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位造就者 刘键
指挥家、导演
大家下午好,我是刘键。刚才演奏的曲目是《匈牙利舞曲》,我们现在进行的是一场跨界的音乐讲座,是希望借助交响乐来带给大家一些启发。这个特殊的方法在西方国家已经施行多年,但在国内还不常见,不过它很有意思。
交响乐是人类科学文化艺术的最高成果,也是高度智慧的集散地;交响乐队非常庞大,多则有百来人。
一个乐队中有如此多的乐器,如何将它们进行有序组合是一门学问。对于交响乐来说,这就是交响法。
基本而言,交响乐队分为低音、中音及旋律三大块,旋律时而高时而低。我们分别来听听这三块的声音,听听看它们是怎么组合起来的。
总的来说,低音部分身在一线却默默无闻,如果你不注意,常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我们往往会注意到旋律,但如果乐队里没有了低音组,那就像失去了根基,一切都会变得虚无缥缈,所有的节奏都将混乱无章。
如果将交响乐队比作一家企业,低音组就是其中的核心员工和工程师,企业没他们不行,但他们又不常被看见。不到关键时刻,他们不会露出自己的个性。
正如有了低音组,音乐的和声才更丰满、更有力量,节奏更明确。一个企业有了那些核心员工、技术人员、质检员等等,才不是一个空心的企业。他们是听不见旋律的主旋律。
所以,在我做指挥的时候,不是只指挥一个旋律,而是要把所有脑子里听到的声音都指挥进去,哪怕这是最微弱的、观众听不到的声音。
指挥必须听见所有的旋律。
指挥不是即兴的,必须事先通盘设计
事实上,所有的乐器都能成为主旋律,但我们往往还是选择比较鲜亮的声音,比如小提琴、长笛这类高乐器,使得旋律更突出。
一般来说,经典的交响曲有四个乐章,指挥必须全盘设计,既要遵循几百年流传下来的经典原则,又要有自己指挥的独特高明之处。
指挥既要设计全曲的「高潮」,又要设计每个乐章的「小高潮」,还要设计旋律。旋律如何进退、如何避让;何时开门见山、何时顺水推舟、何时力挽狂澜、何时乘胜追击、何时见好就收……这些都是招,都在指挥的肚子里,都要提前设计好。

音乐是一个生命,是一个梦,它不是一本教科书。它要讲究技术,也要自然、浪漫和情怀。一部音乐作品是否有魅力取决于它是否能让人听懂和感动。
要创造完美合作,指挥必须牺牲自己
乐队里常常有独奏者,即一个人演奏。此时,独奏就是旋律,也是炫技。独奏是这首乐曲的主角,但他的成功却离不开乐队的伴奏;而我作为一个指挥,必须兼顾独奏者的个性和乐队的惯性。
两者之间有时是矛盾的,有时是统一的,指挥必须永远要有耐心,要创造完美的合作,指挥必须牺牲自己。所谓牺牲,就是牺牲自己的个性,因为独奏者和乐队都已经够有个性了,指挥再有个性就天下大乱了。
当独奏者出现技巧或情绪上的偏差时,指挥必须成为双重保镖,来保护双方的合作。
指挥家只有一次生命
对于作曲家而言,假使他们曾失败过99次,但只要赢了一次就出名了,就够了;但是对于指挥而言,失败一次也就惨了。指挥只要在台上出过一次小问题,这辈子就完了,白干。
指挥只有一条生命。
成功的概念是什么?很好不算好,出彩才算好!对于如此苛刻的评判标准,只有乐队和指挥齐心协力,极度发挥,才有可能把一首交响曲、一个交响乐队完成得很好。
所以说,指挥和乐队的关系,其实是相互依存的。指挥要让那些乐队成员服你,必须具有以下三个本事:
  • 第一,靠本事,得要你自己的本事过硬;
  • 第二,靠你的工作方法;
  • 第三,靠呼风唤雨的性格。
反过来肯定失败,因为乐队员要找指挥的错实在太容易了。
我在美国交响乐团工作时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美国的乐队员工作时间到了就拎起乐器走了,所以指挥都要算好时间,一秒钟都要算得非常精确。
一开始,我并不知道,还要拿中国的那一套东西去,好像可以排练很多时间,但是不行。第二天我拿来一块方的木板让大家签字,说我这个小指挥需要在今天多排练一个长笛的独奏,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帮助这个长笛,可能会延长时间,愿意者签名。没想到,这个事情这么弄反而成了,所有的乐队员全部签名。
如果我前面来一个命令,必须怎么样,没用,理都不理你。但是要你来签名是体现你自身的价值,说明你愿意帮助别人。一件事换一个方法做,一下就做成了。
一名指挥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好的乐队
青年时代,我曾在北京看过一场柏林交响乐团的表演,看过之后终于知道他们为什么会那么好了。柏林交响乐团的所有乐队员都把自己当成了首席,连坐在最后角落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队员也在忘情的演奏,仿佛自己是个首席。
我是一名指挥,我特别清楚,咱们国内的很多乐队,如果乐队员想偷偷懒,是会非常容易混过去的。但是我看这个德国的柏林乐队,每个队员都把自己当首席,我想那还得了。这时我才明白,一个指挥的成功,真是离不开一个好的乐队
乐队不要不痛不痒的老好人做指挥
指挥要在狭窄的机会里有极度地发挥,要突破逆境,首先要靠自己的专业精神,即读好谱子,找出与众不同的出彩方法去推动高潮。其次要做深思熟虑的准备者,同时也要预防各种不测,还要敢于冒险。
尤其在最后的关口,你要带着这个队伍去背水一战。乐队不需要一个庸庸碌碌、不痛不痒、这好那好的老好人做指挥,乐队需要一个靠得住、能担责任、有冒险精神的指挥,这样大家才愿意跟着你。
我们今天虽然讲的是交响乐,但我想,聪明如你们一定听到很多跟自己工作相关的东西,现在我们来为大家演奏最后一首曲子——《天堂与地狱之康康舞曲》,谢谢大家!

查看二条文章「一篇科普秒懂交响乐」
获取本场演奏曲目清单


今日互动话题:
看过这堂“指挥家的管理课”,你学到了哪些管理哲学?

编辑丨Liz
文字丨方芳
校对丨其奇、LUSEN
本场推荐阅读

没落的企业,通常都是管理过度,领导不足

(点击图片看完整内容)
主题推荐阅读

从样板戏少年到走上指挥之路,他听了22年贝多芬音乐

(点击图片看完整内容)
戳原文,获取更多演讲视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