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6m

最懂
小程序生态商业
的自媒体
你经常换手机壁纸吗?
我们咨询了多位年轻人,得到3个有代表性的答案:
“没钱换手机的时候,基本靠换壁纸来换心情”
“爱豆有新照片的时候,就会换,随时舔屏”
“不一定会经常换,但一定会收集好看的壁纸”
可以看到,年轻人把换壁纸看做是一种很自然的行为,壁纸代表了他们的爱好、心情,甚至生活态度。
转换一个视角,这就是个非常有需求的市场,实际上微信生态内壁纸类小程序数量可观,把壁纸这个市场已经切割的很细致了,业已跑出了不少头部玩家。
比如,我们今天的主角「壁纸精选」小程序(以下简称‘壁纸精选’),它于2017年1月上线,是第一批入局的小程序之一,享受到了早期的流量红利。
晓程序观察(yinghoo-tech)与「壁纸精选」产品经理陈志恒交流了近2小时,对于「壁纸精选」近2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复盘与总结,看看工具类小程序是如何从0到1,从1到100。
1
即使占尽天时,也需“小步快跑”
早期上线的小程序有着先发优势,生态里几乎没有竞争者,只需略施小计便能收割流量。但陈志恒认为,哪怕是这样也一样不能松懈,他的打法是“搜索+公众号”双拳出击。
壁纸精选刚上线时,他将大量精力投放在微信「搜索」上,由于一开始小程序可以设置搜索关键词,以提高搜索权重。于是他从表情、头像,到壁纸、手机壁纸各种关键词不断调整,这期间收割不少流量。
除了收割搜索的自然流量,公号的付费推广也要进行。
“我们先后在十几家壁纸类公众号上做过推广,选择的都是10多万粉的号,每天也能给壁纸精选导可观的用户量”。
与此同时,壁纸精选在自己的公号上又做了另一种打法。
由于平时壁纸精选的官方公号推文,并有着不错的互动量,所以在文章内嵌小程序,引导用户进入小程序参加活动变得十分流畅。
从下图2017年10月发起的#随手拍秋天#活动来看,有超过5位数的用户看过,并有2272位用户参与发言,其中一位用户还达到数百条留言互动,对于一款工具类小程序来说,效果还算不错。
效果好的时候,小程序里有上万人参与活动。”
正是通过这些线上活动的举办,陈志恒发现「壁纸精选」的粉丝有着非常强的表达欲,大家将自己收藏的壁纸分享出来的意愿非常强烈,这让他有了在小程序里做社区的想法,也正是这一念头带来了意外之喜。
2
壁纸也能做社区?效果出奇的好!
随着用户量慢慢增加,陈志恒逐渐分析出壁纸精选的用户画像。
“现在小程序的用户在10~20岁,没想到会这么年轻。”对于这个用户画像,他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相比之下,其同款App的用户年龄在20岁以上。
也就是说小程序帮助他们触达到了更低年龄层次的用户,这些有着非一般表达欲的年轻用户群,让小程序成为了做社区的首选阵地。
1月份,「壁纸精选」的社区版块正式上线,起初就命名为“社区”,旨在给用户提供一个分享壁纸的平台,但陈志恒发现,用户除了发布壁纸,还会发头像、摄影的图片,甚至发布心情和交友相关内容。
于是,“壁纸共享”成了“生活分享”,看上去野得很。随即,「壁纸精选」在下一个版本中,“社区”改名成“圈子”,并且进一步细分。既有“美图”、“互动”、“爱好”、“情绪”、“灌水”等大分类,也有“电影”、“游戏”、“句子”等垂直分类的的综合性社区。
同时,「壁纸精选」还单独开辟了“活动”一栏,会主动发起一些话题活动,诸如#一句台词,一部电影#、#国庆节拼“图”大赛#等等,用户在活动里的回复也会同步到“圈子热帖”,以带起社区的活跃度,热门话题一般都有5、6万的浏览量,上千人参与。
在壁纸类小程序里做社区,还能如此成功,这让我们颇感意外。但换个角度思考,其中也有其必然性。
首先,这与前文提到的年轻用户群体不无关系,这类人群比较“特立独行”,愿意与自己有共同爱好的群体里交流。从下图,也能看出社区里爱分享的用户的确很年轻。据了解,圈子里,每天都有上千人进行评论、转发、发帖等行为。
其次,类似壁纸这样的垂直领域,做社区其实反而有天然的优势,因为用户足够垂直,小程序的易传播性使其能够在圈层内快速裂变,兴趣就是用户的连接锚点
“越垂直的领域反而越容易做社区,比如二次元这种,用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忠诚度非常高,形成依赖后甚至会自发地宣传社区。”陈志恒如此表示。
这一观点与我们的经验不谋而合,我们之前曾报道过的社区,都有自己特殊的价值锚点,比如笔记侠团队出品的「更新一下」点击阅读,以商业知识为切入点;而「实习僧点击阅读是以“实习”为话题核心。
3
原创!是产品的壁垒
为了更深度的用户运营和塑造产品壁垒,「壁纸精选」还构造了个PGC+UGC相结合的壁纸共享平台。
用户可以上传自己喜欢或原创壁纸,供其他用户使用;同时,在小程序首页还设置了“原创专区”,用户可以入驻成为「壁纸精选」的签约设计师。这是区别于其他壁纸类小程序的打法,小程序不再只是纯粹的工具包,而是变成可以与用户双向互动的共享平台。
目前平台里的原创壁纸是通过分享解锁图片,据了解,下一个版本会改用积分获取。这样一来,「壁纸精选」就成了集拉新、裂变、留存于一体的流量闭环。
4
水大鱼大,商业化是必然的结果
目前,「壁纸精选」拉新、运营都在有条不絮的进行,量也越来越大,水大鱼大,商业化是必然的结果。
据陈志恒介绍,目前小程序累计用户超300万,次日留存也能达到30%,这一数据在工具类小程序里并不低。
目前,小程序里首页轮播图、圈子里的品牌活动、信息流广告……都是商业变现的方式。其中游戏与电商的广告投放效果最好,差不多各占了30%,光靠广告的收入已经能够养活团队。
就算是现在小程序互跳规则调整,也对壁纸精选没什么影响,“我们每天的广告跳转,不会超过10个”陈志恒说道。
“小程序里的主要变现手段说白了也就是三种:游戏、电商、广告,万变不离其宗,除了广告外,下一步我们将在电商方面进行探索。” 陈志恒认为,「壁纸精选」在做电商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未来小程序里会开辟一个商城的板块,专门做各种壁纸的定制开发或相关产品销售,诸如手机壳、杯子、T恤等等,这是将用户需求进行自然地延伸。
晓程序说:
复盘「壁纸精选」整个发展脉络,最让我们意外的还是“圈子”的崛起,壁纸这么垂直的小程序门类也能“长出”一个社区,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
小程序到底适不适合做社区?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小程序“即用即走”的特性不符合社区这类比较重的形态,但也有人甚至认为社区小程序能够“拯救”公众号。
在我们看来,核心还是在能不能找到一个价值锚点,把用户连接起来。有了这个锚点,做社区是小程序很好的运营手段。比如,摩拜单车小程序做个“骑友社区”也无可厚非。
壁纸都能做社区,还有什么不可能?
1
END
1
如果你对微信、小程序感兴趣

扫码加好友,进入粉丝群
好文回顾
重磅
热议
工具
微软是如何用小程序“杀入”办公场景的?他们有秘诀
好书推荐:
《微信力量》、《微信思维》是微信团队联合萤火科技推出的两本书,通过采访数十个企业商业案例,共同描绘了一幅微信生态的全景图,是了解微信生态的最佳读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