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妈,又称月经、月信、月事,不管怎么叫,都脱不了一个月字,说明古人早就发现,女性生理周期与月亮周期的高度吻合性。但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周期,却至今没有可靠的解释,诸如天人感应这类解释,只能归于玄学的范畴,不足为信。人体感知能力弱于大多数动物,如果连人都可以直接感应月亮的话,那么大量动物的生理周期都应该是按月来的了,但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流行谬论
1、在诸多谬论中,流传最广也最荒谬的是引力说。据某些人说,海水被月亮引动,就可以引起潮汐,而人体中含量最大的就是水,女人水又比男人更多,因此就会被月亮引动,在满月之日,海水往往形成大潮,因此也就形成了女性的月经周期。
此说完全是胡说八道的伪科学。首先,男人含水其实比女人多,因为男人体脂率比女人低,肌肉比例比女人高,而肌肉含水比例是远高于脂肪的。
其次,月球引力对人的吸引比地球引力低得太多,根据地球、月亮的质量和地月距离、地球半径等参数,由万有引力定律可得,地球对人的引力大致是月亮的33万倍,大洋中的海潮超差不超过半米(大陆海岸由于地形原因会更高,不足为凭),与地球尺度相比,更是只有1200万分之一,这么小的引力波动,人体还远远没这么敏感。
最后,月亮每天都要到你头上走一遭,并不是你看得见月亮的时候才有月亮,或者你看见半个月亮就只有半个月亮。在朔日的白天,月亮就和太阳一起挂在你头上呢,只是你看不见而已!潮汐是月亮引致的不假,但海潮是一日两次的,为什么女人没有一天来两次大姨妈呢?就算是大潮,也是一月两次的,分别是朔望之日(农历初一和十五),为什么女人没有一月来两次大姨妈呢?
所以这个理论错得非常离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世界各地的潮位图,研究一下季节、朔望、日夜不同潮位的规律,就会发现月圆之夜引潮力最大的说法多么荒谬。
2、另一个似是而非的谬论是光照说。据某些人讲,光照会抑制女性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又会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因此月光的周期性变动就造成了女性的月经周期。作为证据,他们还提出,长期上夜班或夜间处于强光下的女性更加容易月经不调。
这个理论其实已经具备一定科学性了,因为褪黑素和促性腺激素的关系已经为实验所证实,但不幸的是,这个理论整体仍然是错的。
首先他们的证据就是不成立的,长期熬夜本身就足够不健康了,还需要光照来造成月经不调么,光照与夜间不能休息相比只是非常微弱的因素罢了。
按照该理论,月圆之夜应该是女性褪黑素分泌最少的时候,因而是促性腺激素分泌最多的时候,因而是雌性激素和性欲最强的时候,而现代医学已经充分证明,雌性激素分泌最强的时候是临近排卵前。
但中外大量民俗皆称,月圆之夜受孕对胎儿不利,而且无论是古中医文献还是现代各国的学术研究统计,都表明月经周期最集中的时候恰恰是望月前后,相应的排卵期最集中的时候反而是朔月前后,这和上面的光照说的推论是截然相反的。关于月圆之夜怀孕和经期分布也有相反的说法,但这些说法数量稀少且语焉不详,而我采信的说法来自于中国知网的学术论文、维基百科的德国研究案例和中医古籍。
而且我们还可以考察原始人的生存状态,除了少数地质无洞穴、密林多虫蛇的区域采取巢居外,大部分地区的原始人在百万年前就进入了穴居时代,并且在至少170万年前就学会了用火,五六十万年前的北京人洞穴中已经有长年不灭的火堆,灰烬厚达6米。你说晚上睡在洞里烤着火,月亮那点微光能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最后,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从而内分泌系统也非常接近的动物——黑猩猩也是有月经的,不过却是37天,黑猩猩常年暴露于月光下,如果月光真有用的话,它们更该是28天才对。再远一点的大猩猩的周期是30天,至于更远的各种猴类中,猕猴的周期与人是最接近的也是28天,但猪尾猴的周期是32天、狨猴的周期是16天、松鼠猴的周期是10天,诸如此类,并无明显规律。除灵长目外,还有蝙蝠等少数物种有显性月经,但蝙蝠的周期是24天。更多的动物有隐性月经,即子宫内膜较薄,脱落出血较少,大部分被自体吸收,但也偶尔能流出体外,比如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但它们的周期千奇百怪,并无明显规律可循,短的如老鼠只有4天左右,而这些野生动物统统都是暴露于月光下的。
3、还有一些其他的谬论,摘录如下,就不评论了,读者可以自行思考一下。
据说,在原始社会,望月前后,月光洒满大地,黑夜如白昼,动物可以看见人类,人类也可以看见动物,人还可以看见人,人类啪啪啪的时候,被动物看见了危险,被人类自己看见了则尴尬,所以原始人一般不会选择在这几天啪啪啪,那么自然而然,为了提高受孕率,女性的排卵期就固定在了新月的前后,月经就改在了望月的前后。
生理周期的物质因素
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生理周期,虽然绝大部分并不体现为显性月经。9成以上动物的生理周期是一年,尤其是非热带地区的动物。这非常好理解,因为考虑到气候的因素,一年中总是有且只有一段最美好的时光,在这段时间内,食物非常充足,气候十分宜人,非常适合于安排怀孕和生产。
我用到了“安排”这个词,并不是说动物们有足够的理性,知道什么时候交配受孕最佳,而是说大自然的安排、进化的安排。进化论的逻辑从来都不是“因为……所以……”的逻辑,而是“如果不……就会被淘汰”的逻辑。显然,如果不把小崽子生在食物充足的时候,就很容易被淘汰。
所以我们很容易看到,那些孕期在半年以内的动物,几乎都是春季发情,而且在它们之中,孕期越长的动物,发情时间会越早,孕期越短的动物,发情时间会越晚,但生育高峰却是非常一致的。而那些孕期接近一年的动物,却往往是在夏秋之际发情,这样才能将孩子生在下一年的食物富足期。比如梅花鹿就得晚至9、10月才发情,这样就能产仔于次年的5、6月,马的孕期又比鹿更长一些,可以达到11个月左右,所以发情期明显比鹿早,但大量产仔仍然是在5、6月。
如果你已经被搅糊涂了,那么只需要记住一点,虽然动物的孕期和发情期千奇百怪,但是它们的发情时间加上怀孕时间,一定就是食物最富足的时间。这种现象提示我们,决定动物生理周期的核心因素不是别的,而是食物,生理周期必须与食物周期配合,否则就会被淘汰。
养殖业的发展更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大量动物被人驯化之后,尤其是处于圈养从而全年食物富足之后,它们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发情期就开始变得模糊起来。大量家养动物不再像它们的野生亲属那样存在明显的发情季节,而是全年任何时候都可以交配怀孕,不管是吃草的马牛羊,还是吃肉的猫和狗,在食物充足、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统统都可以全年交配受孕。在它们的自然繁殖季节,交配孕育的幼崽会相对更加健康一些,死亡率更低一些,说明它们体内还是存在某种以年为周期的生物节律,但这种节律其实是比较弱的,只要食物富足,完全可以摆脱。
严格来讲,几乎没有任何哺乳动物的排卵周期是1年,最典型而大量的方式是,在发情季内多次周期性发情。也就是说,1年只是大周期,而在大的发情期内,又嵌套了若干个小周期,这被称为一季多次发情。小周期是非常规律的,就像人的月经周期一样,只不过小周期的长短对不同物种是不一样的,比如马的小周期是21天,一次自然的发情季足以涵盖4个或更多的小周期,而牛的小周期是18天。
对野生哺乳动物而言,其生理结构是完全可以支持周期排卵、全年发情的,而它们事实上并不全年发情,仅仅是因为食物的原因。这就像人类的女性在营养极端缺乏的时候会绝经一样,营养补充上来以后又可以恢复行经,这在饥荒年代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大胆推测,对于大多数哺乳动物而言,冬天停止发情仅仅是因为营养匮乏导致的阶段性停经。
这就像钱塘江的潮水,其实是每天都有的,并且是每天两次,即便是较大的潮水,也是每个月都有的,并且是朔望日后两个阶段,但是只有全年最大最显著的那几次,才会被人们称为钱塘潮,而平时那些较少的潮水,就被大家自动忽略了过去。
由于多位读者的建议,本公号将缩短单篇文章篇幅,加快更新频率。本系列将分为3篇,分别是:
大姨妈为什么按月来
多生孩子才是王道
男人也有生理周期
虽然全都写完了,怕大家读着太累,我慢慢发。

回复关键词“性致”可查看本公众号“性致”系列文章合辑。
欲立即阅读全文,请加入知识星球,更有私密群聊福利等你哟~~~
小号你懂的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