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第218位讲者:范凌
特赞 | Tezign 信息科技创始人 & CEO
同济特赞设计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
我想每一个人做一件事情都有一个愿景。对我来说,我的愿景是希望能够让设计、创意、创造的能力在全世界共享,这也是我今天想讲的主题——创造力共享。
也许我们会说,创造这个词如今出现得非常多,创造力已经不可或缺。事实上,创造力确实贯穿了整个人类的历史,但“创造力”这个词的出现却只有75年,且其内涵经历了一场大转变。
在过去,我们会将创造理解成某种英雄角色,是一个个体去思考、去探索。现在,我们慢慢意识到,创造正从个体的、英雄色彩的行为变成了一种群体行为。
牛顿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很多创造者也会告诉你,他们是站在前人大量创造的基础上。所以,创造并不是神秘且不可言说的,它是一种真真正正的、逐渐推进的、慢慢探索的、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普通行为。
技术赋能创造力
技术的发生正逐渐让创造从一个玄妙的、个人化的、讳莫如深的概念变得更加普世,我把它称为技术的民主化。它带来了创造力的迅速蔓延。
比方说绘画。两百年前,只有非常有钱的人才雇得起一个画师,让他在小黑屋里摹绘肖像;一百多年前,出现了称为Camera obscura(暗房)的技术,它可以让更多的人捕捉肖像。
该技术再经过演变,衍生出了便携式光学相机、傻瓜机……30年前,又出现了Photoshop、数码相机,以及人手一部可以拍照的手机。
自此,人人都可以拍照,人人都具有捕捉形象的能力。从一百多年前富人的专属,到现在每个人都有能力创造自己的摄影作品,这个过程从几百人、几千人的个体创造变成了上亿人、上十亿人的群体创造。所以说,技术让我们更多的人具有了创造能力。
与此同时,技术的赋能让我们有了更多创造的机会。虽说PhotoShop在过去30年里排挤了排版这个行业,但却释放了另一个工种,即平面设计师。仅以美国为例,平面设计的工作就增加了四倍,更别提在30年前中国还没有这一工种。
所以,技术一方面会去不断地取代那些重复性的工作,另一方面又会不断地去释放新的工种,解放我们的创造,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把原本只存在脑海里的东西变为现实。
对我来说,科技发展带来了创造力的释放。一百年前的工业经济如今已被知识经济取代,我们从生产车、船、电视、洗衣机、冰箱等等逐渐变为生产知识、创意、粉丝、音乐……
在这个过程里,个人化的属性成为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在知识经济的场景下,“造”变为了“创”。其中,在从“造”到“创” 的过程中,我认为出现了极小数量或者极大品类的概念。
创造源自长板?
关于长板和短板,范凌有不一样的看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种新的关系逐步呈现。越来越多的数据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我们能够精准描述出一个人的基本信息、购物喜好、审美取向……等等。我们可以在数据时代为每个人提供更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服务、资讯。
父母那一代的人总是在讲,我们需要全面发展,不能有短板。但在这个时代,我们发现,真正能够决定你不被取代,真正能够让你走得更远的,其实是你的长板。
十年前,有一个名为托马斯·马龙的经济学家,提出一个名为超细分的概念。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全球化的调用,找到使自己的长项得以发挥的地方。
所以,大家不用过多考虑怎么样补充短板,而要更多的考虑怎么样去强化你的优势。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垃圾只是没有被放对地方的资源。我们也要找准自己的长项,锤炼自己的超细分技能,再通过全球化网络的连接,找到最合适的地方去发挥价值。
十年前,我也想不到那些曾一起打游戏的小伙伴现在能有这么好的创造力、这么高的收入。彼时,他们还是一群被认为发展不平衡的孩子。
所以我认为,只要把自己的优势最大化,让自己远离平均水平,这反而能创造出不可被取代的价值。
从共享创造到共享创造力
关于创造能力的共享,我认为这分为几个阶段。毫无疑问,在没有互联网之前,创造力很难被共享,它们也许可以被记录在书上、存留在某一个物件上,但没办法被更多的人共享。
当互联网普及之后,创造力有可能被连接起来,这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将创造的资讯通过全球化的网络连接起来,让人们能够更便捷地知道相关信息。
  • 第二个阶段,知道谁在创造,知道他创造的这个人和他的关系。
  • 第三个阶段,更容易地获取创造的物件、创造的结果。
但是直到现在,其实我们还没有在共享创造能力。如果我们认为创造能力可能发生在技能上、手艺上、脑子里、内心里,那么在这些地方,我们的创造力还没有联网。
在实现大脑的联网之前,我非常看重的,是创造作为一种技能,能不能进行全球化的调用。
工业革命带来了一个非常大的转变,信息革命带来了数据连接的统一化,接着会有技能连接的统一化,即:我们能够在一个地方发现某种技能,将之无缝连接到另一个人所做的工作当中,并且全球化的调用他们的能力去完成某项任务。
如何将创造力这种最原始的冲动转变为数字信号?只有当它转变为数字信号时,创造力才会被连接在一起,这是我们期待在未来看到的图景。
共享创造力的四个条件
我原来是一个做人机交互的大学老师,辞职创业也是因为不想错过现在做技能在线、创造在线的机会。对此,我和我的团队在过去三年里也做了一些相关实践,研究如何共享创造力。
当然,这里的创造力特指设计及创意,这是相对比较狭窄的范畴。关于这部分的研究,我们有四个体会。
第一,共享的最大价值不是说在某一个点上钻得非常深,而是要强调多样性。
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共享,最大的价值就是能够让你找到意想不到的内容,发现各种多样性。正是生物的多样性才让人类持续的成长、让这个地球持续的发展。
第二,要了解每一个人独特的个性。只有理解了多样性,才能适当调用一个人。
第三,智能对接。将个人化数据有效对接到场景中去,并降低成本。
第四,重新思考原有组织方式。
以上讲得非常抽象,我来给大家举个例子。
就在几个月前,我们做了一个名为“淘宝造物节”的案例,淘宝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们购物的主要场所,但最近两年淘宝开始启动全新定位,希望向大众明确传递天猫及淘宝的不同战略定位。
要强调两者的不同定位,最好的一个方式是什么?是网页吗?不是。网页由于框架的固定性,肯定不合适。最好的方式是把这种概念带到线下来,让你实地去体验这种多样性,所以从去年开始淘宝就做起了造物节。

阿里巴巴的人对我说,他们从淘宝的数据库里挖掘了108个特别有特点的店家。我对他们说,这108个店家就是生活的造物主,我们可以讲108个故事,用108张艺术家的插画来体现这108个店的不同内容。
我们总在想,创造是脱离用户之外的,是那个神一样的人或是那个灵光乍现的一瞬间来帮你做的,但现在很多创造都来自于UGC的内容,来自于社群里的人。
如何共享创造力
所以这108个对接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创造力,让我极大的利用平台及数据进行了创造力的分享。
这也对应了以上我讲到的四个条件。
第一,要有足够多样的人。这才能解决足够复杂的问题,引用MIT媒体实验室的创始人尼葛洛庞帝的一句话,“我们也不知道创造是怎么来的,但是我们知道只要把多样的东西并聚在一起,就会产生某种创造的动机。”
所以对我来说,当大家能够和一个更意外的人接触并开始合作的时候,那就是创造力开始发生的时候,所以我们应该尽量确保多样性的存在。
第二,要进行人的数据化。虽然这可能招致很多学术界的批评,但我们想,当越来越多的人在世界流动的时候,最有效的调用方式就是能够通过一种统一的数据接口将他们进行调用。
如果我们能够对一个人的多样性进行数据描述,我们就可以对他进行调用,所以我们希望描述人的差异,而不是把人规范在某一种范畴里。
我们一直觉得在创造力共享的范畴里,很多人会讲自己擅长什么,然后去做这件最擅长的事。但事实上,当你让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只做他擅长的事情时,其实他的创造力是被逐渐消费的。
比起消费他的创造力,我们更需要发现这个人的创造激情,而这些都是有线索可寻的,我们看他买过的东西,喜好的电影,找到他最有创造力的点,去匹配他最适合创意设计的版块,将最合适的人安置在最适合的岗位。
第三,要进行匹配对接。这有可能是一对一的匹配,有可能是一对多的匹配,也可能是通过一个场景来找到最合适完成的人。
在这样的场景下,我们可以运用数据对接的方式,把人的创造能力对接到各种各样的业务中去。
第四,要解构组织。过去有一个名为罗纳德·科斯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专门研究公司为何存在,他说这是因为公司的交互成本很低,你只需雇佣一个签好合同的全职员工,之后所有的交互都在既有合同下进行,但你每一次连接出去的对外交互成本则会非常高。
对我们来说,如何让这些有创造力的人能够脱离组织、自由地进行全球共享?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对未来的企业或组织会有一个设想,那里既会有全职工作者,又会有精准对接的兼职个体,哪家组织能更快地适应这样的结构,哪家组织就能更具有创造力。
创造力和人工智能
很多人在讨论创造力和人工智能、数据以及算法的关联,他们会认为,也许人工智能的出现会取代一部分的人力,取代人的创造。
对此,我的观点是,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其实,人的价值会越来越多地被放大到只和创造有关的事情上,而那些为了创造而做的不停的体力劳动才可能被机器取代。
未来也许还有另一个场景,就叫
共同进化
。即,越来越多的机器学到人的创造,人反过来被迫使做出更多的创造。而人要做更多的创造就要保持更多的多样性、更多的全球化、更多的一对多以及一对一的连接。

所以,可能人工智能的出现反而是对创造力释放的一大机会。这让我们重新思考,我们如何拥有一个更强的超细分能力?我们如何连接在一起去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我们组织是否会被颠覆?
这些就是我希望分享给大家的,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启发,谢谢。
本次大会特别鸣谢:Airbnb爱彼迎,滴滴出行
全场影像合作伙伴:Optoma奥图码 
嘉宾使用无线演示器特别支持:Logitech罗技
战略合作媒体平台:一点资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