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爱茶,因为茶抚慰心脾且人人可享、丰俭由人。清晨醒脑,饭后消食,受寒暖胃,都少不了一杯茶的侍奉。
茶有茶的万种风情,人则难免对它产生一种暧昧的执念。
汪曾祺曾坦言自己对茶是外行,但他每天要换上三次茶叶,清晨的第一件事,就是烧水、沏茶。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西南联大的学生们最享受的事情,也莫过于在昆明简陋的茶楼里,就着等次不分的盖碗茶,学习、讨论或写文章。
毕竟,无论身处何地、是悲是喜,味觉,总值得被照顾。
“对味觉的照顾,往往比言语关怀更温暖人心”
杨绛曾在《我们仨》中细致地回忆当年“拙手笨脚”的钱钟书,是如何给她准备早餐的。
那是在他们入住新居的第一个早晨,钱钟书早早起床,在厨房忙碌一阵后,用一只床上用餐的小桌把早餐直接推到杨绛床前。闻到这满桌的香气,杨绛从酣睡中跳起来,并在日后感慨这是她吃过最好吃的早饭:
“五分钟蛋”、烤面包、香浓的红茶和一小杯特供牛奶,以及用来佐餐的黄油、果酱和蜂蜜。
这份食单中,最让杨绛难忘的,便是那香浓的红茶了。此后,钱钟书主动承包了每日的早餐。而在清晨喝掉一大茶瓯的红茶佐牛奶,也成了俩人默契十足的晨间仪式。
有意思的是,这极香极浓、让杨绛念念不忘的红茶,并非是什么好茶,而是我们都很熟悉的印度“立普登”(没错,就是Lipton立顿)。
大抵,对杨绛来说,立顿究竟好不好喝,已不是重点。重点是,那浓郁的红茶,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是钱钟书对她最大的爱意与关怀。
这样的关怀,看似稀松平常,但难能可贵。
它可以是童年时,我们给刚下班的父母泡的一杯淡茶;也可以是为朋友泡的一壶加了鲜薄荷的红茶,因为,我们知道这位朋友今天遭受了上司的责备,身心俱疲,需要新鲜的味觉感受。
当然,它更是我们对自己的关怀,在困顿的时候,耐心地为自己泡上一杯好茶,并去感受唇齿之间的回甘,总能瞬间洗去疲惫。
关于一杯茶,总是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清的情绪。细细品味,方知对味觉的照顾,往往比言语关怀更温暖人心。
“寒冬,最适合手捧一杯来自武夷山的温暖”
中国人喝茶的谱系大,草、木、花,皆可成茶,但却从不含糊。
比方说,从前的人对茶有讲究,“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是对采茶“时日”、“天气”的讲究。
对茶器有讲究,存茶的有“茶籯”、“茶罐”,取茶的有“茶则”,煮茶的有“风炉”、“甑”、“釜”,“使苏兰薪桂,竹里煎茶”,连盛水的都还要分出专门盛放熟水的“熟盂”。
一年十二个月,每一段时间都有不同的景致,每一段时间也该有相应的茶。
比如春天,万物生发,春草吐绿之时,人们喜爱饮花茶,似乎它的甘凉芳馨可以驱散漫长冬天后身体的疲乏。茶的清味,花的香味,可以唤醒感官,来迎接一个新的开始。
又比如夏天,烈日炙烤,暑气难当,难免胸中烦闷。香气清幽、汤色清亮的茶最宜人。
又如秋天,花木凋落,地上铺满金黄,正是燥气当令。浓厚、甘醇、华美且余韵悠长的茶在口中散开,些许化解“秋燥”。
再如冬天,冰莹雪白,寒风猎猎的天气里,一杯醇香甘美、茶汤金红的热茶,驱除寒气,暖手,暖腹。
而这,也是为什么在推出茶产品时,我们首先选择了来自武夷山的桐木关红茶水仙岩茶
在大寒时节,爱茶之人总是会想起岩茶馥郁醇厚的质感,以及野枞迷人的木质香和青苔味。它们皆具自然的灵气,又带着沉稳的木质香气,驱寒暖胃,又唇齿留香。
而为了把这两款茶更好的呈现在大家面前,看理想的小伙伴特地前往岩茶及正山小种核心产地(农户的茶山)寻茶,经反复考察、调研、对比分析和设计上的反复打磨后,才忐忑上市。
看理想的小伙伴在武夷山探访农户
希望在寒冷的季节,这两款茶能为你带来温暖,也希望它能成为你与朋友之间的味觉照顾。
1
野枞红茶
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
“高山云雾出好茶”——桐木关,常年细雨绵绵,雾气迷蒙,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10万。土质以红壤、黄红壤为主,富含有机质,常年温度在8.5-18摄氏度之间,茶树生长缓慢,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聚。
“正山”指的是福建崇安县星村桐木关内的山林,以江墩、庙湾为中心。这里属于国家级保护区,不允许任何形式的人工施肥、杀虫及栽种。
一般市面上购买到的“小种”、“烟小种”都是桐木关以外的茶园,被称作“外山茶”。由于不属于保护区,所以允许施肥、人工杀虫及自由栽种。
在桐木关以内,因为山路崎岖、采摘十分困难,茶树被荒弃在森林里很多年。与农人定期养护的茶园不同,它的周边不是一棵棵整齐的茶树,而是山野里的野果树、野花枞,当地人称为“野茶”。山上乱石堆叠、山树环绕,根本没有可以正常行走的路。
农人采摘鲜叶也并不像电视广告里,头戴围巾的少女阳光下轻盈地折下茶芽。采茶是个需要技巧并十分耗费体力的工作,需要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才能保证茶的品质。山中气温低、湿度大,不经人工施肥的野枞茶树产量十分稀少,并且每6斤鲜叶才能制出1斤干茶,所以真正的野枞茶在市面上其实是很难得一见的。
这些采摘回来的鲜叶要立即制作,经过晾青、萎凋后已经可以闻到清甜的香气,揉捻的过程使条索紧结,经过自然发酵后再进行翻炒制成毛茶,再经过5道工序的筛选才可烘焙。烘焙的技巧在于去掉茶叶的草青气、水分,增益茶叶的甘甜与芬芳。
当它最终呈现在杯中时,方能暖胃驱寒、口感甘甜、鲜爽,且余韵悠长
包装设计灵感:
手绘山花、野生浆果,灵动可爱。
取色于金红色的茶汤与桐木关的雾色。
2
水仙岩茶
武夷山50年老枞
《茶经》中有“上者生烂石”的描述,指的就是土质对于茶叶口感的影响,武夷山地质属于白垩纪武夷层,有丰富的矿物质与良好的排水性,有利于茶树根系健康生长,积聚营养物质。
从宋代开始,武夷山的茶就成为朝廷的贡茶。
50年前栽种的水仙树种长于武夷山黄柏村的长窠山上,茶树的周围是泉涧、野果树、野花,这些花果带给茶树鲜叶自然的芬芳。
经过50年风雨,茶树的根延伸至深,武夷山地表植被、紫色土壤、石砾与层层岩石给予它丰富的矿物与有机质。
通常,水仙树种可以活300-500年,日常购买到的水仙岩茶树龄都比较小,而从50年开始,才是水仙的青少年时期,是表现力最好的阶段,50年以上的水仙被称作“老枞”,具有特别的“枞味”。这个时期的花果香、木质香更为突出,水更饱满,滋味更香甜、醇厚。
所有茶类中,岩茶的制作工艺最为复杂。经过晒青、翻青、萎凋、摇青、揉捻、初焙、拣剔、复焙、补火等工序。
用陶瓷盖碗或快客杯冲泡,开水静置1分钟后的温度刚好将它的花果、木质香气激发出来。8秒钟出水,会尝到丹霞地质与焙茶工艺带来的丰富层次。人们称这种特殊的香气和结构感为「岩韵」
饮用后,杯中依然留有馥郁、醇厚的香气,希望你可以感受到这种持续很久的愉悦。
在包装材质上,两款茶皆采用350克的竹纤维纸张,为茶叶提供良好的保护,手感紧实而温暖。
我们希望,在不牺牲设计美感的同时,降低包装成本,为你带来性价比更高的茶。
点击图片购买水仙岩茶/野枞红茶

Saying:
“很喜欢一句诗「至精至好而不奢」,在筹划出品茶产品时,我希望能让大家喝到好茶、值得的茶。直到爬到山上,亲眼看到茶树的生长环境后,我们才敢做这个产品。
找到了好茶,我还希望能把包装成本尽可能得压缩一些。尝试了很多次,修改了很多次,为的就是不昂贵不浪费却尽量的精致。这样,就能把成本让给茶叶了。
——看理想「茶产品」团队

转载:
微信后台回复
“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