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冬
指挥家
美国斯坦福大学音乐系教授
贝多芬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他的音乐和他的个人经历,影响了200年来人类的生活。在古典音乐的长河里,或许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音乐家能够与贝多芬的地位相媲美。
作为一个交响乐的指挥,贝多芬深深影响了我的音乐之路。
特殊年代的贝多芬启蒙
1970年,中国处在一个非常动荡的年代。那时我刚上初中,因为觉得好玩,可以参加学校的宣传队,演奏革命歌曲和样板戏,我开始拉小提琴。但是,有一件事把我对音乐的印象彻底改变了,让我重新思考音乐到底是什么?
我中学时代的好朋友王鲁炎,现在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艺术家。他把我拉到一边说,金冬,你到我家里来,咱们看一件东西。到了他家里,他给我看了一个旧式的留声机。这个留声机是方形的,必须要上弦才能够演奏。在演奏之前,还要换这个针头才能够有声音。
接着,他又给我看了一本厚厚的胶木唱片集。打开这个唱片集,我马上认出来这里边有贝多芬,这基本上是一个贝多芬交响曲的集子。那个时候,这样的唱片只能灌15分钟的音乐。
因此,有些乐章都要分成两面才能播放。当时,我看到贝多芬的名字非常激动。我们就决定把窗帘拉下来,把弦上去,接着把针放上,开始倾听贝多芬的交响曲。
那时候的我,对贝多芬交响曲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也不记得听的是贝多芬的哪个交响乐第几乐章了。
但我印象深刻的是,贝多芬交响乐给我的冲击力,还有我对音乐的遐想和疑问。为何它的旋律会这样连绵不断、会这样的美妙?为什么在一个旋律发生的时候,上下左右更多的旋律会和它一起呼应。那么,这么多音乐是怎么写出来的?这么多的线条是怎么样合在一起演奏出来的?这些疑问是非常有冲击性的。
我第一次聆听贝多芬的音乐,就使我打开了眼界,发现音乐不只是革命歌曲和样板戏。西方音乐是一条绵绵不绝的长河,或者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在等待着我去发掘。
迎接挑战 以音乐为生
几年以后,时间来到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当时北京有几百万人都是要挪到街头的抗震棚里去住。我那个时候十几岁,就到处乱跑,偶尔一次走进一个刚开不久的图书馆。
在图书馆的艺术栏目里面,我发现了一本书,是一本非常旧的书。我拿起来一看,写着《贝多芬:音乐的解放者》。一瞬间,就把我第一次听到贝多芬音乐的遐想,重新燃起来了。于是,我把这本书借出来,陪伴了我在抗震棚里的日日夜夜。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也正是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了更多关于贝多芬的生活,了解到了为什么贝多芬的音乐会如此伟大,了解到了我们用什么样的感情来倾听贝多芬。于是,那时候的我决定,要学习贝多芬,要做一个音乐家,要以音乐为生。
1979年,我已经成为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了。1979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阿巴多带着伦敦交响乐团访问了中国,卡拉扬带着柏林爱乐乐团访问了中国。然后,小泽征尔也来到了中国,指挥中央乐团演奏交响曲。他们的演奏曲目中,都有贝多芬的交响曲。
我更多关注的是他们三个音乐家是如何以不同风格指挥的。卡拉扬是一种非常稳重的指挥,他站在台上基本上一动不动,而且眼睛都是闭上的,但是他有一种磁铁般的魔力,可以把每一个演奏员的能量都吸到他这儿来,然后变成一个新的能量。
因此,他的音乐就好像都是在他身边发生的,非常醇厚、非常结实。和卡拉扬相比,小泽征尔在指挥的时候,你会看到他全身每一个关节都在动,你可以看到他给每一个演奏员提示。他有一种活力,是把自己的能量释放给每一个人,然后一起组织一个新的能量、新的音乐。他的音乐和卡拉扬比,有非常多的色彩,饱含着很多人的个性。
从那时候起,我发现指挥通过乐队来表现、释放给听众能量,真是非常无限、非常有力量的。于是,我在想如果要学习西方音乐,我就一定要到西方去。如果我想学西方的交响乐,我一定要做一个指挥。
这个愿望在1985年终于实现了,我开始到美国去学习。从1985年到现在,我在美国已经呆了多于30年的时间了。我曾经很幸运地被挑选去美国非常重要的青年指挥大师班,和著名指挥大师伯恩斯坦一起学习。
他和我说,他不教技巧,更多的是告诉我,贝多芬是怎么想的,布拉姆斯是怎么想的。在他没有指挥交响曲的时候,又是一个非常可亲可爱的长者。我们经常一起畅谈音乐直到夜半三更。和伯恩斯坦学习以后,告诉了我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时刻准备着去挑战自己,去面对音乐的世界。
1992年,我的挑战来了。在美国的林肯中心,要演奏一部莫札特的歌剧,我担任指挥的助理。而就在演出的前一天,票已经全部卖光的情况之下,指挥突然间病倒了。
然后,导演找到我说,“金冬,我们有麻烦了。Can you do  it?”当时,我的回答是yes。因为,那个时刻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我的职位,因为我一直跟着那个指挥,了解那部歌剧。于是,第二天我就指挥了这个歌剧演出。第三天,《纽约时报》登文赞美评论了。
我觉得这种挑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你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去迎接挑战。如果没有做好准备,也许你再也不会有这个机会了。这个挑战,对我来说并非是一个光辉的时刻,更重要的是一个确认,是一个对自己信心的确认。
就是说,我可以在林肯中心演出,我可以更有力量地面对世界。至此以后,我开始在美国的指挥生涯。在不同的交响乐团里面,在不同的大学里边做教授和做专业的指挥。
四位贝多芬的传播者
经常会有人问我,你是一个中国人,为什么变成一个西方音乐的指挥?中国的音乐是什么样的?中国有没有交响乐?这种问题被问多了,启发我做了很多的学术研究,在过去十多年里写了两本书,都和我的太太一起写的。
一本书叫《红色狂想曲》,里面介绍了将近400多年来西方音乐传播到中国的历程,从利玛窦呈现给万历皇帝的第一部键盘乐器,一直到谭盾今天创造这种非常实验性的新的这种音效,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是400年间,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的发展。
第二本书,是去年才完成的,叫《贝多芬在中国》。在这本书里,讲了很多中国人和在中国的外国人,传播贝多芬音乐而做贡献的人。

我想给大家介绍四位贝多芬音乐最重要的传播者。
第一位是李叔同先生,也是他第一个把贝多芬带来了中国。20世纪初的时候,李叔同就去了日本,在日本他接触到了莎士比亚,也接触到了贝多芬。
1906年,他在中国发行了第一本音乐小杂志。在这本杂志里,他用碳笔画了一幅贝多芬的肖像,又写了一部贝多芬的小传。在李叔同的笔下,贝多芬实际上是一个人文英雄。而且在20世纪初,人文英雄、精神食粮是中国人最需要的。
另外一个重要人物是肖友梅先生。肖友梅先生是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曾经做孙中山的助理秘书。在孙中山的帮助下,肖友梅来到了德国的莱比锡大学攻读音乐博士学位。
1920年他回到了中国,马上就被当时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抓到了北京肖友梅和他一起在北京创建美育教育,在北京大学开了音乐传习所。
那时候,萧友梅先生找到了15个专业的乐手,组织了中国人的第一个乐团,穿着长袍马褂开始演奏贝多芬的交响曲。从1922年到1925年期间,他们一共演奏了了大概40场音乐会,其中大部分都是贝多芬的交响乐。
第三个人是傅雷先生。傅雷先生是著名钢琴家傅聪的父亲,他从小失去了父亲,和母亲一起非常艰难的长大,但是母亲非常的认真的去培养他,希望他能够成才。罗曼罗兰的作品对他影响非常深刻。
罗曼罗兰作品中,贝多芬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核心人物,还写了一本叫《贝多芬传》的书。罗曼罗兰写过一本非常重要的上百万字的小说,叫做《约翰克里斯托弗》,这本书是以贝多芬作为原形来发展的。傅雷在30年代回到中国以后,开始翻译罗曼罗兰的书,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包括我自己。
第四个是在中国的意大利人,他叫Mario Paci(梅百器)。1919年的时候,他应邀来上海开一场音乐会。在上海呆着的几个月时间,他认识了几个音乐家和一些实业家。
在1919年以前,上海已经有了一个交响乐团,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这个乐团只有十几个人。梅百器受邀把这个乐团重新组织起来。他用30多年时间,把这个乐团,变成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交响乐团。
1941年,在今天的大光明影院,他演出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需要比较大的弦乐乐器的阵容,同时需要一个非常大的合唱团的阵容,在中国是第一次。
如何理解贝多芬音乐之魂?
作为一个指挥,我们是怎么样去解释贝多芬的?我的前面可能有60人、100人的一个乐队,每个乐手都需要我在技术和精神上的支持,以及在音乐形象上的指示。
这样的话,大家才能把各个不同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发出一个最好的声音,这就是乐队队手对我的需要。我身后有成百上千的听众,听众可能要通过我的手势来理解这个音响,来感受这个作曲家的作品。所以,指挥起到的是一个桥梁的作用。
我们怎么样去解释音乐呢?我们解析音乐的基本材料就是乐谱。音乐艺术是非常特殊的一种艺术。任何只是写在纸上的乐谱,就不能称之为音乐。
音乐,只有把这个谱子变成声音才是音乐。音乐,只有靠表演者才能完成,那么表演者自己的身世、经历、年代、乐器、技术,全不一样。这样就使得我们对任意一部音乐作品都有无限的解析能力,包括贝多芬的交响曲。
更重要的是作曲家的个性。对比莫札特和贝多芬的音乐,如果看过他们的手稿,莫札特的手稿非常清晰流畅,往往一个交响曲从第一乐章的第一个音,到最后一章的最后一个音,都是一个笔触一个颜色。
他自己都说,上帝利用我的手来把这些音乐写下来,我都不用去想的。反观贝多芬的手稿,每一页、每一小结,甚至每一个音都会看到去掉再加上,我们能看到这种努力,看到这种怎么样艰辛地去找到他自己最需要的一个声音。
通过两个手稿,就能看到两种截然不同性格。指挥,还要去研究历史,研究文学或者技术上所有你可以得到的材料,汇总成你自己的理论。
如果我不明白谭盾的作品,我还可以给他打个电话,贝多芬已经不在了,我们必须走进历史,发掘他的个性,把作品的精华理解出来。我把这些非常有分量有依据的解析呈现给乐队队员,整体才能成就一个非常好的声音。
综上来说,解析一个作曲作品,是你对于这个作品的理解,你对于这个作家的理解,你对这段历史和各方面功力的理解。
贝多芬的生活其实非常艰辛。他在1802年的时候写过一封信给他的弟弟,有的人把这看成是他的遗书,叫《海利根施塔特遗嘱》。
在这里面,他讲到了自己的痛苦,“失聪对我来说是非常耻辱的事情,我和我的朋友出去散步,他可以听到远处的笛声,我听不到……如果这种事情再发生几次,我就会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之所以我不希望结束我的生命,因为我觉得,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话要说,在我没有说完这些话的时候,我不能离开。”
这是1802年,从那以后,贝多芬又活了25年,他最重要的作品都是在这25年中产生的。
因为贝多芬对音乐的献身,我们才能去享受他丰富的遗产。通过贝多芬的音乐,我们看到的是人类世界和宇宙的辉煌。
谢谢大家。
今日讨论
  • 如何理解贝多芬和他的旷世音乐?

  • 特殊年代,蔡金冬如何圆交响乐之梦?
  • 身为华人音乐家,如何在西方音乐殿堂里取得一席之地?
欢迎在文章下方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的见解,我们将在每月为最佳讨论参与者寄出精心准备的礼物。


点击标题 查看往期回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