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
苏州评弹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刚刚做了个小调查,现场听过评弹的人大概是百分之三,这就是我们评弹现在面临的局面。
在过去,若问谁听过评弹,所有的人都要举起手来。
评弹之美

评弹其实是两种艺术,但是可以放在一起。何为评?北方的是评书,南方的只说不唱,用苏州话来表达的叫评话。我刚才有谈有唱,再加上说故事,有说的就是评弹。
那么作为曲艺的评弹和戏剧有什么区别?任何戏剧,包括外来的话剧、本土的京剧越剧里的演员,从开始到结束,若是旦角,就一直是旦角。
评弹不一样,评弹里故事人物很多,全靠一两个演员表演出来。
评弹的落寞今生
我刚才做的这个调查,是现在评弹的现状。
最近我接到团里的小朋友微信告诉我说:“老师,我想转业了,今天的书场里只有8个人听我的表演。”我听见有点难过,安慰她说:“你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演员,要有信心坚持一下,你要改变你的方式,跟观众去接触。”
过了几天,她又发了一条微信告诉我:“老师,今天终于一个都没有了,我能够回家休息了。”听她这句话,会以为这个孩子并不喜欢评弹,她坚持不了。但是从她来跟我交谈,我是知道她是在寻找一种支持。
她还说:“老师,现在社会在发展,有录音,有录像,以前的老师都有经典之作留下来,是不是还需要我们这些学生做一个复读机?”我告诉他,如果你做一个复读机,你肯定会被淘汰,这就是艺术,艺术是需要创新的。

评弹跟昆剧京剧不同。
很多人说,昆剧是世界文化遗产,那评弹也去争个遗产,或者放到博物馆。评弹曾经去申请过世界文化遗产,但是后来给弹回来了。
因为入选的条件是濒临灭绝,评弹还没有濒临灭绝所以轮不上,但是全国已经把它作为一个文化遗产。但从我个人而言,这个艺术,是不能放进博物馆的。
为什么?
昆剧京剧,他们的服装、化妆、出来的角色,有一定的程式,评弹没有。评弹女演员标配旗袍,男演员长衫,台上的道具,一把扇子,一块手绢,最多一块醒木,其他没有了。
要放到博物馆,有什么东西可以放进去呢?要么像我刚才唱的东西,留几段录音。但是语言也在进化,等到将来,也许评弹的语言也少有人懂了。
光辉闪耀的前世
这两位演员,其中一位叫蒋月泉。如果在上个世纪,他在上海滩的名气,现在的胡歌肯定不如他。
他是我们评弹的讲道的创始人,那时候不只有他一位,而是一批评弹的名家,他们在前人的足迹上创新改革。
蒋月泉开的是哈雷的限量版摩托车,腰里还有象牙柄的勃朗宁手枪。在上个世纪,我们评弹名家的家里面还有德国的冰箱。
蒋月泉老师在台上演出,经常会有“叮”的声音,那是从观众席上丢上来的钻戒,而且好几位评弹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
曾经的评弹分为上中下,演员也要分为上中下。
上层演员的艺术更精湛、精致,下层的演员更通俗,但是他的通俗也是能够打动像三轮车夫这样的观众的。
像蒋月泉这样的老师,他们一批人经常会在盛宣怀的公馆、哈同花园、杜月笙的公馆演出座谈会,或者一天晚上不停地在一家一家电台唱,所以那时候他们的名声很快就传播出去了。
之前的兴旺也就带来了我们现在的衰落,任何事情都是胜极由衰,一定会有一个转弯。我考评弹的时候,2000多个人里录取10几个人,可见我们的淘汰率非常高。
到现在从事这个职业跟我同一届大概只有一两个演员,它的淘汰率太高。
衰落分水岭
评弹是在一九八七年左右开始慢慢衰落的。
它的衰落其实跟我们演员有更大的关系,自我阉割。演员有演员的责任,很多东西要宣传出去,要寓教于乐,就算是要教育别人,也得让大家开开心心的,他才能接受。
但是我们现在我们的创作者,不管是平台也好,中国的任何戏剧也好,小说也好,各个阶层的创作方面都出现了,一个自我阉割的现象。
不见得是不让你说,是自己慢慢觉得,很多东西我不要说了,也许等到以后你让他说了,他不会说了,就是这么简单,我们很多作者,他已经不会写出一些针砭时弊的作品。
评弹非常重要的是针砭时弊,吐尽胸中块垒,这是演员必须要动脑筋的。然而现在评说这条手臂,几乎已经断掉了,整个评弹界能够评说的演员凤毛麟角。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
两年前我参加了一个全国的优秀曲艺作品的汇演,所谓全国优秀曲艺作品汇演,就是全国所有的省市各自选出几个节目,绝大多数都是些歌功颂德的,或是用一些不恰当的语言去说一些问题的。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比较好的原创作品,很少。
现场观众都不是买票来的,所以他们听到一半,想听就听,想看就看,或者接个电话,想走转身就走,没有任何留恋。
当然作品抓不住人,这个是肯定存在的,另一个也是不买票造成了不好的循环。
自我拯救的旅程

我是在体制内的演员,享受着体制的阳光。但是我知道,如果我再这样背背书,身边的那些年轻粉丝也会离开。
所以我和搭档合作了以后开始了拯救自己的行动。我们首先去了上海的东方艺术中心和上海交响乐团,去那里演评弹,说评弹。
们开始把老前辈的作品改编,按我们当下的思想改编。比如我们从前评弹里宣扬的是,忠孝节义,很多的情节会说某人为了报恩把自己的儿子杀死了,这很伟大,很讲义气。
但今天这样的情节已经不合适了。然后我们还开始了很多创作,一起演绎大家都熟悉的传统故事,做成了文化评弹。
比如《梁祝》,我们表达出来了很多细节。祝英台跟梁山伯分开之后,她的父亲把她许配给太守的儿子,祝英台心里不愿意,但是没有办法。梁山伯来求婚了,祝英台却必须要去跟梁山伯说分手。
祝英台不愿意,但不愿意也要去,因为如果不去的话,以马家的财势,梁山伯的今后很难说会怎么样,所以祝英台开始考虑,我怎么去见他。
祝英台想我跟梁山伯是弟兄相称,我还是穿着男装出去,即使跟他分手,他的心里好过一点。边上的丫鬟银心说小姐,你今天还是男装,梁相公多失望。
祝英台又觉得对,我跟他要分手了,应该穿了女装去见他。换好女装祝英台马上想到,我去回绝他,给他看我最漂亮的脸,梁山伯的心里更加痛苦,算了,还是穿男装。
当他男装穿好了以后,银心又问她,你到底下去准备怎么办,是要回绝梁相公还是想私奔?祝英台想,算了,我还是女装,我活着不能进良家的门,我就到黄泉路上去等我的梁兄。
所以祝英台最后决定要穿得漂漂亮亮,要给梁山伯看一下,我活是你梁家的人,死是梁家的鬼,所以我要留给你我最美的印象,这就是我们文化评弹描写人物的心理细节刻画。
我们的前辈花了很多心思,把评弹艺术这两个字提升为评弹艺术,而仅仅这几十年,我们这一辈人,把评弹艺术后面两个字丢掉了,又变成评弹。
所以我们想重新来,强调文化的意义。让更多的人知道,评弹其实很有味道,评弹它对一个事件的分析,会从各个角度来分析。
我很希望将来有人跟上来,想成为评弹和观众之间的桥梁,拉着观众走到我们好的艺术当中去,这就是我们想做的事情。
如果我们开始努力,如果我们后面的青年演员,看到我们,跟着一起来做,把评弹的精致化传递给大家,把评弹的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上的一些东西,慢慢地跟大家来谈,让大家能够接受,大家认为这个艺术与众不同,它可以作为一个精神享受的产品。
那么,评弹依然还在。
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周红在造就·上海11月20日《我的城》上的演讲实录整理而成)


本月26号,评弹演员周红将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行的文化评弹鉴赏会上进行表演,感兴趣的朋友可关注演出信息。


点击标题 查看往期回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