算。恰逢7月4日美国国庆,小城里似乎在举办活动,到处都严重堵车。
只能放弃Jackson,直奔大提顿。
Mormon Row Historic District
Mormon Row 是1890年代由盐湖城移居到此的摩门教徒建立的小村庄。至于他们什么时候搬走,又为什么搬走,似乎并没有人在意,因为我在网上搜寻很久也没有找到答案。只知道1997年这里被列入国家史迹名录,作为历史街区(Historic District)。
相对历史而言,眼前的风景显然更加吸引人。古老的社区使绵延的群山有了前景,不再枯燥。有壮丽的雪山做背景,这几间零丁散落的小房子也不再寻常。

不止拍风景,拍拍娃也很好。她们让这些被遗弃的房屋有了人气,活了起来。
这个谷仓叫做John Moulton Barn,常被拿来与下文将提到的T.A. Moulton Barn做对比。
T.A. Moulton Barn广义上也属于Mormon Row ,但和前面那些建筑都不在一起。前面所有建筑组成的小村落在Antelope Flats Rd路东,且紧贴大路。而这个谷仓孤零零的坐落于路西,且离大路有段距离。
它的孤独反而成就了它,据Flickr数据显示,它是美国被拍摄最多的谷仓。
谷仓周围的地面有无数花栗鼠洞口,也有无数的花栗鼠在此活动。于是,雪山和建筑都不在能吸引孩子们的视线,她们所有的注意力都被花栗鼠们占据了。
Glacier View Turnout
一个能够看到提顿珠峰的路边观景点。据路边陈列的宣传板显示,过去40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眼前的几个冰川面积已经缩小了25%。再不抓紧看,就没有雪山,只剩荒山了。
Schwabachers Landing
这是一个拍摄雪山倒影的好地方。需要往一条岔路上开上一段,下车后还要步行一段。景色虽美,但蚊虫不少。

Snake River Overlook
曾经很美的一个地方,现如今蛇河的大弯已经被巨树遮挡个严严实实,只能对着牌子上的照片发挥想象力了。
唯一的惊喜是在这里再度偶遇野花。

J.P. Cunningham Cabin
这里是一个很容易拍出大片的历史遗迹,是我们最爱的停留点之一。
关于这座小屋背后的历史故事,维基百科有详细的介绍,我懒得翻译了,感兴趣的自己去看吧。
小屋里里外外充满惊喜,怎么拍都韵味十足。
小屋周围的田野里,只要有人站在视线中,也会立刻生机勃勃。
Oxbow Bend Turnout
Oxbow Bend Turnout是我们在大提顿停留的最后一个地方,也是唯一一次在snake river岸边停留。
因为有了河水的映衬,在这里看Mount Moran要比在西线的Mount Moran Turnout看到的要美得多。如果是在日出十分来到这里,景色一定会美不胜收。

短短两日走马观花,大提顿国家公园处处以美景震撼到我们。虽然景色略为单一,但作为黄石公园的延伸和补充,这里还是值得好好转上一圈的。
公众号:加州娃行天下
ID:jiazhouwa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相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