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6m

最懂
小程序生态商业
的自媒体
一向深居简出的张小龙每年有2次公开演讲,一次微信公开课,一次腾讯年会。
而这两次发言,都会成为互联网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这次也不例外,昨晚腾讯年会,张小龙如段子手般的发言瞬间被刷爆朋友圈。
在网友整理的语录中,能看到不少只属于“张氏幽默”的段子。
“自古套路得人心,这是一个套路的舞台,如果要做套路,请高级一点。”
“(否定语气)互联网的两个时代:人工套路互联网和机器套路互联网。”
“大部分产品都在欺骗用户,你做各种滤镜,你说「记录美好生活」,但生活其实是不美好的”
这些话段子真是堪称“互联网界的毒鸡汤”、“真相帝”,但仔细一琢磨,很多看似玩笑的话里,其实包含了微信的价值观,以及他对公众号、小程序一些看法,这其实是整个腾讯信念以及技术伦理的体现。
如果你正在从事与微信相关的互联网工作,那么不妨看看,我们为你精心总结的张小龙近几年在公开场合说的金句,理解了这些话,说不定就能知道如何在微信里“大展拳脚”。
1
微信是工具?还是平台?
2016年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便阐述了他对微信、工具、平台的理解。
我们认为任何产品都只是一个工具,对工具来说,好的工具就是应该最高效率的完成用户的目的,然后尽快的离开。
——2016微信公开课Pro版
他还认为工具是底层,但不是低层。
我并不认为一个工具是一个很低层面的东西,事实上人类从原始人进化智能人类的过程,就是因为人会制造工具,我们所用的绝大部分的产品本质上来说都是工具,但是工具有好坏之分,能够做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其实难度是非常大的,但是如果说我们要做一个平台,我会不知道我们要做什么?
——2017微信公开课Pro版
如果说微信是个平台,那么可以这样理解。
微信作为一个具有平台属性的工具,它肯定会有一些平台性的内容,比如订阅号、小程序等,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有一种态度,即我们是怎么面对这样一些平台内容的。我们从很早以前就一直坚持我们的平台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我觉得“去中心化”与其说是平台的策略,还不如说是一个观念,这个观念代表着我们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2018微信公开课Pro版
昨晚的年会,他再次强调。
我一直强调微信是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平台。只有工具才是对用户是最友善的,才是真正对用户来说是有意义的。微信一直努力要做好一个事情,就是把每一个用户当做他的朋友。
——2018腾讯员工大会
2
关于规则
微信的规则,一直被开发者、运营者拿来讨论。有人曾对我们“抱怨”称,为什么微信的规则总在变化,每次都让人措手不及,甚至不知道什么样的产品才符合微信规则。
对此,张小龙是这么解释的。
很多人会说,为什么你们的平台会变来变去?你们的规则为什么总是不清晰?为什么不能明确一点给我们写出来?很抱歉,我们确实给不出一个特别明确的东西,因为我们自己也是在变化。
——2016微信公开课Pro版
既然规则一直在变化,创业者应该如何跟上脚步?
不管平台的规则怎么样变化,只有有创造性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才是微信所倡导的,不管平台有什么变化,大家都不用担心我做的事情会不会被平台封杀。 
——2016微信公开课Pro版
3
关于克制
有些人认为微信过于保守,早就应该商业化发展,也有人认为微信太过克制,但张小龙并没有提过“克制”,反而有这样表述:
很多人认为我们在微信产品里很克制,但其实我当时听到这样的评论是有一点点惊讶,因为克制这个词从来没有在我的脑袋里面出现过,如果说做一些事情我们要求自己很克制的话,那是一种什么样行为?那是一种自我压制的行为,但是我并不认为我们在做这样的决定时我们要自我压制,或者说自己切割掉我们很多想要做的事情,那不是一个很好的状态。
——2017微信公开课Pro版
对于如何商业化,他如此认为。
Tony(张志东)曾说微信有一个特别大的优点,就是商业模式建立的比较干净,不是在透支流量状态下做的。之前我一直没有想这一点,我觉得这不是应该的吗?Tony 一说我才想到,大家发现我们在微信里面流量方面其实是非常的保守、非常谨慎的。
我们所有业务不管是商业还是非商业的,我们去衡量它对用户具体带来价值是不是真的很大,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使用这个流量。
——2017领导力大会
4
微信拥有10.83亿月活数量,庞大的用户数决定了微信只要扇一扇翅膀,就会引起巨大的风暴。所以,我们可以试着从小龙哥这几年的语录中了解他对用户价值的思考:
首先,他阐述了微信对用户价值的核心看法。
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用户价值是第一位的,这句话看起来像老生常谈,但这句话让一个好的产品和一个坏的产品拉开了差距,在微信和微信的平台里面,我们把这个作为第一要事。
——2016年微信公开课Pro版
那么,如何为用户提供真正的价值?先要明确与用户的关系定位。
我觉得故意去感动一个人也是挺不尊重他的表现。整体来说,我觉得我们在产品里面要保持特别高的专业度,同时我们希望真正能够把用户当成朋友看待,而不是把他当做一个听从我们驱使的群体,这样都不是太尊重他的表现。
——2018微信公开课Pro版
对于用户来说,他们更希望被诚实地对待,而不是去“套路”他们。让大家放下手机多和朋友见见面,虽然这只是一句口号,但是很多时候这些才是用户心里真正所需要的。
——2018年腾讯员工大会
所以,要以友善、善意的原则为用户设计产品,因为通过聪明能够欺骗用户,但用户并不会留下。
每次测试一个功能,我们首先考虑的是用户是不是把它当成一个很友善、很好的一个功能在使用,而不是说去测试一下用户的忍耐力下限、一直到击穿它为止。
——2017领导力大会
我分享过亚马逊CEO的一个文章,标题叫做《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因为大家会想到很多很多的方法去欺骗用户,欺骗用户是最容易做的事情,只需要聪明就可以了,这是不对的。欺骗用户虽然很容易获得流量,获得点击,但是最终会把用户给赶跑了。所以善良比聪明更重要,怎么样对用户是好的——这个会比聪明更重要一些。
——2016年微信公开课Pro版
哪怕现在科技进步,人工智能大幅度提高了运算能力,但善良的产品设计原则仍然是第一位的。
善良比聪明更重要,AI可以比你更聪明,更比你懂套路,但是你比AI更善良。
——2018腾讯员工大会
5
关于即用即走
随着小程序的发展,“即用即走”的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人熟知,但也有许多疑惑:用户走了还会回来吗?那这个产品的价值是什么?不如看看张小龙对“即用即走”的看法:
首先,他认为好的产品是“用完就走的”。
我想跟大家分享微信的一个基本价值观,我们认为一个好的产品是一个用完即走的,就是用完了我就走了。如果一个用户要沉浸在里面,离不开,就像你买一辆汽车,你开完了,你到了目的地,你说汽车里面的空调特别好,所以要待在里面,那不是它应该做的事情。
——2016微信公开课Pro版
因为,产品是为解决用户痛点,高效完成之后,用户就可以离开了。
任何一个工具都是帮助用户提高它的效率的,用最高效率的方法去完成它的任务,这是工具的目的,工具的使命。微信也是一个工具,所以微信的目的也是帮助用户用最高效的方法去完成它的任务。什么是最高效的方法?就是用最短的时间去完成任务,也就是说一旦用户完成了它的任务,它就应该去做别的事情,而不是停留在产品里面,这就是用完即走的含义。
——2017微信公开课Pro版
所以,当需求再次产生时,用户自然还会再使用这个工具来解决问题。
用完即走,走了还会回来,其实并不矛盾,相反只有当一个用户在一个工具里用得很愉悦,用得很高效,他才会下一次回过头来使用这个工具。
——2018微信公开课Pro版
小程序就是一个最佳的例子。
小程序应该是帮助用户尽可能在短的时间里面完成一个任务,并且离开这个小程序,这样的话他才会有很好的体验,下一次他会继续回来用这样一个小程序。
——2018微信公开课Pro版
6
关于小游戏
小游戏可以算现在小程序生态里最火热的领域之一,张小龙对于小游戏的定位有着特别的理解。
一开始,小程序并不能做小游戏。
很多人会问小程序能不能做游戏?我们现在并不能。
——2017微信公开课Pro版
当跳一跳在18年春节爆红之后,大家对小游戏有了更多期待。张小龙向大家表示了他对小游戏的看法。
小游戏是我们在小程序这样一个平台很好的实验,我们希望通过小游戏这样一个平台,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游戏开发厂商进来,并且是基于小游戏所定义的平台规则。我希望它是能够让用户发现和体验到更多更好的一些游戏存在。
——2018微信公开课Pro版
所以,他进一步认为。
我们希望在微信平台里看到很多高水平的游戏,因为玩小游戏是一件正经事,而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
——2018微信公开课Pro版
基于这个理念,小游戏应当是以创意取胜,而并非用来薅微信流量的羊毛。
让小游戏成为普通人发挥创意的平台,如果这个目标没有达到,那么现在平台上所有小游戏都死掉我也不 care。
——2018腾讯员工大会
看完小龙哥的语录,是不是感到意犹未尽?别急,再过不到一个月,小龙哥马上又要在2019年微信公开课Pro版上登场,想在现场听他的演讲,可以猛戳下面的小程序!
1
END
1
如果你对微信、小程序感兴趣

扫码加好友,进入粉丝群
好文回顾
重磅
小程序没有入口?这些“场景”你可能还没用上
热议
小游戏获客难?微信又增推广新能力! | 一周微刊
工具
好书推荐:
《微信力量》、《微信思维》是微信团队联合萤火科技推出的两本书,通过采访数十个企业商业案例,共同描绘了一幅微信生态的全景图,是了解微信生态的最佳读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