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专题
北京地铁上一张偷拍照似乎是火了,
这一画面引起了人们的极度舒适。
女子抱着自己熟睡的孩子
这么普通的画面如何引起大家的关注?
仔细一看,原来只是一个小动作,
却感动了所有人

据人民日报描述,这个母亲抱着熟睡的儿子,儿子的小脚丫搭放在座位上,但是下面却垫上了书包,网友们纷纷点赞,这也许就是教科书式的偷拍照吧。
人民日报还列举了一些家长的做法,比如父母教孩子如何排队等车,退伍消防队员奋勇救火,他的儿子称自己的爸爸是英雄。瞬间,正能量爆棚。
没想到,在2019年的新年伊始,
就有如此让人产生温暖的画面和新闻。
但是回顾2018年的重大新闻事件,
未成年男孩杀母,
澳洲Teenager打架斗殴,
美国少女枪杀成年男子。
世界各地这样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
孩子们是社会的未来,
怎么会走向了犯罪的深渊呢?
这些看了让人十分心寒的故事,
已经让很多父母产生了疑惑,
对于教育子女,
家长到底处于何种地位?
“我们如何能够避免未成年犯罪呢?”
镜专题采访带你揭晓答案。
有些孩子在童年时期并不幸福

回顾未成年的犯罪案件,不难发现,大部分孩子的童年并不幸福,比如这个12岁杀母的男孩,对母亲的印象仅仅是一年回来一次。

据新浪微博澎湃新闻报道,2018年12月2日,湖南省益阳市沅江泗湖山镇一名12岁,还在上小学六年级的男孩儿吴某,持刀将自己的亲生母亲杀害了。
事件一出,一时间全网沸腾。话题直接登上了热搜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讨论。
有人说,这孩子可怜,才12岁就有这么大的仇恨,一定是没有接受很好的教育。
也有人说,这样的孩子应该被好好的教育,以后才不会走向犯罪的道路。
而澎湃新闻呈现给我们的事情真相是,吴某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出门打工,平时只是电话沟通感情。
孩子被推给爷爷奶奶看管。无论遇到任何事,爷爷奶奶都极力的宠爱着自己的孙子,甚至是放纵。

而吴某的妈妈回家后,看到自己的儿子竟然在抽烟,想严厉的训导,却不料,吴某早已接受不了任何训斥的声音,在妈妈用皮鞭的管教下,便心生歹意,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而其实这样低龄化的犯罪也发生在陕西省,中国经济网在2018年11月报道称,陕西省神木市的一个15岁少女张某,被发现从家里出走后就一直未归。
父母日夜兼程的寻找着女儿的下落,却被告知,女儿已经被人杀害,这之前还被逼迫卖淫。实施这一切犯罪的竟然是和这名被害的女孩一样的未成年人唐某。
西方社会也发生,未成年犯罪案件
在2018年3月21日,在位于澳大利亚的悉尼内西区的一家购物商场内,一群青少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斗殴,案件尚未被查明。
三波青少年集体打群架,用锤子,匕首展开了争斗,现场画面乱成一团,事件中多数人受伤,其中最为严重的是一名18岁男子腹部中刀、另一位18岁男子脖子受伤,还有一位16岁少女的手部被割破,鲜血直流。
而在美国,一个不禁枪制度下的国家,也发生了多起青少年犯罪事件。据搜狐新闻报道,一名14岁的美国少女,很早就流落街头,还染上毒瘾,最终枪杀了一名43岁的成年男子。
图片来源于Visual Hunt
未成年人犯罪,对于全世界而言,都是一个永远值得被关注和讨论的话题。比如,
该如何防止未成年人犯罪,家长该如何监督。
这次,在国内12岁未成年弑母事件发生后,由于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制约,吴某被免刑释放,仍然交由其父亲和祖父照看。并被准予回到学校上课。
但是吴某被他的学校同学和家长强烈反对和抵制。很多家长认为,这会危及自己孩子的人身安全,他连自己的母亲都敢杀,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干的。
所以,吴某只能和其父亲租住在宾馆,但是学校还是派专门的老师教吴某功课。
还未到14岁的未成年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因为《未成年人保护法》认为,未成年群体有被保护的权利,幼小的孩童对于孰是孰非根本摸不清。
图片来源于Visual Hunt
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在美国,那个持枪杀害一个43岁成年人的青少年女孩儿,最终被法院审判,被处以终身监禁。结果引起了美国社会强烈的反对,认为这是在剥夺一个未成年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并被重新上诉,最终女孩服刑51年后被准许释放。
反观我国湖南省12岁弑母的吴某,也被认为是教育的缺失而造成的,父母不在身边,祖父的溺爱造成了如今的大祸。
搜狐新闻的记者李南心表示,未成年人犯罪,在中西方虽然存在着差异,但是原则上有两条伦理共识。
未成年人还没有成熟到可以为行为负责,他们犯下的罪行可能出于幼稚、冲动等无知的行为,而在其后续的一生中,有很多机会来忏悔。
另外,未成年人的罪行,有一部分是身边成人社会的失职造成的,因此家庭、学校都有责任参与后续的管教,来确保未成年人不再犯罪。
免于刑事责任是符合法律和对未成年罪犯的人道主义的。免于刑责之后的管教,应该被重视。
保护,教育,犯罪后管教
人大代表朱雪芹说,
学业和高考的重压下,
未成年很少阅读法律文本,
不少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都是因为对法律的无知。
她了解到一些未成年犯的心理困惑,因此她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非常关注。“如果对这些孩子判实刑,从此他的人生便有了污点,对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深远影响。出狱后,他会被同学们歧视,会因此辍学而浪迹社会,找工作会很困难,婚姻也不会顺利……”

朱雪芹建议对初次犯罪、罪行较轻的未成年人,借鉴“书刑”制度,先不对其判处刑罚,而是责令其在一定期限内阅读一定数量的指定书籍,并撰写读书心得,呈报给法官,由法官根据其表现和转变,决定是否有必要再对其判处刑罚。
她说,“书刑”源自于伊朗,是专门针对初次犯罪的未成年人所制定的非监禁性处罚。
图片来源于Visual Hunt
犯了罪的未成年人的心智并未成形,社会应该给予他们帮助。就需要利用好后续的教育工作,比如心理建设和普法教育,社会的关怀才能够帮助塑造一个在社会上有用的,不会逾越法律的人才而不是罪犯。
引起社会轩然大波的湖南省未成年人弑母案件,的确让人心寒,但是要相信,这类问题儿童只占少数,大部分的家庭还是重视对于子女的教育的。尤其是中国的社会,非常重视家庭观念。
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是一张白纸,这个时候,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在这张白纸上写字,逐渐教会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责任感。幼年时期顽劣的孩童,但是长大后却有一番作为的例子,其实举不胜举。
从古代中国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母亲的教导,一直到现代中国社会,著名钢琴家朗朗父亲严厉的教育和为其几次远走他乡,都告诉人们一个道理。
其实,再顽劣的孩子,只要教育方法对了,那么离犯罪就更遥远了一步。
那么,作为和孩子教育问题最直接相关的父母,到底该如何做才能帮助孩子成长,远离犯罪呢?
镜专题记者采访
为此,镜专题记者采访了国内从事教育行业多年的专家,中国伦理学会会员熙闻,专家称,未成年人犯罪和家庭还有学校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首先,养不严,父之过。对于子女的教育父母的责任是最大的,应该从小就严厉的教导孩子。案例当中这个弑母的小男孩之所以起了杀念,是因为之前祖父的溺爱,并没有严厉的教导。而之后,在外打工多年的母亲突然回来,想要严厉教导,已经晚了。孩子已经形成了被溺爱后的恶习,怎么会听劝呢。所以,教育子女应该循序渐进,从刚出生开始就应该有一套教育体系,培养孩子一直到成年。
图片来源于Visual Hunt
其次,教不严,师之惰。学校也是负有一定责任的,现在的学校太重视应试教育,而忽略了素质教育。很多的德育方面的工作并未做好,导致了孩子可能只知道如何学习,而不懂得如何做人。
最后,知法懂法才能远离犯罪。年幼的孩子是无知的,对于法律,他们并不了解,所以,普法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做一个法盲,要从未成年开始就普及法律知识,以防犯罪。
前苏联教育专家马卡连柯曾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所以,不溺爱孩子,从小对于孩子的教育就应该严格,这才是给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好的礼物。

根据Welife网站,澳洲专家说,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中,一旦孩子犯了错误,要坚持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当孩子犯错时,有些家长会说“你要是再这样,我就会如何如何”。如果家长只是这样说,但并没有真的采取行动,这其实等于变相的溺爱。
比如,当你看到孩子用玩具打了自己的兄弟姐妹时,如果你说,“你要是再这样,我就把你的玩具没收!”这种话说了等于没说。它会给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不管我怎么调皮捣蛋惹祸,爸妈都不会把我怎么样”。
图片来源于Visual Hunt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立刻收走孩子的玩具,让他知道,用玩具打人是不对的,是会受到惩罚的。
其次,家长还容易犯一个错误,那就是事无巨细地为孩子准备好一切。
家长应该多注意自己,而不是孩子。如果你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一切围绕着孩子转,那等于把自己情绪反应的决定权交到了孩子手上,等于让家里最不成熟的那个人来引导整个家庭,这是不对的。
最后,孩子的行为举止大部分来源于父母,所以正确的引导孩子的成长,是重中之重。
比如上文中提及的北京地铁教科书式的偷拍照,要想教育好孩子,为人父母也应该学着以身作则。
一些明星的教育方法也值得借鉴,著名演员孙俪曾用一个橘子引导教育了自己的儿子邓涵之。
图片来源于Visual Hunt

搜狐教育报道说,一次邓涵之拿起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

孙俪认真地说:“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
“妈妈,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
图片来源于Visual Hunt
孙俪搂着儿子,说:“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要珍惜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橘子的果肉长成一小瓣一小瓣的,是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不能独自享用,而要懂得与人分享。”
镜专题评论
所以,父母正确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湖南杀母的12岁男孩,
由于教育的缺失,错误的溺爱,
和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导向,而走向了犯罪。
他将面对的未来人生之路,恐怕会非常艰难,
既然现在,法律给予其保护,
给他一个洗心革面的机会,
那么也希望他的亲人能够意识到该如何教育,
他的学校能给予他帮助,
整个社会能宽恕他所犯的错误,
客观的评价这一未成年犯罪事件,
而引导他从犯罪的深渊走出来,
长大后知道悔改,
从而走向一个知法懂法,
健康积极的人生之路。
睿智的读者,你怎么看?
END
记者:徐徐
责编:徐徐
参考来源:搜狐,澎湃新闻,新浪,人民日报,中国经济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删除。
微信又改版了,为了防止跟大家在信息流中走散
点击资料页右上角的
,给我们加星标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